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

第42部分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第4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帽子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勋压根就不知道秦宜是何许人,他甚至怀疑这个扬州牧是冒名顶替。

    至于秦宜过往的辉煌战绩,刘勋更是不知,这便让刘勋产生轻敌的念头,亲自出马欲击败这个所谓的扬州牧。

    刘勋兵马北出庐江城,没有走出多远便看到远方烟尘大作,急忙喝令列阵迎敌。

    来人正是扬州牧秦宜,远远看见庐江刘勋军队列阵,心想,野外作战更好,省却了攻城的麻烦。

    双方大军战场相遇,数量倒是相当,各自列阵,旌旗招展,刀枪如林,大战一触即发。

    扬州大军步卒居中,二百骑兵左右分列,阵前秦宜在扬州牧大旗之下举目遥望对面,暗自沉思。

    显然,秦宜心里在算计什么。

    秦宜为何不再故伎重演,让阎象出马招揽?

    无他,庐江太守兵马在手,职位太高,让阎象出面招揽根本不起作用,何必做无用功。

    对面的庐江太守刘勋也在观望,目光直视大旗下的那个年轻武将。

    呵呵,原始是个毛头小子,能坐上扬州牧恐怕内有隐情吧,难说是不是买来的?

    不怨刘勋不相信,州牧的官职非常高,没有一定资历怎么可能被朝廷委任,秦宜也不过二十几岁,又不是知名人物,实在太没道理。

    刘勋还在疑惑之中,对面秦宜策马向前走,喝道:“对面可是庐江太守刘勋,扬州牧秦宜在此,何不快快迎接!”

    庐江太守刘勋自不会畏惧一个毛头小子,策马出列,与秦宜一般无二缓缓前行。

    “哈哈哈,本太守孤陋寡闻,从未听说有什么扬州牧,谁知道你是否假冒扬州牧出来招摇撞骗?再说了,庐江乃袁家治下,就算你是真的扬州牧,恐怕也没有人买账,凭什么让本太守迎接你?”

    庐江太守刘勋也是老谋深算,一席话撇得干干净净,无论秦宜是真的扬州牧,亦或是假的扬州牧,在庐江治下都不会被认可,让秦宜的算计落了空。

    秦宜大怒,喝道:“大胆刘勋,这里可是大汉天下,袁术已经被刘备剿灭,难道你想当反贼吗?”

    刘勋反唇相讥,喝道:“哈哈哈,天下的反贼多得是,你为何不去征讨?倒是有胆跑到庐江这里撒野,本太守可是名正言顺,不似你这般假牌货色,到处招摇撞骗。识相的话,哪里来哪里去,否则,本太守说不得要剿灭你这个骗子。”

    “哈哈哈,无知刘勋,竟然污蔑本州牧是假冒的,难道不认识朝廷官印吗?”秦宜当然知道刘勋是在蛊惑人心,那就用事实说话,左手高举扬州牧官印,以此来动摇对方阵营。

    秦宜一直没有停下,战马缓缓而行,不知不觉间两个人拉近了距离。

    此时,刘勋已经脱离自己身后大阵足有数十步远,看到秦宜继续往前走倒也没有在意,只不过心中犹豫自己是否停下来。问题是若自己停止往前走,似乎落了下风,心想,自己走慢一点,诱使对方再往前一点。

    刘勋这样想没有错,他受秦宜启发,若对方远离自己阵营而靠近自己一方,倒霉的是他,只要他秦宜越过了中心位置,自己一招手让手下战将杀掉这个假冒的扬州牧,岂不省却了许多麻烦嘛。

    两个人想到一块去了,各自算计对方,剩下的就看谁算计的好。

    “有官印啊,那也得拿来让本太守看看真假,这年头骗子太多,不得不防啊。”刘勋心中暗乐,小子,你有胆继续往前走,最好把大印送到本太守手里,老子必会让你有去无归。

    看着秦宜慢悠悠往前走,刘勋心中暗想,到底是年轻人,在本太守面前还太嫩,难道不知道江湖险恶,到处都是坑吗?

