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308部分

三国新马超-第308部分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修闻言,住口不言。而吕布听了刘修的话之后,点头表示知道。随后,便开口向侍卫吩咐道:“请司徒大人入内叙话。”

    王允头上的白发比以前更花白了,而上次被马超气晕几次之后,身体明显比以前差了很多。裹着很厚的裘衣,似乎还嫌冷一般。而入门之时,一脸的焦虑和忧烦,似乎要将这个当初点兵排将、叱咤风云的并州王佐之才彻底吞噬掉一般。

    一入门之后,王允似乎就想同吕布密议什么,可抬眼看到刘修在前,不禁吃了一惊,俯身施礼道:“臣王允,拜见阳翟长公主,不知公主何时回长安,臣未能”

    “司徒免礼,如今不再有阳翟长公主刘修,而只有”说道这里,刘修突然住了口,因为她突然想到,吕布虽然愿与她长相厮守,但却还没给她名分。而事实上,吕布似乎也不可能给得了她名分。

    “只有吕布之妻刘修,还让司徒大人见笑了”正当刘修彷徨自怜之时,吕布突然一把搂住了刘修,开口向王允说道。

    王允一愣,随即了然地点了点头。而刘修则是芳心大悦,假如不是王允在前,说不定早已喜极而泣,拥入吕布怀中。不过,纵然如此,此时她看向吕布的眼神,也早已变得炙热,似乎要将吕布整个融化在自己的眼中一般。

    这段插曲过后,王允便开门见山说起了正事。而所谈之事,果然不出刘修所料,乃是关于董卓旧部之事

    “马超曾有言,四方诸侯,纵然有心无力,却也都在关注着这场风雨。若是长安沦陷,则汉室再也无抬头之日。朝廷,也只能沦为一个笑话。司徒大人之言,甚至有理,此事攸关生死,不可慎重对待。”刘修仔细听了王允讲述的董卓旧部的近况后,看到吕布沉默不语,便开口说道。

    “马超逆臣!老夫恨不得食其肉,啃其骨!”王允听到刘修提到马超的名字,仿佛被刺激到了一般,立时放弃了大汉司徒应有的风度,狠声说道。

    “司徒大人谬矣,马超虽为逆臣,然却也是一方豪杰,布虽败在他手,却敬佩之至”吕布瞥了一眼王允,丝毫不同意王允对马超的武断认定——他是一匹草原狼,输赢看得很淡,也很明确。因为他要的结果,只有生和死,至于输赢,不是吕布在意的地方。甚至,他还会从他的对手身上学习。

    王允呐言,有些惊愕地看着吕布,而吕布看到王允此等异状,不禁又开口道:“司徒大人放心,若是有一日,某与马超再度沙场再见,某定然第一次让方天画戟,斩下他的头颅,给他一个豪杰应有的下场!”

    这句话,吕布是发自真心的,而王允听罢,也欣然笑了。唯独刘修,捏了捏袖中那封书信,感觉两人对于打败马超的信念,似乎是一种异想天开的痴念罢了。不过,她很快就挣脱这个苦恼的思绪,开口说道:“妾身的意思,是说此事太过严重。不知司徒大人,对于董卓旧部一事,如何打算?”

    王允一愣,看了一眼吕布,发觉吕布似乎有意纵容刘修说话的意思,便明了了吕布的意图,不禁失口说道:“将军,真是找了一个贤内助啊微臣失言,还望公主勿怪。”

    “妾身说过了,刘修已不是大汉公主,只是将军之妻。司徒大人,还是直言董卓旧部之事吧”话虽这样说,但刘修已然喜不胜收,一只手,也不禁悄悄握住了吕布的大手:这个时候,她感觉,自己似乎已是大汉最幸福的女子

    而王允的下句话,就彻底打消了刘修的旖念。只见王允沉思片刻,肃然说道:“依老夫之见,董卓旧部之事,唯有一字可解决:战!”

