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枭(秦舸) >

第192部分

宋枭(秦舸)-第192部分

小说: 宋枭(秦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荣站直身子,摇了摇头,对赵德昌说道:“殿下,恕臣不敬,穿成这样可不行!殿下要换上一身寻常百姓的麻布衣衫,随身携带的官凭文书臣也已经准备妥当。自离开府衙以后,殿下的自称也要该做百姓的称谓,切记!切记!”

    “呃!”赵德昌愣了愣,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随后对杨荣说道:“将军且稍候,在下这就去换衣服!”

    看着赵德昌离去的背影,杨荣脸上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很清楚的听到赵德昌最后一句话是自称“在下”而不是“小王”,可见这位襄王还是很能随机应变的。

    赵德昌回去换衣服之后,杨荣也让人去把花青等人叫了起来,让他们换上平民衣服,一并在杨荣的房间门口等着赵德昌。

    没过多会,换了一身麻布衣服的赵德昌出现在众人面前。

    看着穿了一身麻布衣服,浑身却还透着几分贵气的赵德昌,杨荣感到一阵阵的无奈。

    帝王子孙,天生就是养尊处优,举手投足之间都有着一种与寻常百姓不太相同的感觉。

    这并不是说他们先天比别人高贵到哪里,这只是因为他们从小生长的环境与寻常百姓生长的环境不同而已。

    “殿下,请!”虽然对赵德昌的这身打扮还是不太满意,可杨荣也挑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只得对他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趁着天色未亮,我等还须尽快上路!”

    赵德昌点了点头,向前走出几步,接着像是想起什么似得,转过身对杨荣说道:“杨将军,自今日起,你我便不再是襄王和忻州都部署,在别人面前,你只管称我德昌贤弟便是,我便称你为杨兄!”

    “臣谨记!”杨荣双手抱拳,微微躬着身子应了一声,等到赵德昌朝衙门外面走去,他才领着花青等人紧随在后面。

    杨荣没有选太多的侍卫,人数过多,只能更快的暴露目标,不过在临行之前,他向襄王卫队交代了一声,要卫队在他们离开后,缓缓开出辽州,进入平定军,在距离寿阳县城更近的平定驻扎下来。

    在此之前他还秘密派出信使,要信使赶往忻州大营,请求潘惟吉和杨延朗调拨五百精兵化装后进入寿阳以北的盂县,以备不时之需。

    原本杨荣根本没有必要做这些部署,只是因为赵德昌与他在一起,他不得不事先先调集一批力量进入最近的区域,万一出现意外,也好及时将赵德昌救下。

    出了辽州,一行五人先是骑马经过平城,然后翻过麓台山,趟过洞过水,在距离寿阳县还有十多里的地方,将马匹遗弃,把随身携带的兵器用包袱包好埋了起来,这才改为步行向寿阳走去。

    到达寿阳县城的时候,已是他们离开辽州的第二天傍晚。

    五人还没走到城门口,就看到一大群想要进城的百姓被挡在城门外。

    看到这一幕,赵德昌皱了皱眉头,向杨荣小声问道:“杨兄,我们进入辽州和平定的时候,也没见这般景象,为何城门不让百姓进入?”

    “也不是不让进!”先前杨荣曾经从寿阳城外经过,也见到过这一幕,当时他让花青去查探过,寿阳城内不知为何正在实行管制,所有要进城的人都要严加盘查。

    正是这一点,让杨荣加深了对寿阳县的怀疑,因此才选定了到寿阳调查。

    “天色已晚,今夜我等便在寿阳住下!”仰头朝天空看了看,杨荣对身旁的赵德昌说道:“下方小县,想必住宿不会太好!”

    “不妨,来到这里,我也没打算过要享福!”赵德昌笑了笑,丢下一句话后,抬脚朝寿阳城门走了过去。

    见他先朝城门走去,杨荣连忙带着花青等人跟在后面。

    一行人到了城门口,赵德昌正要低头朝城内走,几个兵士拦在了他的面前,领头的那兵士还伸手朝他胸口推了一下,把他推的向后退了两步,恶狠狠的问道:“干什么的?没见到告示,所有入城的人都要接受盘查?”

