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 >

第51部分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第51部分

小说: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锡一听,敢情她是明知宫女有异的,明知却还跟着去,当真胆子不小。

    “那你方才为何不使眼色给我?倘若季蘅表兄不出声,你岂不是危险了。”

    他的疑问温季蘅也想知道,她定是也瞧出端倪来,可却还是面带微笑地随着去,难道一点都不怕潜在的危险吗?

    林庭筠斜觑了一眼方才的岔路口,脸上的神情与林锡的沉怒截然不同,反而噙着一抹淡淡地笑意。

    犹如莲绽的笑容引得温季蘅又一次凝目端望着她。

    只听她语气轻轻道:“我是想看看容妃娘娘何故唤我去。”

    自始至终,林庭筠的神色分毫未变,轻轻然的脸庞上总是噙着浅浅的笑意。

    一种让温季蘅都觉着讶异的沉稳,那种泰山崩于顶而不惊的从容,并非寻常闺阁女子所有的。

第174章 北郡王府的傻小子() 
城阳长公主方进仁寿宫的门,就听得外面的宫女来传,说是林锡阿筠进了宫,正往这来。

    坐在右侧下首的北郡王妃提眉一笑,朝着宫人问道:“我家那个傻小子呢?”

    “回王妃的话,正和郡主一道前来。”

    她这个儿子,一大清早便穿戴整齐地前往宁远侯府。

    她和北郡王正在房中用早膳,就听说他在房中接连换了好几身的衣裳,皆不满意地扔到地上。

    好好地一个冷俊世子,向来稳重自持的少将军,何时关注过自己的衣着打扮。

    不过个把月,这个傻儿子竟被阿筠迷得神魂颠倒,好像中了邪似的。

    不过这也好,总归在行军打仗之余,有了他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人。

    如今阿筠也不似从前了,进退得宜,倒也颇有当年城阳的风范,与自己儿子也是相配的很。

    再者北郡王府不涉朝政,儿子虽然把持着西北的布阵,可毕竟只是少将。

    而宁远侯虽多年掌握着皇宫内的禁军,可也是听命于皇上的。

    如此北郡王府和宁远侯府结亲,对谁都无害,对谁也都无利。

    城阳长公主闻声笑着嗔怪道:“季蘅生得风度翩翩,又聪慧过人,你竟称他傻小子,我家林锡若是有季蘅一半出息,我必定欢喜地不知如何了。”

    音落,北郡王妃忍俊不禁地笑了笑,看着对面城阳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心底愈发得意,脸上的笑容也愈开怀:“城阳,将来有一日你可莫要怪我。”

    虽然温季蘅从未要求自己替他保密,可她心底知道,现下还不是好时机,单说阿筠那姑娘,眼下就没表现出一点对儿子的不同来。

    她还真怕儿子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城阳长公主被她说得一愣,随即看向上方倚在罗汉榻上的东太后,失笑道:“思岚满肚子的坏水,不知背地里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等明日拖到宁远侯府好生严刑逼供。”

    城阳与北郡王妃实乃从小到大的姐妹情分,虽说先皇留下的公主并非城阳一人,可她却甚少亲近,总喜欢与陈思岚嬉笑。

    这些年两人之间的感情一如孩童般纯净,既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私下利用,这等情谊却非常人所有。

    每每见着她们两人,东太后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年轻时的伙伴,随即感叹红颜易老,岁月匆匆。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林庭筠等人才不疾不徐地来到仁寿宫门前,守门的宫女轻喊道:“少将军,明熠郡主与林三少爷来了。”

    东太后眼眸微阖时,听得宫人的传话,眼眸微微一亮,和蔼地笑着道:“孩子们也都长大了。”

    感慨的声音里还透着慈爱,城阳长公主和北郡王妃面色一凝,也跟着笑道:“是呢。”