第75章 谁算计谁() 
看着秦宜慢悠悠往前走,心中暗想,到底是年轻人,在本太守面前还太嫩,难道不知道江湖险恶,到处都是坑吗?

    刘勋有恃无恐,他手下两员战将早已出列做好了突袭准备,自然不能让自家老大冒险,时刻准备着突然杀出,却也不想做的太明显而已。反观秦宜阵营却无一人出列,无论于禁还是纪灵都知道自家老大的本领高强,刘勋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此时,于禁心里有点明白自家主公另有算计,眼看着距离差不多了,呵呵,刘勋傻逼,不知道赤兔马是宝马吗?

    嘿嘿,刘勋死期不远了!

    秦宜在两军阵前一边与庐江太守刘勋对话一边策马向前走,不知不觉间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而刘勋面露喜色,心里光想着自己算计秦宜,却没有想到秦宜也在算计他。

    “刘太守想查看官印真假,呵呵,本州牧满足你这个愿望,你是过来看呐,还是让本州牧亲自送过去?”秦宜一边说着话,一边算计着双方的距离。嗯嗯,距离也差不多了,秦宜放开马速加快速度,而后突然大喝一声:“大胆刘勋,藐视朝廷,本州牧今日便替朝廷诛杀叛逆!”

    说罢,脚下一踢马腹,赤兔马通人性,箭一般窜了出去直扑刘勋所在。

    赤兔马太快了,几息之间便蹿到刘勋跟前,秦宜手挺手中三尖两刃刀寒光闪闪直刺刘勋。

    秦宜那一嗓子声音很大,猛不丁让刘勋吓了一大跳,再看秦宜时,赤兔马箭一般窜了过来,这一惊非同小可,竟然吓得冒出一身冷汗,嘴中大叫一声“不好。。。。。。”掉转马头就想逃跑,哪里来得及呀,这个倒霉蛋仅仅是拽住马缰,马头掉过来了,可马的身子还没有完全转过来,便被秦宜手中三尖两刃刀通了个透心凉。

    此时,跟在刘勋后面的两员武将也知道情况不对,大叫一声:“大人小心。。。。。。”驱动战马欲上前解救,一左一右飞奔而来。

    秦宜手中三尖两刃刀高高挑起刘勋尸体,大声喝道:“朝廷叛逆刘勋已死,不想死的快快投降,否则,杀无赦!”

    在秦宜启动之后,于禁和纪灵也跟着启动,而分布在两侧的骑兵迅速跟进,轰隆隆马蹄声若奔雷席卷而来,包抄庐江军队。

    扬州两万步卒在陈宫的指挥下,齐声呐喊:“叛逆已死,快快投降!”

    呐喊声响彻云天,两万军队一边呐喊一边前进,气势宏大,声威震天,令群龙无首的庐江军队人人胆寒,不知所措。

    面对两员战将,秦宜毫无畏惧,挑起刘勋尸体快速前进,看看快要接敌,手中三尖两刃刀一抖手砸向左侧那员战将,“嘭”的一声,刘勋的尸体将其撞下战马,右侧哪一位战将眼看着刘勋的尸体砸在同伴身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秦宜的三尖两刃刀已经划过他的身体,尸首分家,脖颈喷出三尺热血!

    秦宜一个起落连杀二人,第三人还不知死活,这等杀人手法非常恐怕,令对面那些官兵不寒而栗,胆小的人已经站立不稳,几欲倒地,哪怕有点胆量的武将也不敢盲动。

    战场时机稍纵即逝,庐江兵马这一犹豫,扬州骑兵差不多包抄到两侧,欲断其后路,而步兵则声威震天压迫而来。

    庐江兵马岌岌可危,只剩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秦宜策马举枪冲到阵前,大喝一声:“再不投降杀无赦!”

