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74部分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74部分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他为了提气更暴了一句粗口。

    “干他娘的!”众汉人兵士也恨恨地骂了一句,随后分成若干队向着羌人的几处要紧营帐摸了过去。

    ?

    北宫伯玉刚和李文侯说完了话要离开准备什么,就听到外面传来了一声惨叫,当他掀帘yu出之时,正好有一个人也从外面抢了进来,两人正好来了个面对面。北宫伯玉先是一怔,随即面色就变了:“韩约,你做什么?”

    来的正是韩约本人,他手中还拿着一把带着淋漓鲜血的钢刀。本来他是想先解决掉那个还带着伤,没什么反抗能力的李文侯,却没想到在这里竟遇到了北宫伯玉,也是一怔。但很快地,他就恢复了镇定,二话不说便是一刀砍向了北宫伯玉的脖颈。

    北宫伯玉的动作也不慢,一看出韩约的意图之后,便即闪身向侧方跳去,同时伸手去抽腰间的佩刀。他没想到自己这里才刚想对韩约下手呢,人家就抢先一步发难了,这实在让他措手不及。

    “来人哪,有人造反!”这时,帐中躺着的李文侯也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叫喊,在发现韩约杀进来后,无力帮助北宫伯玉的他只有用这招了。

    但他却也只来得及叫这么一声而已,因为韩约并不是一个人来杀他的,后面还跟了十多名面目狰狞的汉人军士。一见他喊叫,这些人二话不说便挺刀刺向了李文侯。可怜李文侯此时身体发软,又有伤在身,连大的动作都做不了,更别提躲闪几口斫向自己的钢刀了。只听得几声惨叫,他便被乱刀砍成了数段。

    另一边的北宫伯玉此时也已经陷入了绝境,因为他所遭遇到的也不是韩约一人的进攻,而是七八个凶狠的军士。在勉强招架躲闪了几下之后,他终于被韩约砍中了持刀的右手,快刀斩下,他的右手连刀一齐与身体分离,惨叫一声的北宫伯玉便再没有了反抗的能力。

    “韩约,你为何要这么做,你一定会后悔的!”北宫伯玉看着再次挺刀逼上来的韩约,只能用言辞来进行拖延。

    但韩约却不为所动:“后悔?我只后悔当日怎么会投降了你们,闹得现在只有杀你们去向朝廷表明心迹了!”说完这话,他手中刀便狠狠地挥下,一道血光伴随着北宫伯玉的一声惨叫斜飞而起,落到了韩约的身上。

    韩约杀死北宫伯玉,又斩下其首级后,才和拿着李文侯头颅的人一道走出了营帐。这时,这军营之中已经乱作了一团,汉羌双方正混战一起。却是李文侯临死前的一声惨叫将所有人都给惊动了,而这声叫嚷也彻底激发了双方的矛盾。

    羌人本就对汉人有些不信任,一听这声惨叫便即下手对汉人发起进攻。但汉人也有所提防,而且兵力上又占了优势,所以很快地便和羌人乱战在了一处而不落下风。

    眼见内乱将起,韩约当即提着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二人的首级高声喝道:“北宫伯玉、李文侯二人首级在此,尔等还不速速放下兵器,莫要再做无谓的反抗了!”

    众羌人本还要与汉人战上一场的,一看到这两个熟悉的首领首级,顿时就泄了气,茫然地看着韩约,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了。

    汉中平三年十一月下旬,被董卓击败的羌人乱军内部突然出现内乱,韩约杀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等人,遂夺取了整支军队的主导之权。 

第92章 收编问题() 
端详着面前几案上所放的三个依旧能清晰辨认出长相来的首级,董卓的脸上露出了似笑非笑的神情,看向恭敬地站在下面等着自己说话的壮汉:“他们三个果然就是逆贼北宫伯玉、李文侯和边章?”

    “小的不敢在此事上欺瞒将军,这三个首级确实乃是此三人。就在十日之前,他们便被我家将军枭去了首级,军中羌人也都已被压服。如今,只等朝廷同意,我等便能归顺!”那壮汉当即郑重其事地说道,他正是韩约身边的亲信之人杨秋了。

    原来,就在十日前杀死北宫伯玉等人,将那支乱军指挥大权夺到手后,韩约就开始筹划如何为自己等找出路了。而归顺朝廷自然是最为妥当的做法,他这才派出了心腹杨秋携此三人首级来求见董卓,希望由他来做个中间人,使朝廷能够答应他们的请求。

    “那韩将军有什么要求没有哪?”董卓的目光又一次落到了那三个首级之上,就是这三人,闹得整个西凉一年多来不得安宁,这次终于作法自毙了,这让他的心情很是畅快,这语气也变得好了许多。

    “我等皆是有罪之人,不敢奢求朝廷有何封赏,只求朝廷能准我等归附,并不加罪!其实我等汉人之所以归于羌人那也是为势所迫,不得不做此选择,而前几日有董将军一战击溃羌军主力,这才使我等有了反正的机会,还望将军明查!”

