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144部分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144部分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洛阳那边出了大事,董卓丧心病狂,在把城中官员和富户都强项搬迁之余,更把主意打到了我大汉历代天子的帝陵上去了。听说由其麾下的得力干将吕布率众行事,已开始挖掘帝陵了。”曹cāo用很是沉重的语气道出了这个消息。

    “什么?”这一下,袁绍的面色也陡然变了:“竟有此事?他当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为天下人所唾弃的事情来?”

    “我派出了密探在洛阳,这个消息正是从他那边而来,应该是错不了的。而且以董卓向来的行事作风,也的确不会在意天下人的看法,不然他也不敢行废立之事了。”

    袁绍登时就陷入了沉思,这事实在是太大了,不但会让天下人一起唾弃董卓,就是他们这些人也逃不了干系。因为董卓是在与他们关东联军的战斗失败之后做下的如此之事,那有人便要问一问,为何关东联军在取胜之后却没有趁胜追击,彻底将董卓赶出洛阳或是消灭了,不然何至于有如此惨事发生呢?

    一时间,袁绍心头的压力就不禁重上了好几分。他眯起了眼睛,沉吟了起来:“这事究竟是真是假?若是假的当然一切好说,可一旦是真的,我们所要承担的压力就太大了。想必天下人很快就会声讨董卓,而我们这些人也必然为他们所指责。是否该早些出兵呢?这样一来,或许还能堵住天下人之口,让他们无法以此为借口来声讨我们。”

    想到这里,袁绍却又想到了前几日里自己自以为聪明的一个举动,将一封措辞极其严厉的书信送去了洛阳,严令董卓交出天子和百官,从洛阳退兵。他当然知道这书信对方不会当一回事,之所以这么做却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忠义而已。同时,若董卓在随后退出洛阳——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把朝臣天子和洛阳财富都席卷一空——他袁绍以一封书信斥走国贼董卓的事迹也必然扬于天下。

    而现在,书信才到洛阳,董卓还没有做出回应呢,他们便悍然发兵了,这原来的打算便全部落空,甚至会让人看成这书信是袁绍迷惑敌人的手段,这就不是希望以忠义扬名的他所愿意看到的结果了。

    看到袁绍在听了这番话后依然没有当场做出决定,曹cāo的心里更是鄙夷:“这人究竟是怎么想到?难道还不明白事情的轻重么?却将一些蝇头小利看得比这些大节更重,此人当真是无能已极!”

    袁绍可不知道曹cāo心里正在暗诽自己,在沉默权衡了半晌之后,终于咬牙道:“孟德,看来这回我们是必须尽快出兵。不然光是天下人的舆论就能把我们这十多路联军给骂死!”

    “他总算是想清楚其中利害了。”曹cāo舒了口气,点头道:“本初兄说的是,此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尽快做出正确的应对。这样对我们的声名才不会有所损伤。想必其他各路将领也会同意我们的意思吧?”

    ??

    就当关东联军各路人马因董卓的这个疯狂举动而不得不出兵时,身在洛阳的董卓刚收到了来自袁绍的书信。看了那封措辞严厉,一副居高临下态度的书信后,董卓便冷笑连连,将之弃于地上:“黄口小子也敢在某面前大言不惭。他袁家满门皆被某所诛杀,难道某还会怕了他一个人么?”

    “主公息怒……以在下之见,他这不过是沽名钓誉的手段罢了,实在不值得主公如此动怒。”李儒却一眼看穿了对方的用心,冷笑着道。所以咱们对付他最好的法子,就是把此事秘而不宣,如此他想出名也出不了了。

    “唔,文优此言深得吾心。”董卓这才恢复了脸色。而这一天明显不是个平淡的日子,就在他们说完这话后,便见吕布派了人前来禀报:“主公,桓帝之陵已被我等掘开,其中有金银无数……”说便便把一串详尽的数字报了出来,却是一笔极其丰厚的财富了。

    董卓顿时站起了身来,然后哈哈大笑:“好,某果然没有打算错了地方,这帝陵确实所藏丰厚,一旦掘开那十来座陵墓,某就能再招一支精锐之师去与那些反军再战一次!” 

第183章 布局() 
自古以来国人都是敬天敬祖,事死如生,讲究的便是一个厚葬之风。而身为天下之主的一国天子,死后的陵寝自然更是奢华,其中陪葬之物让人垂涎。不提千古一帝始皇那传了数千年的神秘陵寝,便是汉时众多帝王的帝陵那也埋藏了为数众多的珍宝器具。

    不过因为大家都知道帝王陵寝之中必有宝物,所以这盗墓之人便也把主意打到了这上面去。为了防止自己死后还被人惊动sāo扰,历代天子的陵寝都是设有各种机关消息,甚至还有守陵军士把守的。

    但这一回他们遇到的是董卓这个狂人,之前所布下的准备就全没了用处。因为盗挖他们陵墓的已不是三两成群的小贼,而换作了装备精良,人数庞大的军队。面对厚重封闭的墓穴石门,他们甚至都能调动攻城器械进行撞击破门,那这些墓中的机关自然更难发挥什么效用了。

    所以短短几日工夫,就有数处汉帝陵寝被吕布所破,其中珍宝也都被拿了出来。当这些宝物和金银被呈送到董卓眼前时,他多日来的郁郁心情总算是好上了许多。仔细打量着满地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冥器,董卓一双眼里都闪烁着贪婪之色:“我虽然猜到了这帝王陵寝之中多伴葬着珍宝,却也没有料到竟会有这许多。这才只掘开了桓帝的陵墓而已,若是能将其他诸多陵墓全都挖掘开来,何愁大事不成哪!”