    秦宜若天神一般,震慑庐江官兵,再加上扬州兵马迫近,高喊:“弃械投降,跪地不杀!”。

    形势逼人,一些人丢掉兵器跪地投降。

    人都有从众心理,有人开始弃械投降,动摇了军心,两万庐江兵马纷纷丢弃枪械跪地投降,再加上刘勋死掉,手下将校没了主心骨,再也无人敢于反抗。

    秦宜与赤兔马配合,这个老把戏越来越熟练,兵不刃血拿下庐江。

    如果当年吕布有秦宜那么多心眼,恐怕又是另一种结局。其实,关羽得了赤兔马之后,也用过与秦宜类似一招,突然杀死河北大将颜良。

    于禁、纪灵开始收降俘虏,陈宫、阎象走过来。陈宫笑着说:“主公这一手高明,免去了一场厮杀,所谓擒贼擒王,刘勋一死,庐江军队群龙无首,兵不刃血收降这庐江数万军队,哈哈哈。”

    “是啊,州牧大人神勇若天神一般,当真令人叹服!”

    阎象倒不是说奉承话,而是自己心里的感触,武将打斗也不是没有见过,像秦宜这般干净利落杀人还真少见。

    大军在城外扎下营盘,城内原有兵马全部出城接受整编,秦宜与陈宫、阎象入城,安民告示,安抚庐江旧官僚。

    庐江太守刘勋一死,他的官邸也换了主人,变成了秦宜办公和居住的场所。

    于禁、纪灵二人整编军队,陈宫、阎象负责理顺庐江行政,甄别官员,没有一人闲着,大家都忙的屁股朝天,反倒是秦宜闲了下来。

    坐在府邸秦宜寻思干点什么,在城内逛一逛体察民情?

    摇摇头秦宜否决了这个决定,现在哪里顾得上这些事,将来再说吧。

    如今庐江虽然在手,秦宜却知道孙策的目光早已盯住了庐江,自己先下手拿下,他能甘心才怪!

    秦宜坏坏地笑了笑,想象着小霸王孙策恼怒的样子,心情格外舒畅。

    从淮阴出兵至今,秦宜马不停蹄,过洪泽湖占领盱眙,西进成德城,几乎不敢有半点停歇,直接攻击袁术后军,占领寿春城,这一路行军打仗若行云流水,毫无停滞之感。

    大军在寿春城也不过修整三五日,紧接着北上堵截袁术回归。

    扬州临徐州地界,秦宜力战张翼德,堵住刘备,也不过是起到震慑作用,告诉刘备扬州已经有主人,让他不要再打主意。

    秦宜安顿北方,大军回寿春城小住一夜,第二日便帅军启程南下直奔庐江,其目的便是赶时间,一是打刘勋一个措手不及,先孙策一步拿下庐江,早做准备。

    算算时间,江东之地大概被孙策平定,即将把目光转向西面,庐江首当其冲。

    庐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占领此地几乎切断了孙策西进的道路,致使孙策龟缩在江东弹丸之地,必然限制他的发展,以孙策的野心不可能无动于衷,接下来恐怕要提前针对庐江动手。

    嘿嘿,老子就在这里等着你,不来则罢,来了那就不要回去了。

    当年孙策的对手是刘勋这个废物,必然成就了江东孙策,名扬天下。

    孙策起步比秦宜早得多,花费几年时间东征西战,平定江东。孙策也不过是小小的会稽太守,名不正言不顺,攻打别的太守,人家能不反抗嘛。

    与孙策不同,秦宜高举扬州牧招牌,首先占据道义制高点,不接受管理便是反贼,除了刘勋手中实力雄厚,其他没有实力的城主,不投降便是灭亡。再加上秦宜剑走偏锋,迅猛异常,占领地盘的速度一点也不必孙策慢多少。

    现在嘛,孙策想要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庐江,想都别想,老子可不是刘勋!哼哼,

    慢着。。。。。。

    卧槽,当年孙策与周瑜二人在庐江抢大乔和小乔啊!

第76章 算不算用强大小乔() 
卧槽,当年孙策与周瑜二人在庐江抢了大乔和小乔啊!

    秦宜一拍自己脑门子,一下子醒悟过来了,麻痹的,最近忙于战事差一点疏忽了,大小乔可是庐江人啊。

    为何说孙策、周瑜抢大小乔呢?

    孙策在攻取庐江之后,大乔小乔是他们军队的战利品。书中一句“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

    大乔小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