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

第192部分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第192部分

小说: 东都汴梁闲话回忆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腿确实没软,只是不小心绊了一跤,半摔坐到了地上。

    ——野鼠误我!

    我愤怒恼羞成怒来的愤怒。

    因为便是这源自于踢中一只迟钝野鼠衍发成的突发事件,让前头的展昭对我努力潜藏住的情绪悟出了端倪,过来扶我的时候,他瞅着我的表情是又无奈又好笑,最后还是不忍地开口安慰了我:小春,无事。蝙蝠罢了,你莫须怕。四周并无那等诡异之物,客栈内跑堂所说不过是传来之词,你大可不必如此紧张。

    我、我没紧张,我、我就是被突然飞出来的蝙蝠给吓到了而已!

    打死不承认!形象不可丢!不想让这英勇度爆表的人笑话我胆小啊!

    不是,不小心说错了,在下哪里胆小?在下只是感觉太敏锐!

    你方才一路不吭不响,未料到竟是如此害怕早知如此,之前便莫让你跟来了。展昭的眼中多了几分真诚的歉意。

    我不知他的跟来是指从客栈跟来还是从开封跟来,只继续辩白:我没害怕,我就说我只是被吓到了而已,还是因为它们突然飞出来

    好好,你没害怕。他无奈地笑了笑,将我从地上扶起,替我接过了话:你只是被吓到了而已。

    我:

    他这一副真拿你没办法怎么还是不肯承认?好吧我便不揭穿顺着你就是了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莫要在心里头偷笑人啊!!

    铁定在心里头偷笑了的展昭开了口问:小春,你还能继续么?要不

    他略为难地想了半天,一时却也没想出什么替代方案。毕竟我们当时村子都探上大半了,最重要的留家却还没探到,若在此时半途而废,约莫这趟也算是白来了。

    他来此地的动机可不单纯仅为证实闹鬼之说的真假,探勘命案现场也是个列表重点。便是无听到我与他说起这些闹鬼的传闻,迟早也要来这么一趟只是可能不会挑在这种大半夜的时间来造访而已。届时估计也会带上我一起来吧。

    毕竟从镇上到留庄村有一小段路程,若有事他无法立即赶回,依他们最近很少让我落单的行为模式来想,总不太可能留我一人于客栈中那般久要不他何必问着我来呢?今夜倘若就此半途而废,改日必定还需得再跑这么一趟,实在是不符合开封府一向行事效率的准则,也难怪他要为难了。因为现下的问题又非是当真有何种不宜继续的危险或情况

    可如今也不可能因为我疑似有怕,便将我一人留在村外等他吧?

    真这样我也不要啊!在下还宁愿跟这座制邪尊宝一起探险呢!

    待会阿飘们跨出村界出没了可怎么办呢!!

    要不,小春,你还是再稍微忍忍罢?我等已快将村内探完,再多花不了多久时间。他下定了主意,便安慰我道:心正行端,诸邪不侵。你莫要觉得害怕,有我跟着,总不会叫你出事。

    他说这话时浑身罡气凛然,像极了关公加身,自凝聚起一股浩然正气,说得我心头激奋,简直正道地好想让人插香跪地就膜拜起来了啊!

    (一八五七)

    展昭身上的正气可能真的是挺强的,因为在下被他迸放的神光照射后灵波天线的感应确似关闭了一小段时间,不过随着愈往村中心走,土地房舍焦黑得愈厉害,散逸其间的窒郁气息也愈发沉重,之前那股令人毛骨悚然的鸡皮疙瘩便又悄悄回了上来。

    说起这宋朝其实是个尊火的国家,太。祖皇帝曾昭告天下,曰国家受周禅,周木德,木生火,宋当以火德王,故色尚赤,腊用戌,奉赤帝为感生帝,每岁正月,别尊而祭之。

    然皇室尊火之余又常谈火色变,太。祖建隆三年五月,开封相国寺大火,烧毁京中房舍不下数百间。天圣七年六月,真宗年间建造的玉清昭应宫发火,火势昼夜不歇,将一片费时八年、耗资近当时两年岁入、曾被朝员批评为“竭天下之才,伤生民之命”始建成的宏大宫殿群,除一二小殿幸存以外,其余皆一夕延燔殆尽,化为断垣灰土。

