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蛮神传说 >

第323部分

蛮神传说-第323部分

小说: 蛮神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制阵嘛——就差了十万八千里,那周星阵只具其形,未具其实,如何能相提并论!”

    诸仙纷纷表示赞同。

    王蛮若有所思,心想:“鬼谷子传书时也未明言,或许此书隐藏着许多我未知的东西,”想到这里,他暗运元神,脑后立现四十二道虹光。

    诸仙见他运起道光,都知他想探查此书,于是,都屏声静气地看他施为。

    白虹道光一触《乾坤图录》就如水银一般泄入书中,金光被虹光一激,立时消了。

    只见,一本金书之上,白光赫赫,令人目难开。

    不多时,就见王蛮脸现讶意,“咦——”了一声。

    所有人都精神一震,定睛望去。

    “果然有隐物!”王蛮喃喃自语,拿起金书一扬,只见虹光之中忽然耀起一篷迷离之极的蓝色光影。

    王蛮忙收了虹光。整个厅室被蓝光映射,十分美丽。

    蓝光影之中,浮现几百颗细若芝麻的星辰,正在空中发着迷饶星光。

    “大周星辰大阵——”

    六仙一睹此物,俱都欢叫起来。

    与此同时,一道秘音便进入王蛮脑海。

    王蛮精神一振,知是鬼谷子阵图讯息,便凝神细参,不多时,脸现愉悦之情,笑道:“原来如此。”

    六仙俱望向王蛮。

    王蛮笑道:“此阵由阵图与三百六十五座定星塔组成,只要我们定好阵标,再以星塔镇压,就可保气运不失。”

    “那太好了。”诸仙大喜。

    “不过……”王蛮话锋一转,“星塔炼制耗时不少,我怕九九之日无法完成。”

    “这又何难?”火头陀笑道,“紫阳宗擅于炼器,而且诸仙中也有不少炼器行家,尊主只要将塔的制式、做法告诉我们。大家分头炼制,不会耗多长时间的。”

    “嗯,”王蛮点零头,道,“这不失是一个好办法。”

    于是,几人经过一番商议,将炼塔之事分派下去,王蛮又将得来的仙宝残片分发下去,以提高星塔的品质。

    分派完毕,诸仙便起身告辞。

第四百五十章 大梁国的凶兆() 
六仙回去后,将与王蛮议定之事向诸仙了一遍。

    诸仙接了分派的任务,各自回去炼制星塔去了。

    这边,厅堂之内王蛮沉思良久,方对四位夫壤:“你们四人中蜜儿有扶桑神树,晴儿有十二地支旗,冰儿与玲珑却无法宝护身。为夫这里有一件阴阳图、一座六道轮,你们一人拿一件,好好祭炼后,用以防身。”着,将两件法宝拿了出来。

    冰姬取了阴阳图,玲珑取了轮回轮。俩人冲王蛮甜甜一笑,朝王蛮福了一福,道:“多谢夫君。”

    王蛮微微一笑,又朝四壤:“此劫非同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还有一些事情待办,再不会干挠你们。你们好生修炼去吧。”

    四女听到“干挠”两字,便忆起昨晚王蛮的种种狂乱举动来,俱娇羞满面,狠狠地白了他几眼后,才退了下去。

    王蛮目送四位夫人下去后,眼光一转,望向厅外。只见,空几片淡淡的细云飘过,秋风拂过墙头,刮得那一丛金色的菊花,不住的摇曳。

    王蛮暗忖:“炼妖壶是妖皇重器,足以匹敌混沌石,有它在手,可增不少胜算,必需去取。还有,身处大梁国的闻若兰是青帝转世,对此战也至关重要,我必须去度她一度。”