    当年还缠绕膝下的的儿女,如今已长大成人,面庞上褪去了稚嫩,连飞扬地眼角也渐渐不似往昔。

    长大成人对子女而言意味着承担更多,而对父母而言,则意味着失去更多。

第175章 皇后周婉儿() 
林锡始一进门便见到母亲正在屋内,哪里像那个奇怪宫女所言,在美椒殿传妹妹前去。

    容妃娘娘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假借母亲名义传阿筠前去,如此可见动机不纯。

    林庭筠和温季蘅的面容上却看不出一丝异样,仿若毫不讶异城阳长公主在屋内,仍端着得体的笑脸,挨个问安。

    行礼问安落座后,林锡才皱眉看向城阳长公主,声音压得极低道:“母亲可曾探望过容妃娘娘?”

    儿子如此发问,长公主自然有些不解,偏头关切道:“方回,如何?”

    林锡正欲倾身上前将宫女所言句句告知母亲时,身旁的林庭筠却掩面轻咳了一声。

    扭头望去,她正手捻帕子在唇边,微微一偏头,露出别有深意的余光。

    林锡被她一提醒,才恢复如常地回道:“无事,只是随便问问罢了。”

    容妃娘娘的深意尚且不知,再者,她在宫内许多年,素来以温婉贤惠被赞,加之皇舅舅也甚是宠爱她。

    贸然告诉长公主不妥,母亲护子女心切,若是冲动之下与容妃起了冲突,皇舅舅必定是要训斥母亲的不是。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林庭筠端起茶盏,放在嘴边轻抿了一口,微抬的眼眸被茶盏半遮,视线却从茶盏边缘泄露,不偏不倚地撞进斜前方的温季蘅面上。

    他也正朝她看来,两人视线一对,那一瞬面色不由微凝,他及不可察地颔了颔首,露出浅淡的笑容。

    他寻常自如,可林庭筠却是心头微乱,将茶水胡乱一咽,双眸极快的眨了两下。

    垂下手臂时,茶盏有些不稳地落在桌上,她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慌张,不自觉地将脚腕交叠,缩回椅子下方。

    “皇后娘娘到。”

    随着门外宫人的一声尖锐通传,众人的视线纷纷看向门口,镂空雕刻的缝隙里,能瞧见两位宫女将门打开,露出皇后周婉儿一身明晃晃地金色宫服。

    屋内除了东太后,其他人等一律起身,纷纷见安道:“皇后娘娘万福。”

    皇后周氏乃老护国公嫡女,先皇在世时便将周氏赐予如今的皇帝为太子妃,也就奠定了她日后的皇后之位。

    老护国公身位权重,一生征战沙场,如今滇南各处,皆为曾经战败方所割让的城池。

    大南朝的版图在老护国公的麾下,成为四周邻国内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所以周氏一族的荣耀便由此产生,若是没有几年前的那件事,周家在长京城内必定是首屈一指的宗亲贵族。

    皇后周氏笑意盈盈地对着东太后行礼,而后又亲切地看向城阳长公主和北郡王妃,道:“听外面说姐姐们来母后这给母后解闷来了,本宫一时也坐不住,想来与你们凑个热闹。”

    她说着倾身看向侧方,目光掠过林锡,却在林庭筠的身上一顿,停留了一会儿才又道:“女大十八变,阿筠可不似过往了。”

    长公主谦虚一笑:“说起阿筠来,倒是让我想起明珠的婚事来,可说妥了?”

第176章 强迫不来() 
前些日子,皇帝曾有意将内阁首辅郑大人的嫡孙指给明珠公主。

    林庭筠晓得这件事,可从那日明珠表姐的反应来看,她对这桩指婚抗拒的不得了。

    皇后周氏闻言不由轻叹,垂下眸子,甚是烦忧道:“明珠宁死不从,倒让臣妾不知所措了。”

    东太后在罗汉榻上直起身,对陈明珠与郑家的婚事也提了兴趣:“听闻郑大人的嫡孙不仅生得俊朗,还才学兼备,若是能尚了他做驸马,明珠的性子或许能磨一磨。”

