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75部分

三国新马超-第75部分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架名士的爱好已经声名在外,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嘛

第123章 军事改革要领() 
计策已定,马超便星夜召庞德、丑哥、马岱等人撤军回扶风,给董卓留下一个‘俺马家只是打工仔,不占朝廷一丝便宜’的好姿态。

    而暗中,马超悄悄给了分散在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暗影一项任务,那就是蛊惑人心。无论是什么铁牛入海,捞出来腹部有字;还是浇筑铜人,样貌极像马超;抑或是干脆吹牛不上税、买通那些占卜之士给马家身上笼光环神马的,都同时动手,力争弄得人心浮动,心向马家便好。

    同时,贾诩也暗中大动手脚,利用那些受过马家恩惠的孩童口中,将什么‘羌胡乱、凉州哀,风平二十年、伏波定后人’的歌谣传了出去。原本,这些童谣当中也听不出什么政治倾向,可随着东羌部落陈兵北地、新平两郡的态势,一下让有些人猜出了这童谣的寓意:

    东羌部落又要大举进攻凉州,这不是正好应对了童谣的前两句吗?而后两句,定然是能平定凉州之乱的偈语,风平二十年,说的是汉朝伏波将军马援安抚蛮夷二十年的功绩,而后一句,明显是指伏波将军的后人,也能平定羌胡之乱的意思嘛!

    由此一来,扶风、新平、北地三郡的百姓都将眼光放在了西凉马家身上,蓦然发现,这支大军到来之后,的确是秋毫无犯,保境安民。尤其是马家的大公子,还深入羌胡腹地、为大汉边塞的安定立下过汗马功劳。

    这下,拥护马家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在凉州地区广为传唱,甚至都飘过长安朝廷,直达冀州、兖州、豫州、东吴等地区。马家的威势,一下展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四方诸侯,也纷纷将目光放到了西凉马家身上。

    而这个时候,贾诩已经在前往长安的路上了。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护卫他的西凉铁骑当中,除了正规的西凉健儿之外,还有五十暗影:他们此去,是遵照少主的吩咐,在长安扎下眼线,时刻关注朝廷的动态。

    大军也在贾诩动身后便回到了扶风,此次出征,西凉铁骑并未有损伤,相反,还带回不下于五千的贼寇。至于物资方面,却是没有多少。一来是这些贼寇本身就没一个铜板,二来是因为新平郡日后就是自己的治下,没必要从新平郡那里捞钱。

    此役,马超不仅对兵法韬略有了深刻的认识,更是深深理解了孙子的一句话:

    “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这句话,马超之前本来只是有所感悟,但此时看到孟达那副如死了亲爹一般的脸色,他的心也不禁在哀嚎:他娘的,这哪里是在打仗,分明就是在烧钱啊!

    之前,马腾手里有点小钱儿、后来马超又赚了不少钱,最后,加上扶风郡的存余。马超丝毫没有操过军费的心。可现在,只是一万西凉铁骑的出击,而且还是速战速决,几乎没有损伤的战役,就让孟达有些承受不住了。

    此时,马超痛定思痛,只要这段时日平静之后,自己一定要先将兵工厂的作业停下来,先弄几款拳头产品,来带动马家经济增长不可。

    不过,总的来说,这场战役,仍旧是辉煌的、伟大的,尤其可以说,是很及时的!

    俘虏整编之后,战斗力得到了检验,士气获得了极大的鼓舞,从此更加坚定了这些俘虏誓死为马家卖命的想法。

    其实对于军事改革,在马超的臆想中这个问题似乎不算很为难,在马超前世那个时代的无数革命前辈早已作出了光辉榜样,经过若干学术家的整理之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

    首先军队的成员必须为劳苦大众为主体,然后领导者对这些士兵进行深入浅出的思想教育,同时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让所有的军队成员享受一定的物质成果,最后就是各种各样的引导启发,比如控诉地主老财、忆苦思甜等等实用价值极高的节目,其间宣传机构必须一直保持高强度的运转,穿插在各种环节之中。

    如果这样干下来的话,那么军队的凝聚力基本上就会达到一个恒古未有的高度。据马超所知,当年确实有几支军队成功的被塑造成这个样子,除了战斗力极为坚韧之外,军纪也好得离谱,从后世的无数例子来看,军人们对纪律认识已经达到了人体本能的程度,很多人宁愿死亡也不愿意侵占老百姓一针一线,如果说就军队模式来比较的话,岳家军和他们比起来几乎就可以算是土匪了。

    不过马超却发现自己好像没这个本事,首先思想教育就搞不过来,他没那么大本事创造一个先进的思想体系,目前只能开战一系列的简单洗脑活动,让这些穷哈哈的士兵知道,是马家给了他们土地,给了他们房子,给了他们媳妇,给了他们钱财。离开了马家军,你们这些大头兵,就会成为乱世诸侯乱战的牺牲品,别说是财产,就连小命儿都保不住。幸好,这些大头兵也都没什么文化,加之马超的洗脑内容也正确。所以,这伙子人都马家可以说是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至于说什么朝廷,他们眼中可没这根儿筋。

    其次重新分配也不现实,毕竟,此时的马家,本身就是地主阶级。若是说打倒地主老财,那第一要干掉的,就是拥有马家兵工厂、马氏农场、马氏牧场的马家。这说什么也是不行的!想来想去,马超的新政,也就是将那些无主之田分给士兵,到底汉末的诸侯军也不比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战斗力还没那么强悍。

    不过,最后一点,宣传造势活动,一定要轰轰烈烈搞起来。这个,马超还是很有自信的,也是觉得很必要的。

    所以,这段闲得无事的马超,又整出了一些勋章,要在授功台上,给这场战役的优秀士兵一个荣耀!