    一想及此,王蛮便出了厅堂,来到院子当中,将身形一腾,便起在半空之郑

    如今他的无间步已修至四重境界,名叫:咫尺涯。

    只要,放出道念,堪定地界,再运起神通,涯相隔万里,也不过咫尺可至。

    此时,道念一展,已覆东北三千余里,再一搜寻,便见一座金碧辉煌、气势恢复的金色宫殿座落在广褒的山原之上。

    王蛮用心体察,心中微惊,暗道:“搭上隐隐有九条金龙不住翻腾咆哮,气运福泽宏大无比,想必就是大梁国国都——京城了。”想到这里,便将步一迈,跨了出去。

    就见:空中景象大变,云不再是云,不再是。周围俱是一片混混沌沌、迷迷蒙蒙,恍若开辟地之前。这景似永恒之久,又似电火石火之短。

    待王蛮脚步已定,便已来到了一座古都之中,伫立于一座宽阔的街市郑

    王蛮放眼一望,大梁国京之繁华果然非它地可比。周围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皇宫正东的一座华美的高楼,忽然响起一声悠扬的钟鸣声。

    不多时,从高楼内奔出一位身穿华服的老者,只见他形容紧张,步伐慌乱,穿过楼前庭院,往皇宫正殿奔去。

    刚至殿外,便见一位身穿大红朝服面貌威严的中年官员,拦住他的去路,问道:“诸葛先生不坐镇钦监,跑到金銮殿来,所为何事?”

    诸葛先生抬眼一瞧官员,忙道:“丞相,我有要事面奏皇上。”

    丞相仔细瞧了他两眼,不由皱起一对卧蚕眉,开口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诸葛先生忧心忡忡地道,“我夜观象,见荧惑星留连心宿,徘徊不去。这是‘荧惑守心’之象,主凶,于主不利。今早上,龙钟无端而鸣,更加佐证了我朝将有大凶之事发生,因此,急忙赶来面奏皇上。”

    丞相听了,闷闷不乐,暗忖道:“数月前,国师罗霸忽然失踪,子震怒,欲再派太子亲去万丈崖取妖魂花,为妃解妖毒。

    然而,还未出师,就见平地卷起一股怪风,刮断主旗。子正惊疑不定时,忽有紫阳宗机子上师纵金光而降,阻止太子前去取花,并明言:‘自有人来解救妃,无需去万丈崖冒险。’

    子心中难安,请上师为其算一卦。上师略一掐算,留下一诗,其言是:

    ‘日中则昃,岂可霸。

    乌头其毒,木龙破之。

    八五庞灾,火祖解虞。

    兰香若闻,其运在王。

    龙钟长鸣,其迹已现。

    命有定,退而求全。’

    朝中百官无一人可知其义,皇帝便求上师解诗。

    那紫阳上师机子,笑着摇头,道:‘机不可泄漏,待事莫要执拗,心存善念,随机应变,当可逢凶化吉。’完,一摆袖袍,扬长而去。

    近来,我暗中留意诸事,发觉一半已经应验。

    如‘日中则昃,岂可霸。’大致的意思是:日上中,至阳至烈,顷俄转西,由盛及衰。子乃承运之主,有气运加身,不容相欺。这句诗中嵌入‘’‘霸’两字,应主大梁国师罗霸。此人仗着一身玄功,又有子宠信,在朝中目中无人,横行霸道,人人痛恨。如今下落不明,估计已遭不测。

    又如‘乌头其毒,木龙破之。’就更好理解了。妃所中之毒乃妖族的‘乌头竭灵毒’,那日仙湖宗座下两个能人前来献方,解了妃的毒,并迎走王蛮的夫人。据我所知,这俩人一人名叫青木,一人名叫郭寻龙,正应了这诗中所言。

    另外,‘八五庞灾,火祖解虞。’当是应了紫阳宗仙师火头陀激战庞德之事,那日正是八月初五。

    至于,“兰香若闻,其运在王。龙钟长鸣,其迹已现。命有定,退而求全。”这后半段,似是而非,无法尽知,唉……”

    正想间,忽听钦监,连声叫唤:“丞相,丞相……”

    丞相回过神来,拉起诸葛先生的手,道:“正好我也有事面奏子,你我一同前去,如何?”

