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

第180部分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第180部分

小说: 燕庭帝歌(系统之逐鹿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王斯瞅见两军相撞的方法一模一样,顿时心中大骇,露色于面。

    燕军的这支部队竟然与魏国大剑士的攻击方式一致!

    对于魏王斯的惊骇,韩信倒是淡定的多。因为这支新军的训练方式本来就是照抄魏国大剑士的,进攻方式自然是一样的了。

    这是魏国大剑士惯用的进攻招式,在当面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魏国大剑士利用手中沉重而坚固的盾牌,强行过去与敌军相撞,破坏敌军的身体平衡,让敌军在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失去性命。

    唯一与魏国大剑士不同的是,燕国韩信培养的这支新军,用的是刀,而魏国大剑士自然用的是长剑。

    本来,韩信对自己的这支新军并没有抱多大期望,毕竟自己这个是全部抄袭人家的,遇到原版毕竟有些心虚。

    虽然自己人数占优,但韩信还真没有什么期望。

    韩信只希望自己的这支新军可以撑到大部队来援,自己配合大部队俘虏魏王。

    万万没想到,这个名扬天下的魏国大剑士竟然这么菜,完全被新军压着打。

    打了一会儿,韩信逐渐瞧出端倪。

    第一,魏国刚刚战败,士气涣散。

    第二,魏国大剑士时代久远,战斗技巧十不存三。

    第三,这支魏国大剑士一直在王宫之中拱卫魏王安全,没有经历过实战。

    这三点,是魏国最后一支大剑士战败的原因,也是燕国新军胜利的原因。

    燕国新军之所以能取胜,完全是靠充足的经验与高涨的士气,二者缺一不可。

    魏王斯望着战败的魏国大剑士,有些不可思议。。。他引以为傲的魏国大剑士竟然如此简单的,被燕国击败?

    “生擒魏王者,升都尉!”

    韩信忍不住哈哈大笑,没想到啊,自己竟然能活捉生擒一位王。

    “生擒。。。”

    魏王斯顿时脸色惨白,随后恶狠狠地道:“寡人就算是死,也绝不受此羞辱!”

    说罢,魏王斯便一头撞进了周围残留的魏国大剑士的利剑上,登时身亡。

    “叮。。。。。。检测到敌方有能力值单项超过85的人才阵亡,魏斯——武力值51,统御值88,谋略值89,内政值94,魅力值96,忠诚度等级为…3。”

    “魏文侯,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人,魏桓子之孙。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公元前445年即位。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威烈王正式承认为诸侯,成为封建国家。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王死,全场顿时就一片寂静。

    韩信万万没想到,魏王竟然如此刚烈,宁死不受辱。

    “大王死,臣下自当追随!”

    一旁的惠施念念有词,抽出一柄佩剑正欲自刎。

    韩信赶紧吩咐左右,开口道:“快!快拦住惠施!本将丢了一个魏王,可不能再丢一个魏相!”

第294章 双侯() 
李靖登上城墙,眺望远方集结的三国部队,有些紧张。

    毕竟是二十八万兵马,不是二十八万头猪。。。就算是二十八万头猪也得杀几天才能杀完吧?

    而自己,只有六万。

    同时,李靖还接到一封关于其他战线的战报以及其他军部的信息,大体意思是:魏、韩两国覆灭在即,望其支撑五日,待韩信、乐毅引兵来援。

    这些消息给李靖很大的压力,毕竟谁也没有那个把握可以用六万士卒挡下二十八万军队的。

    虽然李靖还有一支八万人的部队。

    要问这八万人是哪儿来的?可别忘了晋东的晋军部队被吕布招降,可没有消耗太多兵力。但李靖不敢用着八万降卒,万一突然反叛,晋东防线不就凉凉了么?

    所幸,他们还需要休整一日。

    所以这五日的期限,第一日多半会有惊无险,顺利通过。。。而第二日就悬了。

    敌军多半会由此,展开猛烈的进攻,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李靖的防线。

    “将军,燕军在前方驻扎。。。晋东地势易守难攻。。。我军是否选择绕行?”三国联军的中军大帐中,一名来自晋国的小将对着杨业道。

    “不可!”

    杨业还没说话,一旁的暴鸢、陈庆之就坐不住了,当即开口道。

    笑话,如今韩国、魏国的局面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当然需要他们火速赶回救援,怎么能因为路途耽误时间呢?

    绕行晋东,可足足需要多花费十三天的时间,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更别说魏国、韩国了。

    嗯,他们还不知道,现在魏国、韩国已经凉了。

    “明日斗将吧,我魏军第一猛将裴元庆定能教燕军做人,狠狠地挫败燕军的士气!”陈庆之开口道,他对裴元庆有着十成的信心,“我魏军打头阵,定能击溃燕军,让燕军尝尝魏国的厉害!”

    “不可,吕布贼子投了燕国,斗将多半会败。”杨业颓废的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

    在晋国人的心中,吕布可是盖世猛将,无人能敌。

    而且,杨业收到了一则来自晋王的密旨:尽量不要与燕国起冲突,晋国愿意以和平的手段解决事情。

    新晋霸主国晋国不想打,也不敢打。

    当了五年的霸主,晋国已经失去了五年前的勇气。

    五年前,就在燕国结束草原上的战争,灭亡金国、清国的时候,晋国北击匈奴、斩杀冉闵,南压魏韩、西抗暴秦,可谓是当世第一国。有几分数百年前三家还未分出晋国的气魄。

    这五年里,晋国享受了霸主国的待遇,他已经逐渐变得安逸了。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崛起了一个燕国。

    晋王自知自己时日无多,也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他打算忍让。

    只要晋燕之间没有战争,他晋国依旧是当世霸主。

    就好像二战的时候,英国、法国两国真的不知道德国的险恶,真的那么愚昧一退再退签订了慕尼黑条约?

