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碧海洗心录 >

第39部分

碧海洗心录-第39部分

小说: 碧海洗心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正又说到:“就前几天,我偶然出了洞,心中似有感觉,吸引着我前来。我一想肯定是姬老大在背后骂我,肯定找到了立足之点,才敢骂我啊!我一算日子,有两年多了吧,想来也应找到一个地方了。

    所以就装了这五瓶酒,我飞进了浙东,又过武义和永康打听,居然在这牛头山上,有五个姓江的土匪。我当时还在想,五个人数倒好刚能对上,但五个姓江的,也不知是哪个女人,才有这本事一口气就生出五个来哦。”

    结果跑到这一看,在天上一看,嘿,不就是姬老大五人嘛,这才降下身来。只是没想到牛奔几人也在这里,哈哈,难怪啊,我说怎么回事呢,原来你们还把我那龙泉枪也给带来了,难怪有一种气息吸引我呢。”

    众人也是一阵大笑啊,特别是说这五人都姓江,不知哪个女人才能一口气生得出来,惹得众人又是哄堂大笑。反正这顿饭吃得太久了,桌子的菜冷了就热,酒没了就提,饭没了就上。

    李正没事,自己可以不吃不喝的,但他们几人不行啊,一会喝醉醒过来再喝,再喝醉了就在旁边接着睡。特别是商安,喝醉了就抱着李正哭,诉说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是怎么想李正的,惹得其它几个也是泪眼直飙。

    李正决定在这里住下来,但不住这牛头峰里,而是住在天师峰里。

    以前这里有一家道观,后来让土匪占山后给毁了,又让官军给烧了。尽管这样,这里还是有一丝道意流动。

    传说唐时有一个得道的道士在这里羽化飞升。但这里现在只有断垣残壁,淹没在杂草山花丛中,早已看不出这里曾经是,辉煌无比的一个道家道场。

    在天师峰也能看到牛头山的动静,特别是牛头峰大寨里的情况,那里正在挑选精锐。李正通过观察发现,这汉军里面居然有东平卫的模样啊,心中大奇。一看到牛奔几人也就明白了,肯定是姬老大借用牛奔等人,直接把东平卫的经验套上了。

    不这支军队还有一点军气。

    又暗中观察姬老大几人,没想二年多没见,经历了战争与拼杀,身上的气质又有了变化,变得从容大气,胸怀宽广起来,特别是姬老大身上,有一种天下英雄出吾辈,机缘相济上青云的龙虎之象来。

    李正又想,难道真的是要天下大乱吗,姬老大几人也趁运而起吗?听牛奔苏卫等人讲,山东都全乱了,波及整个天下,惹他其它地方也跟着都乱了。别说远了,就江浙一带,不也是蜂拥而起的各种反抗吗?

    李正觉得还要留下来看看,虽不知以后会发生什么,但还是觉得这姬老大有气运在身,想当初自己一阵胡言乱语,什么丰卦,什么雷电,什么六六大顺,居然真的引出这么大一段风云际会的故事来。

    不过自己现在是道家之人,不能用道法出来扰乱天下的嘛,前次的天罚之鉴不能不警醒起来。李正又看了看那些正在接受挑选的汉军,心里一动叫道有了。

    李正叫来商安,去取一些笔墨来,说我自己要写一些东西。

    商定和苏卫这两天就跟着李正,在这天师峰里住着,一起说说过去的故事,也说说自己这几年来发生的事情,特别是当初三人一起救下来的唐煜和唐萱,现在都很好,跟自己一起学道,大有进步,也能飞,但飞不到好远,因没有法宝。

第45章 废墟怀古 繁华难继() 
李正住在天师峰天师殿废墟里,花了五天时间写出一本书来:兴平治乱策。

    此书是袁大人治民政略,并结合他治政治军等经验,编写出来的治民策书为基础。

    袁大人在书中主要讲如何济世治民的道理和方式,以儒家仁政善治思想为主。里面共分五部分,分别是治军、治吏、治农、治商、治工五个大策。按李正的说法就是:以仁治天下,以德化育天下,使各行各业各回本份,各归各位各举各业。

    李正以自己从小流浪天涯的切身体会,在山东东平卫几年的亲身磨砺,加上对现实世界的感受,再结合这几年的不断反思总结,修修改改。删除了一些假仁假义、道貌岸然的腐儒思想,增加了一些法家治世思想。

    如法家的:“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好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又如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以及道家因势利导、顺天自然等思想,再根据天下大事走向合理推测:不久的将来,是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草野龙蛇,逐鹿争霸的局面

    李正心想,当初袁大人用此书此道始治天下,反而天下更乱,自己也让朝廷给害死了。如果我现在将此书转传给姬老大几人,也不知他们能不能用此书此理此道闯出一片天下来?也不知天下会不会更乱,就算更乱,也比现在朝廷无道,官府无道,天下无道的局面好吧?也许能让天下安宁也说不定呢。

    如果姬老大真有本事、真有气运就去闯出一片天地来吧。

    李正叫商安和苏卫捧着此书,给牛头峰的姬老大几人送去,叫他们根据自己的喜爱或品性研读。包括苏卫和商安都可以读读,给他们十天时间考虑研究,十天后自己就下天师峰,给他们每人解答三个问题,然后自己就回东海。

    话说天师峰乃是大唐道士叶法善叶天师,一直在牛头山修炼,105岁鹤龄之时,在牛头山羽化而登仙。世人为了表达对叶天师的爱戴和纪念,于是便建殿崇祀。

    可惜这里兵连祸结,受土匪和官军的轮番蹂躏,天师殿已化为灰烬,早就残破坏了。

    但这里不管怎么说还是有一丝道韵在流动周转。

    李正就在原来的天师殿大堂的废墟上打坐。

    是夜,天无明月,暗无星光,徐徐凉风吹拂,叫人心爽。

    李正打坐进入忘我境界、身无羁绊、放浪形骸,任由自己的心神,在这空旷无际的夜色中自由飘荡。

    一阵清风飘来,一道神秘的气息如影似幻、幽深渺淡,慢慢地附在李正身边周围,有意无意的牵引着李正心神。

    只见这道神秘气息引导着李正心神,在天师殿里东游西逛,是在找什么吗?

