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

第268部分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268部分

小说: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局已定,姬衍默默吩咐一声,转身离去。

    那些将领自然不回去和士卒争抢,这么低级的事儿他们可干不出来。

    事实上,他们也完全不需要去做这件事儿。因为此战之后,他们差不多都会封侯。

    而姬衍走后,诸多士卒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一旁的楚军少年当机立断斩下项羽首级,用着熟练的燕语大喝道:“项羽首级在此!”

    “有意思,此人算作我大燕将士吧。”姬衍停顿了一下,笑了笑,继续策马离去。

    。。。。。。

    项羽被分尸了,和历史上的一样,极其惨烈。

    而抢到项羽遗体的,却还是历史上的那五个人。

    郎中骑王翳砍下了项羽的人头、郎中骑杨喜得到了项羽的左腿、郎中杨武得到了项羽的右脚、郎中吕胜砍下了项羽的左臂、楚卒吕马童因为手脚慢了点,只抢到了项羽的一些零碎骨肉,

    这个时代的吕马童随着项羽奋斗到了最后,却又亲手夺了项羽的尸体。。。

    不过姬衍好像记得,吕马童抢了项羽的首级呀?

    不过姬衍见到吕马童朝着王翳有一股怨恨的眼神,姬衍就明白了一切。

    既然和历史一样,那就封历史相同的爵位吧。

    王翳封为杜衍侯,享八百户;杨喜封为赤泉侯,享五百户;杨武封为吴防侯,享二百户;吕胜封为涅阳侯,享二百户;吕马童封为中水侯,享二百户。

    他们这五个侯爵其实是燕国侯爷里最低等的了,而且姬衍知道,今天过后燕国的侯爷将会泛滥。

    “册封狄青为宁侯、罗成为平郑侯、林冲为端阳侯。。。。。。”

    首先,姬衍将基本上所有参与过此次战斗的将领尽数封侯、封公,食爵从一百户至八千户不等。

    同时,这也标志着爵位进入一个新模式:百户侯、千户侯、五千户侯、万户侯这个等级上来。

    “册封韩信为南越王。”姬衍接着开口,登时令众人大惊失色,“册封曹操为魏王、李元吉为唐王。”

    曹操早就有些类似自治的意思,封王也无所谓了,李元吉则是给孙权做个表率:你要是投降,你依旧是吴王。。。只不过没封地而已。

    姬衍又想了想,补充道:“李存孝为武成王。”

    至于李靖、乐毅,等他们分别拿下故唐土地以及蜀国,自然封王。

    skbshge

第448章 犹豫() 
草遮回磴绝鸣鸾,云树深深碧殿寒。

    江东的风景就是这般,虽说项羽自称江东子弟,但是谁都知道,真正的江东掌控者乃是吴国的王,孙权。

    孙权继践差、承父兄,带甲十万,横锁长江自成一系,当真是稳如老狗。

    但东吴人士如今却恐惧不已,据说那位北方霸主已经南下,意图统九州、归四海。

    “启禀我王,燕帝姬衍率百万之众大破项羽,项羽兵败,于乌江之畔自刎。”

    八百里加急的信使赶到大殿之上公布了这个结果,让东吴众臣大骇,不由争相讨论。

    “百万之众啊,我东吴实在是难以抵挡!”

    “就连那个西楚霸王项羽都死了,我们拿什么来跟燕国抗争?!”

    “燕国实为虎狼之国,我等真的是无法抵挡啊。”

    “哼,我江东壮士众志成城,他燕国的兵马就算是再翻十倍也难以攻陷我东吴!”

    “。。。。。。”

    王位上的孙权望着争吵不休的群臣,头疼不已。

    孙权凡事都力求稳当,不敢有什么过激之举。

    谨慎一点儿,挺好的。

    总比一个激动败了要好很多。

    孙权清楚,如果是自己的父兄,他们一定会铁骨铮铮,与燕国力战到底。

    特别是兄长孙策,若不是项羽横空出世,霸王之名定然落到他的头上。

    刚正不阿、铁骨铮铮,这就是孙策的名词。

    可惜。。。

    孙权微微摇头,英年早逝啊。

    他现在倒是希望自己还是只是一个纨绔子弟,现在的吴王依旧是孙策、孙坚该有多好。

    自己就不用在现在做出这样愁人的选择了:究竟是归顺还是抵抗?这是个问题。

    “王上,奴婢已经得到确凿消息。。。”

    一名小太监来到孙权面前,没有惊动一个争吵的大臣。

    “讲。”

    孙权沉默了一段时间,最终叹了口气,开口询问道。

    “五日前,燕帝正式册封李元吉为唐王,但没有封地。”太监恭恭敬敬对着孙权道,让孙权一阵沉默。

    孙权现在基本断定了姬衍的底线:可以封王,但封地想都不要想,不存在的。

    孙权深吸一口气,望着手边的传国玉玺,眼神有些火热。

    谁又能真正放下权势呢?

    但不放下权势,又不能活命。。。

    真的是,好生烦恼啊!

