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

第1285部分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第1285部分

小说: 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擒龙非常生气:“全都排除了特务怎么死了?”

    “这正是我们想查清楚的。”

    沈擒龙气得没话说了。

    他们的汽车在工厂里边又是飞快前进,很快到了特务被打死的车间门口。

    侯大节又介绍说:“这个车间是生产炮管的,相当重要,所以特务才要炸毁它。他到了门口,被我们的哨兵发现,他想强行冲进去,结果哨兵发觉了,开打死了他。”

    沈擒龙说:“你们确定他不是掩护其他特务在车间里边安装完了?”

985、划时代的军火技术() 
让沈擒龙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吓得全身发凉。ggaawwx

    侯大节急忙问道:“小沈,你怎么这么说呢?”

    沈擒龙说:“我是觉得,特务计划了这么长时间,特务技术又这么高,连都能带进工厂,没理由不能弄进车间啊!怎么就在门口让人家打死了呢?他不会是在这儿声东击西吧?”

    他越说,公安处的人越觉得有理,也就越害怕。侯大节急忙让所有的公安人员行动起来,在整个车间搜查。这一查就是一整天,最后终于肯定,车间里边没有。

    沈擒龙说:“没有就好,没有,咱们查人。把和那个工人关系最好的人找来,咱们查一下他是什么时候潜伏进来的。”

    于是又是一通混乱,几个工人被找过来,回答问话。

    沈擒龙用山东口音问道:“那个被打死的工人,你们认识他多长时间了?”

    一个年纪很大的工人说:“哎哟,那可有些年了,大概有个十几年了吧!”

    “你们觉得没觉得,他什么时候开始不对,比方说长相有点变啦,口音有点变啦,或者是干活不好了什么的。”

    几个工人都有些发愣,没明白沈擒龙的意思。

    沈擒龙于是又问:“你们整天在工厂里边,整天在一起了吗?平时总能看见他?”

    上年纪的工人说:“哪能呢?前一阵工厂不是停工了吗?大伙都自己找事,总得吃饭哪?后来民主联军说工厂还要开工,大伙这才又回来上班。”

    沈擒龙有点明白了,但是他还是问道:“那个时候,你们看没看出来,他的长相有点不对?你们没觉得他的脸或者是眼睛什么的,和从前不一样?”

    上年纪的工人突然说:“哎哟,让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了!他还真是看着和从前不一样了。我还真没敢认。当时我还问他来着,我说你这是怎么了,他说他那阵子让土匪打了,脸坏了,后来好了,我们也没在意。”

    那个时代还没有整容技术,整容技术盛行是在70年代,小说中说的纳粹整容成了另外一个人潜伏下来当间谍的故事是幻想,没有科学依据。

    而且这时国内也没有那种技术,为了一个普通工人让特务整容,这种小题大做的事情也不可能。沈擒龙看到的这个特务只是一般的化妆技术,沈擒龙就是这么改变了自己的脸型的。

    所以,认识时间长的工人还是有察觉,沈擒龙特意一提醒,他们就想起来了。

    沈擒龙又问:“他技术怎么样?”

    “还行,就是开始那一阵总是说累,总冒虚汗,还没精神,不爱干活,过了好几个月才好。当时大伙都那样,没饭吃,活儿又重,我们也没在意。”

    沈擒龙当然明白,这是那个特务的吗啡瘾犯了,民主联军来了之后,特务要冒充工人,当然没油水可捞,又不能有时间扎吗啡,毒瘾犯了,当然不舒服。

    到了这时,沈擒龙也就完全明白那个特务是怎么进入工厂的了。沈擒龙于是又问:“他平时跟什么人来往比较多呢?”

    “他平时就和我们几个在一起,我们可不是特务啊!”

    沈擒龙恶声恶气地说:“看你们傻了吧唧的,也当不了特务!”

    几个工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工人们没觉得公安人员问出什么,他们自己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事情就过去了。但沈擒龙他们却开始检查,什么人是在民主联军来了之后开始到工厂上班的,这就是特务的线索了。

    ――――

    这边的排查工程浩大,而且沈擒龙也不指望这些从农村来的社会部的侦察员能够立刻找到特务,他对侯大节说:“还是我到工厂去吧!给我准备一个身份。”

    侯大节马上找到市政府,让市政府安排沈擒龙到兵工厂。市政府的工作人员对兵工厂的厂长说:“这是从敌占区来投奔咱们解放区的学生,他懂技术,就让他到咱们工厂来上班吧!”

    兵工厂厂长是一个从延安来的老军工,是军械所的干部,他很看不起从洋学堂出来的没下过车间的大学生,他没好气地说:“一个念书的,不到市政府上班上工厂来干什么!上后勤吧!现在工资都是用小米算的,正缺个会算帐的!”

    沈擒龙一听,这个棒槌要是把他弄到不在车间上班的地方,他怎么发现潜伏进来的特务啊!可是,又不能告诉他自己的身份,

    沈擒龙只好说:“我在德国就是迫击炮的,你们的瞄准器工艺不过关!”

    沈擒龙在车间检查的时候,也就顺便看到了他们生产的过程,对他们使用工艺有了了解。别的武器的他不懂,要说大炮,沈擒龙还是知道一些的。

    厂长一下子蹦了起来:“我们的瞄准器工艺不过关?!”

    他当然知道,他们这时还是比陕北强点有限的水平,他们自己是不了高级大炮的。原来的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很多都是鬼子,这时人家已经回国了,他们这边剩下的工人和技术员根本解决不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所以大炮的样子在那儿,性能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急忙问道:“你说应该怎么?你会那个工艺?”