    “是,皇上也是这般想的,可她就是不肯,还砸了枝宝宫所有的东西,是愈发难管教了。”

    皇后眉间紧蹙,满脸的无可奈何,敛回的视线不经意地掠过林庭筠,不禁又道:“如今连阿筠都不再胡闹了,她比阿筠年长,却丝毫不见长进,已成了陛下的一块心病。”

    闻皇后娘娘的口气,显然是不会再容忍陈明珠任性了,林庭筠微微抬起双眸,心下思虑着是否应该劝一劝表姐。

    北郡王妃瞥了一眼皇后略沉的面色,便笑着劝道:“娘娘也不必忧心,公主能在深宫中保有如此率真心性,实属不易。”

    东太后也赞同地点点头,矍铄的眸子顿时严肃了些,望着周氏吩咐道:“切不可强迫于她,若是当真不愿意,还是将此事搁一搁,毕竟年岁小,一时想不开也是有的。”

    东太后发话,皇后娘娘不得不遵,可却略有为难道:“可是。。。。。。郑大人那,怕是不好交代。”

    见着周氏如此为难,众人也大约明白是何故,此事或许已同郑家通过气了,虽说还未明诏定下,怕是也八九不离十了。

    “明珠既不肯,你们怎们不容她好好考虑?”

    东太后侧头盯着皇后,神色颇不悦地又道:“行事太过冲动,虽然郑家是书香门第,可此事也急不得,将来明珠若是闹开来,我看你们如何收场!”

    满是怒气的声音掷地有声,屋内的气氛也渐渐凝滞了些,长公主忙开口打圆场道:“母后息怒,说到底陛下和皇后娘娘也是为了明珠好,放眼朝中,重臣之中年岁合适而且品貌极佳的男儿,郑家也算得佼佼了。”

    皇后心底正乱,不敢出言顶撞太后,只能顺着城阳长公主地话点头认错:“是臣妾心急了。”

    东太后面色肃正,长吁了口气才缓和了些,似破口婆心地劝道:“你们自个的女儿,你们还不了解么?她不愿的事,定是不会答应的,强行将她与郑家婚配,好则好矣,若是不好,明珠这辈子都要毁了。”

    林庭筠觉着此时外祖母的目光颇为透彻,清亮得让她不由心中佩服,心下觉着母亲也正是随了外祖母的敏慧。

    即便大哥已到婚配年岁,可从未强迫大哥与谁家女子结亲,由着他的意愿拖到如今。

    这当真也是一种福气,若非如此,大哥如何能娶得像大嫂那般贤惠的女子。

    皇后脸上的不安愈发明显,其实皇帝是想借着此事好好管教明珠,让她往后能收敛些。

第177章 周氏顿生计谋() 
再者与郑家结亲,对朝廷也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先前她那般任性地将枝宝宫砸烂,凭这一点,往后再择驸马时,会有多少良臣贵府避之不及。

    行事全然不计后果,陛下也正是恼怒,才决定要让她长个教训。

    “糊涂!”

    被东太后这么一说,皇后周氏才渐渐觉着此事鲁莽了,可那时。。。。。。当皇上说明结姻的目的时,她竟也觉着有几分道理。

    眼下回想起来,她甚至有些怀疑陛下的动机,难道真的是想管教明珠吗?那也犯不着拿婚姻大事做契机。

    难道皇上有什么非做不可的理由?当真是为了稳固朝廷吗?

    城阳长公主面色微沉,方才她可是听得真切,皇后娘娘说过此事乃皇帝的意思,如此她不免有些怀疑皇兄的意图。

    再见周氏如此了然又纠葛的模样,心下不由腹诽起皇兄来。

    这后宫之中,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也会成为众多妃嫔争宠的关键,为了打压对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固宠,更可以将儿女推入深渊。

    陈明珠的婚事本就是无意提及,如今却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可见是有人在别后推波助澜的。

    是何人,皇后娘娘迟早会想明白的。

    长公主和北郡王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