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燕燕于飞 >

第43部分

燕燕于飞-第43部分

小说: 燕燕于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江湖气氛,让一些老一辈的高手不爽,很多高人,根本就是走人,我不鸟你。

    明朝皇帝十分霸道,当皇帝的要征平民为官,拒绝,杀。

    不给国家办事,心有反焉,杀。所以,高人达士,就避之山林,躲到老林子里去。

    李寿民在蜀山小说里,写到明末清初,也是很多侠义之士,隐于山中,不出于世。

    这个高人,就是当时的一位高人,不满那个时代,隐居起来。

    再看那小册子,羊皮册子上,先有序言。

    说的是这个老人的事。

    “吾乃白骨山天地人三魔之天魔古师陀。”

    “景泰六年,吾与地魔曹逆天,人魔丘神劫往关外夺神火教秘典无极真炁。”

    “吾得其作,惊为天人,修而习之,与弟神劫,共创新功。”

    “天下武功,或有穷,难有尽,夫穷习岁月,难得长生,吾心难甘。”

    “神劫自满,离洞远出,吾意求精,完善此篇。”

    “呜呼,天不假年,吾寿终之,虽补新篇,无力修之,奈何,奈何。”

    “夫天下武术,上之又上,心尔。”

    “是故,心开气阔,是为宗师。”

    “吾道传功,名曰森罗万象,分属十二层,吾之道在八,望后人可登十二楼。”

    “习修此功,最忌急躁,故设此瓶,若所得非人,不如毁之,能耐心开瓶,成果如何,且看造化。”

    ……

    这是说,一个叫天魔古师陀的人,他当年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地魔曹逆天,一个叫人魔丘神劫,他们三个,跑到关外,在一个叫神火教的组织里,抢夺了一部无极真炁。

    得到这门功夫后,三个人修学。

    曹逆天修完之后就走了,但古师陀和丘神劫没有,他们改良,创新。

    完成之后,丘神劫自得意满,他就走了。他虽走了,但古师陀还是不满意,他就进行第二次原创,和过去不同,他是自己一个人来办这件事了。他苦心孤诣,好在,本事也是不凡,总算是把这功夫给创新完成了。

    这门功夫,他给起名,叫森罗万象。

    分成了十二层。

    古师陀本人修到了第八层,但天不假年,他的岁寿到了,所以死了。

    因为这门功夫,最忌的就是心浮气躁,所以古师陀留下那个机关。与其后人学不得法,不如让它毁了。如果没毁,证明对方在面对这样的宝贝面前,还是可以平稳自己的心态,他这功夫也就值了。不过,古师陀忽略了很多方面,比如说,他没想到,万一来的不是武术家怎么办。而且,这门功夫,是一门高深的武学,基础太低,和学截拳道一样,学不得法,还是要没用。天空的云很美,可是我的个子太矮,够不着。

    虽然可以慢慢的修习,可是,还是有点慢。

    越是慢,却越是不可以急,急,就完了,不急,又看不到头……

    刘郁小心的参悟这门功夫。

    森罗万象,和一般的武学完全不一样,它是心法,不是别的。没有招式,没有呼吸,只有哲学。武术的哲学。这十二层,分成是入、迷、幻、变、破、化、无、死、生、凡、神、圣。

    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变化,一种控制。

    从这方面说,也可算是一门的玄学。

    入者,进入,是学得武功,是不是可以真正的理解,吃透,在使用自己所学武术的时候,要用心,尽心,把全副的心情心意,都投入其中。这样,才可以发挥出自己自身的所学。

    一个武者,并不是可以全面的发挥自己的武功,往往容易被别的事物影响。但如果可以控制自己,完全的发挥自己的实力,那就会省下很多的功夫,不会被外界影响。

    迷者,是一种心境,和人动手,最关键的,是师无定法,与其让别人破你的招,不如让对方想你用什么招,打起来,招无定式,变化无穷,在这方面,霍家的秘踪拳就是证明。

    霍元甲杰出的一个地方,就是把家族中的秘宗拳,改良创出了一门新的拳,迷踪拳。

    幻者,惑心也,让人迷惑,生出幻觉,打出的招,似是而非,招无所定不说,招还无所形,看到一头四不像,顿时,不知道怎么对付。用幻高明的,可以轻松的一举一动,牵人心神,让人心神力疲,最后完蛋。此外,还有变、破、化、无、死、生、凡、神、圣。

    虽然不是招式,不是炼气,不是导引,不是……

    可,如果把这十二层,全数的融入到武学中,早晚有一天,可以成为一代宗师。

    甚至,可以达到更近的一步……

    传说中,神的地步。

    “这东西归我了!”刘郁没和他们客气:“但这里的东西,你们可以随便的挑。”

    东西还真有点,这个叫古师陀的人,多多少少还有些生活用品。

    但很多,都有垢物,而且还有一层石灰什么的。

    白云飞很难的把这些东西拿走,张宁问:“我们上去吧!”