    “哦!”被那兵士推了一下,赵德昌连忙伸手从怀里掏出假造的文牒,递到兵士的手中。

    兵士打开文牒看了看,嘴角挑了挑,眉毛一扬,对赵德昌说道:“你是教书的先生?为何要到寿阳来?”

    “不敢瞒军爷!”赵德昌微微躬着身子,对那兵士说道:“在下本是想要去太原府谋个营生,经过此地,天色已然晚了,只得进城先寻个下处,明日一早便走!”

    “教书先生?我看你倒像是个辽国的奸细!”那兵士把文牒往怀里一揣,对身后的几个兵士喊道:“将他给我捆了,好生拷问!”

    那几个兵士应了一声,正要上前去捆赵德昌,杨荣连忙挺身挡在赵德昌面前,陪着笑对那几个兵士说道:“误会,误会,想来军爷们误会了!他是我家兄弟,我兄弟二人皆是教书匠,只因在乡下教书着实是糊不起口,只得想着到大府里寻个营生,不想却冲撞了几位军爷!”

    说着话,杨荣把手伸到怀里,掏出了两锭大约二两左右的小银子,塞到领头的兵士手中,对他说道:“我等一行五人,皆是好人,只在城中住上一晚便走!”

    那兵士接过银子,斜眼看了看,伸手从怀里摸出赵德昌的通关文牒,递还给杨荣说道:“你兄弟二人倒是奇怪的很。做弟弟的如此不晓事理,当哥哥的却是颇会为人,好吧,今日看在你的面子上,你等进去吧!”

    侧身站到一旁,在杨荣领着赵德昌等人进入城内的时候,那兵士还不忘瞪了赵德昌一眼,恶狠狠的说了句:“小心点,莫要在城内给军爷惹事!”未完待续。请搜索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第126章 遭受猜忌() 
刚进城内,几人就看到在离城门不远的一块空地上钉着十多根木桩,几乎每根木桩上都捆着个老人或女人,有两根木桩上捆着的竟是两个不满十岁的孩子。

    看到这一幕,赵德昌微微皱了皱眉头,对杨荣说道:“那些被捆着的好像都是平民百姓,他们犯了什么法?此地官员竟连女人和孩子都不放过?”

    杨荣低着头只顾朝前走,并没有回答赵德昌的问题。

    他发现寿阳城内的街道上很少有人走动,眼下虽说天色已经擦黑,可大宋境内的各县基本上都是天黑之后街道上还会有零星的行人,像寿阳城内这般干净,倒是很少见。

    “先找家客栈住下再说!”走上一条地面由青石铺就的街道,杨荣皱着眉头,对赵德昌说道:“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我等在这里一切都须小心!”

    赵德昌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跟着杨荣朝前走了过去。

    没走多远,他们看到前面有处挂着两盏灯笼的地方,杨荣朝那两盏灯笼一指说道:“那里应该就是客栈,今晚我等便在此处歇息!”

    杨荣说的没错,挂着灯笼的地方正是客栈,一行人进客栈的时候,小二正准备用木板将门关上。

    “店家,眼下天色刚刚擦黑,为何就关上大门?”进了客栈,杨荣走到柜台边,向站在柜台后面的掌柜问道:“莫不是客房已经满了?”

    “没满,没满!”见有客人进了店内,掌柜连忙说道:“不瞒客官,小店的客房还都空着,几位就算是一人一间,也是住得!”