    可说起最惨烈的一回汴梁火事,还是莫过于在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四月、也便是距今三十多年前的一场“荣王宫火”,老一辈者对此场大火应皆是记忆犹新。

    这场曾成为全京城梦靥的大火先由荣王宫延烧到五座诸侯王府,再烧至承天门、往西续烧向仪鸾司、朝元殿后阁,往南烧向内藏阁、香药库,往东烧向左藏库、往西烧向秘阁史馆,没多久便让整座皇城都陷入于一片火海,处处红光烈焰,众人慌乱惊逃

    这场从夜半烧起的大火,截至次日未时已烧出宫城外,火势滚滚如欲攀天,汴梁城内街道热气奔腾,呼吸皆炙口鼻,抬头所见是一片炽热天空,便是日头西落,天色仍大白恍若白昼,四处皆有惊惶喊声,将此城间彷佛化成一片閰罗地狱。

    此场大火连烧了二夜一昼才遭扑灭。汴梁城内逾二千屋舍因此付诸一炬,死亡者竟达一千五百人上,遭践踏窒息火焚的死者各皆有之,死状听说大多极其凄惨。

    当时的荣王宫的主人荣王,也便是如今已深居简出、在前述冒名李云事件中,曾有过登场的、如今南清宫的主人八大王八王爷,当年因此被咎责,曰坐火禁不谨,夺武信军节度使一职,降封端王,移居宫外,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听说之后多年仍犹自愧咎。

    也是因首都汴梁城内人迹紧密、房舍毗邻,才造就火势一发常轻易不可收拾。经历过数回不止的惨痛经验后,朝廷也做出了相对因应,建制了一套周密的救火方式,期能见微知卓,防杜灾难于未然,莫再要有如此庞大的灾难发生。

    于是,汴梁坊巷每三百步便设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掌防火防盗之事,并在城内高处建有望火楼,驻铺兵日夜职守,若眺见灾情,即刻驰报,通知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及开封府,各处领军汲水扑灭,各灭火部队皆备有精良的灭火设备,毋须劳烦百姓相助,法更授予此潜火部队一定之特权,如路遇权贵不避让等相对于此,责任亦更加重大,若救灾有违误,必须依军法处置。从此之后,京城火难的灾情渐减。

    想数月前暗香居发火,火势得以及时扑灭,不至延烧邻里,就是亏得望火楼铺兵登高远眺,及时发觉火光,才能及时通知人前来相助灭火。

    而倘若有人尚记得这回忆录前几册的故事,也可回忆下那场于数年前发生在开封府的偶像风暴(注:有兴趣者请参照本回忆录第三十二章),也便是因为展昭遭他众粉丝人手一顶灯笼围堵在初入夜的街道上,导致平素清冷的街道未获夜火申请,却突然烛光大作,尽责的望高楼铺兵乍见之下才误以为起火,惊动了军厢主、马步军殿前三衙,才导致了其后那一场让开封府众人吐血处理了许久后续的乌龙,还直接导致展昭被包大人软禁足了一段时间。

    由此可见出帝京对防火救灾这一块有多重视。

    记得有一回汴梁城内一处叫甜水巷附近的地方发了火,包大人得报后,即刻率人赶赴现场救援。甜水巷附近巷弄窄小,人潮一旦聚集,则过于拥挤而不易取水,可彼时在那紧急的时机点上,竟然还有两个白痴脑袋破洞敢来闹事,挤在人群里吆喝着一首打油诗扰乱交通,吆喝的内容大约如下:

    我们要救火!

    救火怎么救?

    救火去取水!

    取水去哪取?

    甜水巷有井,取水甜水巷!

    甜水巷水甜,哪里能救火!

    甜水不能救,便取苦水救!

