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 >

第14部分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第14部分

小说: 民国烽烟录:时光为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神情。她瞟了一眼自己的母亲,见而伯母的脸上的神情有些不虞,便像自己做了很过分的错事一样将头深深地埋了下去。

    祖父清了清嗓子,喉咙里发出几声模糊不清的音节。大伯母“腾”地一下站起来,倒了一杯温水让他喝了,又殷勤地替他捶着背,看起来真是孝顺又贤惠。

    祖父果然很吃这一套,脸上现出满意的神情来。他顿了几秒,便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气问道:“启明,刚刚你在那里说什么说的那么高兴?”

    大哥愣了一愣,显然是在斟酌到底是该说实话还是该撒一个善意的谎。然后,他低声道:“惠芬对学校里的事情很感兴趣,便让我给她说说。”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没了方才高谈阔论时的意气奋发,明显带着点心虚的成分。

    不过祖父今天显然很高兴,并没有发觉大哥有什么不对劲。不过,他仍旧对大哥的话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你们这些洋学生能好好读书的能有几个?以前我们读书都讲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平时受的教育也是要学习王羲之入木三分,范仲淹划粥断齑。你们倒好,一个个只晓得去参加社团、去参加游行,还时时刻刻想着和家里人对着干。你说说要是不仰仗家里的支持,你们还能不能安安静静地读书,还不是要同那些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讨生活。”他摇着头,举手投足间都显示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感叹。

    遭逢这么大的惊吓,三姐显然连仅剩的一点点勇气都失去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不管我们的笑话有多好笑,也不管我们的话题有多么精彩,她留给我们的永远是一个沉默的剪影。

    小时候每一个孩子都会对过年有着巨大的向往,可一点点长大,曾经五光十色的梦境也变得灰暗,对于过年的向往却渐渐不复存在了。可能因为我们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所以对于小时候最在意的新衣服、压岁钱都没了兴趣。在这种无休无止的亲戚间的拜年活动中,我被寂寞的情绪折磨的五内俱损,原来总希望假期可以无限延长,现在却恨不得马上开学才好。大概是感知到了我这种百无聊赖的心情,几天以后一件大事迫不及防地发生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之上,让早已习惯了认命的中国人再一次领略到了命运之手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

    人是一种奇怪的生物,有一句老话叫做“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说的就是人类的这种劣根性。我们早已经习惯了平静的日子,所以从不会真正有“居安思危”的自觉。而大多数的中国人又习惯了忍耐和退让,在生活的步步紧逼之下,渐渐就成了“温水里的青蛙”,最终在醉生梦死的状态里慢慢沉沦。

    所以当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中国大地之上的时候,哪怕日本人已经让东北三省的政权名存实亡,也没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我们即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堪称史上最艰苦卓绝的战争泥沼之中。

    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可报纸和电台却仍旧本着一种“太”的原则粉饰太平;而远在长江入海口的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仍旧沉浸在纸醉金迷、灯红柳绿的温柔乡里。这个年有人过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是也有人和往年一样,享受着一年一度里最大的狂欢。

    过去的我无从知晓贫苦大众的生活,也从不关心这种水生火热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可是经过了那么多近在咫尺的离别,如今我却关心起这些人这些事,并且意识到了这种天渊之别背后隐藏的巨大危机。

    这一天一早,我终于找到机会逮到了正匆忙赶着出门的父亲:“爸,中日之战是不是真的在所难免了?”

    父亲望着我,那郑重其事的神情仿佛我不再是他膝下最宝贝的小女儿,而是一个可以平等沟通的成年人,这一点让我觉得莫名有些感动:“嗯?这事说不好,谁都不愿意第一个挑起事端,谁先动手,就意味着他已经站在了罪人的那一面。”

    我并不满足于他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可是总会有人先动手的对不对?就像是甲午战争,我们不动手,日本人也总会找到借口来发动这场战争。”

    父亲终于把急着出门这件事情放在了脑后,转过身来认真地面对我:“然然,这不是你该管的事情。你难道忘了你二哥的事了么,这种时候千万不要冒冒失失地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印象当中,这是父亲第一次对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是他为数极少地对我说重话。我愣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找他的理由:“今天是大年初四,照例是全国休假的日子,可是部里却要你随时待命,所以我想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第26章 大年初四每个人都必须在办公室原地待命() 
在我的印象当中,这是父亲第一次对战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是他为数极少地对我说重话。我愣了半天,才想起自己找他的理由:“今天是大年初四,照例是全国休假的日子,可是部里却要你们每个人都随时待命,所以我想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父亲闻言,整个人都放松下来,语气也温和了不少。他揉着我的头发,就像从小到大我每次不高兴的时候那样安慰我:“然然,你也不用过于担心,毕竟上海与别处不同,有租界和外国人的保护事情也坏不到哪里去。我要去部里上班,确实是有重要的任务。不过倒不是什么坏事,反倒是一件想象不到的好事。”

    他见我仍旧是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于是又婉言安慰我:“这几日五届三中全会正在南京举行,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提议已经通过了,如今正在商讨其中的细节。若是会议中提出的方案真能贯彻下去,我们就能让日本人尝尝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从我记事开始,父亲就是一个模范的丈夫和父亲,在别人的眼里他又是风度翩翩、衣着鲜亮的政府官员。他永远那么完美,便近乎有点儿不真实。可如今这种密不透风的完美却出现了一丝裂缝,让我可以看到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这样看起来,沉稳如父亲这样的人也曾经有过一段热血的青春年代。以至于当他掩尽了所有的情感以后,仍旧会为了一致抗日这种事而激动不已。