    那个时代大炮的瞄准和一样,也只有机械瞄准具和瞄准镜两种,而这时中国连个望远镜自己都不能生产,都当成宝贝,自己生产大炮的瞄准镜是肯定没戏。

    那么,就剩下机械瞄准具一条路了。但是,这个机械瞄准具的又是个相当高级的技术。它的精度、耐用性,是最大的问题。

    这时因为国内的技术原因,钢材的质量都不好,具体来说,就是精度不够。而瞄准具要是歪了,当然大炮也就打歪了。

    沈擒龙于是说了一下。他的意思,要用比较精密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反复淬火,在淬火后缓慢通入液氮,提高工件的韧性和使用寿命。

    这种技术在欧洲也是刚刚试验,中国到60年代才正式研究完成,这种先进的程度由此可见。经过这种处理方法,机件寿命能提高3――4倍。

    厂长一听,不禁呆呆地发愣:“用液氮?!”

    沈擒龙说:“是啊,不能大规模进行,可以小范围试验,要是没有液氮,尽量低温也行。总之就是要尽量多地让它形成马氏体结晶。”

    厂长不禁对沈擒龙刮目相看,他急忙说:“好,你到技术科去,就按照工程师待遇!”

    沈擒龙松了一口气,换了别人,连个职位都弄不下来,这个伪装工作还真不是容易做的。下面这些人真是太不配合了。

    ――――

    于是白天沈擒龙就到兵工厂上班,和其他人一样正常工作,同时熟悉能够参与大炮的人,晚上就回到公安局,和侯大节他们研究案情。

    侯大节当然知道沈擒龙的进展已经算是快的了,但是他还是着急,因为距离找到特务还远得很,而前线的战争准备已经在进行了。

    沈擒龙于是问道:“最近有什么其他的敌情吗?如果敌人这个时候也急于破坏咱们的兵工厂,他们的活动也会加剧的。咱们试试从其他方向上找找线索。”

    侯大节说:“其他特务组织基本没什么活动,因为咱们才消灭了土匪,一般的特务都不敢活动了。只是特务的电台最近活动比较频繁,我也猜测会不会跟敌人给兵工厂的特务下达命令有关。可是咱们没有电台测向车,又不能破译密码,拿特务的电台没有办法。”

    沈擒龙一听兴奋起来:“噢,电台呀!太好了,自己送来个大线索。其实电台最好对付了!”

    侯大节也是一愣:“电台好对付?你知道怎么找电台?”

    “当然知道了!”

    “不行啊,现在咱们能用的办法都用不上了,什么分区停电,什么查户口,全都不行了。现在才消灭土匪,市区人口乱得很,咱们人手又不足,查户口的办法根本不行。很多人家根本没有人,所以根本不知道特务在哪个空房子用电台。”

    沈擒龙说:“咱们可以用电台来找电台啊!用三角测量法就行。”

    “什么叫――三角测量法?”

    “呃――就是用3辆货车,车厢顶部都安装着小型天线,在电台周围转,根据每部电台信号的强弱来判断距离。利用这种定位方法就能够准确地测出敌方电台的位置。”

    侯大节真是闻所未闻,但是,他还是说:“可是咱们没有那么多的电台。”

    沈擒龙叹了一口气:“真是个穷党。”

    几个人都乐了。

    沈擒龙说:“这样,那个电台的大概方位你们能掌握吧?”

    “对,大概方向还是知道的。”

    “简单,我给你们做个接收装置,多找几个人,戴着耳机,到那个电台四周转悠一下,这和电台测向车是一个道理。”

    “真行吗?哎哟,小沈,你可真是个有学问的人!”

    于是沈擒龙画了草图,找了会电器的人帮忙,一个晚上,已经做了5、6个小型无线电接收装置。这下万事俱备,就等着那个特务电台活动了。

    这时的公安人员还是很有奉献精神的,所有人全都睡在办公室里,就等着发现那个电台重新发报的消息。

    特务的电台发报,不是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发报,要是真的跟广播电台那样定点播放节目,那就死得快了。特务发报,一般会是今天这个时间,几天后那个时间。

    比如说,第一次是每周一晚上12点发报,那么下一次就是在星期五夜里3点发报,总之不能让侦察机关猜出发报的时间,过来逮捕电台的操作人员。

    但是,侦察电台的人同样会知道有这些规律,就会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监听,不断地搜索各个频率,总会发现发报的时间。

    尤其是在一个电台很少的地方,如果有电台发报,就容易判断出是那个特务电台在发报。这时电台的工作人员换了几拨,时刻不停地对各个频率进行扫描,留心检查任何可疑的信号。

    终于在操作电台的战士大叫:“来了,特务发报了!”

    在电台旁边等着的战士急忙跑去把沈擒龙他们叫醒,沈擒龙他们立刻冲出大楼,开车向那个方向狂奔。这时正是深夜,路上根本没有车辆,汽车达到全速,很快到了发报的地方。

    沈擒龙让汽车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下一个戴着耳机的人,大家成一个很大的圆形把特务的电报包抄在当中。等到所有人都听到了信号的时候,恰好特务的发报停止了,大家只听到了特务收到对方报文时候的信号,就再也没有声音了。

    尽管白跑了半夜,但是大家已经确定了特务电台的大致方位,所有人还是很兴奋。

    侯大节说:“现在就等着特务再发一次了,要是再来个两三次,就能找到他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