    李正的心神在这寂静无声的气息吸引下,随风飘荡,迷迷茫茫很好奇,这里是什么地方啊?自己怎么到一个荒无人烟、死气深沉的旷野里来了?再一看这不是天师殿吗?本来这天师殿被人拆毁和焚烧后,只有满地的烂砖破瓦,还有那坚固的屋基条石隐藏在荒草杂花中。

    今天自己也是感慨一番,说道家讲究虚极静笃、长生久视,虽生前创名,生后留名,最终博名,但也难阻荒丘满地、沧海桑田、人心变化。昨天的荣华富贵,也难保今天的始兴终废。

    这气息引导着李正心神,恍惚中大堂废墟里一阵神光闪过,忽闻满鼻清香,氤氲雍容,仙声妙乐、天花乱坠。

    隐隐约约中看到一个神奇大殿,里面供着三清神像,一个台阶上端坐着一个慈祥长者,衣着一身道袍仙服,满身的仙风道骨,点头对自己微笑,李正的心神虽好奇,但也慢慢走了过去。

    这长者见李正走了过来,和蔼笑道:“你来了?”

    李正行礼道:“嗯,我是来了,这是哪里啊?我怎么会来这里呢?”

    那长者说:“这是天师殿。”

    李正不解:“天师殿?名字很熟啊,但记不得是在哪里了哦。”

    那长者呵呵一笑:“今日有缘,才有此聚。坐吧!”李正听话坐在这长者脚下一个坐垫上,抬头望着这长者,但看不清,什么都看不清,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这老者笑着把那支枯干的手伸了出来,放在李正头上百会穴处,嘴里念念叨叨的不知说什么,李正一句话也没听清楚,只觉头顶百会穴处传来一阵清凉,慢慢的向四肢浸漫开来,说不出的一种感觉,只是觉得身轻体泰,没一会就睡过去了。

    李正是天亮后商安叫醒的,也不知自己睡了好久。

    李正站起身来,就问商安有什么事吗?商安说:“大人,你不是说今天下峰去给姬老大每人回答三个问题吗?今天时间到了。”

    李正哦了一声,说这不刚过几天的嘛,怎么这么快?商安笑道说:“大人啊,你都在这里打坐打了十天了,前几天你还睡会就醒来,后来这三天你就直接睡着了。”

    李正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自己现在打坐入定的时间不怎么固定,时而清醒时而迷糊,连自己的几个徒弟都说自己是怪人,有时一入定就是几天几个月,有时入定就是几个时辰。

    连自己都没搞清楚自己好久能醒,好久不醒,一切都是迷糊状态。

    李正在商安的陪伴下走下山峰,一路走一路看,总觉得自己怀里有个什么东西,于是伸出手掏了掏,摸出一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出来,一看如鸽蛋大小的珠子,浑身发着五色氤氲,里面闪烁着七彩光芒。

    李正好奇地问商安,是不是你放在我身上的,这是什么玩意啊,还蛮好看的啊!

    商安转头看了看,又拿过来掂了掂,还很沉重有点拿不稳当,忙放进李正手掌里,才摇了摇头到:“这是什么玩意啊,俺也不知道的,不过不是俺放的。苏卫几人也没得这个玩意啊,看起来是个珠子,估计是耍把戏用的吧,俺看那些耍把戏的就会拿出这样的珠子,骗人钱呢!”

    李正一听这样说,觉得是这么回事,等空了看看这玩意怎么耍,拿回去逗四个徒弟好好玩玩。想完就还是放在腰包里也不在意。

    来到牛头峰下,看到广场里还在挑选精锐,方法也简单,就是力气大的比拿石锁,灵巧的比爬杆,能射箭的射箭,能舞枪的舞枪。

    姬老大一看李正过来了,忙走了过来把两人迎进大厅。李正坐在那天吃饭的位子前,对姬老大说:“姬老大,把你的几个兄弟都叫来,当然还是牛奔关照也一并叫来吧。今天就来说点正事。”

    姬老大很高兴,亲自跑到外面找来了这几人,七人就跟着走了进来,都找个座位坐下看着李正。大家都知道李正很神秘,也很有本事,他今天叫大家一起来是回答每人三个问题的,所以大伙都很好奇,都等着问李正话呢。

    李正看着这八人,又叫过商安过来坐。

    李正对姬老大道:“姬老大,十天前我把抄录的兴平治乱策,共五本叫苏卫给你们送来,就是看你们有没有兴趣读读。这十天我也没问我也没说,今天,我就来回答你们每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不知道是什么,我也就能答就答吧,不能答的你们也别怪我哦,下次有了答案再回答也是一样的。

    此书是我在山东时,袁大人生前传给我的,苏卫几人都知道,现在我是道家之人,用之不祥,使之不吉。在我看来,姬老大就是有大气运的人,现在我将书传给你们,希望对你们,在接下来的天下乱世中能有用,也许能帮助你们干出自己想干的事业来。”

    说完又看着其它人说道:“此书名叫兴平治乱策,共分五部,分别是治军,治吏、治农、治工和治商五篇,想必你们都看过了。治军这我不说,我的阅历少,不敢讲,治吏我也不懂,其它我都不懂。姬老大,就算你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