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时空走私1859 >

第327部分

时空走私1859-第327部分

小说: 时空走私185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胜海舟也知道,这种事儿只能说是他自己一厢情愿,这支兵马名义上是他统领的讨逆军,但真正的核心却是那支中国人组成的远征军。

    如果没有远征军帮忙,只靠胜海舟自己统领的那支兵马,很难对抗被三条实美掌控的幕府,原因很简单,名不正言不顺。

    胜海舟并非藩阀,他是因为才能而得到德川家茂的信任,然后又因为信任,才得以统领幕府的五千兵马。

    就是说,他手下的兵马大部分都是出自江户城,很多都是幕府的嫡系武士,之所以跟随胜海舟出征长州藩,本意是为了参加一次必胜的战争,为幕府增加一点胜利的威望。

    因此,胜海舟对手下的控制力度并不强,如果真的是他的嫡系。那如果他去要讨逆的话,根本不需要借助外人。

    现在不一样,他无法带兵面对将军,或者说,他觉得将军被控制了。但下面人未必会这么想,未必觉得将军是被软禁,只会觉得是他要造反。

    正因为这一点,他才想到了要借兵,而且这个意图他除了一两个心腹外,其他人谁都没告诉。还连夜亲自去找李鸿章商量。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胜海舟最大的目的是想诓骗手下上贼船,让他们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跟着自己讨伐叛逆,获得至高权力,如果早点让手下知道他是想回师江户。那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具体而言,胜海舟先悄然的跟李鸿章约定好之后,再根据约定,把自己那五千人马骗上船,去跟海上的特混舰队汇合,但没说要去打横滨,而是说继续打长州藩。

    跟特混舰队的人汇合之后,那些手下也没察觉有什么不妥。毕竟当初就说过了,打长州藩是多国合作,其中中国人与洋人是主力。他们就是跟着过去显示一下存在而已。

    胜海舟那些手下都是陆军,一到了船上,根本就分不清方向,那还不是船带他们去哪儿,他们就去哪儿啊。

    到了横滨之后,他们也是被夹杂在中间靠后。首先进攻的也不是他们,而是远征军。

    等远征军打下横滨。他们被驱赶下船之后,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不过这时候他们也骑虎难下,因为没人相信他们是不知情,只会认为他们跟着胜海舟造反了。

    那个时候,他们还是忐忑的,哪怕听到有远征军协助也一样,但等他们打下神奈川,接连两次胜利终于让他们稍微有了点士气,对未来的期待也高了那么一点点。

    正如胜海舟忽悠他们的说法,只要打败挟持将军的逆贼,他们就是功臣,到时候论功行赏,好处大大的有。

    然而,尽管那些手下算是任命了,但胜海舟知道,那五千人之所以现在看似很听话,除了被逼无奈以及利诱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远征军。

    正是因为旁边有远征军的威胁,这支部队才不敢乱来,如果没有远征军在一边,结果就不好说了。

    明白这点后,他一直对远征军十分客气,因此现在发现石达开决定要直接打江户,他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也没有同意让石达开带领远征军单独去打,而是要共同进军。

    说白了,是胜海舟现在是不敢离开远征军,他怕前脚远征军走了,后脚那些手下就给他来个军变了,到时候,一切就都完了。

    发现胜海舟同意了自己的意见,那石达开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商量了明日一早就出兵之后,就迅速离开了。

    送走石达开之后,胜海舟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先是盯着地图发了一会儿呆,接着就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

    “大人。”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武士忽然在一边开口道,“夜色深重,还请大人早早休息。”

    “哦?”胜海舟一下反应过来,转头看了看那名年轻武士,正是自己的书记官大鸟圭介。

    大鸟圭介在另一个时空的日本,可是个大大的名人,被称呼为日本的乱世之重臣,治世之能臣,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

    在这个时空,他的能力相当厉害,对西学十分了解,也得到了胜海舟的赏识,并很快把他从幕府的提拔他当了自己的旗本武士,实际上则是做自己的秘书与书记官,也算自己的心腹了。

    看到是大鸟圭介,胜海舟微微一笑:“是圭介啊,呵呵,真是抱歉了,让你看了笑话。嗯,你会不会觉得我才是为了一己之私的幕府叛贼?”

    “哪里。”那名武士一鞠躬,“其他的我不清楚,我只看到大人为了日本在呕心沥血。”

    “哦?”胜海舟眼睛一睁,接着淡淡的道,“为什么你会这么想?难道你不知道下面的人怎么说我么?他们都说我是幕府的叛贼,是引中国人进来的叛徒……这样的我,你为什么会说我在为日本呕心沥血?”

    “因为他们不知道大人的苦心。”大鸟圭介道,“他们不过是一群眼光狭隘的井底之蛙,只会一味的愤怒。却不知道如果愤怒有用,还要枪干什么?这个时代已经变了,只会蛮干是不行的,只有因势利导,才能拯救日本。在这一点上,我看没有谁能跟大人相比。”

    “呵呵。”胜海舟笑了笑,没有详细解释什么,反而忽然挥了挥手,“好了,我这里没事儿了。你下去休息吧。”

    “大人……”

    “我真的没事儿。”胜海舟摇摇头,“下去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养好精神比什么都重要。”

    “是,我明白了。”大鸟圭介再次深深的一鞠躬。“请大人也多多保重。”

