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

第70部分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70部分

小说: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南将军请讲!”李自成大喜,连忙开口询问。

    “中山国灵寿城旁有一小城,名曰伉县,伉县城内守军不过两千,但伉县却与灵寿互为犄角,地势高,赵军从正面攻不上去,而我军从后方进攻,十拿九稳。”韩信开口,“还请顺君率六千本部人马攻占伉县,那么一来顺君可是算立了大功啊!”

    “末将多谢平南将军了!”李自成大喜,连忙出账,率领本部六千兵马出发,直走伉县。

    韩信“噗嗤”一笑,喃喃自语道:“伉县地势险要,赵军大将伍云召率兵一万都没攻的下来,就凭你一个小小的流寇?呵呵。。。。”

    李自成的六千大顺军战力不如燕军本部,纪律松散且听从李自成的号令,这六千人基本是已经废了,留之无用,弃之可惜。

    因此还不如调到伉县作战,一是消耗中山国士卒的体力,令其疲惫不堪;二是给赵国一个交代,看,我们可是派了六千人去进攻伉县了呢,可别总催我们。

    至于这六千人能不能活着回来。。。。呵呵。。。。

    最关键的一点是,伉县内不仅仅只有两千人,伉县可足足有五千人!

    林冲、鲁智深、高怀德兵分三路,每人负责三座城池,恒山郡没了抵抗之兵,速度快到无比。

    燕王衍三月十七日,燕军彻底攻占恒山郡,姬衍也得到了韩信的回信,当即颁发了新的旨意。

    “任命姬职为恒山郡守,爵恒山君。”姬衍先是把姬职安排了过去,“施行军政分离,令高长恭为少将,任平南将军兼恒山郡尉,兵一万守恒山。”

    姬衍还是不太相信姬职的统御能力,恒山的地势对于燕国来说是十分的重要。恒山插入中山国内,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进可通过灵寿进攻赵国,退可据守真定谋求后路。

    魏国、韩国两国想要进攻燕国,走恒山是一条道路,另一条则是绕路齐鲁,侧面进攻。

    而赵国只有通过代郡入侵燕国了。

    所以说,恒山对于燕国十分重要。

    若不是燕国没有第三名统御超过95的大将,姬衍早就想把韩信、乐毅之中的一个调到恒山郡去了。

    “韩信升任安北将军,林冲、鲁智深、高怀德三将胜任殿将,分别担任虎威将军、抗奴将军、奋威将军。”姬衍册封三军,却没有册封赵云,“赵云将军赏金百两。”

    随后姬衍又将立功将领封了夫爵,便兴致勃勃地展开地图。

    “令主父偃出使赵国,向赵国索要好处!”姬衍微微一笑,灵寿乃是中山首都,自然异常难攻,赵国想要我燕国帮助,必须拿出酬劳,否则。。。。。。。鬼会帮他。

    。。。。。。

    鲁国梁山,聚义厅内。

    “诸位兄弟,黄巢老兄曾为齐国大将如今入了我梁山,我朱标真是欣喜啊。”大座上,朱标欣喜万分,不由开口道。

    是的你没看错,朱标坐在梁山第一把交椅上。

    底下依次坐着数十人,朱棣站出来开口道:“黄巢兄弟刚刚从齐国监狱中逃出,我们还是杀些猪羊给黄巢兄弟补补身子吧。”

