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风云之最强反派 >

第822部分

风云之最强反派-第822部分

小说: 风云之最强反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皇宫中都是哭哭啼啼的女人,好像她们要进火坑似的,可京城一战,天罚来临,这些宫女、嫔妃、皇后均缄默了起来,不再哭闹,跟着神仙也比跟着皇帝好,而且跟着神仙说不定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况且洛天是个神仙,神仙会缺银子花么?

    周皇后,张皇后性格刚强,但是家人都暗中劝慰,就是要两女都去百花宫,那里才是她们的最好归属。而且周家和张家想要发达下去,跟着洛天是最有前途的。大家都是个明白人,就是皇太极的身边从林丹汗哪儿劫掠来的女人,全部被洛天打包走了。可见洛天这个人没有什么野心,也的确不要野心。他是个神仙,神仙会贪图世间皇权么?

    所以不论是老朱家还是那些贵勋之家,均抱着积极态度。就连很多大臣也在转变心思,洛天真不是吹牛,说灭就灭了,八十万人啊,挥一挥手就没了。闪电雷鸣,彷如末世,就是站在城垛上围观的大臣也吓的面如土色。

    崇祯自从得了龙血,拥有龙气之后,整个人都变得精明果敢起来。对于各地藩王上书自家郡主可以入百花宫的请求,崇祯是抱着积极态度,非常赞誉这些藩王的觉悟,不愧是老朱家的子孙。

    崇祯现在的心态非常端正,他只要把洛天哄高兴了,那他的好处就多了,至少现在把宫里的女人打包给了洛天后,他就得到了如此大的好处。说实话,崇祯有的洛天有,崇祯没有的洛天也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身边的女人,而且身份尊贵,只怕洛天也是图新鲜,有点成就感而已。

    至于崇祯的心思,他已有了腹稿,打算把长公主好生培养,以后下嫁给洛天,他就是洛天的老岳父了。有了这层关系,谁还敢向老朱家的江山伸手。谁伸手就剁了谁的爪子。

    按照洛天给他的规划,五年后再去收拾辽东,并且先整顿内部吏治,只有吏治清明,大明才有中兴之冀。并且山海关如今已被孙承宗接手,手下也是悍将如云,手中物资更是充足。最可喜的是草原上再也没有那个鞑子敢南下劫掠,八十万胡虏灰飞烟灭,已把鞑子的元气打没了,同时也吓破了胆。

    孙承宗听到大捷后的战果,他也浑身直打哆嗦。他本来也是反对者,可事实就摆在眼前,洛天真的做到了,而且非常轻松地就搞定了鞑子。更加可怕的是洛天是踩着云来,遂又乘云而去。两条巨龙在空中龙吟,他亲眼所见,身边的将领见此,再也不敢叫嚣着去杀了洛天。每天回家都把洛天的头像供起来,然后顶礼膜拜。

    孙承宗忽然觉得崇祯现在的性格越来越强势,已有成祖朱棣的气势和刚强。朱棣是所有皇帝中最霸道和强势的一个,但凡冒犯大明的敌人,从来都是以硬碰硬,打出了大明赫赫威名。

    孙承宗站在山海关上,眺望辽东,辽东虽然打着大明的旗帜,但是他心里非常清楚,祖大寿属于辽东地方派系,并且已同建奴勾结。倏然间,孙承宗忽然觉得袁崇焕该死,熊廷弼也该死,太过软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敬畏鞑子,所以让士兵心里也有了恐惧之心,这种心里就像瘟疫一样是会蔓延的。

    如今洛天一巴掌就把鞑子拍死,打成残废了,士兵心目中无敌的鞑子轰然倒塌,士气登时高涨起来。可以说大明又恢复了大国大民的心态了,无宋之软弱,更无割地赔款之事。

    祖大寿获悉京师一战,山陕一战,大明并无败绩,虽然损失巨大,同样鞑子也把自己积攒起来的家底打没了,一夜间又回到了解放前,过上了苦哈哈的日子。盛京,如今大金得悉皇太极等人全部战死沙场,就连皇太极扶起的太子豪格也死后,如今兵马最多的就是代善了,是故,代善将在三月后于盛京登基称帝,继承皇太极的遗志,不如说大金已没人可与他相争了。