    “上去?”刘郁想了想,道:“不必了,你们走吧,我要在这里好好的住一段时间。”

    张宁道:“在这里?”她指那干尸,她一眼都不敢看那东西。

    白云飞道:“这位小道长是高人么……对了,小道长,你是哪个门派的。”

    在这里,蜀山川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五派八门。

    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

    五派就是“五花”。一这黄陵派,据说从陕西流入;二为点易派,以川东涪陵点易洞而得名;三是青城派,以川东道家胜地青城山得名;四者铁佛派,又名云顶派,川北较为盛行;最后就是青牛派。以川东丰都青牛山而得名。

    八门则是指“八叶”。是从技击风格角度所分的八派。

    一为僧门,据说传自少林僧人,故名。又称“申门”。特点是巧、快、灵、动,如猢狲状,别名“狲门”。二是岳门、据说由岳飞所传,特点是矮桩,手法不划圆不成拳。三是赵门,据说为赵匡胤所传,借鉴少林派太诅长拳(据说也是赵匡胤所传)等拳法,特点是高桩。又因习练红拳,称为“红门”。四是杜门,以传说中诸葛亮八阵图之“杜门”而得名,一说拳法传于自然门杜观印。特点是封锁严密,善于防守。五者洪门(不是洪熙官的洪门),相传以明太诅洪武年号而得名,习练大、小洪拳,特点是刚劲。六者化门,又称“蚕闭门”、“缠闭门”,三十六闭手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紧封敌手,使其不能施展。七为字门,又称“智门”,因收势摆成字形而得名,特点是高桩长手,起伏大。八是会门,又称”慧门”,以神拳为代表,讲究观师默像,念咒语,颇为神秘。

    这正是——绝艺惊人侠士风,千年击技古今同。堪开玄理树新帜,悟透禅机弃旧功。假身玉女虚是实,真谛峨眉有非空。诸家应复昔时而,妙处良然在个中。

    刘郁不给实话的道:“我哪个门派都不是,你们把绳子留下,然后走吧,东西也到手了,我多打的那些肉干也给你们,够你们回到村子里了,快点,我要修学这里面的东西了!”

    听刘郁这样说,白云飞他们知道,自己的“仙缘”算是到头了。

    两人上去之后,把那些“东西”显了一下,白云飞道:“得,我们的小道友不走了,要留下来了,高人就是高人,这种地方也爱待,好在他把食物给我们了,吃上七八天,够我们回村里去了。怎么样,走不走?”

    周写意摸摸自己的肚子道:“我还真有点想要拜师的冲动,都说这峨眉山里有高人,可不是么,我们随便遇到一个小道士,都是高人,这要不跟着学两手,岂不是傻子么!”

    “学!?”李蔷不屑道:“他会教你?你没看他在路上那冷样,这种高人,根本瞧不起我们!”

    “不试试怎么知道。”周写意还有点不干了,他还有点心机,想要拜师,就留在凤凰村,在那村子里,就是和张宁一起,能有机会,就算不是追她,和她多待会儿,也是一种满足。

    不是暗恋的人,不会明白周写意的这种心理。

    很多时候,暗恋的人,会做出,让别人无法理解的事。

    “先回村吧,你在这里守卫,他不出来呢?”白云飞道:“我们先回村子吧,有了这些东西,也不算白来,对了,张宁,你也和这个人多打打交道,似这样的人,一身的秘密,全都是宝贝,交往好了,将来给我们很多的帮助呢。”

    张宁道:“好啦,我还不知道,我可累坏了,想回村子了,走啦……”

第四十四章 回观演武() 
玩寻幽访圣探宝历险游戏的好奇城市宝宝们离开了。

    刘郁现在可以专心的学武了,他把那部秘笈小心的看了又看,最后一发猛,死记硬背。

    刘郁看书,学习,最怕的,就是死记硬背,但他偏偏要死记硬背,因为一些华夏的古医之学,就是得要死记硬背。那些单方药方,如果背错了,还了得。现在,这过去学习来的方法,却用在了这武功的秘笈上。其实,这些武功秘笈,比那些药方汤歌,还要的晦涩,十分的难背,字字相咬,句句难连,仅是照读,都好似快读饶口令一样。

    因为刘郁知道这功夫的重要。

    大多数武学,你学拳,学脚,学导引,学炼气,学一切,只有一样学不了,那就是心境气势。大宗师之所以是大宗师,是他们积年累月,积养出来的胸襟气度。

    比如张三丰,这老哥活了一百五十多岁,他不是大宗师,谁是。

    还有达摩那老和尚,他也是历经了很多,不仅跑了很多的地方,还在一小洞里一坐十四年的思考哲学问题,这才是使他成为大宗师的原因。此外,还有如杨露蝉这样的人,他三次学拳,历时二十年,一直到他四十多岁的时候,才成为一代宗师,还要等他老师挂了之后,他才可以开派杨氏太极,成为一名真正的挂牌宗师。

    所以,一个年青人,最多也就是成为一名一流高手,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年青人成为宗师的。再好的年青人,也仅仅只是一流高手,能打,不是说你就是宗师。拳怕少壮,你老了还有你年青时的战斗力么。对不。可成为宗师,如果还年青,那就真逆天了。

    刘郁的这门森罗万象,学的就是一个心境的变化。这个心境的变化,学习好了,就可以成为真正的大宗师,它不是用资历来推演的,也不是用岁月来洗礼的,而是随着武学的提升,进行参悟,你武功多高,你的境界就多高,从而摆脱了,明明武功很高,但境界很低的尴尬。

    因为到了武道的高层,身体的锻炼到达了极限,这个时候,再苦修学武功,无法进步,那些武者,才会去想要提升境界修养。

    东瀛的宫本武藏少年的时候到处找人打架,一次甚至一对八十多,在生死中体悟自己的大小双剑道。到了他成熟后,却开始参禅问佛,来提升自己的心境修为。

    再想想石敢当师父,法慧大师,还有现在的李云李飞龙,就可以明白。

    可……得了这森罗万象,在武学中体悟万变之道,可以境界随武功而飞。

    当刘郁修成了武术的高手,达人,他也就会提升相当的境界,问鼎宗师。

    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