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枭(秦舸) >

第254部分

宋枭(秦舸)-第254部分

小说: 宋枭(秦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只是想到地方上若是没有坐镇官员实属不妥,才妄言此议,请陛下恕罪!”见宋太宗像是要发火了,李昉吓的是后脊梁上冒出了一片白毛汗,连忙出言告罪。

    “给杨荣一个月的时间!”宋太宗背靠在龙椅的椅背上,对大殿上站着的臣僚们说道:“让他一个月以内,与辽国达成和平协议。若是和议不成,就让他即刻返回忻宁军,整军备战!另外再告诉他,朕不喜欢用兵,可若是有人敢于进犯我大宋!朕也不惜倾全国之力一战!”

    杨荣接到圣旨的时候也是一愣,他也没有想到宋太宗竟然会赐封他为大辽国通问史。

    辽国人眼下最恨的大宋将领,恐怕除了李继隆就是他杨荣了,到了辽国,别说萧太后不好对付,要是眼神能杀人,恐怕辽国人的眼神也能把他杀死百遍千遍了。

    圣旨已下,杨荣又不能抗旨不遵,只得让人传令,要陈芮快些赶回忻州,与他一同出使辽国。

    接到圣旨,杨荣有理由拖延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眼下夜刺营还没有完全训练成型,前往南京稍显有些早了,可杨荣没有选择,这是拔除刺客老巢最好的机会。

    命令夜刺营换上西塞军骑兵的衣甲,全营随同,另外杨荣又带上了柳素娘和田威,至于陈芮,圣旨的期限恐怕是不能等他回到忻州再出发了,只有让他沿途追赶,希望在队伍进入辽国境内他能赶上。

    接到圣旨的第六天清晨,杨荣领着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离开了忻州城。

    西塞军大营内的将领们前来送别,自然是应该,忻州官员听闻杨荣要前往辽国南京城,主持与萧太后的和谈,也在城门口摆上了香案,为他送行。

    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忻州百姓也听闻了杨荣将来前往辽国的消息,在他离开大营往城门口走的路上,路两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百姓。

    百姓们并没有喧哗吵闹,当杨荣从大营内出来的时候,路两侧的百姓全都跪在了地上,跪送这位曾经帮助忻州从困难中走出的大宋将军。

    骑在马背上,杨荣一边走一边朝路两侧跪送他的百姓拱着手,心内真是百感交集。

    在他看来,他为忻州做的并不多,只是尽到了一个大宋官员应该尽到的责任而已,可百姓们却毫不吝啬的将他们的全部尊敬都给予了他这个仅仅只有二十多岁的忻宁军节度使。

    跟在杨荣身后的官兵们也都没有说话,在百姓们跪送杨荣的时候,官兵们的内心深处竟莫名的生起了一股自豪,一股能保护这样受百姓爱戴官员前往辽国的自豪。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45章 送行() 
到了忻州城门口,秦思成从一侧走了出来,双手捧着一只酒碗,仰着头对骑在马背上的杨荣说道:“听闻节度使大人要出使辽国,下官特意率忻州府衙官员前来送行,敬请大人饮了这碗酒,到了辽国,能与那萧太后谈成合议,平息刀兵!”

    杨荣翻身下马,走到秦思成身前,先是抱拳向秦思成拱了拱说道:“秦大人,多谢了!”

    谢罢秦思成,他伸手接过酒碗,一口将碗中酒水喝了个干净,高高的把酒碗举起,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官员和百姓,向前来送行的人们喊道:“杨荣何德何能,敢受众位如此厚待!此番出使大辽,定不辱使命!”

