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同居情缘:我与女神总裁合租 >

第722部分

同居情缘:我与女神总裁合租-第722部分

小说: 同居情缘:我与女神总裁合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

    “可我还是觉得……”

    林佩珊站起身来,目光坚定的看着赵雅琳:“雅琳,你还记不记得过去曾有多少在别人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事都被我们一一攻克了,我们还年轻,别告诉我你怕了。”

    一句话激起了赵雅琳的傲气,“我什么时候怕过,反正东方国际是你林家的产业,你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失败了我陪你一起跳楼呗。”

    说罢,两人相视而笑。

    赵雅琳收敛了笑容,“不管怎么说,一千亿绝不是个小数目,光是靠压缩集团现有产业恐怕还远远不够,更何况我们手里还有龙都新城的项目,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这些天我认真的想过,我打算吸纳别的投资到龙都新城的项目中来。”

    “什么!那可是一块诱人的蛋糕,咱们好容易才得到手,现在你居然要分给别人!”

    “没错,那个项目的确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但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资金投入太大了,要想完成的话恐怕未来五年东方国际的全部力量都要倾注上去。而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企业转型的战略一定不可能实现。而且那个项目带有政府性质,如果被我们一家垄断的话,将来很可能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别忘了国家刚刚出台《反垄断法案》,我不想把东方国际推上风口浪尖。”

    “就算如此,可现在去哪儿找实力雄厚的地产大鳄,又怎么能保证人家肯和我们合作呢?”

    “还记不记得去年我们在香港新界的投资项目?”

    “知道一些,但那时我还不是集团副总裁,那个项目我没有插手,所以不是特别了解。”

    “那笔生意对集团的意义绝对不亚于龙都新城。”

    “据我所知,香港的地产行业早已饱和,各大黄金地块都被几个地产大鳄垄断,你为什么还会选择在那里投资?”

    “这要从香港新界的丁权政策说起。”林佩珊开始娓娓道来。

    “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港英政府计划发展新界,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实施了“小型屋宇政策”,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90年代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男性香港原居民,每人可一生申请一次于认可范围内建造一座共3层高,每层面积不超过700平方尺的丁屋,无需向政府缴付地价。”

    “政府同时定立“限制买卖转让条款”,规定拥有丁屋的原居民如果想把丁屋出售及转让予非原居民,需向政府申请作补地价,并取得地政专员书面同意才可进行。”

    “兴建丁屋的土地,通常是位于新界或离岛的村落或农地。根据新界乡议局的估计,拥有申建丁屋权利的男性原居民有24万。”

    “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新界地区大面积土地无法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到了90年代,香港政府曾经检讨新界小型屋宇政策,虽然根据《香港基本法》第40条规定,新界原居民的原有合法传统权益,在香港主权移交后仍然受到保护,但在回归前仍有大量新界原居民向香港地政总署提出兴建丁屋申请,令丁屋申请一直积压。”

    “一些非原居民的香港市民质疑丁屋制度令新界原居民享有特权。联合国消除对妇女歧视委员会曾表示只有男性可享有丁权的丁屋政策,对女性造成歧视。”

    “由于香港可供发展的土地越来越少,为了善用土地资源,政府急需研究一次性解决丁权市场化的问题,并且希望香港的几个地产业巨头能主动参与到新界丁权的购买和地块投资中来。”

    “但是,丁权的问题由来已久,新界居民不希望改变原有的丁权政策,所以考虑到投资阻力巨大,几大巨头始终都没有人出面支持政府的改革。”

    “实在办法的情况下,香港政府不得不将眼光投向内地,主动向包括东方地产在内的几个内地地产巨头抛出橄榄枝。”

    “香港的地产业一向被当地企业保持,外人很难进入,林佩珊准确的捕捉到这个进入香港地产市场的良机,于是接受了特区政府邀请,但提出一个条件:只有香港政府出台废除殖民地时期丁权政策的新法,允许新界土地市场化后,才同意投资。”

    “在顺应大部分民意的基础上,香港政府果断出台了新法,于是才有了东方国际正式进驻香港地产的壮举。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土地市场化政策的保障下,东方国际通过在香港注册成立的新东方实业集团,已经成功收购了新界百分之八十原住民的丁权,获得了大片的土地开发权,更可观的是,那片土地的面积相当于两个中环!”

第863章 不省心() 
说到这儿,林佩珊又道:“一旦开发项目上马,新东方在香港上市后,新公司将一举成为可以和香港四大地产巨头并驾齐驱的地产大鳄。”

    赵雅琳眼睛放了光:“好啊,佩珊,我真服了你了,在全亚洲恐怕也只有你能有这样的魄力。”

    林佩珊淡淡一笑:“可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收购丁权已经花费了大量资金,后续投资更是一笔无底洞,一旦开发起来绝不会龙都新城省钱,可是东方国际根本不可能同时支撑这两个超级项目。实际的情况是,新东方集团除了握有大量的土地开发权外,再没有任何资金可供后续使用。而东方国际也必须要在龙都新城和新界开发两个项目之间做出取舍。然而正如我刚才和你说的一样,除了这两个项目之外,我们还有更大的野心。”