    苦水能救火,何处取苦水!

    甜水甜水巷,苦水苦水巷!

    甜水也是水,何不能救火?

    苦水巷苦水,甜水巷甜水,苦水甜水都是水,苦水甜水都救火!

    苦水巷苦水,甜水巷甜水,苦水甜水非常水,苦水甜水不救火!

    当时在现场帮忙救灾的许多人,都被他们这样左一句甜水右一句苦水的话给绕晕了,一时搞不清楚到底要去哪条巷子里取水,晕乎在原地不知下一步该如何动作,导致人人塞在巷子口,火势却还在巷里头闷烧,场面当真是混乱非常。

    包大人当时简直吹胡瞪眼气了个半死——没看到火势都要延烧开来了么!是谁皮在痒了欠擂还敢挑此种时刻在那里念什么绕口令打油诗混乱人心!

    立刻命令展昭施展开轻功来登高望远捉白痴,从人群里把这等趁乱胡念口令的罪魁祸首像夹娃娃般拎了出来——扰乱救灾,不容分说,先各来个三十大板把人打趴到半残再说!

    还有火灾才刚发生,这相绕口令的打油诗立马便编出来了?不相信地痞才思如此敏捷,明显有鬼,捉回去打入大牢待审去!

    结果调查出来的结果,彼回火事竟真乃此二人蓄意纵火,意图挑战开封府的权威不过找错墙撞的后果,便是在火灭后没半日就火速被狗头铡送去了三途川观光,整件纵火案调查效率之快,简直令乡亲们无不在瞠目结舌后抚掌称快!

    从此之后,京中再不见敢随便于救灾路上挡道扰乱者。

    其实不独京城,国内各大都城对祝融之灾大多有各自的应对之策,惟无不皆是严阵以对,不敢轻易松懈。就是于大城外的一些乡村小镇,因经费人力皆不如大城充足,一朝起火,所能仰仗的,多半也只有靠乡亲们互相救济而已。一旦火势来得急猛,抢救不及的情况便所在多有,如留庄村这般一簇火便烧毁了大半个村落的情况,着实也并非头一次听闻了。

    彼时留庄村内的景象愈靠近村北,也便是起火中心,便愈发地惨淡,亲身踏在这片焦黑凌乱的土地之上,彷佛能真切地感受到当年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究竟是如何在百般痛与绝望的挣扎中逝去的

    ——乃娘的在实景保全得如此完好的情况下,身上的鸡皮疙瘩根本发得完全止不下来有没有!

    何况彼时还没过农历七月!!

    展大爷拜托咱们加速勘验完快点回客栈好不好,再待下去即使受了您的神光照射在下也安不了心了啊!

    (一八五八)

    彼时当展昭前脚跨入留家大门的时候,在下后脚像是听到了什么召唤般回眸望了一眼,可天黑野茫道木阴阴,除摇动的草树外就没见到其它的东西。

    便在这一回头间,我就和展昭拉开了距离,回身后见他人不仅已迈入了大门,还有愈走愈远的迹象,赶紧抬脚想跟进。

    一抬,二抬奇怪,这回又是绊到了什么物事,脚怎地跨不起来呢?

    低头一瞧,黑漆漆的杂草堆中,似有一团黑呼呼的物体黏在自己的脚上。

    云开见月,景色霎时分明,只见一条干扁枯朽的炙烧人手,就这般光秃秃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重点是它还像一坨魔鬼毡一样黏在我的脚踝上,随着我抬放脚的动作而伸起、落下、伸起、落下跟条弹簧一样。

    泥地中忽地一鼓,随即又破出了另一条炙烧人手,分土扒草,然后跟随着前一只的焦手印,叭哒一声,也黏到了我的脚上来。

    接着第二条手破土、第三条手破土、第四条手破土、第五条手破土全数会合于在下的脚踝之上,来个同族大团圆,黑呼呼地围了一圈,远远看来大概会以为此人脚上是穿了哪个少数民族带来的象腿靴,审美观当真是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