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燕燕于飞 >

第28部分

燕燕于飞-第28部分

小说: 燕燕于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拔筋的过程中,双腿的大筋,就好似两条橡皮筋一样,被控制的,一点点的抽拉变长,变大,这个过程,要三个月。此外,还要无数的药材去洗身补身。

    如果不是李云颇有家底,这真是不可能支持。

    抽筋……

    抽过筋的人都知道,大约每个人都抽过筋,在生长的岁月里,又有谁没抽过筋呢。

    但人为的制造这种不间断的抽筋,那可就麻烦了。

    这种痛疼,还得是你清醒才管用,如果你没有意识,那抽筋也就没有意义了。

    当你在痛苦中,抽筋,会把这种痛苦的信号深深的根植入你的大脑。

    你的大脑最直观的意识会觉得你的筋不行,不好,不硬,不韧,不强。

    所以,大脑会潜意识的,不住的,把你身体里的营养,供给给你的大筋。

    就这么的,用人为的手法,锻炼,折磨,加强,粗壮,你的大腿之筋。

    当你的双腿,筋成之后,就等你的腿肌了,只要双腿跟得上,两条腿就会和那橡皮筋一样,伸拉弹跳,飞横纵跃,无所不能,无所不至,一纵两米,一跃飞高。

    到了那个时候,才可以修炼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这种华夏传统的轻功。

    其余八步登空等这种轻功,在古时是很常见的。

    唐朝有一个避上游龙,可以踏墙越壁,如游龙壁虎。

    当时皇帝称其为壁上游龙。可见当时就有很高明的轻身术。

    在隋朝的时候,还有一个着名的肉飞仙,就是说他的轻功高强,从高处跳下来都没事。

    可见轻功的神妙与奥义。

    但现在却失传太多了。

    李云是知道的,他也很珍惜。

    现在的李云,由于觉得,刘郁已经过了身体的生长发育最好的时期,再怎么修炼轻功,虽会有成就,但恐怕不能似自己和李天李神龙那样,成为真正的飞贼,因此少了顾忌,就很全情的帮刘郁。

    李云是什么人,他的所学,积累,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宗师水准,他一尽力,刘郁的身体当下就开始进步,甚至,他还可以练习俯卧撑。或许,会有人觉得俯卧撑是现代的玩意。

    不过这却是错了,华夏自古代的时候起,就有这种俯地挺身炼气活血的本事。

    比如蛤蟆功什么的,都是爬地上学习动物炼气的。

    还有蝎子功,也是要双手撑地,屈腿向上。

    这种方法,炼习的,就是蛇肋。

    华夏对人体标准是有研究的,最完美的武者标准是什么?豹头蜂腰,虎背熊肩,猿臂弓步,蛇肋鼠腹。

    这是怎么说呢,说的是头得要似豹一样,这样人才会聪明,反应会很快。接下来是腰要细,得是蜂腰,这样才能圆转如意。腰力是四两拨千斤的中轴,虽承担重要,却如轴一般不显笨拙。至于虎背熊肩,这是身体的因素,这样的身体,才会达成最好的发力点。

    还有猿臂弓步,这样的手脚才会有力气。

    但还一样……

    这就少提了。

    那就是蛇肋鼠腹。蛇肋是肩下的肋部肌肉。这里的肌肉很重要,可以形成倒三角,支撑起身体的能量。只有蛇肋强大,所以才会支撑住双臂的发力,不然,身体的力量强大,胳膊的力气强大,但两者没有一个支撑,就组合不到一起来。

    特别是轻身功夫,那最是重要,蛇肋修成,整个人才会有飞的感觉。

    人说肋下生翼,就是有的高手,修为高深,一运轻功,两边的肋部张扬开来,好似一双翅膀一样。人们说肋下如生翅,就是缘出于这点。

    在老道的调养下,三个月……

    刘郁的身体,正渐渐向一个优秀的武者一般的发展。

    他的双腿已经失去了自我的知觉,总算他的底子打得不错,在老爹刘峰的帮助下,他的桩功马步还是扎得不错的,所以才算可以支撑下来。似若,刘郁再迟两年,不,哪怕是一年,他都无法修这种轻身功夫。长达三个月的苦修,让刘郁生不如死,也给了他一颗坚毅的心。

    在今后,刘郁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很多的战斗,很多的痛苦。

    不过,他是一个被古武流训练出来的人。

    当年,李天李神龙,一次行案失手。

    他被抓住,吊起来铐打三天。

    但,就是这样,李天也没有屈服,他仍是保持自己的斗志,最后以缩骨的神通逃离。

    很多江湖人骨头硬。因为他们之前就已经吃过很多的苦头了。

    刘郁现在就吃了这样的苦头,这种痛苦,将是他一生宝贵的记忆。

    三个月后,刘郁开始了恢复的训练,他的双腿恢复了知觉,开始进行新的练习。

    李云在教他武艺之余,开始教他读书识字,还有医学知识。

    医武合一,将来,刘郁也会收弟子,一定的医学知识是必要的。

    很多老外学华夏的武术,但最多,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这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华夏的中医系统,老外看华夏功夫神奇,就来学习,却是不知,华夏的武学,一般来说,是医武合一。想要学华夏的武学,一定程度上,也要对华夏的医学有所了解。但华夏的医学,在西方人看来,是一种巫术,是草根树皮,是玄学,不是科学。

