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最强神仙召唤系统 >

第91部分

最强神仙召唤系统-第91部分

小说: 最强神仙召唤系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昊晨很清楚,他之所以能做到餐饮界的扛把子,就是因为神厨称号的独一无二性。一旦苏东坡拿到金牌被召进中南海,以厨艺得到现任一号首长的认可,再封苏东坡一个神厨称号,那这个称号也就不像现在这么值钱了,他的地位也会因此而动摇。

    坐在巅峰的位置上面,或许会让人感觉到空虚寂寞冷,可是一旦坐上了,还真没几个人愿意下来的,至少李昊晨不愿意,所以他才会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一条邪路。

    闲话不提,单说李昊晨提议大家先去品尝碧香园的作品,一番话又说的冠冕堂皇,众人自然不好反对,站起来纷纷向碧香园的餐台那里走去。

    偌大的餐台摆了十八道菜,分别是蛇咬鸡、四神汤、铁板甲鱼、泥鳅钻豆腐、蛇皮拌黄瓜、椒盐蛇肉、胎盘汤、龙虎斗、棺材板、龙须凤爪、活珠子、红烧河豚、活吃鲤鱼、炒毛蛛、油炸蝎子、红烧田鸡、醉虾、醉蟹。

    十八道菜一道比一道恐怖,尤其是油炸蝎子和炒毛蛛这两道菜,看起来真是让人毛骨悚然。

    虽然这些评委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黑暗系名菜还是被震住了:这尼玛,碧香园本来就以取材大胆名扬业内,现在召了这个姓段的小子,更是变本加厉。

    这显然是要在黑暗料理这条路上走到黑的节奏啊!

    李浩、王泽鹏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美食,当即宣布不参与这次评审。

    一下子少了二十分,段坤却毫不在意,给剩下的评委每人盛上一碗蛇咬鸡汤,介绍道:“吃这桌菜有讲究,必须先喝了这碗汤才行。”

    评委们可是亲眼看到他用眼镜蛇炖的这道汤,大部分人拿起碗心里直发毛,都怕被不明不白地毒死在这里。

    崔正博却早就巴望这道菜呢,端起碗一饮而尽,赞叹道:“香醇浓厚,回味无穷!好喝,真的好喝!”

    李昊晨也端起碗喝了一口,笑道:“味道确实不错,大家都尝尝吧。”

    有二人带头,剩下的人犹犹豫豫喝了一小口,只觉眼前一亮,纷纷竖起大拇指:“竟然比普通的鸡汤鲜美了这么多,真是不可思议!”

    段坤呵呵一笑:“蛇毒本来就有提鲜的功效,更妙的是喝过这碗汤以后,可以让味觉变得异常灵敏,再吃其他的美食,更容易分别其中的滋味。”

    评委们拿起筷子,分别找了他们敢于动口的菜式吃了少许,果然发觉比平常吃起同样的菜更加可口,纷纷议论道:“这倒是一个好招数,以后每桌菜弄出这么一道开胃汤,效果一定很好。”

    “还是算了,这眼镜蛇可不是一般人敢吃的,把客人吓跑可就得不偿失了。”

    总之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不少,段坤却并不在意,他这次参加比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拿金牌,而是为了看看这些饮食界大拿,对于这桌黑暗料理大餐持什么样的态度。如果支持者够多,就准备将这个席面推广出去。

    八人品评了好大一会儿,最后给出的分数是66分,已经超出了段坤的期望值,后者很满意地点头:“谢谢各位评委,有机会请到碧香园一聚。”

    与碧香园相邻的就是玉玲珑的餐台,十个评委顺道走了过去,只见玉玲珑就占据了两张餐台,桌子上琳琅满目摆了不下上百道菜。

    席面最前方,摆着茶水和手碟,接着下里依次是四鲜果、四干果、四看果和四蜜饯,而后是冷盘、热炒、大菜,最后是甜品、药膳和离席香茗。

    李昊曦大致浏览了一遍,整个人又惊又喜,抬头看向玉玲珑的总厨秦怀玉:“这是满汉全席?”

