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

第217部分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217部分

小说: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膑将军,我们。。。能抵挡住燕国的进攻么?”

    一名新入伍的齐国新兵气喘吁吁,鼓起勇气,敬畏的对着城墙上观察情况的孙膑道。

    孙膑刚想说些安慰的话,而后他看见了新卒那双真挚的双眼,下意识的把假话咽了下去,苦笑道:“本将。。。也不知道啊。。。”

    自从去年与燕一战,魏延叛逃,骑兵全军覆没后,大齐已经是日薄西山,全国的兵马加一起才堪堪凑齐十万人。

    而且还有不少是新入伍,没有经历过战火摧残的新卒。这让孙膑更加迷茫了。

    五日前,张飞率军偷袭,攻下大齐三座城池,如今王彦章奉命率两万士卒与张飞对峙。而戚继光也带走了五万兵马严防死守整顿海防,不让施琅、郑芝龙等燕国海军将领有机可乘。

    而孙膑,只有三万人。

    他的对手,是诸葛亮、魏延、李如松、关羽、赵云、马芳、魏文通这样的豪华阵容团。

    燕军共十五万大军,不日将会兵临城下,扣城门,伐临淄。

    十五万大军,十五万!

    “我只有三万人。。。其中还有一万的新卒。。。”

    孙膑突然感觉有一丝苦涩,足足五倍的差距,怎么打?这场战争该怎么打?

    若敌军将领碌碌无为也就罢了,可。。。敌方主将乃是设计坑死了齐国已故大将军秦琼的诸葛亮,副将乃威震东北的李如松,先锋乃勇猛无双的关云长。

    更不用说,张飞、赵云虽然从未接触过,但从其战绩上来看,他们二人也是猛将。

    魏文通魏延兄弟二人,孙膑也很熟悉,只能说同样是个祸患。

    还有纵横海上的郑芝龙,制霸日本的施琅。。。最让孙膑担忧的,是驻扎在昌黎附近的韩信!

    韩信,是燕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将,其他人无论名头还是官职都没有比韩信高的,甚至连持平的都没有。

    乐毅、李靖战功远远不比韩信,即使李靖的能力与韩信相差无几。

    但,运气也是十分重要的。

    李靖没有韩信那个运气,没有碰到那种对手。。。唉,真的是无奈。

    望着这古老的城墙,孙膑的信念不禁又下降了一成。

    这座城池,已经有数十年没有修补了。

    自襄王以后,齐国也在也没有遇到过这种灭国之危了。

    “燕军可畏,燕军可畏啊。”

    孙膑感慨一声,燕国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他们竟然能合理利用他国降卒,并且不会让降卒有反抗之心,使其安安心心的为燕国奋斗终生。

    孙膑并不知道燕国给他们喝了什么迷魂汤,但也着实佩服燕王这位用了十年近乎一统北方的君王。

    当然,如果孙膑知道了姬衍是个有系统的挂比,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他。

    “将军,我们一定会赢!”

    新兵信誓旦旦,似乎是在鼓励孙膑,紧接着开口道:“燕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摧毁我们齐人的精神!”

    “说的好,齐人永不言败!”

    孙膑点了点头,暴喝一声,下达军令道:“全军加快修建,燕军很快就要抵达战场,莫要因荒废了城墙建设而使自己命丧于此!”

    齐军士卒以及城内壮丁加快修建的步伐,能多堆起一道防御工事就多堆起一道防御工事。

    毕竟这个玩意操作得当,是可以保命的。

    “燕军来了!燕军来了!”

    正当孙膑继续指挥众士卒之时,突然从城外跑回一骑,慌慌张张的嚷嚷着,登时让孙膑脸色一变。

    “燕军何在?!”

    当孙膑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就知道了自己的这句话是多余的。

    远处大约十里开外,一面面绣着“燕”字的纛旗随风飘扬。

    隔着老远,孙膑都能看清燕军十足手中拿明亮亮的兵刃,燕军整齐的阵容缓缓朝着前方推进,最前方推着数十辆撞车,周围的箭楼、投石车不计其数。

    “那战旗上绣着的是什么?”

    孙膑指着“燕”字纛旗旁边的战旗,小声询问身旁的新卒。

    “好像是。。。一只仙鹤?”

    距离太远,新卒也不太确定,只能犹豫地开口:“仙鹤是什么意思?”

    新卒不知道,但他孙膑知道。

    仙鹤,代表着燕军众多部队中的武英军。

    这个部队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武英军是那支部队?燕国还有这样一支部队?

    武英军是他的官方对外称呼,大家都习惯的称呼他为朝鲜军。

    因为武英军,主要是驻守朝鲜地区,防止东北草原死灰复燃、海上倭寇来犯得一支部队。

    主将,就是李如松。

    “那是燕军十三支正规军中的一支,名曰武英军。”孙膑淡淡开口,对着身旁的小卒道。

    他现在颇为欣赏这名小卒,因此决定传授他一些知识。

    这场战争如果战败,他孙膑肯定是跑不了的。

    无他,孙膑是个残废,跑不掉的。因此,孙膑只想给齐国尽可能多的储备人才。

    “武英军?很出名么?”

