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时空走私1859 >

第240部分

时空走私1859-第240部分

小说: 时空走私185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批准才可以,不通报视为贪污*,照样要抓。

    另外就是,进贡中央的国税,不再是当地政府收缴后再交给中央,而是由中央下派垂直领导的地方国税局直接收取。

    像奢侈税之类的,都是全部走国税交给中央,地方落不到一点好处,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移风易俗,免得地方为了捞钱鼓励抽大烟之类的事情;而像印花税跟土地税这些有意的税收,则是给中央三分之一,地方留三分之二,其他的工商税、农税之类的可以全留给地方,好方便地方鼓励地方建设。

    条件八。允许地方设立众议院,众议院的选举与任免,都不由地方政府管辖。跟地方政府是评级机构,但众议院只有监督地方施政的权力,没有干涉地方政府施政的权力,跟地方政府出现纠纷,最多可以向上报告,让上面来处理。

    应该说,中华帝国对各级地方军阀势力给出的这八个条件。还是相当不错的,除了驻军权、外交权以及宪法权收归中央外。其他方面都给了很大的便利。不但税收方面可以很大程度自己说了算,甚至可以让继续当地方大官,自由任免当地官员,还不断绝你进入中央。再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条件简直不要太好。

    如果是一个弱势的中华帝国提出这些条件,那自然是因为心虚,因为没实力武力统一才不得不对地方做出让步,但看过了大阅兵之后,谁也不怀疑中华帝*有实力强行武力统一全国,在这个时候还这样慷慨,那就是大气的表现了。

    对此,与会人员基本都比较满意。但还是要回去再商量商量,考虑考虑,但却很少有人清楚的看到。这些条文之后,还有一行小字,那就是最终解释权归中华帝国中央国务院。

    或者说有人看到了这个,但却以为这不过是一个类似于督促或惯例之类的东西,少有人把这个当回事儿的,却不知道这句话才是真正的大杀器。那意思就是中华帝国随时可以更改前面的内容,怎么解释都是中华帝国国务院说了算。

    当然。一开始中华帝国肯定说话算话,不过以后可就难说了。

    李永吉之所以能这么宽大,是想尽快统一全国,好让李永吉可以安心的去美国干涉人家的南北战争,如果要武力统一,那可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李永吉这样做,摆明了就是想搞一国两制甚至一国多制的政策,让各种政治体制并存,以此来验证哪一种制度更适合中国。

    虽然李永吉觉得自己制定的体制更适合中国的发展,不过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保留一些不实行中央省份的地方制度,也可以起到一个缓冲作用,让自己的改革有一个对比与参照物,就好像多了几个小弟一样,反而可以让自己的改革进行的更好。

    而且,这里面真正隐藏的杀手也不是政治上的,也不是军事上的,而是经济上的。这里面有一个开放市场,不得阻碍地方老百姓自由流动的条件,这个条件对于实行李永吉新政的省份来说,才是杀伤力最强的策略。

    原因很简单,实行新政的中央省份,本身就是经济最好的地方,又因为李永吉的缘故,实行低税政策,再加上皇室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商人的崛起,他们必然对其他落后省份具有更强的经济优势。

    一旦其他省份地方的民间市场也全部对实行新政的中央省份开放,且无法用自由设卡收税的办法来调节贸易差,那就等于把资源跟市场全部开放了,假以时日,中央省份就可以用经济渗透跟贸易侵略的方法,把这些省份的商品流通与金融领域全部控制。

    举个简单例子,实行新政的省份都种了高产水稻,其他作物跟畜牧业等方面也有各种补贴,那么他们的农产品必然产量大增,价格也会大大降低,而其他省份没有这些优势,农产品价格肯定还会居高不下。

    如果他们还是独立的地方,能够以收税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农业,完全可以用提高进口农产品的税收来调节,从而达到保护自家农民的目的,可现在都是一国了,市场全部放开,那么低价农产品必然冲击本地农产品市场,导致本地农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最后自然是破产成为流民。

    这个时候呢,政策又说明了,不得阻碍百姓的自由流动,那么成为流民的人为了吃饭,肯定要向更有前途的地方流动,那不是别的地方,正是实行了新政的省份。

    或许那些落后省份还会觉得流民走掉这很好,解决了自己的难题,却不知道这等于把自己的劳动力送给了别人,毕竟在这个时代,最先实行跨省的,必然是那些青壮年,这些人来了新政的中央省份,等于增加了劳动力。反而会促进本地的各方面建设。

    长此以往,随着中央省份的经济侵略越来越强,经济地位越来越高。必然会形成中央省份生活越来越好,而其他落后省份越来越穷的居民,等于是中央省份的各级扮演了列强的角色。

    也就是说,随着中央省份的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强,其他没跟上脚步的落后省份就成了廉价原料产地以及市场倾销地,在经济贸易往来中会处于弱势地位,慢慢的。地方的商品流通以及金融货币,就会全被中央省份多完全控制。

    如果是不同国家。还可以用民族仇恨之类的化解,搞个啥义和团运动啥的,可在这种同是一国的情况下,当地老百姓不可能看清楚这些经济侵略的本质。他们只会看到实行新政的中央省份老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自己却越来越差,时间一长,他们自己就会起来反抗自己头上的统治者。