    “哦?这么说来你等作乱犯上倒也是情有可原了?”董卓又一次似笑非笑地看了杨秋半晌,随后才道:“某倒是可以接受你等说辞的,但朝廷中诸多公卿大人是如何想的,我却无法做主了。”

    “多谢董将军的信任。”杨秋见董卓似有所意动了,便立刻道谢,却不敢多说什么。

    “你先别急着谢某,我还有一事不明想要问一问你,那就是为何你们找的是某,而非张大帅呢?如今这西凉军务之事,多半还是张大帅做得主哪。”

    “这个……还望将军恕罪,此事关系到我等性命前程,不敢轻忽,而就我等所知那张大帅并不晓军事,只怕不懂其中利害,唯有董将军才是我西凉军中的灵魂人物,故而来求见于你了。而且,击败我们大军的是董将军而非他张大帅,军中之人最佩服的便是如董将军般能战的英雄,故而……”

    杨秋这话说是想请董卓恕罪,其实却句句都在讨好于他,这让董卓再次露出了一丝笑意来。不过纵然心中欢喜,他也没有当即就答应下此事来,只是道:“兹事体大,某需要思虑周全之后才好给你们答复,你先下去休息,两日之内再给你答复。”

    “是,那在下就静候将军的佳音了!”杨秋不敢过分追逼,只得在拱手之后由几名军士监视着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去,把文优和仲凌他们都叫过来,此事必须与他们一起参祥。”待杨秋离开之后,董卓便开口叫人了。不过一会工夫,几名他最是亲近之人就陆续赶来了,除了马越和李儒之外,尚有李榷、胡轸等一干将领。

    待人都到了之后,董卓就笑着冲马越说道:“想不到仲凌竟一语中的,那羌人乱军果然起了内乱,而且还将北宫伯玉等几个贼首的首级也都送到了我的手中。当然,经此一变之后,这羌军就不能称之为羌军了。”

    众人一听,纷纷都用钦佩的目光看向了马越,有人更是冲他连连拱手,说了几句佩服。对此马越也忙拱手回礼:“不敢,在下不过是就叛军的内部情况做出的分析而已,实在算不得什么。若没有主公指挥得当,众将士们奋勇拼杀,叛军内部也生不出如此乱象来。”

    “仲凌,你在此事上是确实有功的。若不是你阻止了某继续追击,只怕叛军内部也不会这么快就出现分裂,那这三个首级也不可能出现在此了。你居功至伟就不必再谦逊了,某有功必赏,一定会好好赏你的。”话说到这里,董卓的语调突然一转:“不过今日把你们叫来却并非为了表什么功劳,而是为了一件有些为难的事情送到了门前。那叛军现在已经被一个叫韩约的汉人给控制在手,他倒也聪明,不敢再与我大军争锋,不但送来了三名贼酋的首级,而且向我请降了。

    “若某准了他们所请,并且向朝廷陈明一切,只怕会惹来某些人的不满和非议。但若是就此拒绝了他们,又有些不甘,对此诸位可有什么看法么?”

    “主公,现在我们可是立了大功劳的,有叛军想归顺我们自然可以接纳了。想必朝廷里那些人也不敢说什么,毕竟有何大将军在朝中为我们说话。”李榷第一个说道。

    “不错。主公你所担心的不过是那张温老匹夫而已,在我看来如今他已是自身难保了。几番战斗下来,他几乎没有打过什么胜仗,朝廷迟早都要罢了他的官职的,所以根本不必理会他会有何想法,只要我们把叛军归附的事情也办成了,他就要彻底从我凉州滚蛋了!”胡轸也抱着同样的想法说道。

    “在下却以为如此并不妥当。两位将军所言虽然有一些道理,但却也将带来不少的麻烦,此事还得三思而后行。”李儒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那张温现在已不足虑,但他背后的那些宦官的势力我们却不得不防。而且我们若是接纳了叛军归降,便是于礼不合之举,主公毕竟不是西凉军务的主管大帅,如此越俎代庖行事,势必会给人留下把柄。即便现在他们一时发作不得,留下这个祸患总是不好的。”

    “在下也是这么想的。”马越也点头附和李儒道。

    “两位先生怎的如此瞻前顾后,主公现在兵力尚单薄,若是能吸纳这些人为我所用,必能使我们在西凉的根基更加的牢固,若是放过了这个机会让张温等得了去,只怕将来会后悔哪。”李榷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且上前一步抱拳道:“主公,我们现在的兵力不过三万许,若是能再增加三四万人,就足以成为一方牧守了。到时候,即便朝中那些人真有什么不满,以我们的实力也足以自保了。”

    “这个……”董卓听了这话,却也有些心动了。他本就不是个忠心之人,如果有一个能壮大自己的机会,当然不想白白放过了。

    “李将军此言谬矣,你这样的想法只会陷主公于不义。”马越见状,赶紧上前一步说道:“主公还请听我一言。虽然如今朝廷内部纷争不休,地方势力也因为黄巾之乱后朝廷控制之力日渐衰落而开始各自为政,但朝廷之威尚存,主公若是摆明了与朝廷对着干,势必会引来群起而攻之,非智者当取。”

    “我也赞同仲凌的看法,现在摆出与张温等人完全为敌的架势,势必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让朝廷对我等生疑,猜疑主公别有用心。现在我们的功劳已经足够,过尤不及,还是不要再生事端为好。”李儒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董卓见自己的两个心腹谋士都不同意如此行事,心里也开始犯起了嘀咕,难道这么做真对自己不利么?但他又实在不想把这么一桩大功劳送给张温哪,所以便又问道:“难道就这样将这功劳拱手送与张温,那也太便宜他了吧?而且如此一来,在朝廷看来,他也不是一无是处,势必会影响我们在西凉的发展。”

    “不错,此事我们若不做,那韩约必会再去寻那张温,到那时只怕就与我们不利了。我们绝不能看着事情就这样发生。”胡轸点头道。

    “在下有一浅见,或许能避免这样的不利之事真个发生。”马越已经想到了董卓会有这方面的考虑,便道出了自己的办法:“其实韩约之所以会向主公请降也是迫于形势,想必现在他们已快要断粮了,同时也是怕主公再次对其用兵,现在的他们已经不堪一击了。若是此时主公能给他们提供一些粮草,只是暗中将他们收为己用而不上报朝廷,如此才是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

    “什么?”众人听到马越这个极其大胆的建议之后都是一惊,这可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法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