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云景谣 >

第187部分

云景谣-第187部分

小说: 云景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宴设在东跨院的正厅里,让他意外的是,除了嫂子,居然还有个人在座,还是个女子。他连忙正装肃容,连头都不敢抬,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

    更让他意外的是,嫂子开口叫的是他的名字,而非官称。她说,“云祥啊,今天这是家宴,不必拘礼,这位是我的姐姐,清和长公主。”

    贺云祥抬起头来见礼,正好对上清和含笑的脸,他看着她,一时竟忘了该收敛目光。

    贺云祥的父皇康明帝共有十一位公主,都是贺云祥的姐姐。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姐姐们,和他见过的其他贵戚豪门中的女子,统共只分两种类型。

    一种就是骄傲。骄傲的女子不管漂不漂亮,有没有才,一律面容冷漠,仰首高视再加横不讲理。这种女子大概是贵戚闺阁的样板,一百个贵族女子中,能有六、七十都是这样盲目而嚣张地骄傲着。这种女子,靠近她们,取悦她们的男人大多是觊觎她们背后的势力,没有小算盘的只会敬而远之。

    另一种就娇怯。就是仿佛走两步路就会累晕,说话声大些就会吓晕。这种女子不知是装模作样还是真的娇弱如此,反正见着了也得远避。

    其实自从贺云阳坐了皇帝,就一直没忘了他这个早就该成亲的弟弟还没成亲,可无奈周围所有能与贺云祥身份相配的女子总脱不开以上两种类型,他根本连见都懒得见,所以婚事也就一拖再拖。

    今天一见清和,不由得贺云祥不愣怔,因为,他见到了一个例外,一个奇迹。

    清和不是容色惊艳的美人,连特别漂亮也算不上。但她的韵致风华足以弥补容貌上的不完美。锦阳帝曾经评价她“朕的清和公主,是最像公主的公主!”

    清和从出生起,就和母亲一起苦熬着被宜妃打压,被众嫔妃欺负的岁月,因此娇矜傲慢的气质自然是和她绝缘的。但后来宜妃如妃等人失了宠,她们母女终于翻身,她又和父皇最宠爱的天景是好姐妹好朋友,她也从没有恃宠而娇,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清雅安静,和柔恬淡。

    从她童年时开始,直到现在,她已是皇帝都要让三分的无比尊荣的长公主,她的身份地位不断变化起落,但这种美好的性格一以贯之,总没改变。

    面对这位清和长公主,贺云祥就觉得是在炎炎夏日坐在了一片湖水边,凉意舒爽,景色怡人。让他不知不觉就失了神。人家清和公主已经垂了眼帘,他还没反应回来,直到他那皇帝嫂子咳了一声,他才羞赧又无奈地收回了眼神。

    直到此时,贺云祥才相信世上真有一见钟情,这个女子就是他的一见钟情。而且,他还觉得这个女子让他隐隐觉得熟悉,他真的很想说一句,“这个姐姐我曾是见过的!”

    这一顿家宴到底上了哪些菜,贺云祥完全没印象,只记得清和公主的一颦一笑,和最后宴散时她离开的旎丽身影,还有嫂子瞟向他的那种得意,促狭,还有种莫名笑意的眼神。

    夜已经很深了,凝芸宫里,天景还缠着清和不让她睡觉,非要问出贺云祥观后感不可,清和被缠不过,只好无奈道,“还好!”

    这样的回答天景当然不满意,追问着,“什么叫还好,到底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清和瞪了她一眼,“还好就是还好,我对别的人说过还好吗?”

    天景想了想,恍然大悟,“还真是哎,看来姐姐你是很满意了对不对?”

    清和点头,不禁红了脸,“嗯,他和我见过的那些人,都不一样!”

