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妾本难为 >

第13部分

妾本难为-第13部分

小说: 妾本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寒深冬的夜,安澜屋子前,那棵被拔又被栽回去的树,是院子里唯一点缀之物。

    暖和的屋子内,那个镯子用帕子包着,和那钱袋放在了一处。那燃着的炭,星火一息,一亮,便是灼人的烫。

    蜷缩在被褥里的安澜,白皙面庞,身形纤柔而又孱弱。娇媚的杏眸,睁着眼,脑中回想着刚刚的场面。

    秀娘不要卖身契。

第15章 玉带() 
将双腿蜷曲,不由自主伸手环住了小腿,整个身子,成一种保护的姿态。

    将脸埋在棉被中,呼吸过度,便是窒息。

    四周散落的青丝,包裹着身体,被棉被□□的有些杂乱。

    夜静

    一个身高九尺的壮汉,正蹑手蹑脚,在安澜屋子前的树边,小心翼翼地照顾着树。就是那棵白日里,好端端无辜被拔了了的树。

    陶殷的面容,有些憨,身形很威猛,瞧着就有些粗犷。但如果细看看,就会发现,粗犷的脸,仔细瞧瞧很是清秀。和安澜总是亲兄妹的。

    几步之遥,是他的妹妹。陶殷的眼睛,很单纯澄澈,也很温柔,一颗稚心不泯,这棵树,被陶殷当成了玩伴、家人似的照顾。

    外郊比京都是安静了许多,人少,但也不至于过于冷清。

    京都

    街肆酒坊仍是热闹非凡,萧管弦歌,近大年,再冷的天也当不住这喜庆劲儿。那普天同庆的和硕懿慧公主下嫁永安侯的事,人人乐谈。

    若说文人,是羡慕永安侯门第尊贵,又娶公主。那么普通百姓更加津津乐道的缘由,也便就是更加关乎自身了。

    国家安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那永安侯掌着军队,如今娶了公主,便是皇上的一派。哪里还有比皇上拥有最大权利,更让人安心呢?

    永安侯府,高挂的两只红灯笼,映着白雪。两只威风凛凛的石狮,以及大门匾上的凛冽笔锋,皆道尽了永安侯府的尊贵。

    已是深夜,永安侯仍在军营,未归。府内,一应仆人各司其职,鹅软石铺就的小路上,相伴而行的下人小声说笑着。一路上混着寒意的冷梅之香,和往常无一二样。

    这偏院偏僻,今儿安姨娘从小门回娘家养病,这偏院儿,安姨娘在和不在,那是一个样子。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那两老妇了,没人管,乐得自在。早早的睡,明儿再晚晚的起。

    装模作样亮着灯,人早早地钻进了被窝,闭着眼睛边憩,边道着,幸好彩浣那个心比天高的丫头,不知说了什么,得罪了福嬷嬷,被福嬷嬷一顿训。

    彩浣挨了训,也没脸来见平日里被她提着耳朵训的两个老妇,反正安姨娘也回了娘家,就索性住在了自己娘那。

    还是府上的家生子好,尤其是姑娘家的,长得模样好看的,那都是一等丫鬟。受了委屈,还有自个儿爹娘安慰护着。

    砸吧砸吧了嘴,说不羡慕是假的。可真要说那侯府的一等丫鬟,首先自个儿肚皮要争气,生出个漂亮女娃儿出来,然后自己还要争气,在一众奴才里,使劲儿往上爬,起码自己跟的主子要得脸儿,然后才能提携着自个儿的崽。

    这人啊,奴才里的斗争,也是激烈得很,脑子要转的快,眼要利,这嘴还要把的紧,有时手还要狠。

    “唉,说来说去,咱们呐,年纪大了,折腾不动了。”翻个身,调个更舒服的姿势。

    另一个,只感觉天越寒,这老腿就不顶用了,躺在炕上暖着老寒腿,人活一辈子,为的什么。还是这偏院好。

    偏远清冷,主事儿的安姨娘又是个不管事儿的,可不就是安享晚年的好地方?

