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

第276部分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第276部分

小说: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奇便奇在,这支精兵,于襄州城开之际,除先前便战死者外,其余众竟似一夜间消失了踪影,全数不知了去向。

    叛乱主谋赵从恪不知所踪,卧榻之侧又有此一虎师之军存在,照理说为帝王者,内心应戒慎恐惧,辗转难眠,誓死将叛军余孽一网打尽,除灭殆尽。

    可事实上圣心难测,包大人及展昭口中那位富具仁心的顶头官家,除对领头造反的那一众官员严惩不贷以外,却并未扩大株连。涉及刺杀之江湖人士与五影阁杀手若有捕获者,自是不会轻饶。可未得盟单,不能辨朝中无异状人何者曾生异心——

    朝堂之上,这位官家却仿效当年魏国曹公,于朝众前火烧密状,藉此平定下浮动人心,暂且稳下了不安的朝局。有疑虑而无涉反实证者,调级出京、或者再转调监视而已。

    至于追捕赵从恪与他亲军亲信的人马,初始如火如荼地在全国搜寻,但对方早做好脱身准备,大多于襄州城开前数日便已陆续遁走,是故寻获者稀少。

    月余经过,除那些已知的人名公告,仍张贴于城门处通缉以外,抓拿乱党的风声却是一日又日地淡消了下去。动荡的局势以极快的速度安定下来,各方运作逐步恢复了往常。

    张龙道在战事正激烈的时候,宫中曾又出过一起刺驾的大事——

    此次与年初那场火烧中宫之乱不同者,乃虽两起刺驾事件,皆有宫中禁卫参与应合兵变注:由此可见皇宫内的守卫都快被戳成筛子,实应藉此机好好整肃清理一番!,可此次来刺驾者身手更加超凡,饶是官家私下已有准备,可连传说中的皇家暗卫亦险些没有顶住,差点让他们得逞。

    尔后在襄州开城后不久,一封自称赵从恪手书的密信被呈至官家面前,据说官家当时读完信后在殿内闭殿立了一宿未眠,隔日清早,便定下了以上诸多关于叛军与反叛相关后事的处置原则。

    不管那封手书的内容如何,又是否有影响到咱们这位大宋皇帝对叛事处置的决定,可身在其位,又于甫受刺杀大逆的刺激之后,这位官家竟还能有如此胸襟宽裕对事,不因怒戒而株连则不论时人私下对当朝治风有何评价,这样一位坐于玉座之顶的龙子,也当已算是个一名值得人敬佩的帝王了。

    二一五六

    话题闲聊至一半,便见展昭领着欧阳大侠与智化兄进了院来,大伙连忙腾出石椅让二位贵客与一位正在大伙心头宝位置的府中顶梁柱落座。

    展昭本是推拒着说无妨,无奈被赵虎一泡泪眼给逼服了。

    因此还被欧阳大哥调侃了一句,笑曰:展贤弟此回可被尔等开封府置于心尖上头,当是再摔打不得了。

    便见展昭脸上苦笑连连,真是有话难言。

    赵虎一旁低声嘟囊,忍不住又是抱怨一回:要说这小春才是莫名被拱在心尖的心尖上了吧?展大哥近来到底干啥对他这么好?

    张龙见展昭闻言顿住了一下,连忙踢了他虎弟一脚,作东张西望貌,奇怪问道:咦,今日怎地没见到白五爷与欧阳大侠您们一道过来?

    白玉堂和欧阳大侠他们入住的客栈紧邻隔家,没道理后者都找上门了,而前者这素来最爱来开封府找展昭闲磕的人却没有出现。

    哈哈!欧阳大哥仰头大笑,好不爽迈:——五弟曰他今晚要做东,欲在白凤楼请大伙吃一场去晦的酒席!现时人先去楼里打点去了,要我与智化来府里同你们传个话,让大伙申时准时过去,今夜便是不醉不归!

