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18部分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18部分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董卓还希望朝廷在得知羌人作乱后就把自己官复原职,然后让自己带兵平乱呢。可没想到最终朝廷却根本没有想起他来,而是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耿鄙这样的无能之辈,若说他没有怨怼之心是不现实的。

    不过,即便心里有所怨恨,面前的又是自己信任的谋士加女婿李儒,董卓也依然没有太多的情绪表露,只是认为耿鄙必然会失败,到时候自己就有机会了。

    而李儒可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继续说道:“不过事无绝对,岳父若是耿鄙此番真个万一取胜了呢,那对我们可就大不利了。”

    的确,若是耿鄙带了凉州之兵平定了羌人之乱,其在西凉的地位,以及在朝廷中的地位都将大涨。到那时,朝廷就只记得耿鄙而将完全忘记曾经有个叫董卓的人了,他很有可能就要这么平淡地过一生了。

    虽然董卓对这样的推测很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皱了下眉头:“那依你之见,我们却该如何做呢?”

    “以小婿之见,我们该当出手帮一帮他。”说这话时,李儒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来:“牛辅身在军中,应该有法子行事的。”牛辅和他一样既是董卓手下心腹,也是其女婿,可以说是对其最是忠诚的几个人之一了。

    董卓沉吟了起来,作为统过兵的人,他自然知道一旦内部有人心怀不轨对军队的破坏之大的,他更明白这样的后果。很可能这会导致凉州大军整体的崩溃,最终凉州为羌人所夺。但一想到如果耿鄙成功对自己的伤害,他还是很快就将这分顾虑抛到了脑后:“就照此而行吧,牛辅一定能把事情完满做成的!”

    “那小婿这就想法子去通知于他,让他相机行事!”李儒说着站起了身来,便要去安排一切。董卓满意地点头,然后又叮嘱道:“此事重大,务必要谨慎行事!”

    “主公放心,儒一定不负所托!”这一回,李儒没有再以翁婿相称,而改成了主从的称谓,这就更多了一分的慎重之意了。

    待李儒离开,董卓便也出了听雨亭,来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迅速地写了好几封的书信,然后叫来亲信手下,命他们将信送往各处。以董卓以及董家在西凉多年的经营,其势力自然不只牛辅一人,为了确保自己的算计能够得逞,他这一回将动用所有能用的力量来扯耿鄙军的后腿,务必要陷其于死地!

    在董卓秘密想要对付耿鄙的时候,陇县城里的官军也都知晓了朝廷的意思,其中就包括马腾。而当他把这个消息转述给马越知道时,后者的脸上露出了担忧之色:“父亲,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哪。耿鄙此人能力有限,更从未有带过兵作过战,让他领兵与羌人一战岂不是拿几万大军,整个西凉开玩笑么?”

    “圣旨上这么说的,难道我们还能拒绝不成?”马腾也对此很是不安:“小康,你对此可有什么破解之法么?”此前的一系列之事,已经让马腾对儿子的智谋产生了某种依赖,现在有了问题,也忍不住想问一问他。

    但这一次,马越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虽然如今羌人之势已经比我们更大,但他们毕竟是异族,不得民心的。只要三军肯用命,扫平他们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不过,这事是不能再拖,必须让耿刺史赶紧出兵,在羌人的势力没有再一步膨胀之前将之平掉!”

    “也只有如此了,我这就去见李太守,让他与其他官员一道进言,敦促耿鄙出兵平乱!”马腾当即做了决定,甩手就往外而去。而马越的最后一句话却被他忽略了:“而且耿鄙一旦掌握了如此大权,势必不会放过我们这些与之为敌的人的,我们也该有所准备了!”

    @@@@@@@@@@@@

    本书已发有十天了,路人有些话也可以说一说了,待会有个单章会发出来,望各位能去看看,谢谢! 

发书十天的心里话() 
首先,得谢谢各位的捧场,能让路人的这本书在发书后第九天,也就是昨天就升到了分类新书的第一位,在这里路人要拱手多谢了。

    第二,说说之前一本不成功的扑街书的事情文有所了解的路人在上一本里妄想写一点架空的历史小书,并且想不某些yin暗面的东西写进去。结果却是不自量力,贻笑大方了。而成绩,自然更是惨不忍睹。

    虽然最终,我还是好歹把书给完结了,但事实上却是一本极度不负责的书,路人在这里要和可能看过此书的各位说一声抱歉,污染各位的眼睛了。

    在那本书的失败后,路人想了好久,考虑过要不要就这么放弃了。但最终,还是决定继续,因为写书是我的兴趣所在,能写出让大家看到的小书,把我心里对某些事情的观点道出来,对自身来说也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过,路人是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再写什么架空小说了,所以这次把新书背景定在了三国这个大热门的时期。

    三国是大热门,但也很不好写,因为有太多的珠玉在前了。为了对得起各位来捧场的书友,为了不再扑街,这回路人是做了不少准备的,还跑到了小县城小小的图书馆里背了不少书回来啃。所以这次两本书之间的间隔才会长了些。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各位一件事情,已经尝过扑街滋味的路人不会再走同样的道路了,一定会好好写出这本书来,以报答大家的。

    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那就是——今天两章路人都没有求关照,所以在这个单章里,路人就拉一拉收藏和红票了,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路人,让我这本应该不会太差的三国小说能有更好的成绩。路人再次拱手以求,拜托诸位了!!!!!!! 

