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秦之大将赵佗 >

第73部分

复秦之大将赵佗-第73部分

小说: 复秦之大将赵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意有些激动,这样的机会是难得的,这一刻他终于以这种形式昭告了天下,自己是秦国皇室之后。

    公子意缓缓的一步一步朝最高处走去,台阶不算多,但是公子意却走的很慢。

    王布作为大祭司,负责相关礼仪。首先王布念祭天檄文,众臣俯首。檄文自然是强调此次天降大鼎的相关事宜,祭天结束之后,数万份檄文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流入秦地。

    檄文念完之后,公子意开始盟誓,就像是接受了同上天的盟约一样。

    这两件事情完成之后,公子意开始祭奠秦国宗庙族亲,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而接下去又是祭地和祭来往神灵。

    这种仪式枯燥而无味,尤其是对于赵佗这种知情者而言,与赵佗等人表现完全不一样的是霍家父子,二人毕恭毕敬,完全是对天降大鼎深信不疑。

    ……

    “天降祥兆,天佑万民……”

    随着最后的诏书发布,仪式结束,大军开拔。携着上天盟约的军队,自然成为了顺应天意的正义之师。

    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商於之地入秦地,一路则是攻占上党,由上党直接威胁函谷关,进而扼据住中原其他势力入秦的道路。上党之地,乃是真正九州中心。秦赵长平之战的缘由,就是为了上党之地。

    赵佗亲率大军同公子意一道攻取上党,公子意虽然请求自己领军由商於之地入秦,但是赵佗为了大局着想,认为公子意年轻缺少历练,难堪此重任,所以还是劝他随着自己一路会比较妥当,而商於之地也变为了王轼和李原领军。

    ……

    楚地的巨变自然引起了天下的震动,此时刘恒率军已入长安,而吕产大军在渭水被周勃阻击,同刘襄大军血战于定陶,吕产死于乱军之中,刘襄收编降军十五万,成为了中原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而吕禄同吕台则退守燕地和赵地,吕禄挟汉帝于蓟城,躲避这场战乱。吕氏一族也彻底退出了这场斗争之中,中原出现刘氏封王互相割据的局面。

    此时刘襄大军驻扎于渭水旁,臣服者众多,大有余威荡平海内之举。面对周勃同陈平支持的刘恒,刘襄也表现出来了取而代之之意。

    然而赵佗的介入似乎打破了这种平衡,刘襄和刘恒回过神才发现,此刻他们最大的威胁不是吕氏,而是南边来的赵佗。

    长安城,未央宫内,陈平看着标注的密密麻麻地图,神色有些忧愁的说:“赵佗名为勤王,如今却是盘踞在韩楚之地,大有入主中原之势。其势不可挡,此时最应该的是联合各路封王,阻挡赵佗于魏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刘恒在一旁点了点头说:“如今获得刘襄的支持尤为重要,本王打算封刘襄为齐王,将韩地、齐地、燕地作为其封地。条件就是刘襄支持我登基称帝,如何?”

    陈平细想了一下说道:“这祸水东引确实可行,给刘襄的封地均为需要其自己去讨伐的,只不过刘襄好歹也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所以韩地不能给,只能将燕地、楚国北方三个郡给他。”

    “终究还是心头大患呐!若是赵佗一退,刘襄又怎可能受制于我?”刘恒一脸忧愁的叹气说。

    “不,贤侄有一事忘记了,我自从跟随高祖以来,最擅长的就是以利离间,若是将原本给刘襄的韩地用来拉拢其他封王,或者左右各个势力之间利益矛盾,贤侄便能高枕无忧。”陈平摸着胡子笑着说。

    刘恒想了想,立刻开始拟定登基诏书,并且也准备了一场神迹。

第133章 刘恒称帝() 
中原大地在经历着激烈的动荡时,突然就平静了下来,各种利益驱使下,使得一种短暂的平衡产生。然而每一次的平静都意味着下一次的爆发,此刻的各个势力,都是暗地里卯足劲,就等着分食某个出局的人。吕氏一族很明显已经算是被大浪淘沙淘去,龟缩于燕地,只可偏安一方。

