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权力仕途 >

第110部分

权力仕途-第110部分

小说: 权力仕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王雪诗打算先等一等,几天的招商引资工作结束以后,回到红川县再处理姚洁的这件事情。

    虽然知道了姚洁盯梢她的事情,不过王雪诗现在还不打算动她。所以表面上对待姚洁和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暗中却一直在注意观察着姚洁的一举一动。

    平时没注意,看不出什么端倪,这时候仔细一观察,还真的发现姚洁有些不对劲。

    首先让王雪诗觉得有些不对劲的是姚洁这几天似乎在她面前有意无意地老是提着陆炎,而且话题总是会引到对陆炎的评价上面。

    放在平时王雪诗也许不会注意,以为这是因为陆炎最近是红川县炙手可热的人物,姚洁关注一下他也无可厚非。可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王雪诗脑子一转,就知道姚洁是已经有点沉不住气了,想探探她的口风。

    不过既然是王雪诗现在不想动姚洁,所以也不会让她探听到什么口风。每当姚洁提起陆炎的时候,王雪诗表现出来的都是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

    王雪诗的这个表现,让姚洁确实有点误以为自己的这个计策已经得逞,不过是不是要继续进行后招,姚洁心里还吃的不是很准。不过手里有了这样的证据,她并不急于这时候。

    王雪诗和陆炎按兵不动,姚洁现在也只是想给王雪诗提个醒,因此招商团在深安的各项招商活动,还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深安并不是红川县此次招商团的主要目的。由于深安是改个开放之后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红川县招商团此次来深安招商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深安的发展模式。

    招商团又一次分成了两个组,两天的时间里,王雪诗带领第一组的一行人先后走访了七八家深安当地有实力的设备制造和电子加工企业,不过收获却是甚微,仅仅有两家企业表示有意向到红川投资。

    郑传琪带领的那一组,主要任务是向深安市的各级政府部门取经,学习他们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陆炎也正是在这一组,这一趟取经取下来,陆炎的收获却是非常大。

    分析深安市取得如此发展的原因,陆炎发现除了国家政策的扶持,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深安市充分地把握了市情,同时也利用好了自身的优势。

    每个地方都有本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的模式并不能完全照搬。就像深安特区,就具有靠近东南亚和海外的有利区位优势,再加上国家的政策大力扶持,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和资本,在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就从一个海边的小渔村发展成了国际化的大都市。

    四道沟镇的区位条件当然不能和深安相比,但是四道沟镇却也有它自身的优势,如果能充分地发挥好四道沟镇的区位优势,再争取一定的政策扶持,陆炎可以预料到,四道沟肯定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学习完深安特区的经验和做法,陆炎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效仿深安市,申请将四道沟镇设立为开发区,在项目审批等方面拥有比一般乡镇更大的权力和更优惠的税收、土地等政策。

    不过这个想法还只是在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具体要怎么样的操作实施,陆炎还需要好好构思一番。

第一九零章 意外之喜() 
权力仕途…第一九零章:意外之喜

    第一九零章:意外之喜

    红川县招商团在深安市预计的招商行程只有两天,就招商团就要离开深安市的当天下午,却有一个人意外地找到了招商团那里。

    这个人名叫赵安国。如果单听名字,或许不知道他是谁,但是如果是细细了解了他的身份,一定会将所有人吓上一大跳。

    赵安国是当今国内最大的民营钢企紫金钢业的董事长。

    紫金钢业是全国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家民营钢企之一,论起它的生产能力和盈利水平,除了首都和华海的那两家钢企实在是规模太大,国内其他绝大多数钢企都是无法与之抗衡的。

    赵安国作为这样一艘民营钢铁航母的掌舵者,却很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紫金钢业对外,大多数时候由总经理何天东出面的。

    但这一切只是因为赵安国是个非常低调的人,不想太过张扬。何天东其实只是紫金钢业聘请的一个高级经理人,紫金钢业实际上的控制者,还是赵安国。

    这样一个神秘的实业巨擘突然之间造访红川县招商团,从王雪诗开始,红川县上下自然是非常激动。

    本来是已经知会了招商引资下一站的宁海市方面,王雪诗带队会在晚饭前赶到宁海市,可是赵安国的突然到来,让王雪诗突然改变了想法,要郑传琪先期带队奔赴宁海,而她要留下了与赵安国进行进一步的座谈。