    “燕国使臣诸葛亮,至!”

    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孙权一大跳,他有些愣神:自己什么时候约见燕国使者了?

    “燕使诸葛亮,见过吴王。”

    诸葛亮虽然恭恭敬敬地说话,但却没有任何行礼的动作。

    “你。。。”

    周围的吴国大臣愤然不已,正所谓君辱臣死,他们自然看不惯诸葛亮。

    “贵使为何而来啊?”

    孙权无半分表示,却是和颜悦色的说道。

    同时,孙权内心暗藏杀机!

    诸葛亮能绕过自己的审批来到这里,定是有高层官员为其隐瞒。燕国势大惹不起,难道自家官员孙权还惹不起嘛?

    “叮。。。。。。诸葛亮触发特殊情景舌战群儒,谋略值提高5点,当前谋略值为103点。”

    正在接收楚国土地的姬衍愣了一下,颇为不解:“诸葛亮什么时候跑到吴国舌战群儒了?”

    姬衍给诸葛亮下的命令并不是招降,而是攻伐!

    虽然姬衍也很想让吴国和平解放,但姬衍也清楚还有太多的战将想要获得军功,用来光宗耀祖、发扬门楣的。

    关键是哪儿来的军功给他们?

    蜀国、唐国故地的战争早就决定好了,也就只剩下吴国。

    姬衍可以保证,若是吴国投降那些为了升爵不择手段的家伙也会杀退吴国降使,令两国开战。

    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让诸葛亮带兵平了吴国,这样姬衍也能让诸葛亮入内阁。

    内阁之中缺一个武官出身的大学士,而武将中只有儒将可以担此重任。

    燕国名头够的儒将,也就只有韩信、诸葛亮了。

    韩信是不可能当大学士入内阁的,所以只有诸葛亮了。

    也好,趁机查询一波吴国人才。

    “查询诸葛亮所遇见所有能力值单项超过90的人才!”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孙权——武力值71,统御值72,谋略值95,内政值91,魅力值89,忠诚度等级为…3。”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叮。。。。。。查询完毕,周瑜——武力值78,统御值96,谋略值96,内政值95,魅力值97,忠诚度等级为…3。”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建安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叮。。。。。。。查询完毕,张昭——武力值49,统御值55,谋略值90,内政值92,魅力值67,忠诚度等级为…1。”

    “张昭,字子布。徐州彭城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黄龙元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

    “叮。。。。。。查询完毕,鲁肃——武力值53,统御值69,谋略值92,内政值94,魅力值81,忠诚度等级为…2。”

    “鲁肃,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叮。。。。。。查询完毕,甘宁——武力值94,统御值96,谋略值67,内政值26,魅力值84,忠诚度等级为…3。”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建安二十五年,甘宁去世。”

    “叮。。。。。。。查询完毕,陆逊——武力值70,统御值98,谋略值83,内政值86,魅力值77,忠诚度等级为…2。”

    “陆逊,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赤乌七年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次年去世,终年六十三岁,追谥昭侯。

    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吴国军政十余年,深得孙权器重。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

    PS:最近很忙啊。。。

    还是那句话,周六暴更,补上所有空缺,大概有六七章。

    所以我想说各位看盗版吧,最后的三万字省点钱。

    因为我开始疯狂水字,不然凑不够一百万。

    skbshge

第449章 抉择() 
张昭等人见诸葛亮风神潇洒,气度轩昂,料道此人定是有学术之士,颇为赞许。

    张昭开口道:“昭是江东微小的人,久闻先生高卧隆中,自比太公,敢问这句话真的么?”

    诸葛亮点了点头,回应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张昭点了点头,退了回去。

    这个《三国演义》中担任舌战群儒头号选手的张昭就这么。。。叛变了。

    废话,如今格局不一样了。

    诸葛亮是南下的燕军使臣,自然不会与历史上那样。张昭是投降派,也不会为难诸葛亮。

    而且恰恰相反,张昭还会十分支持诸葛亮:毕竟诸葛亮是他们的希望,一个避免战争的希望。

    “我江东男儿是不会投降燕国的。”

    正当张昭与诸葛亮和和气气之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便传了出来,引起张昭的不快。

    他知道这个人是谁。

    烈王策(孙策)的好基友,周瑜周公瑾嘛。

    不过。。。

    张昭微微皱眉,颇为不解:他周公瑾不是中立的么,为什么现在又跳出来反对?

    其实周瑜这一刻可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自己跳出来,有些尴尬。

    他一见到诸葛亮,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似乎是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弄死眼前的这个大燕琅琊侯。

    虽然周瑜现在有些后悔,但是管他呢,自己都跳出来了总不能说一声误会吧?

    “瑜新近听说了一则妙闻。”周瑜微微一笑,对着诸葛道,“蜀中山王刘备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以得先生‘如鱼得水’来形容却未得一见,为何先生会投奔那只遣一使的燕君?”

    这就有些尴尬了。

    其实诸葛亮当初真正等的人确实是刘备,结果好几年没来诸葛亮怀疑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