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碧海洗心录 >

第138部分

碧海洗心录-第138部分

小说: 碧海洗心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清义、苟清飞、秦清寿等六人,无故挑衅,借事生非,损峨嵋声誉,毁峨嵋形像,挑拔同门关系,破坏同门友谊,每人杖责五十,关十天,并罚抄道经千篇,立即执行。

    都法德正得到德鸿支持,就地在广场上执起法来。先搬来六个长条法凳,先由执法弟子上前把吴清义、苟清飞、秦清寿六人押到法凳上俯面躺着,剥下上衣,用法杖鞭打在背脊梁上,当场执起法来。

    他们六人没人敢使法力护身。那法杖长一丈,如小娃嫩手粗大,分别由六名执法弟子,狠狠地抽打在背脊梁上,就算这执法弟子想手底鸟下轻点也不敢!几杖下去痛得这几人叱牙咧嘴,但又不敢叫唤,连德贤也没站出来帮忙说句话,说明众怒难犯,又是掌教亲准降下法旨,没人敢上前说句话。

    五十杖终于打完,这六人满面虚汗,脸色难看之极,趴在法凳上,双眼闪着万丈怒火,要吃了李正一样。李正倒饶有兴致的走到六人面前,歪着头看了又看,见吴清义拿眼神瞪自己,转头问唐煜:“唐煜,你说一个人,用眼睛瞪你,你说怎么办呢?”

    唐煜也不知是老实还是怎么的,回答到:瞪回去!

    李正伸手在唐煜头一拍,骂到:“你让疯狗给咬了一口,难道你还要咬回去,再咬疯狗一口还回来不成?你真是蠢物,你记住,我教你怎么做,别人用眼睛瞪你,你就用”

    说完,李正抽腿踢脚,把吴清义、苟清飞、秦清寿三人,一脚一个踢飞下凳,这三人都没注意李正的行动,毫无准备地让李正,直接给踢飞五六丈远,摔倒在广场硬地板上,痛得三人惨叫连连。

    李正拍拍裤子,似上面有泥巴似的,说道:“对敢拿眼睛瞪你的人,他拿眼瞪你,你直接用腿蹬回去,就这么简单,记住了吗?以后凡是有人敢这样瞪你,你这就样蹬回去!”

    唐煜也没想到师父李正,居然敢在这大众广庭之下,当着德鸿、德贤、德正几人,还这样做,也是咂了咂舌,说声知道了,记下了。

    李正哼了一声,带着华灼、武清流几人转身就走,看也不看台上众人变化不定,非常难看的脸。

    特别是德贤那张脸,要好难看就好难看,这是赤果果的在众人面前,打自己的脸啊!峨嵋山上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这六人是自己一系的人,是自己侄孙贾清仁明继队人马。

    就这样在峨嵋众人面前执法行杖丢脸不说,还让李正当着众人面,骂这些人是疯狗!李正,这事没完,我今天受到的侮辱,我会加倍还身于你,你等着瞧!

第155章 荷塘允诺 况复心同() 
李正率人扬长而去,回到清心别院,关起门来干自己的事,继续研究自己的诛心剑诀、灵台心诀,力争早日融会贯通,同时把少林住持,送给自己的牟尼佛珠用心体悟妙用。

    那枚德鸿甩给自己的峨嵋掌教信物玉佩,真没什么用,除了挂在腰上晃荡着,打扮装饰下自身形象外一无用处,还亏那些人眼谗的样子,真是无趣之极!

