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坑人的穿越剧 >

第127部分

坑人的穿越剧-第127部分

小说: 坑人的穿越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徒靖的死对萧煌彻影响很大,另一边,他还担心司徒凌风能否顶得住两国的进攻。

    抛开利益,萧煌彻终究还是顾及他与他们之间的血脉联系。

    于是,萧煌彻主动请缨:“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往边境,与司徒凌风合力,一同击退外敌!”

    萧煌彻主动要去,皇帝自然高兴。

    第一,萧煌彻确实有这个能力,他去了,皇帝放心。第二,萧天耀的势力彻底消除了,如果留下萧煌彻,皇帝担心他接下来会对太子动心思,如果这个时候支走他,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不过,还不等皇帝应下,殿外便先传来了一个反对的声音。

    “父皇三思!”

    萧宛茹走进大殿,跪地行了个大礼后,从袖中拿出一封奏折和两封信,呈在了手上。

    “还请父皇看了儿臣的奏折和这两封信后再下决定!”

    皇帝一怔,看了看萧煌彻,又看了看萧宛茹后,他这才转头示意旁边的宫人去取奏折和信件。

    看到萧宛茹的奏折和信件,皇帝的脸瞬间沉了下来。

    放下奏折和信,皇帝抬头看向了萧煌彻,问:“瑞王,朕问你,你年初奉命去龙泉镇守的路上,可曾在望龙山遇过土匪?”

第219章 人证物证具在() 
第二百一十九章人证物证具在

    皇帝突然提到望龙山,这让萧煌彻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转头看了看挑起此事的萧宛茹,萧煌彻的心忽的一沉。

    “瑞王!回朕的话!”皇帝语气中明显带了怒意。

    “是,儿臣确实在望龙山遇到了土匪!”萧煌彻如实回道。

    “那你是如何对付那些土匪的呢?”皇帝又问。

    “儿臣杀了土匪头,招安了他的手下。”

    “你杀了他们的头,他们不报复,还反过来被你所用,这还真是天大的好事呢。”皇帝冷冷一笑,看着萧煌彻,他接着又问:“瑞王,你倒说说,招安了他们之后,你又是如何安顿的?”

    萧煌彻这才明白了怎么回事,原来他早就被萧宛茹给下了套,如今边境之战一爆发,她也刚好借此之机收网了。

    除掉了司徒靖,转而再将一切栽赃到他的身上,萧宛茹这一招还真是够狠的啊。

    十几万的人,还有司徒靖这个大将军的命,若是萧煌彻这通敌叛国的罪名一定下来,这后果不堪设想啊。

    事态严重,但萧煌彻却依旧面不改色,他恭敬回复皇帝说:“儿臣见他们通晓涉猎布阵这一套,所以便将他们留在了边境的大军里。”

    话说到这儿,其他大臣们也听出了几分意思。

    怪不得这皇帝突然变了脸色,感情是查到了这习作的根源了。

    皇帝目露寒光,冷声又道:“那你可知,你口中所谓的这些通晓涉猎布阵之人,就是害的主帅惨死、我军大败的罪魁祸首?!”

    闻言,萧煌彻撩衣跪地,诚心认错道:“如果他们真的是敌军的习作,儿臣确实有罪!儿臣识人不清,对此,儿臣甘受任何责罚!”

    “来人!”皇帝一声怒喝,“瑞王通敌叛国,证据确凿,将他关入大理寺,择日处斩!”

    “慢着!”喝住要对他动手的侍卫后,萧煌彻接着又道,“父皇,儿臣是有罪,但何来通敌叛国一说啊?您若要因为儿臣失察,误把习作带入军中一事而杀了儿臣,儿臣绝无二话,可您若说儿臣通敌叛国,儿臣不认!”

    “不认?”点着龙书案上的信件,皇帝怒喝道,“证据在此,岂容你说不认就不认的!”

    转头看向旁边的宫人,皇帝又道:“拿给他,让他自己看!”