    我没再纠缠他,而是高高兴兴地同他道别:“爸,你再不走就要迟到了,一路小心。”

    有了这样的开头,我的心情也便好了起来。我回到书桌前给密斯林回信:“下一回可不要再寄自己的照片给我了,你老人家的样子可是烧成灰都在我心里面留着呢。下一回记得把结婚照寄来,让我好好瞧瞧你未来的先生究竟如何。”末了,我还十分自豪地告诉她,我如今已经可以把一只活生生地兔子开膛破肚,再将刀口缝合起来。如今这只饱受摧残的兔子又恢复了活蹦乱跳的样子,我因为不忍心就把它带回家养在了院子里,也算给了它一个好归宿了。我没再提起曹遇安的事,我想着既然遍寻不着,又何必让密斯林徒增烦恼呢?

    开学前母亲带我去购物的时候,我亲手给密斯林挑了结婚礼物。那是一套景德镇生产的西洋式的茶具。上好的瓷器洁白如玉,透薄如纸,轻轻击打又会发出清脆的声响,在灯光的映照之下还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质感来。至于器形款式和绘画花纹又是完全的西方古典式样了。我带着一点炫耀的小心思准备了这样的礼物,就是希望让自以为是的美国人长长见识,中国传统手工瓷器是是多么的精美绝伦。

    在樱花盛开的日子里,我如期收到了密斯林漂洋过海寄来的回信和一张婚纱照。照片里她穿着最时新的长及脚踝的婚纱,带着拖地的头纱,满脸幸福地靠在一个穿西装的年轻男子的身上。而这个瓜子脸的、戴眼镜的斯文男士,乍一看还真有点胡适之的风采呢。

    两个人的笑容那样的甜蜜,以至于透过薄薄的相片,我还可以脑补出两个人日常相处时候的状态来。世道这样艰难,但是照片中微笑地两个人传递出的却是“岁月静好”的意味,也算得上是求仁得仁了。我觉得眼睛有些微酸,便伸出手在脸上轻轻一抹。手背上晶莹的泪,也不知道是感动的情愫多一些还是伤感的情愫多一些。

    过了年,大哥便进入到了大四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主攻的是法学专业,按照原来的规划,如果可以进入国外的大学深造,必然能做出一番不一样的事业。可是如今家中的重担全都压在父亲的肩头,作为家中的长子长孙,他的计划不得不做出巨大的调整。我瞧着这段时间大哥沉默寡言的样子,心里便有些不大好受,可却又不晓得究竟该如何安慰他才好。

    大哥在深思熟虑过之后,便找时间同父母亲做了一番恳谈。我无从知晓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总之肯定是离不开责任与现实一类,而结果是大哥出来以后,就宣布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留学的事先放到一边,毕业之后先在政府谋求一份职业。

    我试图从他的脸上读出一些蛛丝马迹,比如失望,比如落寞,可是那张平静得仿佛古井无波的脸颠覆了我的预期。但是我却可以肯定他此刻真实的心情却像是井喷一般,带着长久以来的梦想被无情击碎的苦恼。

    大哥算得上是被很多人称颂的那种“仁人君子”。平时豪言壮语并不多说,但是只要是他允诺过的事情,便一定会“言出必践”。他答应了父母,便很快开始向各种政府机构投递自己的个人履历。他在大学里的教授替他写了一篇洋洋洒洒、措辞严谨却带有煽动力的推荐信,大意是说像他这样公正不阿的青年才俊如今真是不多见了,这才是中国司法系统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哥本人的人格魅力再加上教授的这一番义美之词,很快让大哥在一众的竞争者里脱颖而出,顺利地进入了司法局里担任秘书。

    大哥对于他的新工作倒是安之若素,学校里的学业已经接近尾声,他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去。关于我的一知半解又充满好奇,他用了一句非常简练的话来总结,那就是:“好比一个是创业一个是守成,你看着似乎创业更难些,可实际大多数的结果是‘富不过三代’。”他见我的茫然更甚于刚才,便好心地询问我:“你懂了么?”

    我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最近层出不穷大事虽然逼着我快速成长,但是我仍旧不能十分理解他们忧国忧民的心思。

第27章 再遇故人() 
于是,大哥又尝试着用一种更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向我解释:“现在的中国算得上是多事之秋,所以大家都只关注战争的走向,却没人去关注国内的建设。可是等到有一天没仗可打了,闲下来的人就会发现国内的建设可真是漏洞百出。尤其是如今国内的司法制度,还远远不到完善的地步。百废待兴的国家,一定会面临着各种想象不到的突发情况,更没有办法杜绝一些人狗苟蝇营的作为,所以司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用一种夸张的恍然大悟似的语气说道:“我的天,原来你已经考虑的那么远了!中华民国未来的司法公正都要靠你啦!”我豪爽地在大哥的肩头拍啊拍的,可心里头却根本不是滋味儿,且不论他如今的工作是不是于国于民重要如斯,但是能够去国外深造却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我知道他时下已经准备好了申请哈佛大学的相关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