    天景也点头,喜欢中心里也有些酸酸的,要说有缘,这一对可是要比她和贺云阳有缘多了。她和贺云阳第一次见面时,她把他当成了别人,而他当她,是陌生人。可清和和贺云祥第一次见面,两人的眼里心里就有了彼此。

第354章相似() 
从家宴后,贺云祥找到了留在大渊的理由。可是接下来,那位仙子般的清和长公主再也不见,还是只有臣子来和他应酬,日复一日地晃过了十天时间,他再没能见到她。

    贺云祥有点急了。他听说过,当年嫂子的父皇锦阳帝也曾为哥哥设过家宴,让哥哥相看几位公主,有意招他做驸马。最后的不了了之是因为哥哥谁也没相中。如果嫂子为他设家宴是效仿她父皇的做法,那为什么没了下文呢?难道嫂子没看出来,他对她的姐姐很喜欢很喜欢,她才不会没看出来呢,她当时就看得明白了!可为什么还是不了了之呢?

    他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最让他沮丧灰心的理由,一定是那位清和长公主对他印象不好,嗯,肯定是这样,看起来嫂子对清和长公主是相当尊重敬爱的,她自己若不愿意,嫂子也没有办法。

    这样想着,贺云祥更觉无趣,既然这样,还不如早点回家呢,呆在这里却见不到她反而更难受。于是,这天和一位官员闲谈时他就说道,“请问大人,我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皇上?”

    那人立刻一脸紧张地问,“可是我等关照不周吗?殿下如有什么要求而我等没有想到的,还请殿下直言相告!”

    贺云祥笑道,“各位大人照顾极是周到,没有任何不妥之处。只是我也来了许多时日,也该回去了,因此想去向皇上辞行!”

    那人松了口气,“既然殿下思乡心切,我等会尽快通禀皇上的,请殿下安心等候!”

    这一天,闲极无聊的贺云祥在御花园里看那几棵来自他家乡的凤冠草,两个宫女从他身边路过,他听过几句只言片语,“长公主过一会儿回去……”“过几天那片荼蘼就全谢了……”

    他心里一动,看了看那两人过来的方向,下定了决心,就急急地赶了过去。

    上天保佑,他没有走错方向,他看到了那片荼蘼架,他想念了多天的女子就坐在荼蘼架下,做着刺绣的活儿。她半低着头,脖颈修长,侧脸温柔。

    他不敢过去招呼她,只呆呆看着,渐渐地竟湿了眼睛。他知道了为什么第一次见到她感觉熟悉,她就像他的母亲,在他十岁时就去世了的母亲,这副低头刺绣的样子尤其像,像得让他心疼。

    贺云祥平生最美好的记忆都在八岁前。那时也是他母亲芸妃最受父皇宠爱的时候。那时的他有母亲疼,父皇宠,还有个好哥哥,他还可以自由的跑来跑去。他记得母亲也喜欢坐在荼蘼架下刺绣,他有时坐在母亲身边看书,有时就跑去玩了。常常玩了一圈回来,也会看到母亲这样半低着头专心绣花的样子。母亲有时会回头看他,笑嗔道,“祥儿,你又到哪儿疯去了?”

    母亲是在他瘫痪两年后病逝的。从那以后他就只有哥哥了,哥哥很好,尽了所有的力对他好。可他还是时常想起母亲。母亲进宫时十六岁,生下他时也才十八岁,在他七、岁的时候,母亲的年纪也正和清和公主相仿吧?难怪他会觉得像。

    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又鼓了鼓勇气,上前几步,施了一礼道,“清和长公主,你好!”

    清和抬头,见是他,微微一怔,并没有生分的客气,略一点头笑道,“是你呀!”