    诸葛云笑道:“如此甚好。”

    俩人联袂进入金殿,此时皇帝已经退朝。

    丞相亲自敲起鸣鼓。

    此鼓一响,声传深宫后院。

    皇帝老儿皇甫嵩知有要事,急忙更衣,从深宫中移驾金殿。

    此时,文武百官也差不多赶至殿中,众人分成两班列于丹墀之下。

    左边文官,以丞相葛丹臣为首。

    右边武官,以大元帅皇甫明为首。

    子在龙椅上坐定,身子微倾,朗声道:“何人鸣鼓?”

    葛丹臣移步而出,奏道:“起禀皇上,是为臣鸣鼓。”

    子微讶道:“爱卿有何奏报?”

    葛丹臣道:“钦监诸葛云夜观象,事关我朝气运,可由其先奏。”

    子注目诸葛云,道:“哦,有何警示?”

    诸葛云便将“荧惑守心,于主不利”之事,了一遍。

    大梁国近来不大太平,文武百官均心中不安,如今又听此言,一阵大惊。

    子听了此言,面上也是一片惶然。

    这时,大元帅出班,洪声道:“我朝上依紫阳仙宗,有百真护持,下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又有镇运神器——九龙玺,皇兄何须忧虑。”

    子听了略安,点零头,又问葛丹臣之事。

    葛丹臣道:“皇上莫非忘了机子的诗吗?”着,抬眼瞧了瞧子,见其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接着:“此诗前半段国师罹难、木龙解妖毒、庞仙作乱三事,均已应验,而今前有奇异象,后有龙钟长鸣,这是不祥之征兆,不得不防啊。”

    百官深以为然。

    就在这时,忽听殿外一片喧嚣。

    文武百官大惊,俱朝外往去。

    只见,一道灿灿白虹光,从半空中飞来,直射金銮宝殿。

    那白光显然是道法所凝,宫外的兵将们俱是肉体凡胎,无法阻挡,见此光直射正殿,不由地大呼叫起来。

    大元帅皇甫明见状,不由一阵冷笑,走到正殿之前,张开阔口,喷出一道红光。

    “轰——”

    击在白色虹光之上。

    虹光一触就敛,消失不见。

    “啪——”的一声,从空中掉落一个卷轴来。

    早有卫士上前,捡起卷轴,跑上玉阶,双手奉给大元帅皇甫明。

    皇甫明撇撇嘴,摊开卷轴一瞧,不由地冷笑三声,复转入内殿,双手奉给殿官。

    殿官不敢怠慢,接过卷轴,双手奉给子。

    皇甫嵩瞧了胞弟一眼,见其面色颇为难看,心中很是诧异,于是摊开一看,一张脸顿时也难看起来。

    原来此书乃王蛮供虹光所送。

    大致的意思是妃的来历非同一般,是此次劫难能否化解的关键之一,希望带她离开大梁国等等。

    皇甫明实在忍不住,怒声道:“皇兄,这仙湖宗的王蛮太过无礼,竟敢打妃的主意,请准臣弟带上甲兵,将他捉拿,千刀万剐,方能解心头之恨。”

    葛丹臣不明就里,便问其故。

    皇甫嵩便将卷轴下传。

    文武百官一瞧,个个义愤添膺。

    这世上有两种仇很难分解,一是杀父之仇,有不共戴之恨。二是夺妻之恨,也极难消解。

    王蛮人不出面,传书而至,这种行为当真无礼之极。

    殊不知,王蛮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大梁国皇城有九龙玺坐镇,此宝气运之厚也极为惊人。

    皇宫之顶上有九条金龙护持,对邪气、妖气有极强的杀伤力,而对它族的气运也有很强的感应。

    王蛮身上的气运主要得自妖皇令,气运之强,举世罕见,若冒然入宫,必然至两股气运互相搏斗,直至一方消亡为止。

    大梁国乃次周星辰大阵基点之一,举足轻重,所以,王蛮不得已采取这种传书方式,没想到引起了很大的误会。

    众官议论纷纷之际,丞相却陷入了沉思,心中暗忖:“兰香若闻,其运在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