    新卒有些不解,望着正在十几里外安营扎寨的燕军,缓缓开口道。

    “与王彦章将军交战的燕军为勇毅军,与武英军同为十三军。”孙膑淡淡开口,似乎在陈述什么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乐毅的玄征军、李靖的武威军昌黎军、韩信的卫燕军、卫青的镇国骑、诸葛亮的镇反军、韦睿的靖边军。。。。。。”

    孙膑依次介绍着,除了这八支军队外,还有吕布的并州骑、狄青的孤竹军、赵云的上谷骑、关羽的渔阳军、高长恭的常山军。

    在燕国,只有这十三支被称为燕国的正规军,剩下的如肃慎骑、吴三桂部等等都是属于地方部队,而先登营、陷阵营也是因为人数问题而没有单独成为一军的。

    随后,孙膑又传了这名新卒一些兵法,让孙膑惊讶的是,这新卒竟然可以举一反三,乃是一位不错的军事奇才。

    “将军大恩,陈汤永生永世没齿难忘!”新卒尤是感激,对着孙膑拜了又拜。

    “若我战败,你。。。你便回到临淄吧。。。切记,一定要帮助王上守住临淄。”

    “陈汤领命!”

    PS:感谢莫德尔的100起点币打赏。感谢邋遢大王的100书币打赏。

    skbshge

第360章 诸葛亮下来战书() 
几日后,孙膑的压力更大了。

    因为又一支燕军打着旗号来到了十几里外的燕军大营里。

    孙膑知道,那是燕军主将诸葛亮的部队。

    “诸葛亮。。。”

    孙膑深吸一口气,有些失神:这个人,不可小觑。

    纵观燕国军队之中的格局布置,众多将领之中只有诸葛亮一人是文臣出身。

    其他的,具是黄金台或小卒兵出身,战功赫赫,与诸葛亮完全不同。

    老兵油子,只有猛将才能压住。同样,军队之中只有大将才能服众。

    诸葛亮一个文弱书生竟然可以在燕军当中立足并且将领都信服他。

    这足以看出诸葛亮的本领如何了: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劲敌!

    从古至今,儒将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容易上当。

    他孙膑也是个儒将,自然知道想要对付儒将可比对付武将要难上一百倍。特别是一个能力极强的儒将。诸葛孔明,就是这样的一个儒将。

    “真不知道燕王从哪儿挖来这么多人才。。。”

    孙膑再次喃喃自语,他实在想不到,燕王竟然慧眼识英雄,能得到这么多英才相助。

    不说别的,燕国当中大多数的将领可都是姬衍一手发掘的。

    乐毅、韩信、诸葛亮、庞统、赵云、张飞、关羽。。。。。。

    这些人,构成了燕国军中的高层基本框架,基本上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孙膑可是与管仲一起,调查了数十天的燕国发家史,结果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燕国简直就是太顺利了!

    缺兵来兵,缺粮来粮,缺将来将。

    发展的各种时机,都是在夹缝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怎么看都觉得燕国太过诡异了。

    难道燕王真的是天选之子,命中注定要结束这长达八百年的混乱局面?

    孙膑的脑子里不禁露出了这样一个想法:真的,燕军百战百胜,人才层出不穷。

    妈的,这姬衍是老天的私生子么?你至于这么照顾他嘛?!

    姬衍:对不起,有系统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画面跳转,诸葛亮站在燕营内,静静地注视着眼前这座城池。

    他的名字,叫历城。

    上一次战斗之中,虽然燕军曾一度占领了这座城池。但为了科举考试,姬衍又下令退还了历城,历城这才回到了齐国手中。

    “我。。。我终于。。。”

    诸葛亮眼神中闪过一缕火热,不由喃喃自语:“终于有。。。灭齐国的那一日了。。。”

    诸葛亮,出身琅琊诸葛氏。

    琅琊诸葛氏在齐灵王时,卷入了齐国朝廷的斗争,被齐灵王下令抄家灭族。

    诸葛亮这一支因在楚国求学,躲过了一劫。因此,诸葛家族的愿望就是覆灭齐国,为家族报仇!

    一代又一代过去了,终于到了诸葛亮的这一天。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诸葛亮突然笑了,不禁念出了他数年前的心愿:与管仲、乐毅相提并论。

    乐毅那时还是燕国第一将领、管仲也是名震八方的齐国丞相。

    诸葛亮的志愿,自然是文比管仲,武追乐毅!

    诸葛亮感慨结束后,转身回到军营里,奋笔疾书。

    他知道,敌方主将乃是鬼谷高徒孙膑,讲文化,和自己一样是个读书人。

    文化人打仗,怎么能跟大老粗一样说打就打呢?

    随后箭矢如星,垂向历城,孙膑接到了书信后,打开后惊奇的发现诸葛亮用的是齐国文字。

    “怎么,燕国的这位布政使还会我齐国的文字?”孙膑笑了笑,自嘲般开口道:“也对,诸葛孔明是琅琊人,自然会齐国文字。。。”

    说到这里,孙膑就一阵心痛。

    多厉害的一个将领啊,多强大的一个人才啊!灵王怎么就脑子一抽给逼走了呢?要是当年没有这码子事儿,大齐又能多出一位文武双全的大将了。

    出为将入为相,这个是诸侯求之不得的人才啊。

    感慨以后,孙膑打开了这张战书,仔细观看起来。

    “燕中将、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齐鲁省布政使诸葛亮,致书于齐骠骑将军、左相国孙膑。

    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不动如山岳,难测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曜如三光。

    预知天文之旱涝,先识地理之平康;察阵势之期会,揣敌人之短长。嗟尔无学后辈,上逆穹苍;助篡国之反贼,令姬职、燕丹之谋于临淄;莫不记历城之败?抛盈郊之戈甲,弃满地之刀枪。李仲都(李忠)心崩胆裂,魏文长(魏延)弃暗投明,秦叔宝(秦琼)魂归故里。

    将军无面见关中之父老,何颜入相府之厅堂!史官秉笔而记录,百姓众口而传扬:士卒闻阵而惕惕,将领望风而遑遑!吾军兵强而马壮,大将虎奋以龙骧;扫齐鲁为平壤,荡齐国作丘荒!”

    孙膑一字一字的念出,他顿时就愣了一下。

    不是因为诸葛亮的话语让他感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