    秦怀玉颇有些得意,点头称是,介绍道:“我这桌满汉全席,共是一百零八道菜,其中南菜54道,北菜54道,以淮扬菜、京菜为主,再配上闽菜、鲁菜、东北菜,菜式丰富。红烧熊掌、花菇鸭掌、八宝兔丁、罗汉大虾、白扒鱼唇、蒸驼峰、松树猴头菇、长春鹿鞭汤等等,可以说天上飞的、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基本上能够满足所有食客的需求。”

    说起中华美食,绕不过的一道门槛就是满汉全席,这桌享誉中华的宫廷盛宴,名声之大,简直已经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这里插一句话,相声贯口里面有一个“报菜名”,报的就是满汉全席里面的菜名。

    满汉全席始于康熙、兴于乾隆,本是皇室宴请百官的宫廷盛宴,只可惜后来清廷国力衰败,这宴席越办越少,到最后竟有不少著名的菜式失传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著名饭店或者大厨都试图再造这桌盛宴,却因为这席面包含的菜式实在太多,而且有些招牌菜做法失传,所以一直没能成功。

    偶有几家宣称做出了满汉全席的饭店,其实也已经把那些失传的招牌菜替换掉了。

    精华佚失,严格说起来,那并不能真正的称之为满汉全席。

    玉玲珑的这桌满汉全席同样如此,看起来非常唬人,其实似是而非,根本不能和真正的满汉全席相提并论。

第166章 一品锅和一品豆腐() 
(作者后台抽风,同一个章节发了两遍,下一章不要订,对不住了。)假的东西,只要看不出来也就成真的了。

    在场的十名评委,包括李昊晨、李昊曦在内,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满汉全席是什么样子,对于玉玲珑准备的这一桌盛宴还真是挑不出什么毛病。

    唯一知道个中差异的苏东坡,却只是一名参赛选手,根本没有发言权。

    等大家各自品尝了几道菜式之后,李昊晨率先表态:“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这么一大桌盛宴,确实了不起。虽然时间仓促,有个别菜的火候不是很到位,但是瑕不掩瑜,我给十分。”

    食神大奖赛一直有个不成明文的规定,只要神厨李昊晨第一个打分,而且给出满分的话,那就证明他是想要人家夺冠了。

    李昊曦心领神会,虽然不解李昊晨为什么不给八仙饭店留下一线机会,却也不想忤逆哥哥的意思,点头道:“玉玲珑的各位大厨,苦心孤诣复原中华第一盛宴,并且使它们在比赛中再现,对于我们日后传播美食文化的确有很大的帮助,我也给十分。”

    这句话说的冠冕堂皇,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

    试想一下,这次比赛一没观众,二没录制节目,玉玲珑就算做出一桌蟠桃宴又能怎样?

    普通百姓能看到吗?

    说什么传播美食文化,纯属放屁。

    不过对于其他评委来说,乍一听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当即不再犹豫,纷纷给出十分,玉玲珑这次的冠军看来已经是十拿九稳了。

    金不换在台下看的心都凉了,迷茫地看着李昊晨:怎么会这样?师父你明明告诉我,不会搞潜规则的,为什么连一点儿机会都不给我们留?

    哪怕评委打出99分,金不换也没这么慌,毕竟他了解苏东坡的厨艺,只要把以情绪入菜的绝招拿出来,不管什么玉玲珑、碧香园,都只有被秒杀的份。

    但是评委们偏偏打出了满分,这让苏东坡怎么超?

    田雨欣同样慌了,却还抱着一线希望,强笑道:“大家都别急,并列第一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句话与其说是安慰大家,更多的其实是在安慰她自己,她的拳头紧紧地攥在一起,手心湿漉漉的,尽是汗水。

    就算参加高考的时候,她都没像今天这么紧张过。

    这时候李昊晨已经带队向苏东坡的餐台走去,比赛区域这时候到处都是诱人的菜香,然而在距离苏东坡的餐台还有四五米的时候,各大评委却不约而同地猛吸起鼻子——他们已经闻到了与众不同、并且极其吸引他们的味道。

    徽菜掌门人王璃性格最是急躁,在浓郁的香气中闻到一股极为别致的香气,不由眼前一亮:“五花肉、火腿、蛋饺,这是一品锅!”