    他说的确是实情。无论任何时代,打仗最主要靠的还是金钱的支持。而他董卓在西凉有偌大的权势,之所以只能拉出这么一支人马,也是因为钱财上有所不足。而这一回,通过挖掘汉帝陵墓,他却骤然得了这许多的钱财,只要善加利用,以之招揽人马的话,短时间里就能拉起数支精锐之师了。

    想着很快就能拉起数支大军,再与关东联军一战,董卓的心里就有些不舍得这样离开洛阳了。毕竟洛阳可是眼下天下的中枢所在,不是万不得以,谁肯就此放弃哪。

    在沉思了半晌后,董卓便自己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有了这大笔的钱财为后盾,某以为我们还大有与敌一战的资本哪。尤其是最近有不少在虎牢关下被打散的人马都归来了,我们是否可以再守一守洛阳城呢?”

    之前虎牢关一战,虽然西凉军大败亏输,被杀得四散而逃,但伤亡却还没有那么可怕。毕竟关东联军也不可能完全撒开了追击那些如散沙般逃窜的敌军,所以一场战斗下来,西凉军的元气却还是在的。只是这些人马要重聚董卓麾下却要一段时间,而此时关东联军又士气高涨,所以他们才会生出离开洛阳之心。

    不过在看到这些钱财,再有人马不断归来之后,董卓又不想就此认输,而希望能再撑上一段时日了。但这一点,他手下的众人却是不看好的。在犹豫了下后,张济就率先开口了:“主公,此事怕是难成哪。这洛阳虽然城高池深,可地势却不够险要,没有了虎牢雄关在前抵挡,想要抵御外敌怕是有些困难。而且,虽然不少人马已重投麾下,可毕竟都是败军之将,此时怕是难以生出勇气与叛军一战的。另外,城池广大,人马却不充足,敌军有的是办法从某处突入城中,这洛阳是很难守得下去的。所以末将以为,还是退去长安最为妥当。”

    “张将军说的是。现在洛阳几已成了一处空城,再守他也没有什么必要了。”李儒也跟着说道:“而且,那些被我们强行赶往长安的人怕也未必会心服,属下以为只凭押送他们去长安的人很难压服他们,还得主公亲自在场,方能让他们听从安排。至于这洛阳城,只要咱们能在长安发展出足够的势力,再夺回来便是了。”

    其他诸人的想法也与张济和李儒的想法很是相似,都以为此时该当西去长安,然后再徐图后计。现在他们都直言劝说了,这些人便也不再藏着,纷纷表示附和。听众多属下都是一个意思,董卓便知道自己想留人守洛阳的想法是不可能成了,但他依然很不甘心,就这样把这一处天下中枢让给了那些敌人。

    一直不曾出言的马越已看出了董卓的心思,便在众人住了口后说道:“主公可是不甘心就这样把洛阳拱手出让给那些叛军么?”

    “不错,某正是这个意思!”董卓眼里闪着恨意:“他们打出了旗号要与我不死不休,若我们就这样退出洛阳,势必增长了他们的士气。而且,天下各处之人也都在看着呢,一旦发现我们连这洛阳都弃了,这些势力必然也会加入到叛军的行列,到那时候,只怕会让他们的实力大增,于我们也很不利哪。”

    这一点,众人自然也是清楚的,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说才能说服董卓了。马越却早想到了董卓会有次顾虑,便说道:“主公其实把他们想得太过无私和强大了,以在下之见,让他们取下洛阳城反而对我们有利。”

    “嗯?此话怎讲?”董卓听他这么说话,便生出了几分疑惑来。

    “其实这些关东联军看似强大,事实却非如此。联军者,乃是诸多人马配合着才能成事,一旦人心不齐,人马越多,这麻烦也将越大。”马越笑着说道,很有点指点江山的味道:“其实他们这些人马并不一心,从他们在取下虎牢关后却一直不曾有所行动就能看出端倪了。这些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人马有太多损伤,而之前几场战斗下来,他们也领教了我们西凉军的厉害,自然更生出几分忌惮了。

    “而现在,咱们已摆明了要离开洛阳西去,他们自然更不会逼迫过甚,从而导致他们伤亡过大。这便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私心所在,他们只想着咱们弃城而走,从而好兵不血刃地拿下洛阳,以之成就一番功劳。”

    “你说的这些某都清楚,却又与我们何干?”董卓有些不耐地说道。

    “既然这些人各有私心,便一定有所矛盾。只是因为有我们西凉军这一强敌在前,他们才能联合一起。可一旦取下了洛阳城,情况便自不同了,这可是我大汉中枢,取下此城的意义非同小可。主公以为他们在进了洛阳后还会如之前般的团结一心么?”马越摇了摇手,很是果断地道:“明显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内部必然会起冲突,到那时别说再攻我长安了,便是想继续保持眼下的势头都已不成,所以这洛阳就是他们的终结!”

    “仲凌说的对,只要咱们一示了弱,他们便会自行内乱,到时再一一击破,就足以底定天下了!”李儒也是双目放光地说道。

    董卓沉吟半晌,也不得不承认马越的推断很有道理,但他却又怎都咽不下那口乌气,想着是被人逼得从洛阳仓皇而走的,董卓心里就大不是滋味。

    “主公,其实舍弃洛阳还有一个用处,不过却须主公肯彻底舍了他才成。”马越又说道。

    “还有什么用处?”

    “我们可以用洛阳来给叛军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马越嘴角闪过一丝狠厉之色,随即便把自己的意图道了出来。

    众人听他把计谋道出后,也不禁都倒吸了口凉气:“你要毁了这中枢之地?”

    “不破不立。既然要想给叛军留下深刻教训,总要付出些代价的。却不知主公可肯舍弃了洛阳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