    “各位兄弟抬举我黄巢了。”黄巢满身是伤,但听到朱棣的话,还是忍不住开了口。

    黄巢趁着齐国内乱逃了出来,得知鲁国梁山有一股强贼后二话不说便投了,梁山如今小喽啰一万,将领数十名,也算是叱咤鲁国一方了。

    但朱标、朱棣两兄弟野心勃勃,每次下山打劫仅仅用几千名喽啰,因此鲁王至今不知其境内出了这么一伙巨寇。

    但几千名流寇也值得鲁国重视,这不,鲁国将梁山底下的梁山县的县令调往他处,令宋江为县令,主持周边各县的士卒,令其剿灭梁山贼寇。

    没错,宋江为剿灭梁山总指挥。

    梁山上,按照座次,依次排名为朱标、朱棣、黄巢、于谦、李岩、史进、张献忠、项充、李滚、孟康、尤俊达、周明全、杜迁、宋万、朱贵等。

    于谦乃是朱家家将,随朱标、朱棣两兄弟一同入了梁山,张献忠本为蜀国四川巨寇,被蜀将周亚夫剿灭,一路逃窜至此,成了梁山泊的一员。

    而史进、项充、李滚等人都是慕名而来,投奔梁山的良家或强盗。

    周明全此人乃是齐国勇士,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名气,但武力堪称当世一流。

    而在历史上属于李自成的谋士的李岩却出现在梁山上,成了梁山唯一一个谋士。

    再说宋江,宋江接任梁山县令兼防盗指挥使后,东拼西凑了五千人马后,带着李逵、雷横、朱仝等将奔杀梁山,却被挫败。

    梁山的名声一下子就被传了出去,鲁王也终于得知了境内有了这么一伙巨寇。

    鲁王遣曹刿为将,发兵三万,意图剿灭梁山。

    意想不到的是,曹刿中计损兵折将,只能率领残部围困梁山。至此以后,梁山之名天下皆知。

    鲁王大怒,但国中无兵,只能向盟友国燕国、齐国、宋国求援。

    姬衍沉思一会儿,决定待中山之战结束后支援鲁国。

    齐国内乱正值巅峰之时,田氏与吕源势均力敌,吕源可不敢这个时候分兵。

    宋国赵匡胤刚刚篡位成功,宋国内部想要拨乱反正的大臣不少,赵匡胤也无力支援鲁国。

    鲁国无奈,只能自己守住梁山不让其下山了。

第100章 灵寿攻防战(一)() 
灵寿,中山国一十三代帝王的都城。

    灵寿是中山国最为豪华的城池,也是中山国境内五十城中唯一一座配备护城河的城池。

    而如今的灵寿,护城河已经被填了一半,断壁残垣,到处都是尸骸、鲜血,因为战事激烈,来不及清理战场。

    灵寿城的守将乃景丹,西汉末年名将,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汉光武帝的大将,以战功闻名于世。

    这一世,他是中山国大将,以七万士卒抵挡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李牧整整二十二天的时间。

    而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还未等燕国使者主父偃前往邯郸,赵国便已经派遣使者往燕,以灵寿郡三城的代价换来了五万燕军的支援,如今的灵寿已经岌岌可危。

    正值中午,中山国士卒紧张地守着城墙,突然间枪影弥漫,杀气震天,那士卒紧张地往北方望去,一大股人头涌动,“燕”字纛旗随风飘动,士卒暗道一声不好,连忙高呼:“燕军来了!燕军来了!”

    虽然他们早就听说了燕国将要支援赵国,但听到的与见到的是两码事儿,这些中山国士卒顿时感觉一股强大的压力压了下来。

    七万打十万,中山国处于守城方,就算是这样,也还勉强与赵国打了个势均力敌。

    如今又加入了战力不明的燕军。。。中山国士卒顿时感觉有些绝望。

    “韩将军,你们终于来了。”李牧的脸上,洋溢出微笑,虽然韩信的官职没有他高,但就算是燕国不为友邦,李牧也必须重视统领五万士卒的韩信。

    “李牧将军,多说无益,还是讨论战术吧。”韩信叹了口气,如今他只想快速结束这场战斗,然后返回蓟城。

    为什么?中山国的路太崎岖了!也就恒山、灵寿比较好上一些,其他的郡。。。。呵呵呵。

    “不知韩将军有何妙计?”李牧并没有因为韩信的莽撞而恼怒,反而笑呵呵地开口道。

    “灵寿周边无可用止水,水攻无效。”李牧先是开口,“我赵军中并无火油,因此火攻我军也不曾使用。”

