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 >

第11部分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第11部分

小说: 异眼灵妃:世子爷休得无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好像长京城内朱府的庶出二小姐,虽不知嫡母是否有意,竟然将做过戏子的姑娘送到朱二小姐身前伺候,几年过去后,朱二小姐穿着打扮,谈吐举止都堪比醉花楼里的头牌。

    若是在自个府里转悠也就罢了,可偏偏在肃毅伯府的花宴上出了丑。

    这件事传开以后,长京城内掀起一波撵丫鬟的风浪,诸多高门严查府中婢女的底细,但凡有说不清楚过往的,尽数赶出去。

    如此留下的都是中规中矩的,甚少有太过出挑的。

    而眼前的婢女却不同寻常,即便扎在丫鬟堆里,也能让人一眼瞧出不同来。

    “起来罢,让玉珠带你在附近熟悉熟悉。”

    琼华跟着玉珠出了门,王嬷嬷才小心凑上前,伏在林庭筠耳旁低声低估了许久。

    继而递茶解释道:“三夫人格外谨慎,老奴也只是凭经验胡乱猜的。”

    林庭筠不以为意的点点头,才问到:“琼华是祖母派的?”

    王嬷嬷却是摇了摇头,故作神秘道:“您身边伺候的人本就不多,老奴年岁高,玉珠又不经事,老夫人本想再指一个给您。”

    她说着将油纸包里的芙蓉糕放在小碟上,连着茶水一同摆在林庭筠面前,打量着她的脸色,又道:“郡主瞧着琼华怎么样?看着是个成熟又利索的人。”

    芙蓉糕的香味儿盈满屋内,这种熟悉的味道,上一世下山回府后,经常在闺房内闻到。

    林庭筠双手捻着一块芙蓉糕,略有不解的蹙了蹙眉,既不是祖母的人,那便是母亲的人,抬眸道:“我怎么从未在府里见过?”

    话落音,王嬷嬷随即高深一笑,道:“郡主怎么能见过?这人啊。。。。。。是北郡王妃送的。”

    口中的芙蓉糕还未来得及咽下,却被此话惊得瞪圆了眼睛,香甜软糯的糕点囫囵几下就吞了下去,残渣黏在喉咙里,刺激的她连连咳嗦。

    一时呼吸不得,憋得满脸通红,只觉着芙蓉糕似都吸入了肺里一般难受,难以止住的剧烈咳嗦着,双手不停捋着胸前。

    王嬷嬷见状,忙将茶水递到林庭筠手中,替她来回抚着后背,急声道:“郡主快喝点水。”

第36章 婢女琼华() 
半响,林庭筠起伏的胸口才渐渐平复,涨红的脸也渐渐恢复了些白皙。

    匪夷所思的咬着下唇,盯着王嬷嬷问道:“怎么是岚姨母送来的人?”

    并非是她小题大做,只不过这位表姨母向来不喜欢她,与自己说过的话更是少之又少,几乎从未将她当成表外甥女。

    不过此事也不能怪北郡王妃,林庭筠先前的确是个任性妄为,自私自利的人。

    上辈子她一直不曾自觉,等到她发觉想要改正时,却为时已晚。

    重生后,确也变了许多,可毕竟同北郡王妃还未见过,自然不会让她有所改观。

    既是如此,不甚喜欢自己的岚姨母,怎么会往自己身边送人。

    林庭筠心头蓦地涌上一股不好的预感,难不成。。。。。。送走了三夫人的内应,又迎来了北郡王妃的内应么?

    难道是自己做了什么得罪北郡王府的事?竟让向来性子淡淡的岚姨母愤然送人?