    “呵呵,我等可没那些银子!”杨荣笑了笑,对掌柜说道:“我等只是行脚的路人,一路上能省则省,哪敢花费太多。”

    “里外也是没人来住,五间客房,算两间房的房钱好了!”掌柜叹了一声,对一旁的小二说道:“几位是一个多月以来第一次进店的客人,给几位几间上好的客房。”

    “如此谢过掌柜了!”掌柜如此肯定不会再有客人来住,让杨荣心内感到有些疑惑,不过他并没有向掌柜多询问什么,因为刚才在街道上看到的景象已经很是说明问题了。

    跟着小二上了二层,杨荣刚进他那间客房,就向小二问道:“小二哥,方才进城时看到城内空地上绑着许多人,那是怎么回事?”

    “唉!”听杨荣这么一问,店小二叹了一声说道:“不瞒客官,那些人都是城外槐树庄的人,只因那槐树庄的人聚众闹事,精壮男丁全都躲进了山里,官府去抓没有抓着,就抓了这么些跑不动的老人、孩子和女人在那里顶罪。”

    “哦?”杨荣皱了皱眉头,接着向小二问道:“那他们为何闹事?”

    “此事小人也是不知,公子还是莫要再问,早些歇息吧!晚间可千万别出门去,免得被官府当成细作给抓了去!”小二摇了摇头,交代了杨荣一句,转身离开了房间。

    “聚众闹事!”小二离去后,这四个字在杨荣的脑海中不住的翻腾着,过了一会,他嘴角撇了撇,冷哼一声起身走到门口,冲楼下喊道:“小二哥,烦劳帮我等准备些饭食!”

    楼下传来了小二的应答声,杨荣这才回了房内。

    他正想返身关门,赵德昌来到他的房间外面,伸手推开门,拉住杨荣,神神叨叨的说道:“我觉着这座县城有古怪。”

    听赵德昌这么一说,杨荣感到一阵阵的好笑。

    县城这个样子,若说没有古怪,那才是真奇怪了。

    “哪里古怪?还请德昌贤弟明示!”杨荣心内感到好笑,嘴上却没说出来,反倒是做出一副求解的模样看着赵德昌。

    在杨荣屋内的桌边坐下,赵德昌抬起头看着站在一旁的杨荣说道:“方才我问了店家,店家告诉我,被捆绑着的那些人,都是城外槐树庄的人,据说是槐树庄的人聚众闹事,意图谋反。”

    “意图谋反?”对这件事,杨荣已是有了个大概的想法,假若坐在他面前的不是赵德昌,而是花青等人,他已经把想法给说了出来,不过赵德昌坐在他旁边,他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毕竟赵德昌眼下是位王爷,在王爷的面前表现的太聪明,不仅没有好处,反倒还会遭到忌惮。

    虽说眼下赵德昌还没有登上大宝,对他来说杨荣还有用,可被利用完了之后,会是怎样的命运,杨荣却是看不真切。

    杨荣虽说不太了解历史,但他却还是很清楚,许多朝代在得了天下后,皇帝都会把功臣给除掉。

    汉高祖杀韩信、明太祖火烧庆功楼,甚至还有比他们两位更甚的。

    那些功臣当初是怎么想的,杨荣是不会去理会,但他绝对不会去做一个被主子忌惮的功臣,他要的只是能够好好的活下去,当然,如果有权有势那便更好。

    不被主子忌惮,只有一个办法,有些时候刻意的表现出愚蠢,时刻让主子以为他比自己聪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与赵德昌一同离开辽州的时候,杨荣已经做好了盘算,这件案子让赵德昌去做,若是走上了歧途,他再装出不经意的适时提点一下,既把功劳让给了赵德昌,又不会表现的太招人嫌忌。

    “你认为一个村子的老百姓会蠢到造反吗?”赵德昌抬起头,看着杨荣,嘴角撇了撇向他问道:“造反需要兵器,需要粮草,需要大批的军队,一个村子顶多才百多号壮劳力,他们一没兵器二没粮草,如何造反?”

    “那你以为呢?”赵德昌的这番话与杨荣心里想的是一模一样,他暗暗的点了点头,又追问了一句。

    “没活路了,杀官也是死,受着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