    这峨嵋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大峨、二峨两山相对,远远望去,双峰缥缈,犹如画眉。以多雾著称,常年云雾缭绕,雨丝霏霏。弥漫山间的云雾,变化万千,把峨眉山装点得婀娜多姿。

    李正没事时,就带人游览观景,搜幽探奇。进入山中,见古木参天,时有峰回路转,云断桥连;下有涧深谷幽,只见天光一线;前川万壑飞流,水声潺潺;林中仙雀鸣唱,彩蝶翩翩;树上灵猴嬉戏,琴蛙奏弹;谷有奇花铺径,别有洞天。

    此时正值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观日出云海,赏佛光晚霞,令人心旷神怡;西眺皑皑雪峰,山连天际;南望万佛山顶,云涛滚滚,气势恢弘;北瞰百里平川,如铺锦绣。

    今天李正带着众人,去荷塘划船采荷,准备采集些莲子荷叶熬稀饭吃。这一大片荷塘,广而不深,溪流潺潺,澄清见底,水中荷花,亭亭玉立,出淤不染,濯清不妖,绿意丝丝,浸人心菲。

    青白莲花,芳丛疏整,疏密相间,各依地势,亭亭静植。在平匀如镜的碧波之中,碧茎翠叶,花大如斗,香远益清,沁人心脾,神志为旺。偶然一阵微风过处,湖面上闪动起千万片金鳞,花影离披,已散还圆,倍益精妙。徘徊其中,天空澄霁,更无纤云,越觉景物清丽,境域灵奇。

    这里的几条游船,船身并不大,也就一丈来长,两尺宽。每条游船能乘三四人。李正先把青龙放出来,青龙非常兴奋,如久旱逢甘霖,扑通一声就钻进荷塘里没见了。

    李正与华灼坐了一条船,由李正在船尾负责摇橹撑舵。武清流、王清冰、顾清泉三人坐一条般。唐煜四人坐另一条船。

    几人坐定后,李正站在船尾,手里撑起竹秆,往岸这一支,小船如箭飞奔出去。迎着习习秋风玉气,不由心情大爽,一阵哼唱:

    “哦嗬嗬,开船啰!太阳出来罗儿,喜洋洋哦,朗罗。

    挑起扁担朗朗扯,光扯,上山岗吆。

    手里拿把罗儿,开山斧罗,

    朗罗太阳出来暖洋洋。

    太阳出来暖洋洋,

    不怕虎豹朗朗扯,光扯,和豺狼吆。

    悬岩陡坎罗儿,不稀罕罗,朗罗,

    唱起歌儿朗朗扯,光扯,忙砍柴吆。

    走了一山罗儿,又一山罗,朗罗,

    这山去了朗朗扯,光扯,那山来吆。

    只要我们罗儿,多勤快罗,朗罗,

    不愁吃来朗朗扯,光扯,不愁穿啰喂。”

    李正也不管自己唱得好听不好听,扯起嗓子就吼起来,这首歌是川东一带地道山歌,自己打小就会唱。

    但李正这鬼哭狼嚎的吼唱,听到坐在前面的华灼、王清冰、唐萱、袁瑜花容失色,双手紧抓住船帮子,生怕李正会把船给唱翻似的。

    等李正喝完一首歌,王清冰说道:“李正,你这也叫唱歌?五音不全,韵不着调,本来很好听的一首歌,都让你唱如天雷滚滚,摧魂摄魄的,好吓人。还是由我来喝一首江南民歌吧!”

    众人都说好,王清冰就开唱起来:

    “伟哉天地间,谁家两枝莲。

    红莲一枝瑰子鲜,白莲一枝雪样妍。

    两花径面各千里,压尽众草无朱铅。

    不见卖花翁,不知阿谁担南躔又北躔。

    不见采花蜂,但见乌蟾两点追过天津桥那边。

    有时双晕更整整,有时五彩尤戈戈。

    有时露下花头湿,有时风起花头偏。

    五凤衔入渊中渊,六龙插上天中天。

    一入一上知何年,至今络绎如梭穿。

    花敛作昏舒作昼,世间未识春前后。

    神农教民乱耕耨,唐侯指出两花定节候,

    唐侯司花方少年,朝朝暮暮长与花周旋。

    苟非其人子莫传,为花拣得花中仙。

    姚家爱花故不俗,花前自鼓薰风曲。

    采旗幻想芙蓉面,晚来旗脚薰风转。

    此花不费一钱买,付与后来司花模楷。

    青春飞过秋飞回,红白芙蕖花自开。

    曾观尧舜山河去,也见汉唐池馆来。

    看花人逐年年改,畴昔看花几人在。”

