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娴妻有喜:庶女反攻记 >

第87部分

娴妻有喜:庶女反攻记-第87部分

小说: 娴妻有喜:庶女反攻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鞭子点我干嘛?”莫玉宸还觉得莫明其妙,啃着鸡腿回饭桌继续吃。

    萧老爷子撩了撩眼皮,啥话都没说,对莫玉宸的所作所为他表示默许。

    碍事的人走了,饭后长安和卫央张罗着称红薯,萧老爷子爷孙几个也没走,等着看情况。几十盏灯笼挂起来,竹林小院外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红薯装入麻袋,扎住口,一麻袋一麻袋的过秤。古代称东西用的都是秤,过起斤两来特别麻烦,好在人多,秤也多,多管齐下。

    一个时辰后,眼看着红薯全部过完秤了,看秤的人手抖起来,哆哆嗦嗦的没挂好秤砣,扑通一声砸在地面上。

    长安和卫央也好不到哪去,脸上淡淡的虽然看不出什么来,可有心的人如果注意,就不难发现,他们的手指也微微的有些颤抖。

    这是咋了?红薯全部过完秤众人才知道为啥。多少斤呀?嗬,说出来吓死个人,特马的亩产接近一万,这对长安、卫央等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一个个愣愣的,嘴唇抖动,就是说不出话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长安回过神来,他盯着过完称挪了地方的红薯还是难以置信:“卫央,要不我们再过一遍秤?”他觉得人多太乱,也许是过秤的时候出错了。

    卫央也觉得有这种可能性,点头同意。于是,装麻袋的装麻袋,过秤的过秤,萧锦堂和莫玉堂记数,长安和卫央亲自监督,五亩地的红薯又倒腾了一遍。

    深更半夜,斤两终于过完,五亩红薯地,差二百来斤五万斤,莫玉堂接过萧锦堂手里的计数本,和自己手里的那一份一起交给长安:“不用怀疑了,还是亩产近万。”

    这下可了不得了,亩产一万斤的农作物把众人给惊着了,一个个浑浑噩噩的觉得不太真实,收拾一番躺在床上也睡不着觉,傻瞪着俩眼毫无困意,心口咚咚咚的直跳。

    当陈碧青一觉醒来,见好好的红薯都搓坏皮后,有些纳闷,晚上招耗子了。找人一问才知道,昨晚长安他们给五亩地的红薯过秤了,而且还过了两遍秤。

    闲的,一个个纯属是闲的,陈碧青那个气呀!红薯能产多少就是多少,大晚上的不睡觉过什么秤呀!

第141章 相争(二)() 
当宣战帝听说红薯能亩产近万斤后,这位皇帝在金銮宝殿上坐不住了,让楚骁安排一番,他提前宣布退朝,微服赶往竹林小院。

    陈碧青正为红薯搓坏皮的事自个生闷气呢,宣战帝一来,她傻眼了,现在正是上朝理政的时间,皇上咋突然跑到她的小院来了,难不成皇上也闲得慌了?

    萧老爷子他们一早就去薛家庄收红薯了,宣战帝有楚骁陪着,正惊叹不已的围着红薯堆转。

    看着满眼的红薯,宣战帝既惊喜又激动,如此高产的农作物要是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还愁老百姓没饭吃?他想把红薯都要了去当种苗,瞧了眼愣神的陈碧青,不知道儿媳妇会不会白送?

    笑呵呵的走到陈碧青跟前,宣战帝试探:“青儿,这么多红薯,你准备怎么处置呀?”

    陈碧青眉角跳了跳,朝堂上的政务还不够你忙的吗?居然操心我怎么处置红薯,只怕是想白要吧!这可不行。她陈碧青有个毛病,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十五年没吃红薯了,她正眼馋,别说是几十亩地的红薯,就是几百亩地的红薯,她也不送人,微笑着回答:“吃。”她不敢板着脸,皇上可不是好惹的。

    “吃?”宣战帝下意识的看了眼堆成小山的红薯,揶揄道:“你吃的完吗?”

