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

第90部分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90部分

小说: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百胜将,东京人氏,原为陈州团练使,善使枣木槊。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刘唐、杜迁生擒,遂投降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十二位,上应地威星,是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之一,常与彭玘搭档。征方腊时战死于常州,追封义节郎。”

    “三位将军请起。”姬衍笑眯眯地说着,“寡人欲令三位将军为殿将,掌梁山降卒一万人,如何?”

    “末将愿意。”董平、卢俊义自己韩滔也不是傻子,当即开口道。

    “嗯,尤俊达、燕青就做你二人的副将吧。”姬衍点了点头,这两个人姬衍没有兴趣召见,只能摆了摆手。

    一万人给仨人分,呵呵。。。寡人看你们梁山如何团结。

    “镇南将军。”姬衍低声道。

    “臣在。”乐毅上前一步,开口道。

    “寡人在此,特封卿为乐浪君,卿之部队特赐名为玄征军。”姬衍开口道。

    “臣谢我王恩典!”乐毅大喜,行军礼道。

    玄征军,是燕军第四支拥有正式番号的部队。

    第一部队为张飞的勇毅军,军三万人。

    第二部队为公孙瓒的上谷骑兵,军五千人。

    第三部队为鞠义的先登营,军七千人。

    第四部队便是乐毅的玄征军,军六万人。

    除此之外,还有韩信部一万人、李靖部三万人、秦开的安东都护府两万人,以及各郡守城士卒差不多一万三千人。

    还有刚刚投降的一万梁山贼寇。

    燕军差不多十九万人,而供给问题。。。。。。

    燕国原来就有六十万百姓,如今南征北战,扩充土地了七郡,加上原来的两郡。燕国共九郡,而这九郡百姓,差不多也有二百多万人了。

    按照这个时代常规操作,十人抽一为卒,完全贡得起。

    而且燕国的百姓多为青壮。没错,青壮。

    燕军的部队都是通过招降敌对部队来获得,而燕军本土部队只占了部队总数的四分之一。

    而令诸侯不解的是,为什么燕王衍如此信任投诚部队以及各军将领呢?

    姬衍表示,他的二技能可谓是最强金手指,完全弥补了他系统无法召唤的不足。而将领。。。。每次见面,姬衍都会查一下各军主将的忠诚度。

    而文官就轻松多了,姬衍最近的方案十分靠谱,军政分离,文官赡养门客不得超过二十人,违者按谋逆罪论处。

    所以姬衍都不怎么检查文官的属性。

    禁军姬衍也是精挑细选,皆是忠诚之人。

    因此,姬衍丝毫不担心阴沟里翻船。

    没了军权,几个书生造反能翻起什么浪花?而且姬衍待遇也不错,文臣也没必要造反。

第135章 济南见闻() 
“王上。。。黄巢与张献忠。。。”韩滔开口,有些犹豫。

    “这二人?”姬衍愣了一下,他都忘了还有俩人,“张献忠杀了吧,黄巢。。。带着,待交给齐国处置。”

    嗯。。。入川屠蜀的杀人狂,不能留。

    “王上,齐王邀您济南一见。”魏忠贤小步入内,小声告诉姬衍。

    “齐王?他可真是闲啊,国内刚刚平乱,第一件事竟然是见寡人?”姬衍轻笑了几声,随后对着众将道,“梁山卒、先登营、上谷骑兵,你三部先行回蓟城,寡人携玄征军去会一会齐王!”

    “末将领命!”众将齐齐拱手,姬衍摆了摆手,令众人退下。

    “宋江,寡人要走了,你可愿随寡人往燕国入职?”姬衍轻声道。虽然宋江为人姬衍不是很喜欢,但是属性还是可以的,忽悠回去凑合着用吧。

    “宋江自此愿为王上鞍前马后!”宋江连忙跪了过来,开口道。

    “雷横、朱仝、李逵,你们三个可愿随宋江入燕?寡人应允,你三人可与宋江在一起工作。”姬衍又将目光转向另外三人,开口道。

    “我等愿追随宋江哥哥,多谢王上!”三人拜道。

    姬衍点了点头:“宋江,你先任工部尚书吧,待郡守位有空缺了就让你补上。”

    “叮。。。。。。检测到敌方有能力值单项超过80的人才阵亡,张献忠——武力值71,统御值83,谋略值64,内政值45,魅力值52,忠诚度等级为…3。”

    “张献忠,字秉忠,号敬轩,外号黄虎,陕西定边县人,明末农民军领袖,与李自成齐名,是大西开国也是唯一的皇帝。

    张献忠出身贫苦家庭,从小聪明倔强,跟着父亲做小生意,贩卖红枣。他当过捕快,后又来到延绥镇当一名边兵。生性刚烈,爱打抱不平,为此几乎丢了性命。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1640年率部进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其起事后,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崇祯十六年克武昌,称大西王,次年,建大西于成都,即帝位,年号大顺。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

    张献忠多有奇闻异事流传,如入川屠蜀、江中沉宝、掩旗息鼓等。对此史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过去封建统治阶级把张献忠诬蔑为“杀人狂”、“杀人魔王”等等,流毒既广且深,特别在四川留下的恶劣影响更不容忽视。至今大多数人都程度不同地受到过所谓“八大王剿四川”的传说影响。”

    合着入川屠蜀是假的啊?

    姬衍有些无语,不过死就死吧,一个统御83的人才姬衍还是不心疼的。

    “阮氏三兄弟愿意来吗?”姬衍突然想起了那仨兄弟,开口道。

    “禀王上,阮氏三兄弟愿意为大燕效力。。。不知。。。”宋江也赶紧开口回答姬衍。

    “不用让他们来见寡人了,给他们黄金二百两,纠结渔民把梁山占了,暗中为寡人组织水军。”姬衍开口道。

    “是。”宋江拱手道。

    “王上,鲁军的曹刿也打完仗了,朱标战死,于谦投降。”魏忠贤又来低声告知姬衍。

    “朱棣呢?”