    说完,大鸟圭介这才慢慢退出去,只剩下胜海舟一个人在屋子里。

    “因势利导?谈何容易啊。”胜海舟再次摇摇头,“奈何奈何,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啊,如果有的选择,我又怎么会选择这条路呢。”

    的确,胜海舟之前压根就没想过造反。也没想过通过军事政变去夺取大权。应该说,此时的胜海舟,虽然也有权力欲。但还没强到为此不择手段的目的,在他看来,以幕府目前的情况,团结才是第一位的。

    另外,将军虽然对他不错,但他也没有那种愚忠。也就是说,谁当将军他其实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新统治者的政策是否对自己的心意。

    正如日本此时很多忧国忧民的上层知识分子一样,胜海舟也早早就发现日本的危机。并很早就寻找解决之道,同时也认为只有自己的方法才是正确的,才是真正能够帮助日本解除危机,走上富强道路的。

    幕府此时派别众多,但简单点来说,主要分两派,一个是保守派,另外一个是恭顺派。

    保守派一般都跟攘夷派走的很近,虽然主张对外国人强硬,但其实也是赞同开国,不赞同闭关锁国的。这一派之所以叫保守派,主要是因为他们只同意跟外国人做生意,进行经济来往,却不赞成改变原本的政治制度。

    另外一个恭顺派,是指对外国人要怀柔,不要跟外国人太早起冲突,要用自己的市场,去换取外国人的新技术跟新制度,然后徐徐改革。

    胜海舟实际上就是恭顺派的人,他主张跟外国人合作,然后卧薪尝胆,先改变自己的政治制度,变法图强,然后再抵御外侮。

    也就是说,胜海舟认为以日本目前的状况,不应该跟外国人硬拼,尤其是不能跟中国人来硬的,反而要放低姿态,虚心求教,哪怕自己会受到损失,只要能保存元气,维持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日本,将来未尝没有崛起的机会。

    可是,政变后的掌权者三条实美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居然要求胜海舟改变进兵路线,不去跟中国人与洋人一起征讨长州藩,反而要他们去进攻中国人,要夺回大阪!

    开玩笑,胜海舟难道不痛恨中国人的侵略么?他为什么放低姿态如此忍让?还不是因为打不过?明知道打不过,明知道对方实力强大,明知道自己是弱者,那你不赶紧想办法装孙子,保存实力,为什么还去主动挑衅?引来对方的打压?

    也就是说,政变本身不是胜海舟关心的,他之所以下定决心立刻回师,主要就是他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政变成功的那群家伙都是脑袋不清醒的疯子,一旦让他们长期把握幕府政权,肯定还会做出一些更不理智的事情,一旦跟中国人或者西洋人开启战端,那等待日本的就是灭顶之灾。

    正是出于这个想法,他才想到了回师江户,亲自掌握政权的想法。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别人掌权太不可靠,有把日本带到火坑的危险,那就不如让自己来掌权,哪怕因此被人说是叛逆也在所不惜。

    总之,就在胜海舟下决心夺权的时候,他就放弃了一切的矜持与尊严,只为了能够达到自己那个拯救日本的目的。

    而为了这个目的,他更是干脆利落的邀请了中**队,甚至连自己手下的那些部队也一起欺骗了,生生的造出了一支讨伐叛逆的大军。

    “算了,是非对错。留待后人说去吧,只求问心无愧。”说完这句话之后,胜海舟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到了第二天一早,准备妥当的联合讨逆军就重新启程,沿着官道一路向东。目标直指江户城。

    胜海舟的五千人,再加上石达开的五千多讨伐军,合起来足足有一万多人,只凭人数来说,在此时的日本也是一支大军了。

    这样一支打着讨逆旗号的大军奔向江户城,江户城就算反应再迟钝。也及时的察觉了不妥,并迅速做出了反应。

    很快,幕府方面宣布胜海舟为叛逆,下令天下共击之,与此同时。江户城紧急拉起了一支一万两千人的大部队,由松平庆永带领,也不出城,只要求严防死守,抵御胜海舟的讨逆军。

    三条实美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凭借江户城的城防,来抵御对方的攻击,然后利用幕府的权威。号召其他各藩勤王,一起来讨伐胜海舟。

    由此也看出,三条实美也不是一根筋的莽夫。知道了中国人的事情,知道无法在野战中抵御,所以才决定全力防守。

    正因为对方一心龟缩防守,所以联合讨逆军一路之上并无妨碍,又因为石达开加快了行军速度,只用了五天时间。全军就赶到了江户城下。

    全军进抵到江户城下之后,石达开倒是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日本也有如此的雄城,因为眼前的城池无论从规模还是建筑方法。一点也不次于中国的大城,与他之前见到的日本小城相去甚远。

    这倒也是,江户城从庆长十一年开始大规模建造起,至宽永十三年(公元1636年)止,前后建设了近半个世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单纯就城池规模而言,至少在1862年,绝对是全日本第一。

    此时的江户城,东西约5。5公里,南北约4公里,四周还围有内壕和外壕,其中光外壕的周长就超过16公里,内壕的周长则超过10公里。

    除了外壕内壕,江户城的城廓就有两重,全部都是砖石结构,坚固异常。城内有望楼20座、城门36个,还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等宫殿。这些宫殿与城墙望楼相互依存,可以说是没有死角。

    虽然江户城不是特意制造的西式棱堡,但却是以战争的目的而修筑的,就防御能力而言,一点也不次于中国当时的南京城,甚至就某些情况而言,比如阶梯状防御,比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