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最强系统回收商 >

第80部分

最强系统回收商-第80部分

小说: 最强系统回收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傲。

    这一支近代才在粤海扎下根来的分支,依靠着家族之中一代人一代人的努力慢慢崛起。

    而后在那个动乱的战争年代,举全家之力,全国家之义,站对了位置,也终于在胜利之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多个家族子弟在政界、商界成就斐然,也奠定了陆家在粤海乃至华南一带的地位。

    当然,有辉煌就会有低谷,尤其是二十年前,陆家掌权人之争,陆蕴平愤而叛出陆家,人心不齐、分崩离析之下,其势头已经是每况愈下了。

    不过,病死的骆驼比马大,如今的陆家,虽然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都远不如往日,但是,深厚的底蕴,依然是普通人所不可触及的存在。

    从回归自己身份的第二天开始,苏乐康就开始了艰难的学习生活。

    方伯为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课程,内容之丰富,让苏乐康眼花缭乱。

    首先,要了解的便是陆家以及天泽集团的详细情况。

    在二十年前,因为自己的原因,陆蕴平愤而叛出陆家之后,组建了天泽公司,以进出口贸易、来料加工起家。

    在那个改革开放的年代,凭借过人的能力和独到的眼光,成功再次崛起,横跨多个领域,拥有了多个上市公司,让天泽公司升格为天泽集团,成为粤海地区的一个龙头企业。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部分业务的重叠,对资源、渠道的争夺,陆蕴平所在的天泽集团和陆家如今掌权人陆蕴飞掌控的诸多产业,竞争非常激烈,矛盾重重。

    所以,自己回归本来的身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一个本家可能会采取的手段。

    陆蕴平这一辈,除了陆蕴平、陆蕴飞以及帮助陆蕴飞打理家族产业的陆天阳的父亲陆蕴清以外,还有另外几个人:陆蕴亮,以及已经嫁出去的陆若云、陆若晴、陆若兰。

    而到了苏乐康这一代,除了他和陆映菡以外,陆天阳在三年前进入天泽集团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而陆蕴飞的儿子陆天广,则是在政府上班,如今是粤海市洪江区的区长秘书,上升势头很大。

    此外还有陆蕴亮的儿子,陆天星,和他老爸一般的浪荡子,如今正在上大学。

    还有几个女孩:陆映秀、陆映珍。

    其他不说,单单是人丁兴旺这一点,陆家就再次有了兴盛之兆,如果陆蕴平不叛出家族的话。

    也因此,即使知道陆蕴平事出有因,但是家族的老人,还有其他几个兄弟,对他还是有一些怨恨的。

    “如果要我为了家族付出所有的努力,我愿意委曲求全,我也做得到。”

    陆蕴平对于苏乐康这个问题,坦诚了自己的态度。

    “但是,谁敢打我妻儿的主意,让我的亲生骨肉受委屈,我绝对不会容忍。

    那么绝的事都做了,还要劝我大局为重,怎么可能?

    陆家容不下我,那么我就另立门户,自己当家,到头来倒要看看谁怕谁?”

    对于他的如此强硬的态度,苏乐康举双手为他点赞。

    天泽集团,以进出口贸易起家,大胆投资实业,逐渐成为粤海地区的商界新贵。

    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下,又果断转型,逐渐建立起以科技、能源为核心的全新集团架构。

    旗下的智能手机、人工智能产品、光伏产品等产业所产生的利润,已经超过进出口贸易,成为了天泽集团的重中之重。

    “如何准确把握下一个科技革命的突破点,提前布局,将是决定天泽集团未来走向的关键。”

    专门请过来的经济专家,和苏乐康如是说。

    对此,苏乐康深感认同。

    在全面认识天泽集团的架构、人事、产业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之外,方伯还和他普及了,陆蕴平以及天泽集团的一些人际关系。

    在华夏,做事和做人是相辅相成的,能做事而不能做人,是绝对走不到这样的高度的。

    陆蕴平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也是如此。

    在天泽集团,他成功组建了一个非常高效的运营团队,能够帮助他很好地实现对集团的掌控,实时调整这艘巨轮前进的方向。

    其中的诸多高管,都和他关系莫逆,也是苏乐康可以信任的人。

    而对于大部分员工,集团有一套完整的成熟的运营制度,只需要不主动去破坏这个制度,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而在集团之外,陆蕴平、苗诗云也是交游广阔,政界、商界都是有着诸多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彼此有事,互相呼应,自然是事半功倍。

    “自古官商不分家。”

    对此,陆蕴平对苏乐康洵洵教诲。

    “不是说要搞官商勾结,侵占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来谋取私利,这不是正道,今天赚钱了,以后总要还回去,甚至万劫不复;

    而是说,要做生意,就离不开和政府打交道,任何一个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导致商界剧烈的波

    哪怕只是提前知道一点点风声,能够提前布局,对于公司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凡事以正合,以奇胜,把公司管好、做好产品、做好服务,这是正道,和政府维持良好的关系,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这也是正道。

    只有走得正了,你才不会心里没底,才能够在任何风波中,保全自己。

    而能够精准判断政策转变,把握商业风向甚至引领科技潮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以奇胜。

