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

第234部分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234部分

小说: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阳一乱,秦国便不攻自破了。

    “哼,用兵之道,当虚虚假假,让敌沉迷其中。”白起又看了几眼地图,瞬间就明白了燕军下一个目标十有八九便是函谷关,遂冷笑道。

    “传我指令,函谷关上挂司马错将军帅旗!”白起高喝一声,登时整个函谷关飘扬着司马错的战旗。

    “叮。。。。。。白起使用技能虚实,统御值增加1点,当前统御值为101点。”

    “查询白起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白起——武力值71,统御值100,谋略值89,内政值77,魅力值89,忠诚度等级为…3。”

    “白起,《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出自姬姓。周太王5世孙虞仲的后人百里奚,生子孟明视。他有二子,一曰西乞术,一曰白乙丙。据《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白乙丙官拜秦国大夫,其后人以名讳字为氏,就是秦国的白氏,是为陕西白姓。据《新唐书·卷七十五下·宰相世系表》记载他的祖先是秦穆公的将领白乙丙。白乙丙的后代以白为氏,他们的远代子孙就是白起。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馀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白起特殊技能虚实,当白起假借他人之名挂帅时,统御值提高1点。”

    “白起的属性,这么厉害吗,比韩信似乎要厉害一点?”姬衍查询结束后,瞬间就清楚了白起的属性值。

    战国四大名将,诸多战争的发起者。。。果然名不虚传啊。

    这可是秦国最后的将领,击败他,秦国怕就是彻底灭亡了。

    秦国覆灭后,大燕一统北疆,问鼎天下指日可待。

    “王翦被灭,秦国也没有能力与我大燕争霸天下了。”姬衍自言自语,似乎在对谁诉说什么,“一统北方,南下唐楚。。。。大燕万胜啊。”

    姬衍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谁做他的李斯,主动上书要求姬衍为皇帝,自称朕呢?

    对了。。。不是刚刚得了一个懂得审时度势的秦桧么?嗯,他完全可以替代李斯的作用,甚至还会做的更好。

    李斯无论如何,他终究还是法家学子,对于阿谀奉承自然没有秦桧会玩儿。

    所以,夸自己功高盖三皇五帝之事,还是交给秦桧更让人放心。

    “回头找个由头,让秦桧进京。。。寡人倒是想见识见识这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秦会之!”

    。。。。。。

    “禀报锕白将军,关外突然有大批燕军集结,似乎是想要攻打我函谷关!”一名传令兵急匆匆的赶来,对着白起道。

    白起叹了口气,暗道一声果然如此,燕军果然派兵来犯函谷关了。

    王翦中伏,将秦国东出的机会葬送,而燕国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时机。

    “城外有多少人,主将又是何人?”白起马上开口询问斥候,对于对手而言,白起还是挺想知道的。

    “禀将军,城外有着河西大都督曹、晋西侯韦、征北大将军乐等旗帜,并不能看出谁为主将。”斥候犹豫一会儿,开口道,“城外燕军数量也有所不详,不过初步估计为二十万!”

    二十万!这是河西以及云中的燕军部队,白起看出了燕军的果断,接着开口道:“本将听说,燕军还跟宋国、楚国同时开战?”

    三线战役,分别与秦、宋、楚开战,之前还有一个齐,不过现在已经没了。

    “根据探子回报,宋国已亡,燕军三十万大军从宋地、纪南两地攻楚!”

    白起也知道,唐国与蜀国的战斗也到达了白热化状态。

    “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战争啊。。。。”

    skbshge

第390章 三战三败() 
“攻破函谷关,人人升爵一级!”

    乐毅的咆哮声从背后传出,冲锋在前的士卒登时信心大振,朝着函谷关扣去,然后便被秦军弓弩无情的射杀。。。

    “乐征北,这次怕是又要撤军了。”赵云叹了口气,对着乐毅道。

    乐毅脸色铁青,颇为不甘的点了点头,道了声好。

    “呜呜呜——呜呜呜——”

    鸣金收兵,退兵的号角声响起,燕军如同潮水般涌来,也如潮水般退去,燕军士卒们如释重负,慌忙朝着背后撤退。

    这是乐毅围攻函谷关的第十天,先前乐毅已经两次未曾冲上函谷关了。对于乐毅而言,白起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乐毅知道,自己多半是没有什么机会了。但他也不能让白起好过,不能让秦国部队回防。

    三战三败,让乐毅丢尽了颜面,燕军的将士也死伤了数万。只能说白起实力斐然,函谷关也不愧为天下第一关隘。

    秦国凭借着函谷关进可攻,退可守。乃是秦国对山东诸国的基础,是秦国一切的基本。

    秦国立国的根本,乃是周天子用来抵御西戎所设。函谷关乃是一道关隘。是中原抵御西戎的一道雄关。

    恐怕连周天子也没有想到,秦国竟然反杀西戎,占据广袤领土,还击退了一个试图东征中原的亚历山大。

    这一下子,本来涌来抵御西戎的函谷关瞬间就成了秦国抵御山东诸国的神关。

    真他妈的烦!