    宫人上前接过那两封信,而后快步送到了萧煌彻的手上。

    两封信,一封是程林写给萧煌彻的请示信函,一封是以萧煌彻之名写给程林的安排和命令。

    而这个程林,便是带头归顺萧煌彻的山贼,同时也是此次事件的细作。

    看向萧宛茹,萧煌彻冷声道:“萧宛茹,同样的把戏你玩两次,有意思么?”

    话是对着萧宛茹说的,但实际上却是萧煌彻在提醒皇帝,萧宛茹曾经和萧天耀一同陷害过他。

    在那件事里,太子也是受害人之一,萧天耀虽然被削了王位,贬出了京城,但萧宛茹却得以保全了。

    提到这件事,皇帝心中确实有生出一丝疑虑,不过很快,他的这丝疑虑便被萧宛茹的人证给淹没了。

    看着萧煌彻,萧宛茹故作惋惜道:“本打算给你主动交代的机会,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不知悔改,如此那就别怪本宫无情了。”

    转头看向皇帝,萧宛茹又道:“父皇,其实儿臣已经抓到了细作程林,之所以刚才一直没提,是因为儿臣希望,五弟能主动承认了他的罪行,如果他能主动承认,说明他还有悔改之心,如此,儿臣也好劝说父皇开恩,饶他一命,毕竟我们血脉相连,可现在看来……儿臣的苦心怕是要白费了。”

    一听说细作被抓到了,殿内的大臣们顿时激动起来。

    皇帝更是立即下令道:“带程林!”

    很快,一个满身是伤的人被侍卫拖到了大殿之上。

    而他一上殿便冲着萧煌彻喊道:“王爷!救我!我是程林,我是程林啊!您一定要救救我啊!”

    这一幕可是把皇帝气坏了,他怒声喝道:“闭嘴!”

    程林故作恐惧,哆哆嗦嗦跪在地上,不敢再吭声。

    转头看向萧煌彻,皇帝怒问他:“瑞王,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萧煌彻依旧面不改色:“儿臣确有失察之过,但通敌叛国,绝对没有,儿臣是被栽赃的,还请父皇明察!”

    说完,萧煌彻将头叩在了地上。

    事到如今,其他人也都看的差不多了,不过对于整件事的真假却都是各有各的想法,而对这件事的立场,自然也是都不一样。

    站在萧煌彻一营中的朝臣们肯定是要帮萧煌彻开脱的,但另外却也有不少帮着萧宛茹给萧煌彻定罪的。

    而让众人没想到的是,一向不怎么开口,也没什么立场的四皇子齐王,竟然也帮着萧宛茹说了话。

    “两军交战之际,五弟竟然做出这样的事,着实让人心寒,还请父皇能严惩此事,以藉慰我大琻国那数十万的亡魂!以此振奋边境兵将护国之心!”

    平日里看着没什么地位,也不怎么说话的人,突然开了口,他的话反倒成了皇帝衡量这事的标秤。

    或许是因为一向中立的人若开口,大家都会觉得更公平一些吧。

    正当形势朝着不利的一侧倒去时,晋王开口了:“此事疑点颇多,若是草草定了五弟的罪,怕是不公,而且如果五弟是被冤枉的,真凶岂不是就要逍遥法外了,事关重大,还请父皇查清此事后再行决断!”

    晋王一向不愿参与朝中纷争,特别是关乎夺嫡之事,但今日之事,疑点甚多,而且事关萧煌彻的生死,他便不得不参言了。

    在朝中,齐王和晋王属于同类的人,他们平日都不怎么参言朝政的,特别是晋王,都不怎么上朝。

    然而今日,他们竟然因为萧煌彻,都开了口,站了立场。

    晋王刚说完,太子开口了:“父皇,请容儿臣问他们几句话可好?”

    “你问!”皇帝应下。

    走到程林面前,太子问道:“你叫程林?”

    “是!”

    “瑞王是你主子?”

    “是!”