    原来是日月莲花歌,宋时汪莘所作。王清冰清脆动听的歌声,逗起了其它人兴趣,也纷纷凑趣起来。先由唐萱唱了一首梁代吴均的采莲曲: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接着袁瑜跟着一首: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可采莲,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等几个女子都唱完了,就齐回头看着华灼。

    华灼脸上一红,娇艳方丽,醉语嫣然,媚笑罗面,朱唇轻启,靡靡唱起: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原来是隋杜公瞻的咏同心芙蓉诗,华灼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犹如百灵鸟的歌声一般动听,那清脆的歌声,好似山谷中黄鹂的鸣叫,婉转动听,让人沉醉其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李正在歌声中沉醉,好半天才醒来,顺手采下手边的一枝荷花,抛给华灼:“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好诗,好诗,花美人更妙!华仙子,你不如改叫荷花仙子算了。想当初我害得你失去了竹岛。等将来,等将来,我一定还你一个湖,一个大大的荷花池。不不不,一个大大的莲花湖!”说完还用双手在空中划了个大圈,也不知这个大圈究竟有多大!

    华灼含羞带怯的把荷花接了过去,想了想插在发髻上,美眸微闪几下,看着李正,甜甜一笑,说道:“好嘞!我等着,等你送我一个莲花湖!”

    王清冰跟着取笑道,我也要一个湖,也要一个大大的莲花湖,最好与华仙子挨着。

    李正笑骂道:“你喜欢荷花吗?你怎么可能喜欢荷花?你不是都不喜欢水的嘛!你常年在云南那边,应喜欢那里的茶花才对,等以后我们帮你打下一个茶花山,让你叫茶花仙子好了!”

    王清冰不干,说茶花仙子不好听,怎么也得叫牡丹仙子、菊花仙子这些好听的。众人也是开怀大笑,对王清冰说,你要当牡丹仙子,必须去洛阳;你要当菊花仙子,必须去南山。

    这时青龙钻了出来,一头爬在李正船尾,尾巴甩在荷塘里晃动,帮助李正推船。

    九人嘻嘻哈哈,打起水仗来,你给我泼一掌手,我淋你一头。你聚起万重波涛晃我船,我采风吹起千层浪撞你船,吓得几个女生尖叫连连,面色惨失。

    九人游玩够了,再采集了新鲜的莲蓬、鲜藕、荷叶,尽兴而归。青龙又缩小身体,搭在李正宽阔的肩上,晃晃悠悠的,逗着乐有说有笑,傍晚时才回清心别院。

    今天李正是主厨,负责熬一锅香喷喷的莲子粥。李正的厨艺真不错,没好久新鲜味美的莲子粥就熬好了,雪白的是糯米,五彩的是莲子,碧绿的是荷叶,看着也是一种享受,更别说吃了!

    吃完后由唐萱、袁瑜负责洗碗收拾,其它人嘛负责聊天摆龙门阵。

    武清流问李正:“小师弟,你说我们也要下山去寻找明主吗?”

    “不必。我们按我们的计划,先去西北长长见识。我想我们去西域一带,怎么也得二三年后,才会再回中原,就算天下有明主,那时才该冒出头来,再择优辅之较好!”

    “但是峨嵋派清字辈就有近三百多人,就算一百人能闯关下山,他们这打乱散开,总会有人能找到明主吧?我们去西北三年,回来晚不晚?”

    “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从来少伟岸。这天下虽看似混乱加剧,各地反抗势力风起云涌,但仍没能动摇朝廷根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乱得起来?

    掌教的意思是,我想是这样的。先让我们下山,一是了解天下大势,二来识人辩雄。就算天下有明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