    吃不完也不给你,陈碧青来脾气了,我愿意给你行,你想要,我还偏不给:“喂猪,我那五百头猪里有很多母猪,都特别能生,喂了这几个月,小猪一窝一窝的出生,都涨成八百头了,猪食不够吃。”

    看把你给能的,拿稀罕的红薯喂猪,宣战帝不搭理陈碧青了,反正陈碧青身边待着的都是他的羽林卫,那么多双眼睛盯着,陈碧青敢拿红薯喂猪试试?

    楚骁用眼睛瞪陈碧青,没看出来皇上想要你的红薯吗?识趣点,送皇上一些得了,讨好了皇上你又不会吃亏。

    陈碧青看不见,看见了就得把东西白送人,今天她眼睛疼,啥都看不见。

    楚骁一看陈碧青扭头装看不见,知道她是不愿意,无可奈何的一笑,抬头迎上宣战帝似笑非笑的眸光,他知道,刚才自己给陈碧青使眼色,皇上一定是看见了。

    好在宣战帝没说什么,收回眸光,信步走开,他想到学堂里看看。楚骁赶紧跟上。

    没咱啥事了,陈碧青溜达到最近的厨房拿了一把菜刀,一块小菜板子,往红薯堆跟前一扔菜板子,搬了个小板凳坐下,二话不说就挥刀劈起红薯。

    这是咋了?长安吓了一跳,好端端的咋劈起红薯来了。

    眼看着陈碧青连劈了二十多个红薯,长安不淡定了,未来太子妃这是要拿红薯劈着玩的节奏呀,这哪儿行?幸好楚大人在这儿,否则谁敢惹这位姑奶奶,用扇子悄悄捅了捅身后的陆谨,声音压低:“赶紧去告诉楚大人,让他快来。”

    陆谨跑到学堂的时候,宣战帝和楚骁正惬意的观赏周围景致,因为是休沐日,学堂里空荡荡的,连竹林里鸟雀的鸣叫都听着清晰悦耳。可当君臣二人从陆谨口中得知陈碧青在拿红薯劈着玩时,二人的脸都沉下来,啥美景都不赏了,提起衣摆,着急忙慌的离开学堂。

    到了小院外一看,小山似的红薯堆旁边,一个小小的身影正拿着菜刀劈的不亦乐乎。

    看到这一幕,宣战帝的鼻子差点气歪了,他视若珍宝的稀罕农作物,竟然被他儿媳妇给败坏了,他能不气吗?伸伸手想阻止,可他是当公爹的,和儿媳妇拉拉扯扯不好,拿眼神示意楚骁赶紧阻止。

    楚骁也不适合拉扯陈碧青呀!沉着脸刚要呵斥,人家姑奶奶抬头纳闷的看了他和宣战帝一眼,自个一丢菜刀,乖乖站起来:“我咋了?”皇上和义兄看她的眼神也太吓人了。

    还有脸问你咋了?宣战帝的脸黑了又黑,楚骁深吸了口气,压了压火:“好好的红薯,你干嘛用刀给劈了?”真不知道该说她什么好,整个一能折腾的祖宗。

    就为劈红薯的事呀,陈碧青松了口气,她还以为自己犯了啥滔天大罪呢,解释道:“我从书上看过,红薯皮损坏了,六七天之内就会结疤,结疤的地方都是苦的,没法吃,所以我想把红薯劈成片晾晒起来,然后磨成粉,红薯粉和面粉一样,能做吃食。”她怕宣战帝和楚骁不信:“不信你可以派人到大秦国去打听打听,他们坏了皮的红薯有多难吃。”

    “是这样啊,你不早说。”楚骁和宣战帝对视一眼,陈碧青的话他们倒不怀疑,因为这丫头古灵精怪的,吃亏的事一般不做。

    不过,宣战帝皱眉,埋怨道:“你不早说红薯皮不能损伤,这下不能当种苗了。”看着小山似的红薯堆,这么多红薯不能当种苗,想想他就肉疼,连肝都跟着打颤。

    陈碧青嘿嘿笑:“父皇,早季红薯保存时间段,不能当种苗,只有晚季红薯才能当种苗。”

    “哦,还有这回事。”宣战帝一愣,见陈碧青郑重的点头,随即喜笑颜开,立马心情舒畅,肉不疼了,肝也不颤了。

    既然相信陈碧青的说辞,五万斤红薯就要尽快劈成片,晾晒起来,楚骁吩咐卫央:“带一队人来帮忙劈红薯。”