    老外不相信华夏的医学,或是说相信,但不了解华夏文化的底蕴,说到死,也别想真正的学好华夏真正高深的武学。

    很快,大筋炼好,李云觉得,刘郁现在的大筋,虽不及他和李天李神龙,将来成绩上去了,最多也就是一蹦一米五左右。

    这样的成就,也算不错了,够可以了。

    于是,李云就开始往下教下去,那就是神龙秘笈里的基础篇。

    天下武学,最神秘的是什么?最深奥的是什么?最关键的是什么?没错,不是那最后藏起来的绝杀一招,而且这门武术的基础。

    所有的绝杀招术,都是建立在基础上发展来的。

    燕子门的基础篇里,有拉筋、拨筋、走缸、踏绳。

    还有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

    刘郁现在要学习的,就是走缸,和踏绳。

    走缸是一种修炼步法的方法。一口大缸,说大是大,但在上面走,就小了。可小,还是要走。开始的时候,这口缸会在里面注入足够的水,这样的话,缸会很稳,在上面走,缸是不会晃动的。

    身体一恢复,刘郁就开始走缸了。

    他的脚在缸沿边上走动,不停的走,师父不叫停,是根本不可以停止的,一走,就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走两个小时,不要说别的,光是脚,就得走肿。但这也是修行的必要。当年尚云祥穷,没钱穿鞋,他就这样赤着双脚,最后变成了赤脚仙。

    就这样,在拉完筋,拔过筋后,刘郁每天分出一半的时间,走缸。

    早上走缸,下午的时候,还要继续的拉筋拔筋。

    时间如流水,刘郁的轻身本事,就在一点一滴的增进。

    ……

第二十九章 却见天才() 
轻功,不仅是快,不仅是稳,还有平衡。在最困难的时候,走出平衡的步子。

    哪怕是缸也是一样。不过,这个走缸,这仅仅是开始。

    开始的时候,缸里的水是注满的,但随后,这口缸就要开始排水。

    缸里的水从一半,降到了空缸。

    缸里是空的,自然是容易的晃动,在这样走起来晃来晃去的缸上,刘郁功夫飞进。

    要知道,打拳最重要的就是拳架子,习武扎马,为的是什么?端正拳架子。

    双脚踏踩实地,这样的话,才可以发挥出自己本身真正的实力。如果拳架子一松,身体晃动,气力不能集中,转眼就有可能被人打死。

    但轻功的一个好处就在这里了,走缸,这样的话,即使是在脚下悬虚的时候,双脚仍可以踩踏出一定的水平,不会轻易的失去自己的平衡,也就是说,拳架子哪怕是走歪滑跤,都不会倒掉。一身的功夫,一身的实力,都可以保住。

    走完缸,不算完,还要踏绳。这踩绳很简单,一般的马戏团都是有这种走绳的表演。

    不过,刚开始,是走硬的单杠,这种单杠走起来是很容易的,不过,随后就是走绳子。

    走绳那叫一个麻烦,绳子不是硬的,是软的,而且,还容易晃动。

    轻功,在必要的时候,不可能让你就走那么硬平的地面。有的时候是很浮滑的。

    古时,有高手,可以纵跃于荷上,这并非是谣传,而是事实。

    那荷叶,轻飘飘的,软绵绵,比绳还要软,还要浮,还要晃。

    这样的荷叶,自然是十分的不承力。

    轻功就是要在这种荷叶上也可以跳跃。

    当然,如电影上那样从一片荷叶上跳到另一片荷叶上,是不可能的。

    不过,轻功的高手,可以在惯(忄生)冲力下,将身体的一部分重量,变成平面的冲力。

    在速度的作用下,身体一部分的重量,会变成冲击力,往前使。

    而轻功高手,就是这样,飞快的跑动起来,消除自己身体一部分的重量,再以轻功的敏捷,飞快的从荷上飞越。

    当然,这不是一片的飞越,而是在脚踩踏下去的时候,使用巧力,这个巧力把荷最大的支撑力给引发出来,使自己每一步都有如踏到实处,因为这多重的作用力,这才可以使那传说中的轻功,飞烟踏舞,纵跃于荷。

    踏绳,就是练这种脚下的功夫,不仅要在软绵绵,晃动的绳子上,走步。

    还要走快,走稳,走得准。

    人走如风,脚下踏绳,如有平地。

    轻功就是这样,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走虚空。在硬的地方,软的地方,陡峭的地方,空虚的地方,都要步履如实,健步平稳。

    要知道,古人的轻功据说可以踏雪无痕,你说这功夫得吃到什么程度才有这水准。

    ……

    好在,郁闷的地方总算过去了。

    大半年过去,刘郁勉强已经可以在缸、绳上来回的走动,和走平地一样。虽然他不小心,大意的时候,还是会行差踏错,不过就学习来说,他已经可以进入下一步了。

    下一步,这才是燕子门轻功基础中的华丽篇章,那就是八步登空和燕子三抄水。

    一道墙。

    普通人,跑起来,助跑,然后往上蹬,一般能有个两三步就差不多了。

    但八步登空,是在这墙上跃走八步,你想也是知道,八步,如果是两三米的墙,自然是可以跃过。这里还要说到气。武术家都有气,这个气不好说,也不好分,古人就有导引术,炼气术之说,不过,武术家的气,是存乎一悠。

    正常的古武术认为,一个普通人的气,大约为一,用空手道等规则是段,一段。

    那么,一个武术家呢?一流高手,大约是十段的气。他们的气力悠久耐长,可以长时间的保持身体的活力,从呼吸,心跳,都是一般人比拟不了的。可以小范围的控制自己的身体。

    八步登空,就是借助这口气,一纵飞跃,蹬墙飞屋。

    开始的时候,这门功夫要借树来使,要灵活的,可以上任何一棵树。不管什么树,十步内,你要一蹿,就蹬上去。树上是有枝节树芭的,这就很好利用,可以让人很好的蹬空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