    长安城内,昨夜风雨大作,电闪雷鸣不止。而第二天清晨,便有百姓于城东一刻烧焦的槐树发现了一条烧焦的大蛇,并且蛇口中发现绸缎一卷,上有“文帝刘恒,处长安以治万邦”。

    一时间挣扎在战乱中的百姓,彻底沸腾了,这群将自己日子好坏寄托在君主英明与否的百姓,时刻渴望着可以出现一位明主。正是这种君父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即便是暴君当政,世人也不敢轻易反抗。

    对于这些古怪的事情,陈平的解释是高祖斩白蛇起义以取的天下,如今这条黑色大蛇乃是天命传承之意,所以刘恒登基一瞬间就显得名正言顺。

    两日后,刘恒匆匆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后元。刘恒的母亲乃是薄姬,按照辈分来看,他确实比自己的侄子更适合当这个皇帝,但是他母亲的出身却决定了他不可能能够在兄弟面前抬头,因为薄姬之前乃是魏王之妃,刘邦为了报魏王背叛之仇,为了侮辱魏王,就临幸了她一次,结果就生下来刘恒。

    在一帮元老大臣的万岁声中,刘恒成为了这次动荡的最大赢家,这一年刘恒仅仅是四十岁,可以说假如不是吕后专权,这个帝位绝不会眷顾他。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所有反吕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封陈平为开国丞相,位列三公。封周勃为兵马大元帅,封武侯。齐王刘襄,灭吕首功,领燕地、齐地、宋地。刘长封赵王、刘建封为卫王。钦此!”

    随着新帝的一道圣旨,各自认定的利益格局重新产生。对于刘恒这个汉帝,这帮侄子终究是承认了,毕竟从道义上来讲,叔侄辈分是不可改变的,哪怕刘恒只是有个便宜娘。

    ……

    而此刻上党之地吸引着各个势力的眼光,赵佗已经陈兵于上党城三天有余。上党高地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地方也注定是要上演一场血拼。

    赵佗乘着这几天,将上党之地,以及上党城的地图和沙盘一一制作好。这对于战局的分析是大有好处的,上党城地势高相对较高,也就是说秦军此次相当于是仰攻。

    五十多年前,秦昭襄王派遣大军进攻上党之地,秦军将士一连苦笑月余,依旧是没能拿下上党,无奈只得将上党之地同韩国分割,使其成为一块飞地。奈何当时上党守军却选择了投降赵国,由此便爆发了著名的秦赵长平之战。

    如今赵佗率领着秦军再次来到上党,同样面临着先人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正当赵佗沉思时,嬴华一脸狼狈的走了进来。

    “将军,第一次进攻刚爬到一半,便被打下来了,守军的擂木弓箭储备似乎十分充裕。”嬴华拱手道。

    赵佗没有丝毫惊慌,这次只不过是自己的试探性进攻而已。上党城的铸造者估计是一个饿死鬼托生,不仅仅在上党城储备了大量的粮草,而准备了不少干货在里面,最厉害的是在这个高地上,硬是打出了两口水井。也就是说赵佗之前用过的断水、火攻、断粮,在这里统统没用。

    “传令下去,紧闭营寨,不可贸然出战。还有命人去句町一趟,带着我的这封信去找句町王就行。”

    嬴华点了点,接下信后拱手告辞。

    上党一战关乎公子意的名声,毕竟这是他接受上天旨意后的第一战,所以比起赵佗,公子意更害怕失败。此刻中军大帐里,公子意正在同一帮人商议该如何攻取上党之地。

    “臣以为,上党城城池坚固,寻常攻击难以奏效,听闻赵佗将军手下有一支名为山魁的军队,各个都是能征善战,以一敌百之士。不如让这支部队深夜混入城中,打开城门。”俞涉在大帐中高谈阔论着,这段时间他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公子意的座上客,似乎两个同样心思的人走到了一起。

    王布皱了皱眉头,冷冷的说:“上党城若是如此轻巧能拿下,赵佗将军会想不出来?”