    未等王嬷嬷说话,她脑海中已设想过许多问题,只觉得头疼脑胀,情不自禁的抚上额头轻揉着。

    见状如此,王嬷嬷已猜出大半,郡主和北郡王妃的关系,用冤家形容不妥,可若是用亲人形容也不妥。

    总归就是,郡主惧她七分,她也恐郡主三分。

    不忍看主子烦忧,忙抬手替她揉着额间,笑道:“郡主想岔了,去老夫人房中回话那日,正巧北郡王妃和世子爷来府探望,老夫人原本的意思是要等过了年,再派人同咱们一道回来的。”

    听王嬷嬷如此说,林庭筠缓缓睁开眼,可微蹙的双眉仍未展开,焦头烂额的模样不减分毫。

    “可王妃说您姑娘家在灵静庵已属不易,少了人伺候更是不妥,便好心的要在王府里挑个人送来,今儿一早,便将琼华姑娘送到咱府上了。”

    这么一说,林庭筠的理智才渐渐回笼。

    她着实有些怕岚姨母,但凡提及此人就先慌了手脚,其实依她和母亲的关系,再不喜自己,也定然不会存着坏心。

    两家关系向来亲厚,祖母看在母亲的面儿上,也必定不会推辞。

    晚间上夜时,琼华与王嬷嬷一同睡在暖炕上。

    守夜不是小事,若是主子口渴要茶,抑或是不舒服,都得小心警醒着,所以得先跟着嬷嬷适应些日子,才可独自守夜。

    经历过先前那些波澜起伏的心绪,林庭筠对琼华便少了几分防备。

    看着她仔细地将床帐落下,不禁问道:“姐姐先前是伺候岚姨母的么?”

    再寻常不过的一句话,却让琼华有些微怔,霎时才笑着点点头道:“是,从十岁起,就跟在王妃娘娘身边了。”

    她说着又倾身将被角掖好,笑眯眯地看着床上的人道:“奴婢今年十八,虽比您年长,却尊卑有别,郡主娘娘还是不要唤奴婢姐姐的好。”

    果然是岚姨母调教出来的人,进退得宜,还透着令人舒服的亲切感。

    林庭筠淡蓝色的眸子望着琼华,竟有些觉着她不像王府的下人。

    不禁笑着:“琼华比我年长五岁,往后我虽不唤你姐姐,可心底却是拿你当做姐姐的,倒也不枉顾长幼有序。”

第37章 许是世子爷的通房() 
或许是林庭筠多想,可依着大南朝的风俗,女子十五及笄,十六嫁人,即便是为奴为婢的下人也如此。

    若是主子家人善,十六会就放出去嫁人,再有者,由主母做主许配个好人家。

    至于留在府中的十七八岁的姑娘,要么嫁给府中的小厮掌事,要么成了老爷的侍妾、少爷的通房。

    北郡王是出了名的妻管严,岚姨母一个眼神就能将其治得服服帖帖的,至今未曾纳妾收小。

    琼华十八岁还留在北郡王府,想来是温季蘅的通房罢。

    只不过既是世子爷的通房,怎么能送到灵静庵里服侍人呢?

    林庭筠探究的目光又打量了一下琼华,偏着头细想了两下,不由感叹岚姨母聪慧过人。

    原也不是真心为着自己好的,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如此她反而轻松了些。

    长京城内名门少爷成亲前有两三个通房丫鬟实属正常,可通房丫鬟的存在本就会让准媳妇心中膈应。

    虽说都教导女子要宽容夫君,善待侍妾,可试问有谁能做到真正的不介怀?

