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310部分

三国新马超-第310部分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出来,想必吕布会更在意自己一些吧?

    果然,吕布闻言,不顾忌王允和荀攸在场,便伸手搂住了刘修的腰。而他的眼中,也闪出一抹奇怪且坚定的光芒。而荀攸看到吕布那丝神光,嘴角不自然翘了翘:吕布如斯孤高之人,若是不点破这点,他明日又怎会亲自去找刘协求赐?主公啊,您真是揣摩透了吕布的心啊

    “公达,温侯和长公主已成伉俪,眼下,某等还是一同说一说这抗贼大计吧。”王允此时一颗心全在董卓旧部上,根本想不到荀攸进门的一句话,便施了一计。

    当下,四人看似将这件事儿都放置了一边儿,齐头看向了那张粗糙的图录来。而荀攸含笑做了一个‘请’的姿态,示意王允继续

第500章 王允之策() 
“大计上,老夫已经遣张种抚慰山东,虽说不太有希望,然若是关东群雄有人响应,则大事可期。”王允看到荀攸入厅后,似乎精气神就回还了一些。由此可见,这段时间,荀攸已经成为王允以为肱骨的心腹。

    “不过,此事不可期。由此,老夫还是打算务实一些,整合长安手下所有资源,看看能不能盘活这盘大棋!”说到此处,王允捋了捋自己已经花白的胡子,眼光坚定了起来,开始慢慢分析道:“李蒙的部下、老夫的郡兵,还有徐荣的禁军,都不太可靠。目前真正可以用得上的,便只有将军的并州狼骑和京兆、冯翊两郡的郡兵。”

    “前些时日,老夫与陛下商议招抚解散董卓旧部之时,便请求陛下任命宋翼为冯翊郡太守、王宏为京兆郡太守,以接管两郡郡兵。陛下深明大义,也已批准。”王允说到这里,特意抬头看了看吕布和刘修,想知道两人如何反应。

    吕布自然还是一副桀骜的神色,对于这两人,吕布听也未曾听过,根本不以为意。而刘修却是浅笑一声,明显提醒吕布道:“此二人俱是并州人士,乃夫君和司徒大人同乡,使之为郡守,京兆冯翊两郡郡兵自然会为朝廷所用。只是,两人才能”

    刘修的质疑很合理,毕竟,吕布根本未曾听过的角色,可想而知,其军事才能有多差劲。由此,王允赶紧解释道:“公主毋须忧虑,此二人虽然军略不行,但笼住郡县之兵,还是称职的。而某等需要的,也仅仅是忠心便可”

    “老夫之计,以温侯并州狼骑为主力,老夫手下的郡兵为辅助,坚守长安。长安城高墙厚,叛军短期内难以攻克;而京兆、冯翊两郡实行坚壁清野,两郡兵力虽然不多,但自守应该没有问题;牛辅等凉州叛军人数虽多,但只是流寇而已,粮草不多,难以为继,待其粮尽兵疲,则出奇兵攻击,即可大破于城下。”

    说到这里,王允似乎为了肯定自己的计策,又补充了一句道:“凉州叛军乃是为求活命而做困兽之斗,缺乏攻坚意志,如果久攻不克,自然会散归凉州老家,如此,长安之围自然解除。诸位观之,此计策如何?”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允其实眼神是看向荀攸的。他知道,荀攸乃军略大师,对于董卓旧部之事,心中定然也有定谋。然而,王允之前虽然找荀攸密谋过此事,但荀攸却是不愿插手过多。无奈之下,王允今天便想到了密会吕布,希望让吕布这沙场宿将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得荀攸兴起说出心中之策。

    果然,吕布听了王允的话之后,没有再看刘修——对于政治计谋,刘修很是有自己的见解。但对于军事,刘修便一窍不通了——而是皱着眉头说道:“司徒大人之计策,却是有可取之处。然布听了半天,不知那禁军和李蒙手下的西凉兵,到了哪里?”

