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新马超 >

第169部分

三国新马超-第169部分

小说: 三国新马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有意思的是,这三人,人人手中都有一个女人,跟自己有瓜葛:李儒这里是董宜;王允那里是貂蝉;蔡邕那边是人家的亲闺女,蔡琰原来自己还一屁股风流债啊?!

    “前些日子,贤侄留下锦瑟一诗,小女偶有所感,谱出一曲,想邀贤侄入府一品。”蔡邕首先说道,随后看了看李儒之后,便有转口道:“然今日既有博士相邀,那品曲一事,也不急于一时,只盼贤侄有空之时,来府中一叙。”

    “允手下有一义女,年方二八,尤善歌舞。于闺中早闻雍州之锦大名,心下仰慕不已。时时哀求老朽请镇西贤侄入府一叙,老朽推辞不过,今日便斗胆相邀。”跟蔡邕一样,王允也是笑呵呵看了李儒一眼之后,也转口说道:“看来镇西贤侄事务繁忙,老朽只得让小女再苦等几日了”

    “无妨无妨,某与贤弟相交已久,虽然有些琐事,却也不甚要紧。若是贤弟有事,某可改日再来”李儒拱了拱手,十分客气对王允、蔡邕说道。

    我去你们大爷的!

    老子是啥东西?哦,不,老子不是东西!也不对老子啥时候成了货物,让你们推来推去的?

    左看看、右瞧瞧,这三人一直客气个不断。直接将自己当成了透明人,谦虚的,那叫一个有礼马超心中虽然有气,但也知不论跟这三人其中的那个人走,都会引来另两个的不满。由此,他趁着三人还是谦让的时候,一步步慢慢向后退走

    “贤弟”

    “贤侄”

    “镇西贤侄”

    三人又是同时出声,彼此又看了对方一眼之后,急忙齐声问道:“欲去何处?!”

    “我,我,我”马超本来想说,自己想去撒个尿,可对着这三位高人,这个尿遁的理由,实在有些说不出口。

    “哎,既然贤侄有事,老夫改日再来相邀”王允首先反应过来,笑了笑之后,拱手告辞,走过马超的时候,还说了一句:“小女养在深闺,但容貌却是倾国倾城,将军少年英雄,若是配得佳人”

    “如此,老夫也先行告辞。”蔡邕随后也表示弃权,只不过可恨的是,这个老家伙跟王允一样,也是在自己耳边轻声说道:“琰儿久不见贤侄,心思憔悴。可见对贤侄一往情深,用情至深,贤侄切不可相负”

    我去你们大爷的!

    我看来就这么饥渴么?!

    看着一脸无奈的李儒,马超心中的怒气陡然爆发了:“你是不是想说,董宜也想我想得睡不着觉了?!”

    “这个”李儒一愣,顿时有些傻眼。

    “除了用美人计,你们不能换个有技术含量的?”

    “这个”

    “算了,既然他们都走了,我闲着也没事儿,就去你那里坐坐。”马超不待李儒解释,拉着李儒就往外走:“不过,今日不下围棋了,跟我下两盘我发明的象棋!”

第274章 棋里棋外() 
王允、蔡邕两人最后弃权,说实在的,是在马超意料之中的。毕竟,这两人目前还隐藏在董卓的阵营当中,自然不会跟李儒闹翻脸。只不过,马超想不通的是,这两人怎么就突然要见自己了?

    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一个所以然,干脆就不想。看着对面李儒凝目苦思的样子,马超心中就有些得瑟了:别想了,赶紧走吧。贾狐狸那么高智商的人,也是被我连赢三盘之后,才摸清这象棋的套路。你李儒要是上来就能赢我,我,我,我他娘的下次就把麻将带过来!

    “贤弟,通商一事儿,愚兄已经跟泰山大人商议过了。”李儒毕竟没有见过象棋这种新颖的玩法,苦思一阵之后,才动了一‘卒’:“泰山大人思虑半天,仍旧不肯同意贤弟要求。”

    马超这次却是随意架了一个‘炮’之后:“将军!不同意就不同意呗,我又没求着你们答应。”

    李儒这下有些着急了,急忙将‘帅’子右移一步后,开口说道:“不过,愚兄苦思了半宿,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哦?说来听听再将!”马超沉浸在击败古代名人的快感当中,都有些魔症变态了:这古代就是没啥娱乐活动啊,没有因特网,生活咋就这么丰富多彩?!

    不错,马超突然发现,这近两年多的时间。自己离开了网络,生活倒是更加丰富精彩了。没有了虚拟网络的羁绊,他有大把空闲的时间,用在读书和发呆之上,除此之外,闷极的他,也会找一些人聊天打屁,感觉那些生冷的打字,果然代替不了面对面、有形有色的谈话。

    除此之外,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还上过战场受过伤,绑架过人、定过制度,还发明过许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在十六岁的年纪,就结束了处男生涯哎,真不知前世的网络,是丰富了现代人的眼界,还是禁锢了现代人的行动。

    想着想着,突然意识到自己跑题了,马超赶紧回神儿。只听那李儒说了一堆典故什么屁话之后,念叨出了四个字:“以物易物!”

    这也行?

    你李儒不积极推广商品经济,还想玩历史的倒退?

    不过,仔细思虑一番之后,马超还是同意了李儒这个办法。毕竟,货币是商品交换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发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此时的长安,没有等价的货币,那自然只能使用原始的以物易物原则。而商业的发展第一要素是什么?就是市场!

    长安绝对是一块大市场,虽然贫富差距分化极其严重,但不挣那些士族豪强地主的钱,那挣谁的钱?李儒,你聪明一世,却根本不懂经济,以为跟雍州通商就能捞到雍州的便宜?呵呵,待大量雍州商品涌入的时候,有你好哭的!