    五爷要在自家开的酒楼里请客吗?哈哈!那我们今夜可有口福了!张龙乐得哈哈。

    众人也觉

    作者有话要说:…………以下接续正文…………

    让白玉堂这么个讲究吃食的富豪级小开请客,还点名了饮料可以无限畅饮,那绝对会是件够过瘾尽兴的事!

    不过当下离申时尚有一小段空时,王朝便到厨房拿了几碟果子肉条,沏了一壶茶来。展昭与欧阳大哥、智化兄等人,便这样加入了我等一众于府院中闲话的行列。

    作者的话:

    ~今日跑马灯~

    感谢三三的地雷!一路相挺的给安平激励,抱抱下么么哒!

    …………读心术剧场…………

    赵虎的心声:展大哥凭什么对小春这么好?!凭什么对他特别好!好嫉妒羡慕不平愤愤不甘揪心难受眼红咬牙酸楚悲愤心碎受伤不爽委屈

    等等的各种形容词还在继续延续中。

第263章() 
。。;

    二五十章:府院闲话事(二)

    二一五七

    枝头鸟鸣啅啅,院中人声朗朗。

    新朋友智化兄;深入敌营孤军奋斗数载;里应外合暗中襄助,居功甚伟。大家对他都很是钦佩。

    智化兄以五影阁中大老高影使帐下的亲信谋士身份;卧底五影阁中达数年之久,对五影阁内一些少为人知的轶事秘辛;竟也如数家珍。只消半个下午的时间,便已替我等补全了不少五影阁与叛乱主谋赵从恪背后一些轶闻故事;填了不少疑惑。

    事毕后再来说起;前些时候搞得半壁江山不宁的叛乱主使赵从恪,在这位智化兄的口中;也就是个自幼被逼迫扛起家族革命事业的苦逼孩子——

    三岁从文;四岁习武;五岁开始被疯狂洗脑;六岁便以神童之姿入五影阁内帮把手。由于其天赋异禀,能力惊人;经营筹划之才早早便显露出远高于其父与祖母,因此十二岁时便已成为实际撑起阁务运作的少主,可称作自小便受压榨的童工代表。

    说起来这五影阁明明从几十年前便开始经营,理应早便羽翼丰满;为何会拖到第三代才反?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坚持革命的始祖——也便是赵从恪他老爹跟祖母,一应都没啥营运筹划的天赋,撑不起革命的全方位资本。

    当初这位女侠祖母带着自己年幼的儿子逃离东都投靠外家的时候,其外家家主因怜悯女儿外孙予以收留庇护;却不愿因女儿的复仇之志,而让家族涉入谋乱事中。最后苦劝未果,选择明哲保身,待外孙稍长以后,留下一笔巨财与女儿外孙傍身,自认仁至义尽之后,便举族迁居远走他乡,至境外安生,以避将来可能祸事。

    是故赵从恪此人的童年,可说是与其父与祖母相依为命——也就是说,乃完全是浸泡在两位家长的报仇经里熏陶长大的。

    上头有这般一双对革命事业执着成魔的祖母与父亲,照理说养出一个同样执魔的革三代也不是奇事。却听说这赵从恪打少年期经过后却似有了自己思想,不再对两位长辈如小时脑残粉。般言必遵从,反而暗地渐开始有些阳奉阴违。

    五影阁的势力,多年前在此人的带领下虽持续于暗黑界中扩张,可对造反诸事这等潜藏本业的前进步调,却反而逐渐于快到点前止了步。直至近年老阁主一次严重病发,方使这等一度停摆的旧方针复被重新提上议程。

    智化兄道,他所知诸多旧事,大多乃从高影使口中得悉。曰自老阁主身体状况骤下开始,赵从恪才重新经营起反叛之事。刻意结交的官绅商贾、暗自联络起的结党势力,其实早在半年前便已万事皆备而欠东风,就似少了件能让少阁主真正下定决心动手的契机,才拖着未实时发作。直至老阁主第二次病发后,眼见寿元无多,赵从恪方正式将反叛计划提上正轨,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震撼了整个京西南北路,烽火连绵,声势惊人不已。