    苹果研究出ios系统,谷歌研究出来安卓系统,引领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所以,他们再次崛起成为科技龙头,而巨人诺基亚没有跟上,黯然倒下;

    阿里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来适合华夏的支付软件,引领了电子消费、手机支付的浪潮,依靠广阔的市场,一举跃居华夏之巅。

    这是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也是一个科技变革的社会,每一个偶然的科技变革,都有可能造成一批企业的崛起,也导致一批企业的倒下。

    我们要做的是,找准方向、踩准步点,想办法去做那个引领者,而不要做那个原地踏步的人。”

    “我们要做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的商人。

    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宠辱不惊、风轻云淡、诚信经营、追求合作而不是对抗,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人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我们把这个称为儒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

第122章 方明川() 
“当然,这个连我也做不到,苛责你这么去做,也是不实际的,只是说,是我对你的一个希望而已。

    只是,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各界人士,我们都要以平常的心态去交流,争取和大部分人合作,而不是对抗,当然要对抗的时候,也毫不手软。

    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价值,公司的业绩,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努力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

    有了这个核心价值,我们就不是任由宰割的牛羊,能够以一个偏中立的立场,尽可能去发展自己,而不被时局所左右。”

    陆蕴平说的很多,这些话在外人面前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也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并因此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

    把这个教给苏乐康,可见他对于苏乐康的认可和期待。

    他觉得苏乐康同样具备了这样的潜力和素质,甚至比自己还要来的优秀。

    自己出身于陆家这个大家族,虽然说接受的精英教育,有着较高的素质。

    但是,真正锻炼出自己为人处世、独到眼光的,还是叛出陆家后的那一段艰苦的打拼岁月。

    而在苏乐康的身上,他已经看到了不输于任何家族子弟的冷静、睿智、独到的眼光还有宠辱不惊的气度。

    加上从小吃苦,照顾妹妹养成的坚毅、能吃苦的性格,也是不可多得的特质。

    不是说,必须要有这些东西,才能够取得成功,但是拥有这些东西之后,再遇到机会则一定会取得成功,并且能够维持住不断前进。

    也因此,他将所有的理念都灌输给他,把自己多年来的所思所想所得,都坦诚以待。

    希望能够帮助他,尽快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上位者。

    而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苏乐康还要学会诸多交际的礼仪,学会几种舞蹈,还要有不俗的眼光和鉴赏力。

    还要了解年轻人喜欢的各种游戏、玩乐的方式。

    目的就在于,让他可以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三教九流,都可以搭得上话。

    尤其是年轻人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的共同话题,想要尽快地融入其中,是非常困难的。

    对此苏乐康感觉到苦不堪言,每天脑子里面都被灌输一大堆的东西,头晕脑胀的。

    苗诗云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都挖空心思,安排做一些好吃的饭菜和补品给他,让他可以轻松一些。

    不过,她没有打断他的学习,让他可以休息的意思,因为她深知,如今的辛苦,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即将来临的诸多考验。

    无论是亲朋戚友的审视,还是天泽集团诸多高管的质疑,对于苏乐康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

    现在拦下方伯和陆蕴平教他,那么以后面对这些事情时,手足无措的苏乐康会更加辛苦。

    “宝剑锋从磨砺成,梅花香自苦寒来。”

    苏乐康需要补的课太多了,她再心疼,也不得不咬着牙忍着,然后尽可能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

    而开学后,忙碌了许多的陆映菡,每天回到家看到苏乐康如此劳累,也是心有戚戚。

    自从上次事情发生之后,她与苏乐康的关系,慢慢变得融洽起来,经常有说有笑,虽然不是那种可以疯打疯闹的关系,但是彼此的认同日益加深。

    血脉相连、兄妹情谊,自然也是如此。

    罗文华的事件,对她影响很大,身边多了一个除了上课时不在身边,其他时间形影不离的清秀女子外,还让陆蕴平、苗诗云意识到,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试图让她无忧无虑地成长。

    因此,除了正常的学习以外,她也或多或少地开始接触起一些事情来,身上的压力骤然变大了不少。

    也因此,看到苏乐康被疲劳轰炸的情况,她也是深有同感。

    九月中旬,方伯的儿子方明川结束了自己在帝都的学业,回归粤海。

    出现在苏乐康眼前的方明川,简直就是方伯的模板一般,年轻了二十多岁的方伯。

    制式的西装,淡淡的微笑,深邃而锐利的眼神,都是几乎一模一样。

    “我是方明川。”他简单地自我介绍道。

    “你好,我是苏乐康,你也可以叫我陆天泽,随你喜欢。”苏乐康主动和他握手,“以后请多多指教。”

    “不,”方明川一本正经地回答,“现在,我应该叫你少爷,如果正常的话,你当家以后我应该叫你老爷。

    礼不可废,尤其是对于我们管家来说,这是安身立命之本,乱了秩序,我们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随你吧。”对于他和方伯同出一脉的固执,苏乐康也是头痛不已,“不过我希望你明白,虽然我们不像我父亲和伯伯一样从小一起长大,但是我希望我们还是能够和兄弟一样相处,互相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