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绝世名将 >

第80部分

三国之绝世名将-第80部分

小说: 三国之绝世名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法正揭穿,赵栩讪讪一笑,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诶,孝直,你这可就是把人看扁了,你没听过我唱,也不代表我就不会不是。”

    被赵栩这么一呛,法正一时间也找不出话来对应,只得叹了一声,“行,算我小看你了。”

    “此歌声动梁尘,意境深远,听之余音绕梁,让人热血沸腾,如此旷世佳作,千载难逢也!你刚才说歌名叫铁血忠诚么?极好的歌名!如此佳作,若使其广为流传,即可增强百姓的报国热情,还可以倒激发将士士气,不如便将这首歌抄录下来,发放各处,让人教百姓们唱,不知诸位意下如何?”贾诩侃侃而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张飞也兴冲冲的道:“军师说的对,既然都要教给全军将士和百姓了,伯雄,你不如现在将这歌教教俺。”

    赵云也请求道:“哥哥你这首歌词极有深意,为正义,为和平,不怕流血牺牲,为祖国,为人民,强军梦想神圣,这便是为兵为将者的职责所在,铁血忠诚,这才是男儿本色!大哥不如就依贾先生所言,教与所有的将士,教与各处百姓,我华夏的儿女,都应该是铁血忠诚的好汉!”

    刘备也点点头,说道:“是啊!此歌备听了也是极为震撼,就将它传遍天下也不为过啊!”

    “对!”关羽接口说道:“自古文死谏,武死战,都是靠的忠诚,而我们这些将士,军人,更是要这种铁血忠诚的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就如伯雄你说的亮剑精神一样,国家甚幸,民族甚幸。”

    刘备都这么说了,赵栩也断无拒绝之理,何况众人所言也正合赵栩心意,将这首歌传遍天下也没什么不好。

    当下便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也没有推脱之理了,就如主公和各位所言,将这首歌抄录下来,传遍各处,让天下诸侯都知道什么叫铁血忠诚。”

第106章 劝主称王 教育大计() 
待赵栩同意后,刘备便让人即刻去抄写赵栩“所作”的《铁血忠诚》之后,赵栩请刘备等人入厅坐下。

    “哈哈!主公,各位,我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莫非又有战事了?”赵栩笑道:“嗯,现在这时辰,好像中午饭也该吃了,主公你们总不会是约好了来我这蹭饭吧?”

    “哈哈哈!伯雄,你现在也好歹是军中大将了,还是这么嘴贫,你呀!”刘备笑着说道。在刘备心中,早已把赵栩当成他的四弟了,虽然没有和关羽、张飞结拜,但平日里与赵栩的来往也不下于关张二人,因此赵栩与刘备的关系也十分好,在私下赵栩便是当面开刘备玩笑,也不打紧。

    “哈哈哈!这叫‘不择手段非豪杰,不改初心真英雄啊!”赵栩对刘备的打趣也不在意,哈哈笑道。

    “噗嗤!”正在门外端着炖鸡正准备给赵栩送去的赵雪见到刘备等人在里面,一时间犹豫着要不要进去,突然听到赵栩这般夸自己,忍不住笑了出来。

    张飞听声而去,一看是赵雪,当下叫道:“呦!弟妹你在这,怎么不进来?快快,别愣着,进来坐吧!”张飞说这话,反客为主,好像赵雪反倒是客人似的,众人也是一阵无语了。

    刘备、关羽等人也素来敬佩赵雪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也不以寻常尊卑的观念看待赵雪,平日里也没有分毫因为赵雪是女子而认为她低自己一等。然后张飞就引着赵雪进来,赵雪一进来便将炖好的鸡汤送到赵栩身边的桌子上,然后才对刘备、关羽等一一拜见。

    拜见完后赵雪正要出去,这也是现在夫为妻纲的习惯,家中男人请客吃饭时女人是不得上桌的,当着刘备的面,赵栩也不好加以阻拦。这时刘备叫道:“弟妹智勇双全,非寻常女子,何况我们讨论天下之事,弟妹或许能出出主意,大可不必出去。”