    事情嘱咐完了,楚骁陪着宣战帝打道回宫。

    这下好了,一百名军士,摘下腰间挎刀,不砍敌人劈红薯。菜板子不够,两人合力抬过来一块块的大长木板子,每人一个板凳,齐刷刷坐了好几排,“叮叮当,叮叮当”挥舞着挎刀劈红薯。

    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的肩膀一个劲的颤抖。额滴娘呀!上阵杀敌的大刀,如今竟然被当成菜刀使了,不笑死个人才怪。

    地里的红薯还一个劲的往小院拉,小院周围晒满了玉米,红薯片往哪儿晒?这还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没辙,用麻绳串起来,满竹林里挂,如此一来,整个竹林小院成了迷魂阵,稍不留意就转悠不出来,特别是莫玉宸,第一天就迷糊了,左转右转,转悠了大半天,急出了一脑门子汗,愣是出不来,大吵大嚷的引来陈碧青,才把他领出来。

    不过没人取笑他,因为红薯串和玉米围成的迷魂阵越来越复杂,就连一向精明的长安稍不留意都出不来,谁还会笑话莫玉宸。

第142章 相争(三)() 
竹林小院里,收红薯的收红薯,劈红薯的劈红薯,闹腾的不亦乐乎不提,再说带病上京的燕王世子燕湛,他有病在身不能急着赶路,只能早住店,晚启程,慢悠悠的赶路。

    传旨的公公等不得,先行回京。

    离开云门关的当天,燕湛就修书一封,把其父燕王囚禁他母亲的事告诉了外公老秦郡王,希望老秦郡王尽快搭救其母。

    当老秦郡王收到燕湛的求救书信后,老头怒了,胡子气的一撅一撅的,抬脚踹翻了桌子:“老二、老三,你们赶紧到云门关去,把你们大姐接回来,咱家闺女不受那鸟气。”

    秦家是百年世家,都是武将出身,虽说家族败落了,只有一个郡王的虚名,可骨子里那份傲气还在,秦家二爷和三爷听说大姐被燕王囚禁,也气得不轻,立刻收拾行囊,带了护卫快马加鞭赶往云门关。

    再说云门关的燕王,燕湛随传旨的公公一走,他就回过味来了,秦氏并无大过,总囚禁着不好,要是燕湛从京城求来救援就麻烦了。

    思及此,燕王赶紧下令让人把燕王妃给放了。

    燕王妃得了自由,就开始担心燕湛的身体,也不和燕王打招呼,匆匆收拾行囊带着自己人沿途追赶燕湛。

    十天后母子终于重逢,燕湛是男儿,心中伤悲,有泪却不轻弹,燕王妃虽然想嚎啕大哭一场,借此发泄心中的悲愤,可为了顾及儿子的身体,终还是忍了,抹了抹泪,劝慰:“湛儿,等我们母子到了你外公家就好了。”

    燕湛沉默不语,燕王妃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儿子心中苦呀。

    三日后,母子二人和秦二爷、秦三爷迎面遇上,这下燕王妃有了诉苦的人,拉了两个弟弟到别的房间,痛痛快快的哭了一场。

    秦二爷和秦三爷看着大姐哭得伤心欲绝,二人一个紧握拳头,一个捏着茶碗,恨不得立刻跑到云门关揍燕王一顿。好在燕王妃哭过之后,心里不那么郁结了:“二弟、三弟、你们不用去云门关了,去了也没用,燕王那个薄情的东西心里根本没我们母子,还是回京城吧,和父亲他们商量商量,看接下来怎么办。”

    秦二爷和秦三爷想想也只能如此,二爷脾气暴躁,重重的一捶桌面:“便宜那混蛋了。”众人歇息一晚,次日启程赶往京城。

    八月十二,一行人抵达京城,与此同时,茶商方泽航之女方锦绣也抵达京城,派人密切关注燕湛的动向。

    燕王妃在京城有产业,她不愿给父亲和弟弟们添麻烦,带着儿子燕湛住进了永宁街的宅院里。

    燕湛本就是带病上路,一路上车马劳顿,整个人消瘦的脱了形,面白如纸,形如枯木,病情更加严重。老秦郡王亲自带着一家子到永宁街来看望燕王妃母子,靖平侯夫妇也带着儿女前来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