    “香港的几大巨头会甘心看你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分走一杯羹么?”赵雅琳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这就是关键,他们宁可固步自封、宁可封闭自守,也不愿外来势力瓜分市场。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在论证一笔投资前,你必须对当地的文化和意识做出充分的分析,我曾经认真研究过那些人的心态,事实上即便是回归多年,但在他们心中,香港始终是香港,内地始终是内地,你懂我的意思。”

    赵雅琳暗暗的想了想,“这的确是个很大的问题,两个项目都不能割舍,但我们的能力有限,只有从中取舍……哎呀,佩珊,你别卖关子了,我知道你一定想到了解决办法,到底是什么?”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解决办法,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融入香港市场,最好的办法就是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政府这边已经没什么问题,关键就是当地的行业认可。

    四大巨头开始只是观望,他们很自信的认为连他们都搞不定的事,我们这个外来的公司一定不可能成功。

    可他们没想到,香港政府居然会为一个初来乍到的试水者开了一盏政策的绿灯,他们更没想到在接下来我们做出一系列投资举动后,他们眼中的投资顽疾居然被我们轻松化解了。

    所以,他们开始坐立不安,开始采取各种行动,利用媒体对政府施压,企图破坏新法……

    我曾和四大家族斗法了几个回合,最终互有胜负,但他们绝不会甘心失败,在抨击政府没有获得实质性进展时,转向阻碍新东方上市,也许就在我们说话的这个时候,他们正在酝酿新的阴谋。”林佩珊喝了一口红茶,继续说道:“综合之前的各种考虑,我已经决定新东方主动接纳四大家族入股合作,这样新东方的股份受益人不仅是东方国际还有他们,从此新东方的成败将系于我们五方于一身。”

    但赵雅琳绝对是个独立思考的女性,听了这话,她必须提出自己的顾虑:“佩珊,你这么做我没有任何异议,但你要是无条件的把那么大的利益分给别人,我还是会想不通。”

    “这当然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条件就是,他们在获得新东方的股份之后,必须参与到龙都新城的项目投资中,这样我们也就有了多元的投资。”

    “人家在香港经营多年,会轻易同意你的条件么?”

    “他们当然会同意,任何一个商人在利益面前都没得选择。我开出的价码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拒绝。”

    “为什么?”

    “新界丁权是个难啃的骨头,他们不费一分钱就获得了开发股份,当然没可能拒绝。

    内地的地产开发项目的批复有多难,他们都心中有数,现在我给了他们兵不血刃就能获得的蛋糕,他们更不会拒绝。”

    听到这儿,赵雅琳终于明白她的意图,终于露出了笑靥:“佩珊,说实话有时候我挺妒忌你的,因为上帝太偏爱你,不仅给你了绝世无双的容貌,还给了你三个大脑。”

    林佩珊一笑:“雅琳,你就会拿我调侃,咱们俩是焦不离孟,孟不了焦,我要是离开你就等于没了翅膀,没有翅膀的鸟儿能飞多远。”

    赵雅琳从不是那种妄自菲薄的女人,她相信对方说的话是发自肺腑,“佩珊,不就是香港四大巨头么,把这件事交给我吧,我保证圆圆满满的替你完成。”

    “此前我和四大巨头接触过,他们的意向都很明朗,现在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那你打算用谁?这可不是小事啊!”

    林佩珊美眸闪动,思量了半晌才道:“现在不急,容我们再想想。”

    说到这儿,她泛起眼睛调皮的看着赵雅琳道:“赵总,你还生我气么?”

    赵雅琳也笑了:“林总,我要是再生你气的话就显得我心眼太小了。”

    说着话,她握住林佩珊的手,“佩珊,整个集团的战略考量你来决策,具体的运营交我负责,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一定不会让东方国际垮掉。”

    这话拥有着好朋友的温暖,和直指人心的魅力,连林佩珊都不禁动容,“雅琳,谢谢你。”

    赵雅琳一笑:“谢什么,集团的发展好了,我的分红也能多点儿,我不是替你卖力,我是替自己赚养老钱。”

    说罢,赵雅琳笑着出了办公室,但林佩珊却知道她是在调侃。

    事实上,这些年来她一直以为自己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就是请了赵雅琳来任职,她之所以会把自己的战略考量一股脑的告诉她,也恰恰证明了对她的信任。

    这些年来,她从没当赵雅琳是下属,而是作为创业伙伴,私下里却是闺蜜。

    一般的企业运行规则,老板最忌讳和下属交朋友,但林佩珊恰恰忽略了这点,而且事实证明她做的很好。

    事实上,她从一开始就把赵雅琳当成优秀的合伙人,而且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在神州,企业制度的刻板永远代替不了朋友的温情,实际上赵雅琳已离不开林佩珊,林佩珊也离不开赵雅琳。

    两个人的分歧永远存在,但谁说的对就听谁的,这永远是她们两个成为朋友的基础。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坐下来许久,赵雅琳都一直心潮澎湃,林佩珊给她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尽管东方国际已今非昔比,但两人的创业激情还是一如当初那么热烈。

    事实上,她最欣赏的就是林佩珊身上那种永不停息、永不言败的闯劲和韧劲。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起来,拿起来一看竟是叶承欢,美好的心情顿时被打乱,也不知为什么最近看那家伙特别不顺眼,所以一看到是他的来电立马冲起一腔火气。

    拿起电话就没好气的说:“我告诉过你,没事不要给我打电话。”

    “当然有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