    不过赵安国显然是没有把王雪诗这样一个小小的县长放在眼里,对于她给自己卖的这个面子一点也不感冒,直言不讳地表明他这次前来红川县招商团,只想和一个人谈谈合作的事情。

    这个人就是陆炎。

    王雪诗闹了个大红脸,不过没有办法,紫金钢业是什么样的企业所有人都很清楚。赵安国这个在福布斯国内富豪排行榜上排名前的牛人,王雪诗在他面前又算个啥。

    不过很奇怪的是这个牛人居然指名道姓地只和陆炎进行洽谈。

    王雪诗悄悄问了陆炎和这个人什么关系,陆炎却告诉他自己根本就不认识这个人。

    王雪诗只好是顺水推舟,留下了陆炎代表红川县委县政府和赵安国进一步洽谈合作的事宜,自己则带着招商团的其他人先期赶赴了宁海经济特区。

    送走了王雪诗他们,陆炎和赵安国面对面交谈的时候才知道,赵安国这一次来找红川县的招商代表团,正是冲着四道沟镇来的。

    说起赵安国,和四道沟镇还真是特别有渊源。三十年前,赵安国曾经是一名知识青年,就是在红川县四道沟镇这个地方插过队。

    提起四道沟镇,赵安国现在还是依旧很有感情,毕竟那是自己奉献了青春年华的地方,而且在那个地方一呆就是整整三年。

    至今提起四道沟镇的好多人,赵安国都认识,像现在的四道沟镇党委副书记李长生,那时候都当过赵安国的生产队长。人大主席白树峰,也曾经是赵安国当基干民兵时的连长。

    所以赵安国对络和媒体上有关红川县和四道沟镇的消息都非常关注。前段时间铺天盖地地报到红川县四道沟镇界岭村发现特大金矿的消息,赵安国也是十分清楚,而且还通过这个报道记住了一个人名字:陆炎。

    这一次赵安国是从报纸上面看到了红川县招商代表团正在深安招商引资的消息,才特意赶过来的,而且一见面就指名道姓地要找陆炎。

    赵安国也不能确定陆炎就在这个招商团里,没想到自己这样稀里糊涂地一点名,陆炎还真是在其中。

    不过这一次赵安国来找陆炎,并不是谈金矿开发的事情。赵安国了解国情,金矿开发这种事情肯定是由国家垄断的。民营企业和地方的一些小企业,充其量只是能接一些矿产开发边缘的产业。资金钢业是业内的巨无霸,这种边角料的事情赵安国自然是看不上眼。

    赵安国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来和陆炎探讨四道沟镇铁矿资源和煤矿资源的开发事宜。

    四道沟镇有铁矿矿藏的事情,赵安国一早就知道,他还在知情插队的时候,就有地质队的来四道沟镇勘探过,赵安国还去给地质队帮过一个多月的忙。不过当时得出来的结论是当地的铁矿石当时还不具备开采条件。

    时间又过去了几十年,现在的钢铁企业发展,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的迅猛。除了市场饱和这个原因之外,原材料供应成本的上升也已经成为了制约钢铁企业发展的头号问题。

    资金钢业也面临这样的窘境,原本国内合作的几个铁矿现在都已经接近开采的极限,而从国外进口铁矿石,费用成本又实在是太高,而且还要受到种种检查。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安国将目光移到了国内尚未开发的铁矿石资源上。别的地区的情况赵安国不清楚,四道沟镇的情况他可是一清二楚。

    如果能谈妥了在四道沟镇进行铁矿资源开采,必定将会大大的节约原材料成本。

    赵安国看中了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别的钢企,绝大多数目前肯定还不清楚四道沟镇有铁矿资源这件事。

    资金钢业如果是能够提前着手,趁着竞争对手们还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谈妥了这个铁矿的开发,必然是大大的迈出了一大步。

    对于赵安国的到来,陆炎也是有点意外之喜。这些天他的脑海中正盘算着结束招商引资回到四道沟镇之后,要继续将铁矿的勘探提上议事日程。没想到这边赵安国就找上了门。

    对于和资金钢业这样有实力的企业合作,陆炎还是挺愿意的。又因为两个人都有共同的出发点,所以很快就谈到了一起。

    有关四道沟镇铁矿矿藏开发利用的事情,肯定是要经过省、市两级的点头,红川县委县政府才能同意。这种事情陆炎自然是爱莫能助,还得需要领导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陆炎只是给他表示,自己会将这个情况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最好是由他们出面协调相关单位。而前期的铁矿勘探,却可以邀请资金钢业一起参与。

    赵安国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有点意外之喜,能够参与前期的矿产勘探,资金钢业就能充分地掌握当地的地势、地貌以及矿产的品位、储量以及开采条件。

第一九一章 扑朔迷离() 
权力仕途…第一九一章:扑朔迷离

    当天的谈话一直进行到深夜,不管是陆炎,还是赵安国,都对双方这次合作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第二天,赵安国邀请陆炎前去位于深安保税区的紫金钢业总部参观考察。陆炎也进一步了解了紫金钢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实力。

    结束了与紫金钢业方面的洽谈,赵安国派车将陆炎送到了宁海市,与红川县招商团汇合。

    宁海市是红川县招商团此次招商引资的最后一站。陆炎赶到宁海市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当天,红川县招商团已经拜访了宁海市的几家重点企业。

    陆炎向王雪诗和郑传祺汇报了与紫金钢业和赵安国洽谈的相关事宜,这一次也没有隐瞒四道沟镇可能有大型铁矿的事实。

    虽然陆炎直言了这只不过是一个推测而已,但是王雪诗和郑传祺听到这个消息还是非常激动。红川县虽然距离省会梧城市只不过是几十公里路程,但是长期以来,红川县都缺乏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一直以来经济发展都缺乏强劲动力。

    这就是红川县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窘境。前些年,红川县定位的是梧城市的“菜篮子”、“后花园”。后两年,定位的是“都市一小时休闲圈”。前一种是依靠特色农业,后一种是依靠旅游餐饮服务业。

    不过不管是哪种发展定位,如果当成是红川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都是显得不太合适。

    而且依靠这两种发展定位,并不能足够让红川县的经济强势发展。这也是红川县历届党委政府一直比较头疼的一点。

    直到近两年,随着红川县境内一些矿产资源的探明,红川县开始摸索走一条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带动一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