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扶摇职上之谋略 >

第200部分

扶摇职上之谋略-第200部分

小说: 扶摇职上之谋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着崔晓梅,努力让自己相信她,随即点头:“好,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借助王艳玲这棵大树爬上去的。”

    “你当然有机会!”听到沈先波如此说着,崔晓梅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激动的神情,“先波,相信我的话没错,只要你有这个决心,那么我一定会帮你登上公司权力的顶峰的。”

    想了一想,她又随即道:“当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我作为牺牲的话,我也绝对不会皱一点眉头。”

    “你……哎……”沈先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事实上此时此刻,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去说崔晓梅了。而在沈先波的眼中,如今的崔晓梅恐怕已经走入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境地了吧。他想将她拉回来,不过先波知道,他的这个愿望,也只不过是一种愿望而已。

    原本对于这顿晚饭,沈先波还充斥着浓浓的期待。然而现在这么看来,沈先波即便吃饭的时候,心里也如被一块石头堵住了一样,并不觉得好受。

    然而有一点沈先波却是非常清楚的,自己如果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好好地过日子,那么他就必须处理好崔晓梅和王艳玲两人的这件事情。当然,此时既然自己已经站到了崔晓梅的这边,那么他以后所敌对的对象,自然便是王艳玲了。

    先波心中暗暗想着,崔晓梅说的一点都没错,这段时间自己如一个傻子一样,被王艳玲玩弄于鼓掌之中。而现在,也轮到自己玩弄一下王艳玲,让王艳玲成为自己职场爬上的利器了。

    当然,沈先波也知道自己刚到大区来,而且这一会王艳玲已经不打算再帮助自己。所以,自己若要回到公司,然后爬到王艳玲的头上的话,就必须在大区里好好地做出一番业绩才可以的。现在,他要做的业绩,自然便是闽南这一带的几家经销商了。

    事实上,在来之前,沈先波还以为张泽是在忽悠自己的。然而到了厦门之后,他马上发现厦门这两家经销商比他想象的要好很多。最起码拜访了那两家经销商之后,沈先波心中马上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那就是这两家经销商有销量迅速爬升的能量。

    首先是厦门德瑞。

    这是厦门最大的经销商,厦门德瑞的老板方明芳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人看上去五大三粗的,一副土豪的架势。不过话说回来,他做事情却还是非常细心的。其他的不说,他家的人员配备,是沈先波走过的经销商中,最为齐全的。

    在厦门德瑞,方明芳给自己的店面配备了一个总经理,一个销售经理,一个二网经理,两个做市场部的,一个信息员等主要岗位。在整个店里面,差不多所有的岗位都没有兼职或者空缺的现象。这么一个经销商如果再做不好的话,那就叫做邪门了。

    事实上沈先波也觉得厦门德瑞不可能做不好的。目前,厦门德瑞在全厦门市拥有三家正轨门店,两家自营门店。光凭实力来看,就足以看出他的实力不容小觑了。

    而从销量上来看,厦门德瑞目前每个月的销量是六七十台的样子,放眼整个东南大区,虽然量还是很少,但是放眼整个东南大区,扳着手指头也很少有经销商能够和它抗衡的。

    让沈先波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个老板为了提升他的售后服务站的业绩,还专门请了咨询公司来帮他做售后。在目前还不算是销售旺季的时候,他的售后服务站每个月的营业额就已经达到了三百万。这在整个东南大区,即便不是第一,也绝对在前三名之中。

    由此可见,虽然眼前这家经销商看起来一个月的销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它也有他曾经的辉煌,否则绝对做不到如今的这个地步的。

    另外一家经销商厦门鸿照。对于这家经销商,沈先波总体的感觉是这家经销商销量虽然并不如何,但却是中规中矩的。

    厦门鸿照处于厦门机场附近,整个店面看上去既干净又明亮,绝对是DR公司最为标准的4S店之一。除此之外,一走进店面,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按照最为标准的商务礼仪来迎接沈先波。而所有的销售工具包里,先波看了,都整理的干干净净,没有什么漏洞。

    然而有一点沈先波却感到有些奇怪:从表面上来看,这家经销商虽然内部有人员兼职各个岗位的,然而从对厂家工作的执行力来看,这家经销商绝对是按照厂家的要求,高标准地执行到位的。既然如此的话,他们的销量应该非常不错才对,何以销量不死不活的,一个月居然只有十几台?

    “哎呀,他们家根本就不行,鸿照马上就要倒闭了,你以后来就不要去他们那了,直接来我们这里就就行了。”电话里,方明芳哇啦哇啦地用他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和沈先波说着。

    对于沈先波到厦门鸿照这边进行走访,他感到非常的不舒服,便十几分钟一个电话的打过来,问沈先波什么时候走访完毕,他好让人过去把沈先波接到他们店里去。不过他不知道的是,他的过分热情,却让沈先波感到有些不舒服。

    事实上和方明芳打过交道没多长时间,沈先波就不大喜欢和方明芳来往了。这个家伙自持自己对DR公司忠诚,又将DR公司的产品卖的如此之好,又给DR公司建了那么多的店面,他应该是DR公司的大功臣了。既然如此的话,那么沈先波作为厂家的代表,就应该全权给他支持才对。