第497章 王允的空想() 
“然!布之所想,也正是如此。”吕布听了王允口中吐出诛杀董卓旧部的决定后,眼中不禁露出一抹兴奋欣然的神光,开口说道:“布今日便要天下人知晓,并州狼骑,永远要胜过西凉铁骑!”

    “将军怨念太过深陷了西凉铁骑善奔袭突破,并州狼骑善游猎抄掠,两者各有千秋,不分上下。”王允叹了一口气,意图改变吕布这种执念。不过,说了一半之后,他还是转了口:“然将军意图一争高下,老夫自当鼎立支持,只愿将军凌霄战斗之志,不负飞将美名!”

    吕布闻此豪言,立时满饮了一樽酒。可刘修看向王允的眼光,就已经开始变味了,轻皱了一丝娥眉之后,开口说道:“妾身所知,夫君麾下目前只有三万并州狼骑,其中一万有余还是新招之士,训练尚未完毕。而董卓旧部皆是同关东群雄对战的老兵,骠勇凶悍,如此以寡敌众、以少击多,实属不智。”

    说道这里,吕布的眉头也隐隐皱了起来,而刘修是个心思通透的女子,看到吕布的神色,知道自己的话有些忠言逆耳了,又开口补充道:“然司徒大人和将军若是能出一大策,以三万并州狼骑,击败十万西凉铁骑,那天下人自然尽知并州狼骑之勇猛剽悍。”

    “公主之言,甚得吾心!”吕布听后,更是意气风发不已,更尽了一樽酒之后,开口说道:“行军布阵、摧敌折将,乃布之所长,然韬兵略策,运筹帷幄,则还需仰仗司徒大人。大人若是腹有良策,还请快快讲来”

    王允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心中不禁生出一抹奇怪的想法:这吕布和刘修真的只是见过两次面吗?为何两人言谈举止,如斯默契?简直就像是相识几年的真夫妻一般

    不过,这个时候,自然不是胡思乱想这些的时候。王允捋了捋了脑中的思绪,开口定下基调道:“老夫之所谋,只有八字可概括:坚壁清野,静待援军!”

    王允吐出此言后,吕布和刘修都皱了皱眉,看起来很不满意王允的策略。而王允看到两人如此,开口解释道:“关东举义兵者,皆吾徒耳。前诸侯联盟,共讨董卓,虽饮恨而归。然其匡扶社稷之拳拳之心,可昭日月今董卓已除,那些余孽自惶惶不安,届时若联合到关东义军入长安,则如泥沙入海,些许蝼蚁,自然一扫而清。”

    王允是纯粹的士族之人,对于士族的认识和执念,也一直停留在自己的理解上。虽然关东群雄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号令,但那是董卓造成的。在以王允为首的长安朝廷士人的眼里看来,那是关东士人为了自保,不得已而为之。

    关东的士人过去曾和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反对宦官,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理想,董卓的死使得他们之间最大的障碍消除了,王允相信,只要新朝廷纠正董卓所犯下的错误,实行德政,关东的士人会象百川归海一样重新回到朝廷的怀抱。

    士人政治理念,在德不在兵。而对于治国平天下,王允更是秉承古训当中的‘上安国家,下抚黎民’的政治理想。

    所谓‘在德不在兵’,见于东汉时期很多士人给皇帝的上书,他们认为只要政治清明,举贤任能,则奸凶自息,国家自安;而兵者,凶事也,不得已而用之,穷兵黩武,必至覆灭。以德政治天下,就可以实现“上安国家,下抚黎民”的政治理想。

    这点,毫无疑问,士人们的共同认识。过去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同宦官集团进行了持续不懈的斗争,就在即将成功的时候,董卓进京打断了这一进程;为此,他们又同董卓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现在董卓死了,士人们掌握了政权,已经到了实践这个政治理想的时候了。

    当然,这期间,无论是长安士人和关东士人,都已经隐隐看出,无论实现什么样的政治理念,都已经同大汉王室无关了。汉室长期起来的党锢迫害和宠信宦官、任用外戚,已经让士人们对大汉皇室失望透顶。