    登基后,代善将续哲哲为皇后,这是代善为了巩固大漠科尔沁的关系,他不得不如此选择。家中那个黄脸婆是可以寿终正寝了。反正他儿子多的是。这个黄脸婆也没有任何价值了,处死就得了,寻个借口暴毙,无人敢说半句不是。

    辽东军的威胁,代善并不惧怕,毕竟祖大寿这个汉奸是不可能背叛的,一旦他这个汉奸通报天下,祖家在辽东就将不复存在。而且辽东还有一部分势力效忠于朝廷,也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说了算。并且辽东虽然是祖大寿占了上风,处于优势地位。但这是眼下,一旦朝廷大捷消息传到辽东,并且朝廷还了灭了鞑子八十万之众,那跟随祖大寿的人就不会继续跟随了。

    当时大家一直支持祖家投靠鞑子,那是看到鞑子愈发强盛,已有逐鹿中原的实力。并且大部分人都是辽东地方豪族,想要保全家族的兴盛,所以才选择依附祖家,何况祖家也不是人人都想做汉奸的,祖宽和祖大弼都不想做汉奸,所以两人紧跟孙承宗,与鞑子厮杀。

    祖大寿、吴襄、吴三桂等祖家嫡系,不过吴襄可是个胆小的滑头,名誉上是靠向祖大寿,但背地下却与熊廷弼通风报信,把祖家的情况通报出去,其传信的人就是吴三桂。

    吴三桂和吴襄父子就是两头下注,属于投机分子,至于忠君爱国,那是扯淡。现在又得到朝廷把皇太极、莽古尔泰、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等强敌歼灭殆尽,这等恐怖之事,而且熊廷弼和孙承宗已连接起来,祖大寿就是想造反也不可能,唯一一条路就是连家族一起搬迁,然后去盛京投靠鞑子。

    祖大寿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他如今想做个忠臣都不行了。毕竟他的效忠书以及出卖朝廷的信笺均在代善哪儿,所以代善并不怕祖大寿敢反抗,除了为他所用外,祖大寿别无选择。

    最可怕的是,祖大寿再也不能从朝廷手中敲诈银子了。虽然每年还有两百万银子用于辽东,但那是给熊廷弼等忠于朝廷的将领,不会拨付一分给祖家军,而且江南商人还是北方商人都不会继续和祖家合作。他们非常恐惧,并且皇室、贵勋以及藩王都开始承担起商人角色,海禁将一步步地开放。

    祖家到底有多少银子可以养活私军,能维持多久,这些都是未知之数,并且代善已派人来了,要求祖大寿把兵力带走,放弃大凌河一带,然后转攻为守。代善是担心祖大寿三心二意,如果朝廷真的赦免了祖大寿,他就无法威胁祖大寿了。

    吴襄离开了祖家,回到自己家中后,当即挥退所有人,把儿子吴三桂教到身边,凝重道:“现在大哥是不打算跟着大明了,他已没有和朝廷叫板的资格。当下朝廷虽然没有点破,但爹知道朝廷早已知晓祖大寿已反,更知道变节投敌之事。如果朝廷整顿了吏治,清洗了内部不和谐的声音后,那下一步就是整顿辽东,而熊廷弼将军就是一颗钉在辽东的钉子。”

    吴三桂道:“爹,要不我们跟舅舅一起投效鞑子罢,并且鞑子现在人才寥寥无几,如果我们跟着舅舅投靠鞑子,料想我们也能封王的。现在鞑子是伤亡惨重,朝廷也无力征伐辽东,是要给儿子十年时间,以后是鞑子说了算还是我们父子说了算,那可不一定。”

    吴三桂对崇祯可没有多大信心,在他心中崇祯与代善相比都差远了。只是吴三桂未曾看破,崇祯是十七岁登基,并且没有任何执政经验,气度并非没有,只是需要时间历练,而且崇祯一直在天启帝哥哥的羽翼之下成长的,崇祯属于野路子,对朝廷规则以及各种斗争并不清楚,现在他已渐渐地进入了皇帝的角色。