    见刘备一口一个“弟妹”,显然把赵栩当成弟弟看待,而且还不以寻常观念看待赵雪,这让赵栩也不禁感动。

    主公都放话了,赵雪也不便推辞,正要搬把椅子坐到赵栩身边去,赵栩急忙起身将椅子搬到自己身边来,引赵雪坐下,随后扭头对一旁的婢女吩咐道:“你们去厨房给这里送上茶点来。”

    “是。奴婢遵命。”那几个婢女立刻就离开,此处,便只剩下赵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贾诩、法正等人了。

    “主公,今日突来,有何要事?怎劳你亲自过来?”赵栩见现场没有闲人了,便正色开口问刘备道。

    刘备看向诸葛亮、贾诩等,说道:“此番倒不是我有事,而是几位军师有事要说,非要来找你。”

    赵栩一看,不只诸葛亮、贾诩、法正三人,关羽、张飞、陈到也是神色有异,忽然想到刚刚平定北方诸夷,暗想:莫非是诸葛亮他们要刘备请赏称王什么的……人就在此处,一时间赵栩也没多加猜测,直问道:“军师,有话直说罢!不必遮遮掩掩。”

    诸葛亮羽扇一摇,说道:“此次我们齐来,也不是别的事,这么说吧!伯雄,你认为我们平定北方,天子该封主公何职?”

    赵栩一惊,果然是这事。看向刘备,道“平定鲜卑、匈奴、乌桓三族,乃国之大功,少说也得封王拜将吧!”

    刘备一听,脸色一变,喝道:“不得无礼,孔明、云长,你们今日把我叫来,莫非就是要让我称王不成?”

    刘备说得倒没错,回来之后,赵栩一时没想这么多,只想着好好休息一下。而诸葛亮、贾诩、法正、关羽等人可坐不住了,都心想立此大功,一定得封王不可。便一齐去劝刘备,刘备再三推脱,一时间劝不动他。文武重臣中只有赵栩没来了,诸葛亮、贾诩等都暗想:赵栩文武双全,功劳最大,再加上赵栩,说不定能劝动主公。几人商议了,便找借口拉着刘备来赵栩府中了。

    关羽道:“今天子乏力,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何况今已抚有四州之地,北方安定,可以应天顺人,请功即王位,名正言顺,以定天下。事不宜迟,便请大哥择吉日即位。”

    刘备大惊道:“云长之言差矣。为兄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擅自为此等事,是反汉也。”

    赵雪一听便明白了,也劝刘备道:“赵雪虽为一介女流,但也知道关将军所言句句在理。现今天下分崩,英雄并起,诸侯各霸一方,不知几人心怀叵测;何况四海才德之士,皆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都想攀龙附凤,建立功名。今主公避嫌守义,恐怕失百姓将士之望。还请主公熟思之。”

    赵雪讲的头头是道,句句在理,直把诸葛亮、贾诩、关羽等人都吓了一跳,心里暗暗佩服赵雪厉害,文武双全,才貌出众。心里也暗暗羡慕赵栩有如此良妻,这么一想,刚才赵栩的举动便也在理了,本来众人还当赵栩妻管严,现在看来,有如此贤妻,岂有不疼爱之理。

    刘备也吃了一惊,听赵雪所言甚是,无半点无理之处。暗自寻思一阵,缓缓说道:“要我擅自封居尊位,我必不敢。以后再商议长策。”

    此时关羽、张飞、赵云、陈到齐跪下劝道:“主公(哥哥)若只如此推却,众心必解矣。”

    赵栩也劝说道:“主公平生以义为本,不肯便称王位,却也在理。只是主公今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连匈奴单于栾提羌渠、鲜卑单于蒲头也有让主公称王之心,主公若不请功称王,百姓必定失望,到那时,民心军心俱散,也由不得主公了。”

    赵栩这么一说,正戳中刘备心窝,刘备登时神色大变,诸葛亮等人也暗暗高兴,果然,来找赵栩劝刘备没有错。众人一阵沉默,只得刘备回答,良久,刘备才从口中说道:“你们说的却也十分在理,只是欲尊我为王,不得天子明诏,是僭越也,这样岂不是更无礼乎?”