    所以,以王允为首的长安士人,才有了与皇室夺权的举动。意图架空大汉皇帝,代理执政,从而实现他们的理想。如今,在王允看来,正是实现‘他们士人’理念的绝佳时期。所以,他说出依靠关东群雄的办法,实在是太在刘修和吕布的预料当中了。

    不过,预料是预料,同意不同意却有待商榷。至少,目前看来,吕布和刘修两人,任凭王允口若悬河论证讲述,却似乎对王允的一厢情愿,有些不太支持和理解。

    “前些时日,老夫已派张种前去抚慰山东,以联络关东士人,共辅朝政。近些时日,想必便有回复。而老夫也坚信,关东群雄得知董卓已亡这一天大的喜讯,定然再度兴兵入长安,届时将军掌兵权,士人辅朝政,则天下太平矣”

    吕布和刘修,终于听完了王允的解释。然而,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不禁均流露出狐疑的意味——说实话,吕布不相信王允会将兵权交给他统领。因为那些关东群雄,手中俱有几十万兵马,吕布空有奋武将军之名,若是想统帅他们,实在是一场天大的笑话;而刘修担忧的,是王允这番异想天开的策略,根本不可能实现。

    “司徒大人,非是妾身给您泼冷水。实在是此事太过慎重,若是司徒大人将所有心血全都寄托在关东群雄身上,恐怕太一厢情愿尔。”刘修看了一眼王允,发现王允仍是一副执着的神情,不禁下了一剂猛药说道:“司徒大人,还曾记得,当初刘和之事乎?”

    王允听刘修一言,老脸不禁颓然下来,怔怔无语:刘和之事,可以说,是长安士人和关东士人一个解不开的心结。他的遭遇,似乎隐隐可以让人看得出,关东士人和长安士人的分崩离析

    “不!刘和之事,乃是源自他咎由自取。只想求救刘虞而不思大计,导致关东群雄误解”王允神色呐呐说着,此时的他,被刘修一言击败,似乎更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修儿,那刘和之事”吕布当时只是董卓手下一员都尉,根本了解不到这其中的内幕。看到刘修居然将王允打击成这样,不禁开口问道。

    而刘修悠悠叹了一口气,带着一抹幽怨,开始讲述起一段长安士人刻意忘记,而历史已经遗忘的故事

第498章 试探?() 
早在初平二年底,关东群雄讨伐董卓联盟瓦解的时候。董卓已迁都长安,妄自尊大、暴虐朝堂。长安的士人们鉴于此状,曾派遣了一个使者前往关东联络义兵勤王。而那个使者的名字,就叫刘和。

    刘和时任侍中,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在长安士人的建议下,汉献帝刘协让刘和假装弃官逃亡,以躲避董卓的耳目,出关联络皇室宗亲、时任大司马、幽州牧的刘虞,让他带兵前来救驾。

    之所以想起来联络刘虞,不仅因为刘虞是汉室宗亲的身份,还因为他是群雄起兵讨董卓以来,关东群雄当中唯一遣使朝拜天子的人。初平二年,袁绍、韩馥欲拥立刘虞为帝,被刘虞严词拒绝,为表忠心,刘虞还派了个叫田畴的人绕经大漠之南,不远万里来到长安朝拜天子,让献帝和朝廷士人异常感动。

    而这个刘和,便是刘虞的儿子。

    刘和领受了皇帝的密令,乔装打扮一番,星夜便动身前往关东。

    长安通往关东最近的道路是径直向东经过华阴、潼关、陕县到达洛阳,但这条路上有董卓派遣的重兵把守。刘和出逃,必然遭到董卓的通缉,走这条道路风险极大。因此他选择了一条迂回的路线,由长安出发向东南翻越秦岭山脉,出武关到达南阳;然后再折向北,经过河北前往幽州。

    刘和出逃成功了。他历尽艰辛,翻越崇山峻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