    而另一边

    被训了的彩浣,一双眼睛还肿着呢,坐在床沿边,还隐隐有泪痕。

    “这次,福嬷嬷是在看在我的面儿上,训你,让你懂着规矩。”周嬷嬷,也是老夫人身边的老人。

    “当初,让你去安姨娘那当差,想的是,就你一个一等丫鬟,旁人地位都比不得你,自在一些。哪里想,倒是把你惯得愈发没规矩了。”

    彩浣低着头,听着自己娘的训。她原想的是,安姨娘不得势,不就连累了自己。

    “娘。”彩浣委屈叫了一声。

    这一声娘,算是把周嬷嬷的心给叫软了。她老年得女,就彩浣这么一个闺女。

    这次,福嬷嬷看在她的面儿上,训了彩浣,也是为彩浣好。只是,侯府重规矩,可没有下一次了。

    这侯府,最重的,就是体面。愈是高的门第,愈加重视的,就是体面。

    而今日,安澜就做了一件极不体面的事。

    身为一介妾,当众说,盼侯爷。

    此事,被福嬷嬷压了下来,不许任何人乱说。待回头,禀报了老夫人。

    老夫人听后,微微眯了眼,半响,一声冷笑,却又不是冷笑,夹杂着些许复杂,只道:“说来说去,还不是个女人。”

    暖着手炉,老夫人坐在大塌上,膝上盖着一条石青绣锦小毯,屋内丫鬟环立,灯烛辉煌。

    这大婚,礼部早早的就把玉腰带、银马鞍送了来。还有百匹罗布,金银房契等。

    待系亲之后,自是还有其他的。

    老夫人暖着手里的手炉,她是景儿的娘,自是一切都要帮景儿操持。

    系亲在即,景儿还在军营。景儿心系军国朝政,温颜氏一声叹后,望着那玉腰带,不禁神思复杂了几许。

    她原是帮景儿相看好了那丞相的嫡女,门第相符,于朝堂上又对景儿有助益。

    那和硕懿慧公主,虽说是圣上最喜爱的公主。但和硕懿慧公主的生母,是个家道中落的。

    如此一来,景儿是彻底入了圣上一派。

    当年,老爷救驾而亡,如今,圣上赐婚,赐了十九公主。

    温颜氏虽说只是一介女流,但她一生高贵。身为皇亲贵胄,这朝堂之事,耳濡目染,也是敏感了许多。

    屋内极静

    一旁的福嬷嬷,眼观鼻,鼻观口。侍立一旁,却一颗七窍玲珑心,她跟了温颜氏一辈子,从郡主到永安侯主母,再到永安侯太夫人。

    “老夫人,那十九公主,是个相貌极好的,想是侯爷必定是称心的。”福嬷嬷宽解道。

    老夫人望了一眼福嬷嬷,那十九公主,印象里,是个端正大方样貌的。不过,福菱说的也极是,既是景儿选的,那她这个做娘的,又有什么法子呢,只能应着了。

    想当年,景儿收了安澜,她不也同意了?

    这说到安澜,温颜氏不禁眯了眯眼。她虽说不信永安侯一脉出情种,但老侯爷,便是一心扑在了陆晚裳身上。

    而景儿,他的心思自是不在这方面。景儿优秀,在自小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性子太过清冷,小小年纪,就不若旁人活泼。她一方面既欣慰景儿出色,一方面也忧虑景儿的孤冷。

    她自是把景儿视若己出的,瞧得比她自己性命都重要。但也担心因景儿生母的事,让景儿对她有隔阂。所以当年,那个混混把安澜带来时,小小的皮包骨头的安澜,偏生让温颜氏瞧出了身旁景儿的一丝情绪波动。