    “节度使大人好走!”送行的官员和百姓们双手抱拳,纷纷跪在地上,向杨荣道别。

    再次朝忻州的官员和百姓们抱拳拱了拱手,杨荣翻身跳上马背,领着三百多人的卫队,向着东北方去了。

    要出使辽国的消息不知是什么人传了出去,在忻州境内,一路上杨荣都会遇见许多前来送行的地方百姓。

    这一路杨荣行进的可谓是十分艰难,他每行进一段路程,就会遇见一群送行百姓,每次他都要重复一次他是受命于当今天子,百姓们无须谢他的话,最后才在百姓的跪送下离开。

    忻州并不是很大,在大宋的各路中,忻州应该算是一个很小的州,若是按照正常的行进速度,他当天晚上已经能进入代州南方边境,第二天就能进入真定府。

    可一路上总是有百姓送行,难免让他们的行程慢了许多,从清晨走到日落西山,队伍才只是行进到一条小河边上。

    望着这条波光粼粼的小河,杨荣心内不由的又生起了几分感慨。

    牧马河,当初他就是在这河边的牧马村手刃的保正,为百姓们夺回了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也正是从那件事开始,让他想起要调查忻州境内存在的舞弊,从而牵出了刘仪等人。

    花青和潘飞虎被他留在了军中,徐保如今也做了军都指挥使,每日里忙的不亦乐乎。

    那些曾经跟随杨荣一起在牧马村借宿的人,竟是一个都没在身边。

    太阳挣扎着在地平线尽头跳动了几下,最后还是满心不甘的落了下去,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夜色取代了白昼,很快黑暗便占据了整个世界。

    “今晚就在河边驻扎!”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杨荣对一旁的柳素娘说道:“你去安排一下吧,让兄弟们就地扎营!”

    柳素娘应了一声,正要勒马回头安排官兵们就地扎营,却发现侧面大约两里开外的地方,有着一片明晃晃的火把正朝他们这边奔来。

    “杨荣,你看!”看到那片火把,柳素娘回头喊了杨荣一声,指着正向他们这边快速奔来的那片火把说道:“这里还是忻州地界,就算有人要杀你,也不会选择在这动手,你觉得他们是什么人?”

    “那里是牧马村!”看着正朝他们这边靠近的那片火把,杨荣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看来今天晚上是不可能在河边露宿了!”

    “哦?”听他这么一说,柳素娘一脸诧异的望着他,一时还没闹明白他这句不可能在河边露宿是什么意思。

    火把越来越近,当举着火把的人群来到距离杨荣他们只有一百多步的地方时,柳素娘才看清,朝他们这边跑过来的果真是一群百姓。

    不过这些百姓与先前来送行的那些百姓有些不同,这些百姓一个个身穿着新衣服,手持着火把,在最前面的那几个人手中,还捧着一长匹大红绸子,看那架势就好像是过什么节,举办什么特殊的仪式似的。

    “前方可是节度使杨荣杨大人?”快到杨荣他们的队伍跟前,领头的百姓抬起手,阻止了百姓们的前进,向杨荣他们这边高声问了一句。

    “正是杨荣,不知乡亲们找杨某有何贵干?”听到喊声,杨荣提了提缰绳,朝前走了几步,面对着那群百姓问了一声。

    一听说是杨荣,领头的老汉连忙朝身后跟着的百姓们摆着手说道:“老少爷们,快都给杨大人跪下!”

    在他这声招呼下,举着火把的百姓们呼啦啦的全都跪了下来,领头的老汉才望着杨荣说道:“杨大人,我们都是牧马村的村民啊!您没忘了我们吧?”

    在看到这些人赶往这里的时候,杨荣已经猜到了他们的身份,此时从老汉口中得到验证,他连忙翻身跳下马背,迎着百姓们走了上去。

    见他向那群百姓走了过去,柳素娘怕杨荣会有个什么闪失,向身后的几个夜刺营官兵使了个眼色。

    那几个官兵也纷纷跳下马背,跟着杨荣朝跪在地上的百姓走了过去。

    到了跪在地上的百姓面前,杨荣伸手扶着最前面跪着的老汉,脸上带着微笑对他说道:“老人家请起,我今年不过才二十四岁,让长辈跪在面前,岂不是折煞我了?”