    岚姨母是做不到,所以她推测别的女人也定然做不到,那么琼华的存在便成了她的心腹大患。

    借机送到灵静庵来,外人只会称赞北郡王妃疼惜晚辈,自然不会联想到世子爷身上。

    如此将世子爷的后宅处理的干干净净,待准媳妇进了门,成了新媳妇,再将琼华接回去,早已生米煮成熟饭。

    林庭筠凭空猜想出如此多的故事,不仅不觉着累,反而愈想愈精神,睡意全无。

    翻了个身望着黑兮兮的床内侧,不自觉地回想起温季蘅的模样,寡言少语,却让人无法忽视。

    看来即便如此出色的男儿郎,也同长京城内其他的少爷们一个样儿,免不了俗。

    不过琼华可不像寻常通房丫鬟的娇美样,稳重自持又甚是端正。

    如此一想,世子爷的癖好倒比其他少爷好上那么一丢丢。

    她立着耳朵听着暖炕上的动静,王嬷嬷轻微的鼾声盖住了房间内其他细微的声响。

    既然睡不着不如去拉伸拉伸筋骨。

    想着便小心翼翼地掀开棉被,抿着唇放低呼吸声,悄无声的穿好鞋,又披了件长棉袄,蹑手蹑脚的朝屋外走去。

    木门的吱呀声在静谧的夜里,显的突兀又干哑,如同老太太沧桑干枯的声音。

    她紧抿着唇瓣,鼻翼微翕,屏着气,将木门关严实。

    一轮圆月似挂在云峰上,月光映衬着白雪,添了几分阴森之气,阵阵凉风从衣缝钻进去,冷得她打了个寒颤。

    她圈着手在嘴边哈了两口气,心底莫名些许轻松,如此深夜,众人皆睡着,惟独自个还醒着。

    自己与旁人不同,她是活了两辈子的人,虽然上一世殒在芳华年岁,可该经历的折磨苦难,一样没比别人少受。

    想着从廊下取出长剑,剑柄被冻得更硬更凉,握在手里刺激的她愈发清醒。

    她没什么雄心壮志,既不想做女将军,也不想战场厮杀。

    可如此情景下她心底却涌起些许豪气,她想亲手了结陈锦之,想亲手斩下他的头颅。

    想为上一世的宁远侯府众人报仇。

第38章 琼华深藏好功夫() 
仇恨是不会被淡化的,似鬼魅躲藏在阴暗的角落里。

    平时不见异样,可独自一人时,就会一泄而下,将所有的理智吞没。

    她不在乎陈锦之辜负了自己,可她却忘不掉宁远侯内飘荡着鬼魂的深夜。

    她不在乎李姝毒杀自己,可她却无法原谅她害刘文君受辱惨死。

    他们除掉自己身边的人,只留下她孤零零地苟活着。

    林庭筠紧握着剑柄,朝着虚无的空中刺去,一股冷风迎面而来,吹散半散的长发,阴冷的双眸望之令人心惊。

    时而她也犹豫着,重生一世,父母兄长亲人健在,就连文君都尚未谋面,何不放下前仇旧恨,放过陈锦之,放过李姝。

    可她怕,怕宁远侯府的地位会招人忌惮,怕陈锦之仍旧不肯善罢甘休。

    怕坏人仍会作恶,害她家破人亡。

    在林庭筠心不在焉时,身后正屋的房门被轻轻打开又关合,沉着的脚步声渐渐靠近。

    琼华边走边系着身上的衣扣,靠近了两步才悄声对着背影唤道:“郡主娘娘?”

    剑刃划过空气发出的声响掩盖了琼华低低的声音。

    林庭筠一转身略惊讶地望着面前的琼华,不禁问道:“新环境不习惯么?”

    琼华有意留心她的出招,闻声只微微垂头一笑:“确也有些,郡主娘娘睡不着么?”

    林庭筠有些微喘,似盯着白晃晃的剑刃,若有所思的回道:“嗯。。。。。。应该是吧。”

    “奴婢小时候跟着家父学过几年剑法,不如奴婢陪着郡主练练?乏了才好入睡。”

    琼华的举止模样的确像练过武的。

    如此她才明了为何觉着琼华甚是沉稳,那股精气神分明是习武之人才有的。

    林庭筠顿时来了兴致,目光瞥向墙根处立着的几根木柴,展颜道:“你去挑个顺手的,赶明儿下山再到铁匠铺打一把新的。”

    见她几步走至廊下,一只脚对着修长的木条勾去,脚尖轻轻用力,木条就被踢向半空中,手臂一捞,便稳稳得握在手中。

    行云流水的动作让林庭筠讶然失色,方才的印象瞬时天翻地覆,起先只觉着她年长知事,如今又多了份敬佩。

    琼华已大步走进身前,她才有些底气不足地道:“我只练了些皮毛,不过你不必手下留情。”

    果真没有手下留情,木棍在她手腕处狠劲一敲,她险些拿不出手中的剑柄。

    再回身想要出剑时,却发觉目光已抵在自己的腰间。

    她懊恼地蹙了蹙眉,怎么练了许多日子,真动起手来确如同绣花功夫一样,不堪一击。

    木棍骤然收回,显然是让她一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