    “你这话是何意思?”俞涉有些怒意的问道。

    ……

    “哈哈哈哈,赵佗来迟了!”

    正当俞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时候,赵佗缓缓走了进来,并且还是披甲持剑走了进来,这自然是赵佗的特权。

    “刚刚似乎听俞涉先生谈到山魁部队?”赵佗笑着问道。

    俞涉有些惶恐的点了点头说:“没错,将军训练的山魁营将士屡立奇功,这次同样是需要他们劳累些!”

    赵佗拱手向公子意行了一个礼,旋即缓缓说道:“公子,山魁将士已经由芈炎将军带领入巴蜀,此时断然不能召回。还请公子下次商议事情之前,务必等本将军到场,以免产生其他误会。”

    这次迟到是赵佗故意而为之,目的就是要听一听到底有多少人,被公子意这个大鼎给吸引。赵佗不是不想复秦,但是复的是秦国,不是秦朝。公子意只能是一个诸侯王。

    公子意脸色有些难看,点了点头,示意赵佗继续说下去。

    赵佗旋即命令两个侍卫支起地图,指着几个点说:“上党城的视野开阔,这几个点都可以将几周情况一览无余,城内守军尚有十万之巨,所以就算是山魁将士在此,同样是难以做到渗透奇袭。”

    众人都点了点头,赵佗做的情报和调查,以及所说的都合情合理。

    霍亥听后,上前一步,一脸热血的说:“请将军、公子让我打头阵,我带着十万大军轮番攻打,日夜不息,准能攻下!”

    赵佗苦笑了一声,“霍亥就是祸害,若是按照你这打法,恐怕老子攒的家底都会被你拼光。这次打上党城,不可乱来,否则非但不能实现大业,反而可能被毁灭于此。”

    公子意思索一会,起身拱手道:“事关重大,一切由将军定夺!”

    赵佗不禁暗笑,终究还是给了公子意一个大苍蝇吃,乱世有兵才是王道。

第134章 鼎足之势(一)() 
赵佗鏖战于上党城,然而刘恒和刘襄都选择了漠视,只是出兵据守在紧要关隘,避免赵佗进入自己的地盘。两人的打算都十分明显,就是上党之地可以给赵佗,但是要让赵佗付出惨痛的代价,使得赵佗无力再从其他地方出击。一旦如此刘襄和刘恒边能趁机瓜分无主之地,甚至还可以出兵袭取赵佗后方,让上党成为赵佗大军的覆灭之地。如此局面赵佗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想要在中原立足,就不得不拿下上党之地,也就是说这次是刘襄和刘恒将被动的局面直接甩给了赵佗。

    ……

    蜀地直道上,一支二百人的部队正在飞速行军。这支队伍显得有些狼狈,因为一个个都是浑身是血,而且还抬着一个似乎是他们主将的人。而在他们身后五里处,一支黑甲红袍的军队正在疯狂的追击。

    “不行,这样下去谁也跑不了,黑矛,你带着芈炎将军先撤退,我去断后,你们走到栈道,别将栈道毁了。”

    正在狂奔的黑矛笑了一声说::“你这家伙又想抢我头功?要断后也是我去。”说罢一挥手,带着一百来个士兵朝后冲去。

    山甲眼中带着一丝泪花,看着黑矛远去的背影,咬了咬牙说:“撤!”

    黑矛带着一百多个士兵赶到一处林子,一声令下所有人纷纷爬上大树,静静的等待着敌军的赶来。每一个都清楚,他们必须尽量为兄弟拖延时间。

    黑甲红袍的敌军骑兵出现,就是这一支黑甲红袍军,在两天前彻底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