    智化兄道,赵从恪的武功内力传承自其祖母,事后经证实,乃旧时襄阳穆家正统的十绝功法。

    几代以前,这穆家便是靠此一家传功法武功,而在襄州一带建立起名望与势力,曾是能与如今江南的南宫世家并提之武林大家。只是物换星移,沧海桑田,如今之武林,大抵已几乎无人见识过,当初这一脉曾名震过一时的十绝剑法了。

    若非智化兄与旧时的襄阳穆家曾有过交集,约莫亦无法知晓,原来这赵从恪竟是襄阳穆家遗留在中原的后人。

    据他所述,这襄阳穆家有一门祖传的内功甚为奇特,练之除有强身健体通脉之用外,更奇者在若是运与他人,竟亦得有助医病治疗之妙效。老阁主先天根骨不佳,在武术上无法有大成,此功练不得深。晚年两次严重病发,却是靠其子连夜以此功法渡力相助,方得以化险为夷,从鬼门关前捡命。

    因此智化兄论评,曰此叛党主谋赵从恪,不论罪行品行如何,对其父确实乃具孝心。

    便连当初反叛军与朝廷镇南军对峙于博望坡不分轩轾,战事正至关键,他一得襄州城讯,知老阁主病危,却是未有犹疑,交代诸事后立即星夜疾行,自前线返赴州城,并随即以其穆家之独门内力相渡,冀能再依此缓父颓症。

    不过彼回该位五影阁的老阁主赵惟固,却真正是大限已至,人力再难回天,于其子勉力二两日后仍是咽下了气。使赵从恪当时于丧亲及累劳聚疲兼内力透支的多重负压下不支倒地,才使得其后战事转瞬急遽倾斜,使那赵从恪其后不得不生出兵行险招之想法,欲使计在襄州界处的西南间谷处伏杀镇南路大军。

    二一五八

    彼时我在桌前边听人讲古,心里一边将过往发生诸事对号入座,智化兄却在话后忍不住感叹——

    曰他曾与那赵从恪有过几回论事,能感其人眼界高远,聪敏机智,谈吐不凡。难得手段更是实事求是,正常时候,看过去也是芝兰玉树一表人才。若能长在宗室内好好培养,莫涉过往旧事,如今大抵便是一位多才实干的风流王爷,不失为一皇室栋梁。却流落在五影阁那种地方挥霍半生,委实也可惜了。

    我却想起自己早逝的朋友春花,在彼数年间,于成就该些人等的野望之中,不论此赵从恪在其中的态度是消极或是积极,又或乃直接或间接因此丧失掉性命的人们却不知该如何对这番话做出回应了。

    据智化兄说,顾名思义,五影阁内在阁主之下,共设有五名影使,作最高级的干部。其中便属掌阁内事务的高影使,和负责暗杀调动的原邱影使,与这位和成为皇室栋梁失之交臂的血脉关系最亲近。另有一名负责在暗中对叛党军队作培养、负责军务的刘影使,据说乃是当年一位宋初名将的后代,顶上衔环的军二代一枚,与赵从恪的关系亦是不错。

    五名影使当中,此三名乃算是亲信中的亲信,特别得受重用。

    而剩下者——即是掌阁内药事的卢影使,以及那战斗力破表、却不知乃因达成何协定,而愿留下听用于赵从恪的武影使这二人,却算是亲信度稍靠后的干部了。

    所以当年深受赵从恪信任的邱影使邱香,盗走玉佩从阁中叛逃一事,令举阁震惊。旁人只知邱影使辜负了阁主爱重,阁内杀伐声不断,那赵从恪却始终未对其下达死令智化兄道他对自己这前老板与那邱影使间的爱恨情仇是不清楚,只知从种种迹象来推测,他这位前老板,多少是对那位女影使颇有上心的,这两人间定曾有过一段感情!

    发言时特地着重在女字音上强调,一副就欲让人将猜测引至桃色领域上头推衍的意思。顺带跟众人爆了一件惊悚事:曰他在听说过我打自被人捉起一路来的遭遇以后,怀疑可能是托对邱香的余情开道,是故他这位前老板,该也是有点将在下这个路人往心上放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