    清和手上绣着的是一幅猫儿扑蝶图,是给允炆绣的荷包。一只白猫双目炯炯地盯着花上停着的一只彩蝶,弓着背作势欲扑,极是神似灵动。

    贺云祥看着心里又是一动,这样猫儿扑蝶的荷包他也有一个,是母亲给他绣的。这女子的手真巧,看似绣得比母亲好呢。

    荼蘼架下只有一把椅子,贺云祥无处可坐。他也舍不得走,就站着和清和说话。清和也不是那种扭捏的女子,也就由他站着,一边做着活儿一边和他闲聊。两人竟聊得极投机,什么话题都能说到一起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直到几个宫女的笑语声向着这边而来,贺云祥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走了几步他回头望,正看见清和的微笑。

    她笑得真是好看。

    这次偶遇让贺云祥有了新发现,清和应该不讨厌他呀,不然也不会和他说了这么长时间的话。那为什么嫂子自家宴以后就再不安排他们见面了?莫非,是嫂子自己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不方便和他独自吃饭,就拉了清和作陪而已?

    现在看来好像是这样的。这倒不要紧,只要清和自己对他有意就好。他回去后就让哥哥来向嫂子提亲,有哥哥出马,应该可以说服嫂子的。

    第二天他又去了荼蘼架下,那张椅子是空着的,不见伊人。第三天他又去,还是没见着人。

    第四天他还是去了,远远就望见椅子上坐着一个婀娜身影,他极是欢喜,心跳都是慌的。但走近了一看,竟是——

    天景笑眯眯看着他。如果贺云阳在这里,就是指引弟弟认清这是典型的陈天景诡计得逞时笑容。可是这老实孩子不善于自学成材,不识得这阴险笑容,还以为嫂子很亲切呢。

    他前后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才压低了声音道,“嫂子,怎么是你在这儿?”

    天景起身,仰头看花架上将谢的荼蘼,笑道,“奇怪了,我为何不能在这儿?你急匆匆跑过来,莫非以为是别人在这里?你以为是谁呀?”

    贺云祥一下子红了脸,嗫嚅道,“没,我没以为是谁?”

    天景白了他一眼,嗔道,“你真是不如你哥哥,他从来不这样吞吞吐吐地说话。我告诉你啊,我可是忙得很,今天特地抽出时间在这儿等你,就是想问你有没有话要跟我说!”

    “有,我有话说。”贺云祥鼓足勇气急急说道,“嫂子,我喜欢清和公主,很喜欢很喜欢。你能不能把她嫁给我?”

    天景竖起两根手指,“想娶我姐姐?两个条件。一、一定要对她好,一辈子对她好。二、娶她之后,不许再娶第二个女人。”

    贺云祥笑了,“我当然会一辈子对她好的。至于第二个条件,如果我不是见到了清和公主,这辈子一个女人都不会娶的,如果能有她为伴,就再不做第二人想。”

    “好!”天景赞了一声,干脆利落地道,“你明天就回去吧,让你哥哥亲自来向我提亲。”

    “嫂子,你既知道我的心,为什么家宴后就再不安排我和清和公主见面了?”

    “哼,你若有意,一面足矣,你若无意,左一面右一面见着做什么?当我姐姐嫁不出去吗?”天景笑笑地瞟他一眼,“小子,求之不得,才知得之可贵呀!”

第355章离国() 
贺云祥结束了在大渊为期二十五天,又无聊又奇妙的访问,起程回国去了。坐在车上,隔窗看着越来越远去的昀城,心里竟有些怅然。

    他打开昨天嫂子交给他的一个锦盒,里面是一方绢帕,帕子上的荼蘼开得正盛,旁边绣着一行清丽的小字:春到荼蘼花事了。

    荼蘼是季末之花,这行题诗也有些惆怅之感,但看在贺云祥眼里虽是极欢喜的,这说明荼蘼架下的见面清和是记得的,是在意的。

    听到弟弟回来了,贺云阳还是满高兴的,这个小子总算没乐不思齐就好,还知道回来的。

    贺云祥一路上都在盘算怎么给哥哥说让他为自己到大渊去向嫂子提亲的事,盘算来盘算去也没盘算出个正经主意,从前哥哥忙着给他张罗亲事,他自己总是懒懒得不上心,上次终于惹恼了哥哥,放下话来说再不管他了。

    贺云祥回家了,当天晚上兄弟两个一起吃饭。边吃边聊,贺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