    “我燕军倒是有些从恒山缴获的火油。”韩信笑了笑,这种地势最适合火攻了,“只不过护城河是个麻烦。”

    “护城河无妨,我赵军中投石车足足有六十座。若不是担心摧毁了城墙导致日后的灵寿防守能力减弱,我赵军早就杀上了灵寿城。”李牧接着开口道。

    赵军可是想要用灵寿作为日后的重城,护城河填了不要紧,以后挖。要是城墙破了可是个麻烦,所以赵军只是想从正面攻占灵寿。

    “投石车投些土壤填河,填满护城河后投射火油至城内,将士齐射火箭,赵燕将军趁势掩杀,若是不成则另想他法吧。”韩信与李牧三言两语之间便定下了接下来的战略方案,两人都大为满意,跟明白人说话果然是舒坦。

    当晚,燕赵将军共八十余台投石车朝着灵寿城疯狂投掷泥土,不过一晚上的功夫,护城河便被填上,只不过泥土松散罢了。

    灵寿城内,中山王依旧是花天酒地,不思社稷。抱着有一天玩一天的心态,微微打探了一下后便继续与后宫嫔妃享乐。

    大将景丹镇守在城墙上,忧心忡忡。

    “赵燕两军恐怕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景丹喃喃自语,好似在跟一旁的人讲话似的。

    “是啊景将军。”

    突然一道声音打断了景丹的沉思,景丹听着声音,微微一笑,开口道:“三桂兄弟,你来了。”

    “大哥,我们降了吧。”那男子开口,“中山王那副样子,有什么资格让我们为他效力?更何况我军七万将士,不过二十天过去,便只剩下了四万。整整三万人啊,三万人啊!”

    “我意已决,三桂兄弟不必再劝。”景丹摇了摇头,“若是轻言投降,我景丹还做什么将军,当的什么兵?”

    “无论景大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吴三桂始终会跟随大哥。”男子摇了摇脑袋,开口道。

    “好兄弟!”景丹哈哈大笑,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两人笑着走下城墙。

    但在背地里,两人却各自心怀鬼胎。

    “傻东西,现在投降能得到什么?坚守二十天损失三万士卒,我景丹有什么脸面投降?况且投降后这等战绩又有什么资格得到重用?”景丹搂着吴三桂的肩膀,心中腹诽不已。

    “景丹啊景丹,别以为我吴三桂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不就是想要多守几日让外面的燕赵联军看看你的本事么?真是笑话,燕国的那名平南将军也算有些门道,加上五万燕军士卒,或许你明天就被破城,到时候被俘虏投降那里比得上献城投降要丢人的多?”吴三桂也是明白景丹的小心思,同样在心中嘀咕不停。

    中山国消息封锁,因此他们还不知道韩信已经升任安东将军的消息。

    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了也不会有什么波澜,对他们而言,平南将军还是安东将军都是一个样子。

    “将军,城南有许多城内官吏想要投降,派出各自的家丁要想开城们,被我等捕获,如何处置?”一名士卒跑了过来,行了军礼,对着景丹开口道。

    “吩咐秦明,把他们都杀了吧。”景丹摆了摆手,城内的墙头草不足为患,重要的还是撑过五天,五天的时间足够证明自己的实力了。

    “抄家灭族,所收集的财产全部运往军营,同时传令下去,守一天,每人赏六贯钱,杀一人赏八贯钱!”景丹又想到了什么,连忙开口。

    重赏之下必有勇士,这样一来守过这五天多半是十拿九稳了。

    至于城中的那些想要投降的官员,关他景丹鸟事儿?

    景丹想到这里,不由兴奋了起来,他已经可以想象到了五日后投赵,被赵王委以重任最终封侯拜相的光明前途了。

    而吴三桂冷眼望着一切,不由有些戏谑:你就偷着乐吧傻东西,老子早就把投诚信交了出去,等明天,第一个死的就是你。

第10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