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枭(秦舸) >

第43部分

宋枭(秦舸)-第43部分

小说: 宋枭(秦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齐云并没急着决定对马鹏的惩处,他扭头朝杨荣看了一眼,见杨荣脸上带着几分惋惜和不忍,心头已经有了打算。

    “马鹏,你武功不错!”耶律齐云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对马鹏说道:“如今大辽国正需要勇士,你虽说有罪,可杀你着实可惜。从今日起,你在我帐前做个马卒,将来在战场上为大辽建功立业,以赎今日罪过,如何?”

    这番话一出口,马鹏顿时愣了。

    他没想到,耶律齐云竟然不是像他想象的那样维护马云初,不仅没说要问他的死罪,反倒要把他招入军中。

    马鹏学习武艺,完全是为了给珠儿报仇。

    如今大仇已报,他早不知继续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耶律齐云的一番话,又让他心中稍稍的燃起了一丝活下去的愿望。

    身负武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报仇,这两年寒来暑往、苦练三秋就失去了太多的意义。

    想死,途径很多!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马革裹尸搏个身后名,才是男儿最好的归宿。

    他不像杨荣一样对汉人有着很深的感情。

    大辽国建国在晚唐时期,马鹏出生以来一直是在大辽国生活,他早已把辽国当成了自己的家。

    这种感情就像后来满清鞑子夺取了明朝的江山,而汉人却甘愿奉鞑子为皇帝,甚至在几百年的历史中,始终把满清当成是中华的一个朝代,从没想过满清鞑子也是奴役了汉人的征服者一样。

    崖山之后无中国,满清之后再无汉!

    看着马鹏那张由于激动,而略略泛着红润的脸,杨荣在心内长叹了一声。

    当年汉将陈汤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流传了千世万载,他绝对不会想的到,后世的汉人,竟然数度甘愿被异族奴役!

    杨荣的内心很是复杂,他认为马鹏是个人才,至少在战场上会是个勇士,可这个人才却不被汉人建立的大宋所用,而是投靠了辽国。

    讽刺!真是一种难以言述的讽刺!

    虽然心中颇有几分感慨,可杨荣却没有立场去鄙视马鹏。

    他自己也是一样,原本已经下定了决心要返回大宋,为杨业传达陈家谷之战的真实情况,替死难的杨家将士讨回公道。

    可一个契丹女人,却把他的心给拴住了。竟让他做出了宁愿平庸的老死,也不为契丹效力的可笑想法。

    眼下耶律齐云是很看重他,可他不为大辽所用,不愿与大宋作对的心思,耶律齐云却是很清楚的。

    江山代有人才出!他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穿越者,虽然大致知道将来历史发展的趋势,可了解的那些对他来说根本没有半点作用!

    在这个时代,他依旧是个平庸的凡人而已!能不能顺利的活到老死,对他来说都完全是未知的。

    “杨荣,你去把村民都叫出来,我有话要说!”杨荣正胡思乱想着,耶律齐云扭过头,一脸严肃的又向他交代了件事。 

第52章 要杀就杀耶律休哥() 
离开马家庄的时候,杨荣终于想明白辽国为什么会如此强盛,在大宋的屡次进犯中,不仅能够保住疆土,后来还能给大宋以反击。

    耶律齐云没有追究佃农们杀死马云初的罪责,反倒是宣布他们与内庄村民享有同样的权利,并且还把马氏兄弟的土地均分给佃农,从此之后,佃农不用再向马云初家缴纳哪怕一颗谷子的租子。

    这有点像千年后的土地改革,不同的是耶律齐云分配土地,并不是出于要让佃农们翻身来考虑。

    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马氏兄弟已经全部死光,把土地留给马家,也没有什么意义,而且没了马氏兄弟,这些佃农很可能会群起闹事,与其等着事态闹大再来收拾,还不如将这些土地分配给佃农,以确保马家庄的长治久安。

    “杨公子,你是不是在林牙大人帐前做事?”跟随耶律齐云返回大同的路上,马鹏与杨荣并骑走着,他像是没话找话似的扭头向杨荣问了一句。

    “你不是不会骑马吗?”杨荣扭头看了看马鹏,嘴角挂起一抹笑意,对他说道:“我可是被你忽悠惨了!”

    他刻意回避了马鹏的问题,在是不是跟随耶律齐云这件事上,杨荣的信念是从来没有动摇过。

    在他的内心深处,汉人的血脉始终在召唤着他,投靠辽国,就意味着要向大宋的同胞举起屠刀。

    杨荣做不到!他也不愿意去做!

    “这次你杀了马云初兄弟,看来也是遵循了林牙大人的意思,回去后应该会加官进爵了吧!”没想到,马鹏也像他一样装着糊涂,并没有顺着杨荣把话题岔开,而是脸上带着几分钦羡的叹了一声。

    “不!”杨荣嘴角稍稍向上扬了扬,对马鹏说道:“我帮兄长,只因我和他是结拜兄弟。至于我,是不会为大辽国做事的!”

    “哦?”马鹏满脸疑惑的看着杨荣,神情里溢满了不解。

    他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古怪的人,明明有了晋身的机会,却平白的放弃,而且还来了句“不会为大辽国做事”。

    “不说了!”杨荣摆了摆手,轻轻抖了抖缰绳,朝前方的耶律齐云和耶律休菱兄妹追了上去。

    “我正要找你!”见杨荣追了上来,耶律齐云扭头看了他一眼,压低了声音向他问道:“休菱说你不走了,是不是真的?”

    “是!”杨荣点了点头,看着耶律休菱,对耶律齐云说道:“我已经答应她,不离开大辽国!”