    他们都清楚,一旦开战无论胜负如何,世界霸主的位置都将离他们远去。因此他们才会明知德国是个噬人的饿狼,也迫不得已的将其喂饱。

    而杨业自己也不想于燕军交手,燕军可不是块好啃的骨头,听闻吕布都败在了一个名为李存孝的燕将手中,由此可见燕军实力强横。

    还有一点,杨业参军是为了除匈奴、平北戎,可不是为了在这儿与中原诸侯交战厮杀的。

    为了北击匈奴,他的儿子们惨死一片,只剩下五郎杨延德、六郎杨延昭两人。

    想到这里,杨业的双眸闪过一缕灰暗,他已经有些累了,实在不想参与中原战争了。

    “吕布?呵呵。。。”

    裴元庆呵呵一笑,颇有不屑地开口道:“有我裴元庆在这儿,管他什么红布绿布的,都是一锤的事儿!”

    暴鸢一直在一旁冷眼旁观,他已经大体猜出了一切:韩国多半已经沦陷了。

    望着争吵不止的杨业与陈庆之,暴鸢自己却叹了口气。

    对于杨业来说,韩国、魏国亡了就亡了,也跟他没什么关系。哼,我大晋自有国情在此。

    而对于陈庆之而言,也不着急。魏国可不仅仅只有大梁一方,还有河西。

    魏王斯就算死了,也有公子嗣在河西登基,大梁部分只能选择择日夺回。

    而他韩国不一样,公子可都是在韩国境内。可以说,只要韩国完了,王侯贵胄之后将会被燕军一网打尽。

    暴鸢深受王恩浩荡,自然会誓死效忠。如今晋、魏未战先有内争,这让暴鸢有些烦躁与担忧:这样的军队可以战胜燕军吗?

    虽然他们有二十八万部队,但暴鸢隐隐约约地觉得,此战不会那么简单。

    燕国能横扫中原,不是没有底气的。

    “哼,明日对阵,我裴元庆。。。”

    “军国大计岂能儿戏,老夫看来我军应原地修整三日,第四日进攻!”

    “杨老令公,你想干什么?三日,三日之后,燕国的援军怕是也抵达晋东了吧?”

    “老夫做事,那里由得你这个后进晚辈嚣张!”

    “杨老令公,庆之尊你是前辈所以才有老令公之称,三日?三日足矣让燕军集结三十万士卒,前线之急不得不防!别忘了,晋东曾经是你晋国的领土!”

    “你这小辈,胡搅蛮缠。。。。。。”

    听着嘈嘈切切地争吵声,暴鸢听的头都大了,对着这个同盟产生了深深地担忧,只能叹了口气,独自退下。

    。。。。。。

    蓟城中,姬衍望着军报,嘴角微微上翘。

    “册封韩信为邯郸侯,李靖为中将、任镇东将军、封晋东侯!”姬衍微微皱眉,开口道,“乐毅。。。赏金千两,赐寡人宝剑吧。”

    对于乐毅的表现,姬衍不是很满意。

    平心而论,晋阳、邯郸、新郑这三座城池:最难的是晋阳,其次是邯郸,最后才是新郑。

    李靖招降吕布,收拢晋军八万;韩信斩庞涓,破邯郸,水淹大梁。

    而仅仅只有乐毅,靠着锦衣卫的新奇战法先发制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屠杀韩国高层,这才攻占了韩国。

    而且,锦衣卫的这个招式恐怕也就能用这一次了。

    毕竟这次过后,各国都会对锦衣卫有所警惕。

第295章 全力以赴() 
邯郸侯韩信、晋东侯李靖。

    燕国新鲜出炉的两位侯爵,公布之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论。

    虽然邯郸侯与晋东侯看起来,晋东侯似乎更大一些,但事实却相反。。。邯郸侯更大。

    邯郸侯食九千户,已经是燕国最大的侯爷了。这一战韩信攻破邯郸、大梁,一举覆灭魏国中枢机构,再一次闻名天下。

    邯郸侯,其实这个爵位的规格是万户侯。但姬衍只是让韩信食九千户,意思也就很明显了。

    姬衍不希望自己所在的燕国万户侯过多,然后重蹈楚国的覆辙。

    楚国现在的万户侯。。。诶,都有几十个了。楚国可以说是侯爷满地走、封君不如狗了。

    姬衍对于自己的领土,心知肚明。

    北至东北草原,南至大梁一线,东至日本四国岛,西至晋东。

    总的来说,燕国可以封赐的万户侯,只有五个人。

    这不是代表燕国只有五万人口,而是五百万人口。

    大和、鲜卑、肃慎、契丹、朝鲜五大异族尽数被姬衍收纳,潜行默化之下,实行同步。

    中国的历史可不讲究什么民族区别的。

    皆不以血统为论,讲究教化夷狄,化夷为夏。

    华夏民族最喜欢干的事儿是什么?化蛮夷为华夏,不客气的说,目前户口本上写了汉族的部分人在几千年前可能并非纯正汉族。

    历史上的东夷族、匈奴族等民族为什么消失了?并不是灭亡,而是被华夏接纳,融合。

    后来的民族逐渐有了自己的文化,不那么容易融合了。于是就有了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的政策。

    从民族程度上升为国家程度。

    现在五十六个民族,虽然偶尔摩擦不断,但不可否认,现在大家都是中国人。

    内部虽然有矛盾,但如果开战,相信五十六个民族将会一致对外,共同抗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