    吴襄嗯了一声,其实他并不想做汉奸,这个名声可不好,但是眼下情形,如果他不跟着祖大寿投敌变节,那在朝廷之中,他们父子两也将得不到重用。毕竟他是祖大寿的妹夫,这个身份就是个烫手山芋。

    吴三桂似乎也看到了这点,所以才毫不犹豫地决定跟着祖大寿离开,而且离开的日子不会超过半个月,等朝廷回过神来,他们就是想离开也不可能了。吴襄脸色苍白,眼睛灰暗道:“不得已之下而投,其实为父并不想做汉奸,为父只想吴家光宗耀祖,然后给你好好的争一分后世子孙享受不尽的荣华。”

    吴三桂眼中寒芒一闪,沉声道:“爹,历朝历代,向来是成王败寇,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我们在大金国打出一片天地,以儿子的手段和能力,儿子相信一定能做到的。并且鞑子兵力空虚,我们还可以在盛京把那些依附于鞑子的汉奴召集在麾下,我们未必不能建立一个王国。现在我们吴家同样没有退路了,只能继续走下去。”

    PS:武侠败类QQ群:415251262!!!!!!!!!!!!!

    Ps: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求打赏!新书开了!!!《大唐之暴君崛起》大家都去捧个场!!!!://b。faloo/f/341961 。。

    skbshge

第五十二章崇祯也是个戏子() 
说实话,崇祯从未觉得有今日之局,太顺利了,并且他的赌注成功了。当时他也是死马当作活马医,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而且鞑子不会因为洛天而收手,更知道鞑子皇太极是想收服洛天为己用,所以他才决定下血本,甚至牺牲自己的女人来成全大明江山永固。

    当下崇祯已在做诸位嫔妃、太妃、皇后、皇太后等人的工作,他现在没有选择了,只有把洛天哄好,洛天一高兴,随便给他出些点子也符合发展规律。他太需要洛天的支持,他是个皇帝,而且他对美色方面没有多大‘欲‘望。

    他唯一的心愿和抱负就是把大明延续下去,并且中兴大明,然后把大明推向更高的成就,功盖汉唐,武胜秦皇。这是他唯一的心愿,只要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宏伟目标,一切都可以抛弃。

    周皇后很是凄凉,当然,后‘宫’中都已经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并且洛天在京师的动静太大了,全天下百姓都知道了大明有个活神仙,并且百姓还是希望这些‘后’宫中的娘娘识时务,为了天下苍生,必须去百花宫,只有让洛大仙满意,那大明才能过好日子。

    崇祯现在终于体会到太祖爷当年天下归心的成就,他是真龙天子,实打实的,一点不冒充。而且真龙显示,是所有人都看到了的,就是朝中那些唧唧歪歪的清流们都闭上了嘴巴,不吭气了。他是非常高兴的就是这事儿了,这些清流们平时可是非常嚣张的,就是处罚也心甘情愿,都想打击他,然后成全这些清流们的历史清名。

    他心里明知道洛天敲诈他的女人,但是他还非常高兴,心甘情愿地让洛天给他戴绿帽,觉得这笔买卖太划算了。大明在未消灭鞑子时,他感觉大明亡国之气笼罩在他的头顶,彷如泰山压顶,快让他窒息了。

    现在那股窒息之气已杳然无踪,再也没有这种感觉了,心身具奋,身体更是充满了无限的力量和精力,处理公务更是得心应手,并且从洛天灌注到他识海中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已开始有条理的梳理这些真正能治国的东西,国家顽疾已有治疗之策。

    瞧着太妃徐梦、嫂嫂张皇后、李太妃、妻子周皇后、贵妃田娘娘站在他面前,崇祯整理了一下衣冠,抹了一把眼泪,伤感道:“朕对不起你们,但是朕已答应了,不敢违背天道之旨意。朕是皇帝,还有千万万之民嗷嗷待哺,如今得天之幸,朕得到了解决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