    于谦虽说是一代名将,但姬衍不认为他比乐毅、韩信、李靖强,但朱棣可是姬衍的一个心腹大患。

    永乐大帝,姬衍还是很忌惮的。

    “朱棣。。。朱棣用于谦引人注目,然后自己遁入水中,逃了。”魏忠贤犹豫一二,最后开口道。

    “嗯。。。。寡人知道了。”姬衍有些头疼,老朱家的后代还真能跑,“启程,去济南。”

    。。。。。。

    燕王王驾往济南行去,三日后抵达济南,让姬衍无语的是,齐王吕源竟然还没到。

    “乔装打扮,进城瞧瞧齐鲁之风是如何。”姬衍兴致勃勃,热衷于微服私访。

    至于原因。。。姬衍小时候看电视剧康麻子微服私访,每当最后康麻子露出皇帝身份对面立马吓尿。那种装逼范贼爽,如今姬衍当了王,自然也想试试。

    但姬衍这个想法可把众臣吓坏了:你一个燕王好好的躺着享福不好吗?在蓟城这么搞搞也就罢了,济南是你燕国的嘛?自己能不能安心点,别让我们这帮做臣子的心累。

    想归想,但他们还是要遵守姬衍的命令,马上开始准备。

    大戏开场,演员表已经准备好了。

    姬衍扮演一位上边有人的鲁国公子。

    盖聂、史阿扮演纨绔公子的狗腿。。。咳咳,贴身护卫。

    魏忠贤扮演纨绔公子的贴身老奴。

    宋江与济南县令沟通后,济南县令也吓了一大跳,他也不知道尊贵的燕王为什么要微服私访。。。最尴尬的是,这也不是燕国领土,有冤情也不关燕王的事儿啊!

    但形势比人强,鲁王正担心燕国趁机灭鲁呢,因此早就下令满足燕国一切要求。

    于是济南县令就特别加上了城内警戒,并且罗艺、罗成、杨磊等率领两队共计四十人的精锐士卒死死地跟在姬衍身后,装作巡逻士卒的样子。

    光天化日,姬衍就这么上路了。

    左瞅瞅,右看看。

    不由感叹,这齐鲁大地果然比燕国有钱啊。

    被吊在身后罗艺不由有些无语:国内肃慎都打过来了,王上怎么还有这种闲心情游山玩水?

    “这济南城有什么名人雅士、知情达理之人?”姬衍逛了一会儿也没发现有啥冤情,只能失望的叹了口气,开口道。

    他还有个目的,找人才。

    “名人雅士。。。有了,外臣想到一人。”济南县令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会儿,突然灵光一现,开口道,“李恪非,师从吴国名士苏轼,曾任济洺县令,是如今济南城中数一数二的名士!”

    立刻飞?

    姬衍愣了一下子,这啥名啊,这么草率。

    “还没有别人吗?”姬衍印象里并没有李恪非这个人,于是开口道。

    “没了。。。”济南县令又想了一会儿,开口道。

    “那行吧,去见一见李恪非。。。就说寡人是鲁王庶出公子,将要封为济南君。”姬衍随便想了个身份,对着济南县令说道。

    “外臣遵命。”济南县令暗自叫苦,就希望这个李恪非别给鲁国添乱啊!

第136章 济南才女() 
“这便是李恪非的院子?”姬衍望着这个青砖红瓦的房子,有些惊讶,开口道。

    并非惊讶这房子奢侈豪华。。。而是有点平常。

    当然,这平常指的是在王公贵胄、一方官吏的层次之中。

    “常县令,扣门吧。”姬衍身旁的魏忠贤冷冷地说着,“怎么,你还想让王上动手?”

    济南的常西县令顿时就吓出一身冷汗,二话不说上前敲门。

    “哪位?”

    不一会儿,雄厚的男音从屋内传出,开了门后,男子有些惊讶,开口道:“常县令,不知。。。”

    “咳咳,李先生,今天来看你的,是这位贵人。”常县令清咳两声,在贵人二字上重重地顿了顿,开口道,“那位便是济南君殿下,随我去见见吧。”

    “查询此人属性。”

    还是老规矩,上来丢个查询术,查查属性能力。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李恪非——武力值51,统御值37,谋略值74,内政值80,魅力值89,忠诚度等级为0。”

    “李格非,北宋文学家。字文叔,齐州章丘人,女词人李清照之父。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二首诗序中称“父祖皆出韩公门下”,可知其父祖辈皆为“蚤有盛名,识量英伟”的学士韩琦的门下士。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中进士,初任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教授。宋代有兼职兼薪制度,郡守见他清贫,欲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他断然谢绝,表现了廉洁清正的风节。”

    姬衍顿时有些失望,但还是在心里安慰着自己:“为官清廉,而且能力也可以当一个郡守了,更何况他女儿还是李。。。李清照?”

    姬衍突然意识到重点,李清照。

    “李先生,本君可是久仰您的大名了。”姬衍脸上立马带着微笑,笑望李恪非,李恪非也不含糊,笑着回应。

    “济南君殿下,还请入内一叙。”李恪非将姬衍一行人请了进来,姬衍刚刚入院,门外的士卒便围了上来,将整个院子团团围住,但没有露出一点声音。

    姬衍入了屋内,与李恪非对坐,其他人皆照着不敢坐下。

    “清照,贵客登门,上茶吧。”李恪非见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