    望着伤亡惨重的燕军士卒,乐毅内心忍不住涌出这个想法。乐毅出道以来,还没有打过这么惨的战争。

    乐毅内心也逐渐开始适应了这样的日子。毕竟燕国三大将里,李靖、韩信都是百分百胜率,只有他有些败绩。

    个人能力不同而已,乐毅虽然有所沮丧,但也没什么。

    现在,乐毅只想死死地把白起这支部队拖住,这样一来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自己还有可能进行惊天大逆转呢。

    卫青、霍去病正在从草原偷袭秦国后方,只要秦国后方遇袭,乐毅相信函谷关守备部队肯定要回防。

    咸阳那两三万的秦军部队根本就挡不住燕国二十万铁骑。

    所以,函谷关的守备部队一定会回到咸阳,保卫秦王。

    而届时,函谷关一定会无人看守。然后函谷关就会落入乐毅手中,这样一来乐毅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只不过。。。三战三败真的很不好受啊。。。”乐毅想明白事情的关键之后,依旧苦涩无比,不由开口道。

    “将军,兵者怎可以胜负论之?”赵云一本正经的劝说着乐毅,“将军如今在这里与白起对战,白起也是当世名将,且借助地形。。。末将认为就算是姜太公复生也无法攻破这坚不可摧的函谷关。。。”

    在这个时候,姜子牙还是兵家的代表。。。至于齐国那个?记住,人家叫姜商,不是姜尚姜子牙!

    “没想到子龙竟然懂得兵法。”乐毅朝着赵云道歉道,“本将原以为子龙乃是谦谦有礼的武夫,与其他武夫没什么两样,倒是本将失礼了。”

    “将军无比向云道歉。”赵云一本正经地开口,严肃十足,“云知道,自己随懂兵法,但大多都是夸夸其谈,根本不懂实际作用,故还是要仰仗各位将军的教导。”

    “卫国大将军、征北将军、征西将军皆为当世人杰,故云并不需要统兵作战,贻笑大方。”

    乐毅在内心对于赵云的形象,一直都是保镖样子,武艺高强守护主将,却没想到赵云竟然对兵法张口就来。

    说到赵云,一般来说最常见的就是两种人,一种是只看过《三国演义》,对赵云无脑吹,在他们心里赵云就是天下无敌,举世无双,当有人说赵云的缺点时,他们就会非常偏激。

    而另外一种人,就是拿着喜欢拿“正史”来说事儿的人。

    这类人有个普遍的特征,当有人说赵云厉害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回怼一句赵云辣鸡,一个保镖吹什么吹,保镖一词是这些人最喜欢的用的。

    在他们心里,赵云顶多算个保安队长,而他们的看法和理解,我个人认为,根本就不是来自什么“正史”,而是来自网上的一些是是而非的历史解读。

    其实那些历史解读有好多也只是为了哗众取宠而已,他们所谓的解读也是为了突出某些方面的戏剧性,而且这类解读很大的一个特点是:一定要和已经成型的历史形象公然唱反调,而且一定拿的出某些例证。不明真相的群众真的很容易被蒙骗。

    回到正题,赵云是不是真的就只是个保镖?当然不是,赵云一生,征战无数,虽然没有演义那么夸张,但是赵云的战功,是真的有史可查的,而那些说赵云是保镖,大多都是因为赵云曾经被任命为“中护军”。

    先不说中护军到底是什么官职,只想问一下那些就会说“保镖”的历史学家们,“征南将军”、“镇东将军”、“牙门将军”这些都是《三国志》里清楚记载的赵云的官职,你们为什么没有看到这些?我们再说回中护军,中护军的主要职能的确是护卫中军的意思,但是中护军同时拥有直接选拔下级军官,掌管禁军的职能,这使得中护军极容易拥有自己的专属军事力量,除非是极受信任,否则不可能被授予中护军的职位。如果我这么说你们觉得不直观的话,那我再举几个例子,周瑜、李严、司马师都曾任职过中护军,现在你们觉得中护军的职位是高是低呢?还有,说赵云没有战功的,麻烦移步去好好读一读《三国志》,看看赵云到底有没有打过仗,有没有战功,如果你们看了的话,你们就知道单骑救主、截江夺阿斗、汉水之战都是真实存在的,当然是没有罗贯中写的那么神而已。“一身都是胆”也是《三国志》里明文记载的,这些,你们的“正史”里有吗?

    知识储备很重要,这关系着一个人的未来人生。

    PS:以上是我从某个我也忘了的视频网站评论区看到的观点,因为忘了所以没法直接复制(错过了一个水字的大好时机),虽然细节可能不太一样,但我觉得人家说的挺对,就恬不知耻的拿来用一用。

    以上,就是我对赵云的看法。

    skbshge

第391章 圣公陈胜() 
桓平七年八月十五日。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但中秋节。。。似乎不在这个时期。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所以,中秋节放假是不存在的,所以诸侯还是处在混战状态,各国之间混战不休。

    当然,就算有中秋节他也不会放假:谁会错过这么一个极佳的时机呢?

    桓平七年八月一日,燕卫国大将军韩信与楚上柱国项燕交战于故郢都。

    桓平七年八月三日,梁侯萧嘉穗大军进军,与楚将唐昧交战。

    桓平七年八月六日,楚国项羽私自进攻吴国,大破吴将黄盖,斩杀吴将周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