    这个时候,如果那些地方首脑要进行武装镇压,这时候中央驻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可以制约那些镇压部队,以民意之类的大义,压迫那些当地民兵跟警察部队不得对起义民众动武。这样一来,那些民兵部队跟警察部队无法镇压起义民众,那这种地方性的暴动就会成功。就算不成功,也肯定会逼着地方政府向中央靠拢,完全实行中央的新政。

    这就叫民心所向,甚至很多地方官估计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推波助澜。

    可是,一旦他们推翻了原来的政策。跟着实行中央的新政,虽然会给民众得到不少好处。但中央的控制力度也会大大增强,到时候中央对地方就不会向以前那样松散,各级地方也不会跟以前一样成为羁縻省。

    实际上,就算地方政府在最后跟着实行中央的新政,由于经济地位已经形成,短期内也无法改变经济代差,必然还是会继续被中央省份的商人压榨。

    不过好处是,由于中央对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度更强,可以更好的重新配置资源,达到资源以及市场利用的最优化,更好的安排人力,更好的安排教育,更好的建设本地的工业,那么假以时日,可以慢慢的让当地也跟着富裕起来。

    而且,那时候的中央省份对地方掠夺的财富也足够多了,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自我升级改造,也有足够的力量对落后地区实行帮扶措施,可以大大加速落后地区的致富速度,最终形成共同致富。

    实际上,另外一个时空的红色共和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本质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所谓先富带动后富,本质就是先让富裕的部分掠夺落后地区的资源,等自己有钱有力气了,再回过头帮助落后地区。

    李永吉现在要走的也是这条路,不过他有金手指,还可以掠夺国外资源与市场,所以可以加快这个先富裕带动后富裕的过程。

    总而言之,李永吉给各级地方军阀的政策看似优惠大方,但实际上包藏祸心,摆明了就是要利用技术跟经济优势,去掠夺这些军阀的资源跟市场。

    事实上,如果这些军阀全都没有私心杂念,全都要成为直属省,全面实行新政,那李永吉必然要对这些地方一视同仁,到时候税收会更少不说,补贴也不一般的大,而且还得负责这些地方的饥荒啊,洪涝灾害啊啥的,实际上短期内是得不到太大好处的。

    这些军阀统治的地方,除了广东还好一点外,都是妥妥的穷地方,要是一视同仁,那万一有个天灾*啥的,全都得中央救济补贴,这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现在不同了,摆明了是羁縻省,各地方大员可以继续作威作福,继续实行独立的税收政策,但市场要全面开放,这样一来,本地的那些麻烦事儿都成了地方大员的问题了,出了问题也是他们的事儿,中央只负责使劲赚这些地方的钱,使劲用这些地方的资源,使劲老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就行。

    所以说,这种羁縻政策不但对各级军阀是个好政策,对李永吉来说更是一个好政策,反正各级地方驻军的权力是收归中央的,也就是说调兵权是中央说了算,军权在手。也不怕地方翻出天来。

    由于中华帝国政府给的条件太好,给了地方足够大的权力,所以整个和平统一政治协商会议的气氛也是相当融洽。就算是讨价还价的力度,也并不怎么大。

    因此,只用了三个多小时,大家就基本同意了沈世明给出的这个所谓和平统一八项条件,不过他们毕竟只是代表,还得回去跟他们的主子商量商量,但相比除了一些小细节需要谈之外。其他都不是问题。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旦接受了这些条件。这些地方军阀可以把自己的部队当成民兵养着,最多是要再多接受一些外来的国防军跟禁卫军罢了,其他政治权利却没多少削弱。

    反正看着苗头,自己那些大刀长矛为主的部队也打不过人家中华帝*。别说禁卫军跟国防军了,连人家的国民警卫队恐怕也打不过。

    既然打不过,人家又给了这么多好处跟面子,可以说台阶给的足足的,再不识抬举,那就是找抽了。

    所以说,只要不是铁了心跟清廷一条道走到黑的,他们就不会不同意这八个条件,而且。这么多人都同意了,你要是不同意,那就是给脸不要脸。到时候人家来打你,你可就一个帮手也拉不到了,何苦来呢。

    本来说到这里,沈世明就打算散会的,然后大家继续出去一边游玩,一边拉关系攀交情。反正这种高层会面本来谈正事儿的时间就很少,大多数时间就是玩的。

    然而。沈世明为大家着想,谁知道却有人不希望早早散会,又提出了新问题。

    这个人,就是楚军的代表左宗棠,而他提出的新问题,就是太平军要怎么办,满清残余又要怎么办。

    按照左宗棠的说法,大家如果同意加入中华帝国,这没问题,但既然加入了,就是一个整体了,那么对于太平军要如何处理呢?难道也要这样搞羁縻政策?还有北边的满清,难道还要放着不管么?是当一国来平等对待,还是继续发兵剿灭?

    对左宗棠的问题,沈世明也一时间不好回答,不过他也多少知道李永吉的想法,所以只给出了一个不太明确的答复:

    “我中华帝国既然是代表中华民族,那自然就是中国正统,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确信无疑了。

    既然我们是中国正统,领土方面自然也要按照正统来算。而不管是太平军占领的地方,还是满清占领的地方,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国的传统领土,所以说,这些地方早晚会并入我中华帝国,只不过究竟以何种方式并入,这个还需要研究研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