    景儿自以为隐藏的好,但温颜氏瞧出了异样。为了让景儿活泼些,温颜氏便留下了安澜。

    景儿洁身自好,和其他王孙贵子早早的就妾侍林立的比,景儿身旁就一个侍奉的。

    若说身旁必须要有个人,让景儿通人事的,也就罢了。但安澜相继有了一子一女。

    温颜氏不禁手指轻敲了敲檀木小几的沿边儿,如今这情况,倒是和当年差不多。

    十九公主成了她。

    安澜就是她那表姑母陆晚裳。

    只是,景儿比老侯爷心思更深,感情更薄凉。

    温颜氏为了自己与景儿母子交心,把安澜留下了。倒是给像当年的她的十九公主,设下了障碍。

    当年老侯爷纳妾的事,温颜氏不是不怒不怨,她出身高贵,比旁人更受不得委屈。但那又如何,当年怒过怨过,如今立场变了,成了婆婆,那也自是得为自己考虑。至于公主如何,也得看她自己的造化。

    “说到底,那公主母妃的家中,就是不若丞相一脉雄厚。”温颜氏忽地道了一声。

    屋内静悄悄的,皆是老夫人用惯了的。静静立在那,心里明镜儿似的。老夫人心仪丞相嫡女,与丞相夫人又有一份金兰情谊。这十九公主从天而降,算是拂了老夫人的心意。

    而福嬷嬷则知道,老夫人怕是想起了当年的事,有所感触,才道了如此一声。如今大局已定,十九公主被封和硕懿慧公主,除了侯府事事需要极妥帖,圣上还额外赐了公主府,如此殊荣。和硕懿慧公主,绝对是担得起永安侯夫人的。

    明玉烛光凝辉,屋内甚静。

    而军营内

    金戈利剑,帐外篝火,帐内烛光,隐隐相叠,愈发衬得永安侯温景苏,相貌俊美。更添了一分烛下清俊柔艳。

    盼他

    耳目来报这两字时,温景苏面上无一丝异样,甚至连情绪都无半分波动,端的是温润清俊,又内敛寒芒。

    文人执笔无剑。温景苏自幼淫浸书墨,文采风流。

    看似清瘦的身影,是深沉。

    一夜天明

    呼吸过度后的窒息,似能安抚安澜。睁开了眼睛,安澜又恢复了以往的平和,不再像昨晚提出要给秀娘卖身契的异样。

    她给了秀娘卖身契又如何,且不说昨日提出,秀娘因着自己的缘由不肯。就算安澜强硬给了,她爹一定会再寻个年轻漂亮的小娘子。

    娘,安澜想起了娘死前的场景,眸光有些微闪。爹,是个混的,自己不早就知晓了。

    由着自己,安澜大概能切身体会,正室子女对庶出一系的敌意。

第16章 照顾() 
安澜一向知道自己爹混,却不知道,此刻安武谭正在自个儿屋内,问秀娘自个儿闺女身上值钱的物件。

    好赌好嫖的老纨绔,问这,任谁,都会往歪处想。

    秀娘心里一惊,连忙低了头,眼神有些躲闪。

    安武谭一瞧,眼睛一瞪,“快说!”

    声音一厉,秀娘当即缩了一下脑袋,老爷这是打姑娘那些东西的主意了。秀娘胆子小,支支吾吾道:“有一个钱袋子,还有一个镯子。”

    镯子?安武谭眼珠子转了一下,点了一下头。他是打起了安澜那些东西的主意,这不是他们一家要搬走了吗?赶紧趁着现在,把那些东西变卖变卖,换成现银。

    安澜那些个东西,都是永安侯府里的。不是上品就是极品,尤其那些个玉阿,钗阿,钗上的珍珠,圆润光泽,那都是上上品。

    东西是好东西。但若离了这京都,去祖籍那穷乡僻壤的犄角旮旯地儿,没人出得起价啊。那东西要么就亏了,要么就砸在手里了。

    祖籍那地方穷,流通在普通百姓手里的,可不是这些个珠玉玩意儿,而是真真实实的粮食。所以安武谭打着主意儿,回祖籍,买地当地主。保能让他们一家子一世衣食无忧,日子过得舒舒心心。况且,人要落叶归根。安澜的娘还埋在那呢,想着安澜和陶殷,也想回去。

    “那闺女带了几件衣服?”安武谭问。

    秀娘却一惊,呆呆道:“许多件。”

    “老爷,你不会要当姑娘的衣服吧?”秀娘没想到,老爷还能打这个主意。老爷自己的好衣服都当光了,就剩那一件姑娘夸过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