第22章 败局已定() 
马腾、李相如的劝谏并没有能说动耿鄙,在他想来,既然羌人势大,朝廷自然就当以稳妥为主,在其他各郡兵马没有赶来之前,陇西的人马无论如何也不能擅自主动出击的。

    而这一拖,居然又是一个多月,这让整个凉州的形势变得更加的严峻。就在时间进入深秋之后,乱军再次东进,而此次他们的目标就不是周围的小城小县了,而是直奔凉州中枢——陇西郡而来。

    即便有不少的马贼已经为人所说动,开始有组织地对叛军进行袭扰,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不到千人的sāo扰队伍并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反而使得不少人马因此丧命。如此一来,等到乱军进兵陇西郡时,他们已全无后顾之忧。

    经过半个月的进击,中平二年的十月下旬,乱军杀到了陇西重镇——金城县下。金城便是后世之兰州,其地理位置很是重要,扼守陇西郡之西面,可以说是陇县面前最为要紧的一道屏障,为防有敌入侵,此地驻有三万大军,照理是足够守住一段时日的。

    但事实却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在乱军围攻金城的第三天,守城汉军就突然将一颗首级,而后城门大开,城中三万守军悉数投降。当看到城内守军高举着兵器出来投降之时,乱军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大感意外,甚至要怀疑这是官军在用诈了。

    只是当有人认出那被抛下城来的首级之主正是金城太守陈懿之后,他们才相信官军这的确是出城投降来了。但一个疑问却还是困扰着他们——为何守军在大有机会与自己等一战的情况杀主官开城投降呢?

    这个疑问,由一名三十多岁,赤红脸膛的将领给出了答案。此人姓韩名约,字文约,乃是这金城县里一名战将,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乃是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

    就在一个月前,韩约就因一些琐碎小事与太守陈懿发生了龌龊,双方不欢而散。当时韩约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里,毕竟他手握军权,即便陈懿是太守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可谁知道,这时朝廷却突然将统兵大权交给了耿鄙,而陈懿也与耿鄙一样,都是靠着向朝中宦官奉承阿谀而得到的官职,两人的交情向来不错。

    这样一来,当耿鄙掌握军权之后,陈懿也就水涨船高,连军权也已被其拿在了手里。韩约当时也没把此事放在心里,他早已忘了前段时间里自己与陈懿之间的争吵了。可没想到,他忘了,对方却并没有忘,就在乱军攻城之后,陈懿就找借口要对其下手了。

    昨天夜间,当指挥守军抵挡乱军攻城一整天,疲惫不堪的韩约下城休息时,一队官军突然上来就把他给围了起来。韩约顿时就怒了:“你们这是做什么?难道想造反么?”

    这时,陈懿施施然地从人群之中走了出来,一脸正气地道:“姓韩的,你就不要再装了,你与城外乱军勾结之事我已全部掌握,束手就擒吧!”

    “你说什么?”韩约勃然变色,随即才想到了问题所在:“你……你这是在陷害于我!”

    “陷害?若不是如此,何以你两日下来依然不能将乱军杀退?本官看得清楚,你这分明就是在拖延时间,好给外面的乱贼创造破城的机会!”陈懿冷声道,随即又下令:“来人,将韩约给我拿下,但有反抗,格杀勿论!”

    那些官军都是陈懿的心腹手下,听得他的吩咐,不待韩约争辩就已经凶狠地扑了上来。韩约此时也已经知道对方这是在公报私仇了,借着一点由头就要把自己杀死,他自然不会真个束手就擒,便即拔出佩刀与官军战了起来。

    韩约一身的武艺虽然不弱,但终究劳累了一整天,再加上以寡敌众,还是在一会之后被打落兵器,身陷人手。看到韩约被拿住了,陈懿更是得意一笑:“韩约,看来你确实心里有鬼,不然怎么会抵死反抗呢?来人把他投进大牢,待退敌之后,本官便会向朝廷禀明此事,再杀他也不迟!”

    就在韩约自以为必死之时,当日半夜,几名亲兵就冒险偷进了大牢,将他给救了出来。韩约作为金城多年的守将,在军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现在一旦得以脱身,他就立刻返回军营,将手下兵马召集起来,而后就对陈懿所在的太守府发起了攻击。

    陈懿全无防范,再加上身边能战之士不比韩约,很快就落到了对方的手里。这一刻,他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他应该在之前就把韩约杀死的,不然也不会出现眼前的局面了。但因为韩约在军中的声望,担心杀他会惹来众军士的不满,陈懿才暂时把人看押起来,却让韩约翻了身。

    “韩约,你……你待如何?不要忘了,我可是朝廷指定的金城太守,你要是敢动我,就是造反作乱,朝廷一定不会饶了你的!”虽然说着威胁的话,但还是表露出了他的色厉内荏。

    韩约寒着一张脸,也在做着权衡。眼前这人几次与自己有仇,今日更差点取了自己性命,无论如何都不能留,不然谁知道此人会不会也突然把局面翻过来呢?可要是杀了他,却该如何向朝廷交代呢?这让韩约左右为难,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这时,身边一个叫边允的将领提醒道:“韩兄,如今局势,我金城未必能守得住。要是坚持守下去,恐怕我们也是死路一条,何不……”

    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韩约却明白了其话里的意思——他是要自己开城投降哪。这的确是最有利于自己的作法,既不怕朝廷怪罪,又能保自己性命,可谓一举两得哪。

    那边陈懿也想通了其中关键,脸色顿时就变了:“韩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