    加快脚步跑向苏东坡的餐台,果然见到桌上摆着一道锅仔,正是徽菜中极为有名的一道菜式——绩溪一品锅。

    说起徽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擅长烧、炖、蒸,而少爆炒,油重、色浓,注重保持食材原味,是中华南部地区影响力极大的一个菜系。

    若论知名度,红烧果子狸无疑是最令大家熟知一道徽系名菜,但要论文化底蕴,绩溪一品锅可称第一。

    绩溪一品锅又称胡适一品锅,据说大文豪胡适担任北大校长之时,曾用一品锅招待绩溪的女婿梁实秋,得到梁先生盛赞:“一品锅,三五七层花色多,品其味,离桌不离锅“。

    其后胡适担任美国大使,曾经以家乡美食“一品锅“宴请美国恩师杜威,赢得举座赞誉,一时成为美谈。

    对于这道徽系名菜,王璃自然研究颇深,到了桌前只见一只口径二尺的铁锅摆在炉子上,锅里面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火腿,一层油豆腐,最上面点缀着一层蛋饺,最下面是萝卜、青菜,层层叠叠,摆盘极其精美。

    更要命的还是铁锅里汤汁鼎沸,热腾腾的浓香扑鼻而来,王璃食指大动,迫不及待地拿公筷拨出一碗菜,仅仅试吃一口就停不下来了,不顾滚烫三下五除二吃了个干干净净,赞叹道:“咸鲜微辣,鲜嫩可口,大师父深得一品锅精要,吾不能及!”

    说着又去扒了一碗大吃起来,苏东坡微微一笑:“你慢着点儿,烫坏了舌头可就不好了。”

    “嗯嗯。”王璃一边点头一边仍在大口吞咽,太好吃,根本停不下来。

    这时候鲁菜掌门人刘艺枫也已到达餐桌,看到桌子上摆着一道菜,开怀大笑道:“哈哈,果然是一品豆腐,老夫的鼻子还是蛮灵的嘛!”

    白净的瓷盘上面,摆着八块长方形的豆腐块,色黄白,上面淋了一层浓香醇厚的汤汁,四周以几根青菜点缀,色泽极为诱人。

    刘艺枫吞了一口口水,拿起小碗拨了一块豆腐进去,轻轻咬了一口只觉酥香可口的表皮竟然薄如蝉翼,几乎是一咬即破,里面雪白嫩滑的豆腐瞬间滑入口中,和着浓郁香醇的酱汁滑进肚子里,满嘴的咸香味道,入喉以后回味带着一丝丝的甜味。

    酥香可口的表皮、滑嫩爽口的豆腐,回味无穷的醇香酱汁,差点儿没让刘艺枫把舌头给吞进肚子里!

    刘艺枫闭上眼睛,细细的品味其中每一丝每一毫的味道,只觉挑不出任何毛病,更为令人讶异的是,那酱汁醇香浓厚,入口后久久不散,回味之悠长,简直令人无法相信。

    刘艺枫实在想不出要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儿,睁眼双眼,恭恭敬敬地请教道:“敢问大师父,这酱汁如何调制?”

    其实刘艺枫很清楚,他问的必然是人家的绝密配方,其实并不奢望苏东坡会真的给出解答,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才问的。

    没想到苏东坡根本想也不想,笑道:“是鲍汁。”

    刘艺枫做一品豆腐一向是以高汤调汁,味道虽然香浓,跟鲍汁比起来却还差了不少,他也是做这道菜的名家,一听即明其理,如同醍醐灌顶般眼前一亮:“原来如此,大师父厨艺非凡,又勇于创新,实是我辈楷模!”

第167章 神迹,八大菜系掌门人俯首称臣!() 
(多发的那一章已经删掉了,这一章可以订阅)

    说到勇于创新,苏东坡真不是盖的。

    经他手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