    “敢听他之命行叛国之事,看来你很忠心于他啊?”

    “是!”想了想,程林赶忙又改口道,“不不不,我忠心的是皇上!”

    “忠心皇上,但却帮着瑞王做出了通敌叛国之事,这……解释不通啊。”

    程林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于是本能性的看向了萧宛茹。

第220章 自我辩护() 
第二百二十章自我辩护

    顺着程林的目光,众人纷纷看向了萧宛茹,萧宛茹当即心头一沉,不过她也只能心中暗骂程林愚蠢罢了。

    为了扭转局势,萧宛茹接话说道:“程林,你若老实交代出瑞王都差遣你做过什么,皇上兴许还能饶你一条狗命,但你若继续维护瑞王,怕是任何人都救不了你了!”

    不等程林开口,太子紧接着便问萧宛茹:“长姐觉得程林是在维护老五?”看了眼程林,他接着又说,“可从他的表现看,我觉得他这貌似更像是在盼着老五死啊!”

    转头看向皇帝,太子又道:“父皇,儿臣觉得,我们眼下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如果就这样定了老五的罪,不仅冤枉了他,更是放过了整件事的罪魁祸首,所以儿臣恳请父皇,请将此事查清之后再做定夺!”

    有向着萧煌彻说话的,那么自然就有要反着他们来的。

    大殿之上,群臣们顿时又开始了一番舌战。

    皇帝甚是恼火,怒拍龙书案,他大喝一声:“够了!!!”

    待殿内安静下来后,皇帝抬头看向了萧煌彻,问:“瑞王,你自己说!”

    萧煌彻之所以一直没说话,是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越是解释,他那父皇便越是不信。

    不止他,就连平日里就站在他这边的朝臣们的话,皇帝也不信。

    还好自己早就做了准备,否则今日还真是要栽个跟头了。

    倒是太子和晋王的话,在皇帝心中起到了一定的分量。

    晋王从不参与朝中之事,今日能为他开口,这恩情,萧煌彻深记。

    太子,他明明知道萧煌彻对储君之位一直有意,却还愿意在这个时候帮他一把,可见太子心胸的气度。

    对太子,除了感激,萧煌彻还很佩服,当然,也很惭愧。

    如果说,不久前他们三人从玉灵山庄回来时的情景,让萧煌彻心中萌出了一个放弃夺位的种子,那么这一刻,应该是这种子发芽的关键了。

    抬头看向皇帝,萧煌彻的心有些凉。

    他是皇帝,但却也是他的父亲啊,事情还没查清,他竟然就下令将他择日处斩,在他心里,到底还有没有一点亲情?

    或者他应该问,他对他,到底有没有一点父子之情!

    他要他说,好,那他便说。

    “通、敌、叛、国,”冷哼一声,萧煌彻接着又道,“儿臣动机何在?”顿了顿,他又说,“就算真的要通敌叛国,边境被害之人也不该是司徒靖吧?”

    转头看了一眼萧宛茹,萧煌彻接着又道:“边境数百万的兵将都抓不到的细作,如今竟然被长姐给带来了,父皇就不好奇这事中细节么?”

    萧煌彻心中还有一句话,那便是:如果今日被指认的罪人是太子或是晋王,父皇你还会直接定罪,也下令要砍他们的头么?

    听到萧煌彻这么说,不等皇帝发问,萧宛茹便直接解释道:“程林为瑞王办完事想回瑞王府复命,恰巧被儿臣在街上见到了,儿臣见他贼头贼头,便叫人留心了一下,没想到他竟然就是细作程林,于是,儿臣便叫人立即擒了他,经过一番审问后,他这才招了。”

    拿着手中的信,萧煌彻问:“所以这信是你从他身上搜到的,对么?”

    “你写给程林的信自然是在他身上找到的,不过程林写给你的信,却是从你书房拿到的,本宫一开始不相信你会这么做,所以才叫人去你府上找的,没想到你还真是这幕后的主使,”转头看向皇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