    张飞大叫道:“如今天下异姓之人皆欲为皇帝,何况哥哥乃汉朝宗派?莫说称王,就是称皇帝,有何不可?”

    刘备变色,斥喝道:“你休得多言。”

    赵栩想一阵,说道:“主公宜从权变,如今先行王者之事,正好现在栾提羌渠、蒲头他们还没有面见天子,过几日我们一同前往长安,到时候再表奏天子,也未为迟也。”

    “正如伯雄(夫君)所言,还请主公(哥哥)下决定。”众人齐声喝道。已经这样了,也由不得他不愿意了,刘备推辞不过,只得依允。

    诸葛亮喜道:“主公既然愿意,那是再好不过了。”

    众人也都向刘备贺喜,刘备无奈的摇了摇头,叹道:“唉!你们呐,好像是串通好的。”

    众人一听互相一看,都是一脸茫然的样子,哈哈大笑,连赵雪也捂着嘴笑了起来。刘备见了,也不由得哈哈大笑,这个自然,刘备心怀天下,称王了,而且还是被部下逼的,这足以说明自己部下都推崇自己,哪有不高兴之理。

    “对了,主公,我有一大事相求,还请主公批准。”赵栩猛地想起一件事来,后世有位伟人曾说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现在身处乱世,天下群雄割据,还举行的是察举制。当上官的,许多是打通了关系,或者在乡里有孝廉行为的。虽说是以孝廉举官,但还是有许多寒门孝子被掩盖了,以至于一生苦苦挣扎在生死线上。

    现在以文化和才华功成名就的寒门子弟实在少的可怜,就连诸葛亮,也可称是“官二代”。大多数都如关羽、张飞他们一样,文化水平二流,全靠自己武功实力。关羽虽然爱读春秋及一些兵书,但还是少了。吕蒙就是因为寒窗苦读,才变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大将,关羽要是多读些史书,认识到小觑对手的下场,性格也应该会有所收敛了。

    “有何事,伯雄你尽管说便是,只要不是什么出格的事,备必定允许。”刘备豪爽的说道。

    “好!既然如此,那我便说了,我有心在青、并、冀、幽二州内兴建学堂,降低入学的标准,减免学费,使我四州寒门子弟皆能学得学识。另外也可允许匈奴、鲜卑族人来学堂学习,建立民族学堂,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也必会让他们所向往,一来可以增多国家人才,二来也可以增强鲜卑、匈奴等民族对我汉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之间的融洽相处,增强向心力。还有,设立武馆,我军武将虽强,但数量还是过少,可令军中将领在武馆寻找资质优良者为弟子,教习其武艺,以使我大军后继有人,不至于人才断层。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一个国家要发展,民族要进步,优秀的教育是必需的。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我还是认为人善恶并存于身,所谓“一念成魔,一念成佛”。若没有正确的教育灌输或是高人指点,人是很容易变坏的。至于武馆,为了使日后不再发生诸如蜀汉后期无大将的局面,令各将收徒也是最好的选择,现在的人对师徒情分十分看重,有师徒情分在,忠诚也能有保障。

    人家曹操就比刘备注重人才培养,所以才在当时占了二分之一的天下,文臣猛将也远远多于蜀吴两国,不象蜀汉、东吴一般,只靠几员上将和几位谋士支撑局面,东吴别提了,自孙策留下的一辈将领去世,除了陆逊还有点能耐,就没有拿的出手的人物。蜀汉也是凄惨,自魏延一死,整个蜀国连能独挡一面的大将都没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