    说到这里,吕布脸色渐渐有些阴翳,又沉着声说道:“难道,司徒大人是想让布同李蒙那蠢贼一同协防长安不成?!”

    吕布与凉州人的恩怨,在座之人,大多都是知道的。而这点,也是王允敢用吕布的很重要原因之一。看到吕布如此气愤,王允心中其实很欣慰得意,掩饰了一下情绪之后,平淡说道:“徐荣、李蒙两人,乃是董卓旧部,老夫岂敢将之留在长安?若是两人届时里应外合,那长安岂不岌岌可危?”

    “正合布意,不若杀之,以绝后患!”吕布眼神厉色一闪,他早就对王允和朝廷留凉州兵反感不已。此时有此机会,他又怎肯放过?

    “不然,杀之恐引起内乱,若是给了牛辅可趁之机,更是得不偿失。”王允无奈看了吕布一眼,很小心地将眼中的鄙夷隐藏掉,开口说道:“老夫之意,想请陛下诏令两人出城讨敌,使之董卓旧部自相残杀。若是败了,自然无话好说;而若是胜了,想必两人手下也留不下什么兵马,届时将军想怎样处置,还都是将军一句话?”

    “如此甚好!”便依司徒大人所言”吕布笑了,看样子,他对王允这个坚清壁野、固守长安的大计,很是赞同。

    不过,王允本意根本不是如此,见吕布同意之后,转而向荀攸问道:“公达,依你看来,此计可行否?”

    “司徒大人,是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呢?”荀攸笑了笑,看着吕布的眼神,有一抹复杂的神色:名满天下、征战无数的吕布,难道连王允如此中庸的战略都看不出来?

    荀攸知道,吕布有着出众的嗅觉和强悍的武力,在面对敌军的时候,他可以凭着直觉知道何时当攻,何时不当攻,可以轻易把握住敌人稍纵即逝的那一点点薄弱环节,扑上去,撕开它,扩大它,击溃它,使敌人的整体实力地优势荡然无存。

    很多人都奇怪,在战场之上,为什么个人的能力如此至关重要?荀攸也无法解释,但他知道,一个真正的武将,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动作,真的可以让三军辟易。而历史上,高祖五十六万大军,名将名相无数,却也被项籍以三万人马杀的惨败。

    可是,荀攸更知道,假如一切都可以用勇武来解决的话,那世间早就无事了。吕布他可以斩杀数十、数百敌军,来震喝敌阵。也可以带领一支军队,成为一个战无不胜的军神。可是,若是他手下没有军队,又要面对千军万马取得胜利,那该如何?

    武将的勇武,只可以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逞威,那属于战术层面。而战术的基础,却要建立在战略之上,假如没有谋略,只是依靠战术的话,那领军之人,也只可以称之为战将而不是大将

    荀攸从不认为吕布是那种只会摧敌折阵的猛将,可是目前看来,吕布似乎根本不想把他的枭雄之色表现出来——目前为止,包括吕布一直让刘修代替自己言语,荀攸认为,这都是吕布的伪装罢了。而且,他伪装得很好,至少,成功骗过了王允。

    “自然是要听真话了,今日某等在此密议,公达莫非还要藏私不成?”王允听到荀攸终于开口说道了战略之事,自然急速开口答道。

    这一声回答,也唤回了荀攸对吕布的遐想。由此,他轻咳了一声,缓缓开口说道:“若是如司徒大人所言,则长安毫无还手之力,某等俱为阶下囚矣”

第501章 荀攸的诡异() 
“公达是否太危言耸听了?”王允听荀攸突然如此说,心中不由一跳,蹙眉说道。

    荀攸听后,丝毫没有变色,只是微笑不语。王允见荀攸如此,不禁又开口说道:“昔光武帝于清阳大破铜马农民军一战,是时,光武帝率众十万余人与铜马军四十万人对峙,胶着数日难分胜负,光武帝乃决定敛众坚守,另派游军断其粮道,抄其物资,铜马军攻坚不得,掳掠无获,饥疲困顿,被迫撤走,光武帝全线出击,大破其众。”