    “我知道!”耶律齐云叹了一声,眼神里带着几分惋惜的说道:“只是可惜了……”

    杨荣自然知道他说的是可惜什么,嘴角微微牵了牵,小声应道:“我是为休菱留下的,只要能在她身边,就没什么可惜!”

    耶律齐云用一种不敢相信的眼神看了看杨荣和耶律休菱,嘴张了张,像是想要问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问出来。

    “既然决定留下,在我离开之前,我想看着你们把婚事办了!”耶律齐云叹了一声,有些不舍的看着耶律休菱说道:“我没想到,你俩居然会互生好感,我以前还以为你很讨厌杨荣!”

    “他是个真男人!”耶律休菱抿了抿嘴唇,把头低下,喃喃的说道:“如果不是他,我已经死了!而且是死了两次,这辈子能和他在一起,我很满足!”

    俩人对话的时候,完全没有顾及到一旁的杨荣,就好像他根本不存在似的。

    “我擦,结婚居然是这么容易的事?”杨荣眨巴着眼,心里泛着嘀咕,他没想到,刚和耶律休菱互生好感,居然就涉及到了谈婚论嫁。

    辽国人的婚嫁也忒随意了吧?

    心里嘀咕着,杨荣正要开口说话,耶律齐云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对耶律休菱说道:“看来这次于越大人真的是要失望了!萧绍宗那小子,我从来没认为他能配的上我家妹子,倒是杨荣,真的很不错!休菱,你眼光很好!”

    到了嘴边的话又被耶律齐云给堵了回去,杨荣心内多少有些郁闷。

    跟在身后的辽军全是骑兵,自从来到辽国,杨荣只是在大同城内见到过步行的辽军,这也让他对辽军多少有了些浅显的了解。

    辽国地处北方,草场肥美,适宜马匹驯养,军队构成自然是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与地处南方,马匹身量矮小,以战阵为主要作战手法的宋军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作战模式。

    要说宋军,真是不简单。

    当年汉武大帝为了驱赶匈奴,花了极大的代价购置马匹,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汉军骑兵,才打败游牧的匈奴部落。

    可宋军在缺少战马的情况下,几乎完全依靠步兵,竟然能屡次战胜机动性极强的辽国骑兵,可见宋军的战斗力要远远高过当年的大汉铁骑!

    再加上契丹人本来就是游牧部落起家,也是在马背上成长的民族,骑兵的训练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在使用骑兵的战术上,早已趋于成熟和完美。

    也是这时候对辽国有了个简单的了解,才促成了后来杨荣在对辽作战中,经常处于不败的境地,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耶律齐云果然是个急性子,刚回到大同城,他就让人着手安排杨荣和耶律休菱的婚事。

    虽然感觉婚事操办的有些急躁,杨荣却没有加以阻止,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他对耶律休菱并没有反感,和她成亲也不是什么坏事,而且之前也答应过她,这辈子都会留在辽国,会陪在她的身边。

    无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杨荣都不会轻易许下承诺,许下了承诺,他就一定要做到。

    在答应耶律休菱之前,他还答应过杨业,一定要到麟州去,要把陈家谷的事告诉杨光,请杨光向天波府转达,上达大宋朝廷,为杨家将士洗雪沉冤。

    自从来到大同,大宋朝发生的事情,杨荣几乎没有得到过半点讯息。

    其实他在大同城的这些日子里,宋太宗已经了解了在陈家谷发生的事情,潘美作为主将,没有阻止杨业孤军深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被官降三级。

    至于王侁和刘文裕,则是作为事件直接责任人,削去官爵,发配充军。

    陈家谷死难的将士们如果在天有灵,想来也该满意了!

    并不知道这些的杨荣,还在想着如何赶去麟州,他甚至已经做好了盘算,如果他去不了麟州,以后就找个信过的人帮他跑上一趟。

    返回大同城的第三天,正是黄道吉日,宜嫁娶。距离耶律齐云动身赶往南京也没多少日子了。

    想要看到耶律休菱出嫁,耶律齐云就不可能再等下一个黄道吉日。

    林牙府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整座府宅都是一派喜庆景象。

    耶律齐云已经做好打算,这次赶往南京,他会将他留在大同的两位妾室带到南京,这座府宅则留给杨荣和耶律休菱,算作他给他们新婚的贺礼。

    杨荣没有住处,刚穿越到这个时代不久,他并没有积累下来什么家业,严格的算来,像这次的婚礼,他顶多只能算是个入赘。

    耶律齐云的父母不在大同,作为长兄,他一手包办了耶律休菱的婚事,至于父母那边,只有等到了南京,再向他们禀报。

    主宅已经腾出来做了新房,耶律齐云也做好了打算,婚事一办完,他就提前离开大同。

    由于嫁娶都在同一座宅子里,花轿到时会从府上把耶律休菱接出,在大同城几条主要的街道上绕一圈,然后再返回林牙府。

    一大清早,杨荣就被一群家仆簇拥着,不等他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家仆们就七手八脚的给他套上了一身大红的新郎行头。

    每个围着杨荣的家仆都格外热情,即将成为新郎的杨荣甚至还没有这些家仆兴奋。

    家仆们巴结杨荣,也有他们的道理,这座宅子即将成为耶律休菱和杨荣的产业,没有哪个做下人的会笨到不巴结好他们的新主子。

    耶律齐云考虑到杨荣是汉人,所以把婚礼的程序全部按照汉人的习俗来办。

    穿着一身汉人的新娘装,耶律休菱坐在花轿里,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容,一脸羞赧的低着头,两只手轻轻的搅弄着新衣的衣角。

    坐上了花轿,从今天开始,她就不再是个姑娘,而是杨荣的妻子。

    从相识到结婚,只不过是一段很短的时间,可正是这段很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