    至于广告费、促销费用的什么就不说了,有一项最为重要的支持,便是让沈先波赶紧将厦门鸿照给关掉,让他们一家独家经营整个厦门区域算了。

    事实上在方明芳心里盘算着这件事情的时候,沈先波心里也在盘算着。尤其是到了厦门鸿照走访了一圈之后,他心里很快就有了一个打算。

第296章() 
按照沈先波目前手中所掌握的信息,方明芳所经营的厦门德瑞,是DR公司在整个福建省第一,整个大区销售第二名的经销商。因此,厦门德瑞对于整个大区的重要性便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为厦门德瑞的重要性,所以对于厦门德瑞的要求,大区也一向是比较尊重的,并优先考虑的。

    当然DR公司驻大区的人也不是傻子,虽然知道厦门德瑞对于整个大区的销量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谁都知道一个地区一家独大的话,带来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前几年,厦门德瑞凭借自己在厦门地区的垄断地位,价格一直不肯放丝毫。这么一来,对于厂家要求执行的政策,他们也是从来不予理会的。也正因为他们如此做,导致厦门地区带来了不少的客户抱怨。

    恰逢那个时候DR公司的几款竞品也上市了,而这么一来,厦门德瑞还采取守利对策的话,只会让自己的市场频频地丧失的。

    也正因为如此,大区便在厦门地区又开设了一家经销商,也就是目前的厦门鸿照。

    对于大区在厦门地区又开设了一家网店的做法,厦门德瑞感到非常的生气,当时还对大区产生了非常大的抱怨。但是抱怨之余,他们还是不得不面对事实。

    毕竟他们做了DR的产品做了这么多年了,每年还是在DR公司产品上赚取不少的利润的。如果让他们因此而丢掉DR公司的产品,然后改做其他产品的话,这根本就不现实的。

    方明芳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当见到大区在机场旁边开设了一家4S店,他便马上开始进行整个厦门岛内岛外的网点布局了。不光如此,当知道大区要在漳州寻找一家一级网点的时候,方明芳便马上跑到漳州那以DR公司的标准,开了一家DR公司的标准4S店。

    由此可见,方明芳之所以今天拥有这么多家的店面,并不是他主动要做的,而是在厦门鸿照的压迫下执行的。

    然而厦门鸿照呢?

    事实上从厦门鸿照成立到现在,厦门鸿照的日子一直就没有好过过,到目前为止开业两年,第一年就实现了三十多万的亏损。

    这点亏损对一般经营了DR公司很多年的经销商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对厦门鸿照来说,就显得非常的严重了。而在巨额的亏损下,厦门鸿照对于DR公司产品也慢慢地丧失了信心。

    其实在走访了厦门鸿照之后,沈先波也感到非常的奇怪:厦门鸿照这家店面软件和硬件基础设施都弄的非常的不错,最起码比厦门德瑞要强哪里去了。这么一个经销商,就算有厦门德瑞到处打压自己,他也不至于悲惨成这个样子呀。

    “你们那个张泽,说实在的,真是害死人了。”对于沈先波能够来看自己公司,厦门鸿照的老板董事长蔡先武一方面表示欢迎之余,又忍不住说起了张泽的坏话。

    而听到蔡先武这么一说,沈先波顿时没做声了,心里却在想着:真不知道这个张泽到底造了什么孽,好像整个大区内外什么人都看他不顺眼。

    不过,当听到蔡先武说完关于张泽的事情的时候,沈先波总算是知道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了。

    原来在厦门鸿照刚成立的时候,整个东南大区当月的任务也正处于难以完成的状态。

    本来东南大区的任务非常重,很多经销商都不愿意多背一台。此时,出现了厦门鸿照这么一家新的经销商,张泽便以新经销商需要铺货为由,给了厦门鸿照非常多的任务。

    鸿照一开始成立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的,毕竟他们也知道德瑞这么多年来做的一直都不错,所以他们只要好好做的话,还是非常有机会从德瑞的手中分一杯羹的。也正因为抱着这么一个想法,所以当月大区给他们一百台任务的时候,蔡先武眉头皱都没皱一下,便立马将任务给认领了下来。当月按照大区的要求,将这一百台车给全部提了回去。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提了这些车,可正是噩梦的开始。

    蔡先武以为自己将所有的一切给准备齐全的话,他很快就可以将销量给拉动起来了。然而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当第二个月车到了之后,张泽又给他下了一百台的任务。

    这么一来,他就感到不对劲了。要知道按照厦门德瑞的标准,自家车有两百台的库存也是不正常的,何况他是一个新经销商,一开始经营因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肯定没办法迅速形成巨大的销量的。而现在张泽给他一百台车,他肯定没办法提回去的。

    本来不打算将车提回来,但是迫于大区那边传递过来的压力,加上蔡先武又觉得一百台车卖出去也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所以当月便咬着牙齿,将车提回来了。这么一来,加上原来的一百台库存,蔡先武便一下子有两百台车的资金被积压。

    这就算了,最关键的是第一个月的车迟迟没办法到货,所以他就算想拿到当月的政策的话,也是不可能的。而到了第三个月,东南大区再一次给他们很高的任务,这一次他们便没有能力再继续提下去了。

    按照DR公司的规矩,经销商如果想拿到每个月的实销返利的话,前提是他们必须按照厂家下达的任务,百分百将厂家的任务给提回去。而鸿照没办法完成任务,自然就没办法拿到返利。没办法拿到返利,他们便没办法进行相关的促销。

    本来鸿照还打算大规模的打广告呢,然而现在如果打广告的话,他们按照厂家的政策走,肯定是卖一台亏一台的,这种事情傻逼才会干。他们鸿照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