    如此这般之后,马超再带着他们去抢劫、去绑架,他们才不会有一丝疑问。甚至,就算是马超要兴兵造反,这些人也会极力相应拥护!

    因为,有奶就是娘,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嘛。

第124章 授勋及经济战争() 
站在那临时搭建的木台之上,这次底下那些俘虏士兵不再是战战兢兢的德行,隐隐约约之间俱是一幅神色激动的模样。

    无他,只因少主今日召开的是授功典礼。

    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前世的颓废小技术员马超竟然没有一丝慌张。不紧不慢地掏出了一块圆饼状的勋章牌——这是马超专门让锻造屋打造的,正面刻着“马家精英”这四个浑厚的汉字。

    “马家军萧天,此役孤身深入敌内,机巧善干,骗得候选出击并里应外合打开三面城门,为此次战役立下大功,特连升两级,入军事培训管培训,结业后,即刻出任亲卫什长一职。并赐予铜制‘马家精英’勋章一枚,同级什长,均要施礼为敬!”马超朗朗的声音响起,最后慷慨说道:“萧天,上台授勋!”

    马超话音刚落,恍惚如在梦中的萧天激动地哆嗦着,慌乱走上台去。马超上前扶住萧天还有些摇摇欲坠的身形,为萧天正了正衣衫,郑重把“马家精英”的青铜勋章别在萧天胸前。

    看着那个威猛机警的汉子在帅得不像话的马超面前腼腆的模样,让在场的士兵都有点好笑的感觉,不过,随即一股失落的情愫便由心底产生:由少主亲自授勋,此等荣耀,为何不属于自己?

    萧天不知所措茫然承受着。马超拉着萧天转身正对台下,庄重的向萧天敬了一个军礼。

    可此时这位在敌军当中应对有余的萧天却发了慌,激动地浑身乱颤,却不知道该怎么做。最后在马超眼神儿的示意下,才激动万分的回了个军礼。

    之后,马超猛然举起萧天的手臂,一声高呼:“萧天,马家精英!”

    短暂的宁静过后,“萧天”、“马家精英”、“少主,万岁!”等喊声此起彼伏,台下震耳欲聋的呼喊声响成一片。

    之后其他立过战功的士兵才一一上台领奖,都是一个个激动得找不到北的样子。

    不过,这次颁奖的人员,可不是马超了,而是庞德及丑哥。而颁发的勋章,也都是黑铁打造的。

    之后,听了韩枫的解释,士兵们才知道,并非所有的勋章都是青铜打造,依据战功的大小,少主特意制定了金银铜铁四样金属不同等级的勋章。

    拥有勋章的士兵,表明马家感激士兵为战役付出的鲜血和功绩。而拥有勋章的士兵,在同级当中更加尊贵,享受的待遇也会更高!

    由此,士兵们对战功有了明确的认识,更加激励士兵向更高的战功奋斗。

    底下的那些以嘉宾身份出席的谋士们,看着马超只用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手段,就尽将手下数万虎狼之士的军心收拢囊中,不禁对马超佩服地五体投地。

    之后的日子,风平浪静,唯有新平郡那里有些不妙。

    据暗影们传来的情报,新平郡那边因为刚结束动乱,却又遭到东羌大兵陈境的危机,战争迫在眉睫,人心惶惶。一时之间,郡内的粮价飞涨,一石粟米竟卖到四千钱,各种生活物资如布匹、油、盐等也随之上浮,一时间新平郡哀鸿遍野,民生凋枯。这令马超等人大为头痛,不得不在一场看不见的刀枪的战场上,打上一场经济仗,抽出精力来应付这场因为恐慌而产生的经济危机。

    事实上,据马超调查,情况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糟糕,新平郡的豪门富户不算少,他们大都囤有足够的粮食,而且马超手头也掌握着扶风郡这个大粮仓。除此之外,夏末已至,秋收即将来临。短时间内新平郡并无乏粮之忧,现在的危机只是人们自行恐慌,让那些豪门富户囤积粮食、推波助澜钻了空子而已。

    马超虽然还没有名义上接收新平郡,但却在这场危机中表现得非常强硬,可以说用铁血来形容,实际上马超及他的一众手下对此也相当愤怒:咱们这些人打生打死才算是稳定了新平郡的局势,尔等这些黑心大户居然还想拖后腿,谋暴利,简直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马超心下纳闷,难道这些人以为他们的脑袋会比砍刀硬朗么?既然你不让百姓好过,那你也别想痛快,经过一阵商议之后,张既和孟达分别拉拢了一些富户中的动摇派,随即开始了全城戒严。

    之后,大批西凉铁骑立即冲入各个豪门将这帮家伙全家逮捕,在经过一番恐吓威胁之后,米价在众人的努力下慢慢平抑,与此同时,在杨阜的全盘统筹下,扶风、北地的粮食也被有计划的分批运入新平郡内,在某种程度上稳定了人心。由此,马家在新平郡的声势更上一层楼,几乎快要对马家誓死效忠了。

    不过,朝廷方面仍旧迟迟没有回信,马超也不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不会惹得董卓反感。奈何木已成舟,马超也就听之任之。大不了,打起反董的旗帜,联合东羌部落反戈一击,料想董卓仓促之间也承受不起。

    这件事之后,马超的心思,就全都放在了扶风郡的经济发展上面。一方面更加频繁的往马氏兵工厂里乱跑,一方就赶紧去马氏农场看看新型作物的长势情况。期间,蔡邕与云儿也一直陪同,倒是感情方面又增进不少。

    除此之外,马超最上心的,就是韩遂的动静,据可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