    “大人乃是我们牧马村的大恩人,我等听闻大人要去辽国与那什么后商谈事情,特地做了条丝带,送给大人,拴在马上,也喜庆一些!让他们辽国人看看,我们忻州百姓是怎样拥戴大人的!”在杨荣的搀扶下,老汉站了起来,朝身后捧着丝带的几个人喊道:“都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帮大人把丝带绑在马脖子上!”

    听到老汉招呼,那几个捧着丝带的人连忙朝杨荣的马跟前跑了过去,手忙脚乱的把丝带绕在了马脖子上,还打了个花结,把那匹马搞得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大人,还记得民妇吗?”杨荣正跟老汉说着话,一个妇人从人群里走了上来,施施然的给杨荣行了一礼,轻柔的向杨荣问了一声。

    这妇人穿着崭新的衣服,还薄施了些粉黛,虽说姿色只是寻常,却也是入得人眼。

    愣愣的盯着那妇人看了好一会,杨荣一拍额头,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对那妇人说道:“这不是上次来牧马村,我与阎将军借宿的大嫂吗?”

    “正是民妇!”妇人低着头,抿了抿嘴唇,有些羞臊的说道:“民妇本以为再也无缘见到大人,不想大人今日竟从牧马村经过,恳请今日还在民妇家中歇息。”

    “好,好!”杨荣笑着点了点头,朝那妇人拱了拱手说道:“如此便叨扰嫂子了!”

    下了马,被一群百姓簇拥着朝牧马村方向走去,一边走,杨荣一边还和村民们聊些他们眼下的生活。

    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就像是接到了杨荣,要比他们过年更值得庆祝似的。

    还没进村子,就有几个孩童飞奔着朝村口跑了去,一边跑,那几个孩童还一边大声喊着:“杨大人来了!杨大人来我们牧马村了!”

    几个孩子跑进村口,随即就有几条汉子从屋里跑了出来,其中一个汉子手中提着支长长的竹竿,另外几个汉子抬着一盘红红的,比磨盘还要大上许多的东西在村口散了开来。

    看到这一幕,杨荣正自不解,闹不明白村民们要做什么,只见一个汉子从怀中掏出了火折,将那散成一条长长直线的磨盘点着。

    当“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来的时候,杨荣才知道,原来村民们为了迎接他,竟是早就准备好了鞭炮。

    随着鞭炮响起,一大群妇人从村内涌了出来,这些妇人敲着锣,一边欢声唱着,一边向杨荣他们这边迎了上来。

    在鞭炮声停下之后,一片片烟花升空而起,在半空中炸开绚丽的花朵。

    “呵!”仰头看着夜空中绽放的朵朵烟花,柳素娘撇了撇嘴,对一旁的田威说道:“这些人也太夸张了一些,又是放鞭炮又是放烟花的,还载歌载舞,真闹不明白他们是怎么想的!”

    曾经当过县衙都头的田威骑在马背上,抬头望着烟花,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若是大宋的官员到了民间,百姓们都能这般主动接待他们,那该是多好!我们真是没有跟错人,这辈子我田威算是把性命交给大人了,谁若是想要动他一根手指头,就必须踩着我田威的尸体过去!”

    听了田威的话,柳素娘有些吃惊的望着他,过了好一会,才无奈的笑了笑,把头摇了摇。

    杨荣受欢迎,连带着他们这些跟随杨荣一同来到牧马村的官兵们也都受欢迎,官兵们刚进村子,就被村民们拉着前往村内的一处大空地上。

    这处空地在收割的月份是专门用来晒谷子的,这个季节正是农闲,整个空地上都没有什么谷物。

    当杨荣在村民们的簇拥下来到空地上的时候,他愕然的发现,在这片空地上,竟然整整齐齐的摆了六七十张大圆桌,每张桌子上都满满当当摆放着菜肴。

    “大人,来到牧马村,草民们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