    “贤弟,此事既然已商妥。不知那军器装备,是否也一并贩入京畿?”

    狗日的!谁说古代人没有经济头脑来着?

    李儒这家伙,根本不在乎什么通商不通商的,他要的,是雍州铁骑的装备和兵刃!

    董卓此时内忧外患,皇族、士人、豪强诸侯、外加江湖人士,均在蠢蠢欲动。李儒纵有翻天之智,也难跳出这个死局。但是有一个办法,却可以从根本上董卓集团此时的困境。那便是:战争!

    政治斗争当中,当内部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通常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挑起战争,转移矛盾点。只要董卓得到雍州精良的装备兵刃,那董卓绝对会变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届时,只要董卓打一两个胜仗,灭几个诸侯,那朝堂天下,还有谁会对董卓指手画脚?

    皇权派,届时会因为依靠董卓一统大汉,自然不会过分为难于他。最多布一盘兔死狗烹的大棋盘,可图穷匕见的时候,真不见得鹿死谁手。

    而士人集团,的确会在暗中做一些手脚。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这个集团并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内部矛盾重重,互不统属。士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都不会拿自己的家底儿去和董卓硬拼。

    更何况,那些传统士人,标榜才识情操,喜好高谈阔论,以不知兵为荣,是东汉社会的一贯风气,在太平之世尚可以凭节操名德仕进高位,遭遇乱世就百无一用。一句话:武人需要士族化,才能站稳脚;而士人不武人化,就根本存活不下来!

    所以,董卓届时只要瞅准关东士人的矛盾,将那些不知兵的诸侯灭上几个。那董卓声势更隆,权柄更重,手上的一盘棋,便完全盘活了。

    李儒此人,虽然不会下象棋,但他以天下为棋局,努力为董卓的死局开辟活路。而现在,便是他一步步开始运棋的阶段。

    马超能拒绝李儒的要求吗?

    也许能,也许不能。

    拒绝同董家联姻,已然让董家对马家有了防范之心。有上次韩遂、张鲁、吕布三路出兵之事,马超可以看出董家灭马家的决心。只不过,自己巧手破了他那步棋,使得董家对马家的态度,由征服变为了招抚而已。但若是马家真的不识抬举,那毫无疑问,董家便会先腾出手,收拾干净自己的大后方。

    马家与董家,处在一个很微妙的关系上。马超看得出来,李儒也看得出来,而董卓,身为领导者,更看得出来。这也是不管董卓如何跋扈嚣张,却总是没有对马超下过绊子的缘故。换成任何一个没有权益关系的家伙跟董卓顶牛,那董卓不把他大卸八块再扔去喂狗才怪!

    可如今情况有些不同了,马超仔细回想了一下,才想到,今日朝堂上诸人看自己的贪婪目光。应该是自己刺杀董卓的事泄露了出去,自己的表现更过显眼,已经将董卓架到了火炉上。更何况,自己还强硬拒绝了董家的联姻

    现在,假如马超所料不错,应该就是董家露出最后底线的时刻了:不成婚,则要雍州精良器械,否则,便刀兵相见!

    马超缓缓移动了一步棋,将死李儒之后,心中没有丝毫成就感:“超不是不识时务之人,既然太师看得上马家的兵刃装备,超自然也会暗中贩入长安。但此事,需见不得光。”

    “儒晓得”李儒含笑答应,丝毫不在意自己输掉的棋局:在另一盘大棋之上,他已经是赢家了。

第275章 燕雀与鸿鹄() 
“诸位,今日之事,大家也已然看到。那雍州马超,是良是奸?”王允坐在暗室当中,皱眉苦思,对于马超这几日的表现,他十分不解。

    长安三派的势力明争暗斗,基本上已经快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可是马超的突然出现,使得这三派的眼光,全都盯在了他身上。

    马超不同于一般诸侯,他出身武人,但却是名门之后;他手有兵权,更有偌大的雍州为后援;而最主要的是,他看似与李儒交好,又处处与董卓作对;既不主动联络士人,也没有对士人露出过敌意;虽然有些逢迎皇权的意思,但这里的人,绝不会傻到认为马超会真的只是一个忠君爱国的武将。

    若依照历史的正常轨迹,长安朝廷的三方势力,只有董卓拉拢过马家,那个时候,马腾还没有接受朝廷的诏安,只能算是一支实力比较强大的游击队。董卓用金银官位拉拢,便安抚住了马腾。可马超的出现,以及他制定的那个大方针战略,彻底改变了这个情况。马家由此崛起于扶风,直至现在,已鼎立雍州一地。一年多的赫赫战功,早已让朝廷中人不敢小觑。

    而在马家未崛起之前,关东群雄,是这些人的唯一希望,可惜,关东群雄的解散,使得他们心有悲戚。加之今日曹操自领兖州牧的做法,使得他们嗅到了一股不祥的味道:似乎关东的士人们,没有再积极为匡扶士人的大业而努力,而是想要用自己手中的力量,一步步建立他们的王国?

    不,不可能是这样的

    士人望族同气连枝、盘根错节,长安士人与关东士人,往往是其代表人物在朝廷当官,其子弟、姻亲、门生、弟子、故吏、宾客布在州郡,关东起兵的群雄和朝中的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于情于理于义都会来救他们的。或许,他们目前在做的,只是继续积蓄力量而已。

    “司徒大人,那马超看似浑不在乎,却又处处不着痕迹。更厉害的是,虽三番四次与董卓作对,却总是有惊无险。甚至上次直面刺杀董卓一事儿,最后也不了了之。此人,匪夷所思,卑职愚钝,实在想不通马超是良是奸。”司隶校尉黄琬皱眉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