    而荀攸听罢,还是不言语,只是看着吕布,似乎想听吕布的意见。而王允此时却有些焦虑了,带着一丝不甘又说道:“好吧,老夫直言。此计乃是老夫动皇甫义真身上得到了灵感。”

    说到这里,王允脸色微微一红,但却随即掩饰掉,继续说道:“当年,皇甫车骑在陈仓大破羌人叛军一战,羌军十余万围攻陈仓,皇甫嵩率众四万奉命解围,他知道羌人骁锐难以争锋,遂驻军附近以为声援,以坚守军斗志,但不出战;陈仓要塞,城防坚固,羌军围攻百余日不下,疲惫不堪,撤围退走。后皇甫嵩发兵追击,一战破敌。今日长安局势,比之当年皇甫嵩陈仓一战宽裕甚矣。老夫预料,大破董卓旧部,只在翻手之间尔”

    “司徒大人当真如此以为?”荀攸此时不得不开口了——王允都透了老底儿,假如此时他还不开口的话,便实在太藐视当朝司徒了——不过,即便如此,荀攸仍不愿放弃勾出吕布枭雄的本色,开口向吕布问道:“吕将军认为,此计当真可乎?”

    “司徒大人虽经历战阵,但恐怕没有深入士卒之中。若是真依此计,布私心以为,恐怕也有一丝不妥”吕布叹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恐怕在荀攸面前隐藏不了什么。

    “哦?”王允这下诧异了,不禁带着一丝震惊的眼神看向吕布:此狼子,竟然也知战略?而公达又是如何看出吕布在虚以为蛇的?难道说,吕布他有私心,并不甘心受士族所制?

    一瞬间,纷沓的疑惑接踵而来,王允突然觉得自己的脑袋有些疼。不禁恨恨皱了两下眉头,不甘心地承认道:人老子,有些事,果然没有年轻人看得清楚了不过,眼下长安之危乃当务之急,还是先制定出长安防守之策,报出了新政权之后,再烦忧其他之事吧。

    “兵卒只是粗人,他们不懂什么战略战术。唯一想知道的,就是自己能不能活下来。”吕布看着荀攸熠熠闪光的眼神,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荒谬的想法:此人一眼洞彻人心,又深晓战略大局,若是我与之交好,助我一臂之力,那自己何必要苟且蜗居于这朝堂之人,任人摆布?马超之所以那般威风有为,不正是因为他有雍州一地引以为根据吗?

    这个念头,兴起的很快,而吕布掐灭得也很快——荀攸出身荀氏望族,自己只是一边塞武人,且声名狼藉,荀攸又岂会多看自己一眼?——然而,这念头终究是升起来了,吕布蓦然发现,自己就算埋藏得再深,却根本不可能再当没兴起过一样

    “所以,士气之事,至关重要。兵卒若是知道他们能打赢这场战,就算明知冲锋极大可能会死,也会一往无前。而若是知晓此战必败,那纵然是韩信在世,也不可能扭转乾坤”

    吕布的话,终于说完了。不过,刘修却疑惑起来了,开口问道:“夫君,我们说得是司徒大人之策,你怎么突然又说道士气上面来了?妾身虽然也知士气确然重要,但这两者,难道还有什么联系吗?”

    荀攸看着刘修,笑了;而王允则是一脸颓然,很显然,在场之人,全都听懂了。吕布看着刘修的确想知道,便在荀攸不语、王允苦思之际,向刘修简单解释道:“如今形势和光武帝、皇甫嵩那时的形势不同:虽然同样是众寡悬殊,但光武帝和皇甫嵩均有一个巩固的后方,而我们却没有。大敌压境的情况下,防卫战成功的关键在于守军的斗志,守军的斗志来自于坚守成功的希望。而希望在哪里?就在于后方会给予有力的支援,在守不住的时候,会有救兵前来解围;如果没有外援,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比赛,谁还会拼命呢?”

    “原来如此”刘修恍然点头,对于这点,她当真闻所未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