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游戏竞技电子书 > 大唐楚霸王 >

第289部分

大唐楚霸王-第289部分

小说: 大唐楚霸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地接壤,有着相互之间的通婚。

    这种特殊的情况就孕育出了突厥,昭武九姓,薛延陀,回鹘等等的游牧民族,这些民族就具有强大的侵略性,不断的骚扰着大唐的西域边境,甚至在骨子里的冒险因子作祟之下,他们甚至会不顾一切的冲击大唐的边关重镇。这也是为何在河西走廊之外,无数的雄关林立的原因了,因为这些不长记性的异族会不断地带着自己的部族向着这些城池发动攻击,甚至不惜玉石俱焚。最最可笑的是,这些夜郎自大的家伙还会洋洋得意的嘲笑大唐边军,在前两年的时候,李宽就曾听闻过一件事情,笑得他大牙都差点掉了。

    当时随着自己父亲到边关走了一遭的程处默,这位仁兄在当初回来的时候被所有人笑话了,因为这段时间的日晒雨淋使得原本就黑的他彻底的变成了昆仑奴一样的黑人。所以长安城中的这一大帮的闲的蛋疼的纨绔子弟岂会放过这个笑话。当时为了扳回这一劣势,程处默就讲述了他这一路上的见闻,对于从未出过长安的这些勋贵子弟这样的事情对他们有着异常强大的吸引力,所以也就无人在嘲笑那黑得像块碳,黄昏的时候闭上眼睛就能彻底的隐身的家伙了。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当时程处默跟随着自己老爹程咬金西出玉门关之后就进入了茫茫的戈壁,这一片地区就是隔绝了大唐和西域诸国的大漠。

    在这大漠之中原本有着一些小小的国度,例如楼兰,龟兹等国家,可是随着时光变迁,这里逐渐的荒芜,河流干枯,植被稀少,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了。所以这些小国家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有的说是神奇的一夜之间消失了,有的又说是迁徙走了,融入了别的民族然后延续下来了。总之这些小国家很小就是了。

    可是这样的小国还是富有侵略性,在程处默这一次的巡游之中就遇到了一个来自昭武九姓的小国的大将军。这位将军带着身后的三百勇士,试图进攻大唐。甚至带着人来到了大唐边关的一座雄城嘉峪关。这座城池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并不陌生,因为这里是万里长城的西面的终点。这样的城池守军就足足有着三千人,再加上城高墙厚,万人大军的进攻都不一定能攻得下来。可是这个小国家的大将军带着三百人信匆匆赶来,在城外大声的骂阵,要大唐守军献出城池,不然他的身后的勇士就将用他们的勇武征服这座城市,然后要血洗整个城。

    这样的笑话在别的人的耳朵里就只是一个笑话,堂堂天朝上国,每次兴兵作战要是不足万人都不能让兵部出具文书记入档案的国家,岂会因为三百人的威胁而感到什么警醒?他们都在看着这帮小丑的表演。李宽当时也是这样的想法,可是在笑了半响之后,却是在内心感到一阵的悲哀。

    因为在千年之后,那个时候的这片土地,不是也被那些弹丸小国给蹂躏?当时号称四万万同胞的泱泱大国,却是在那些总人口不过自己四分之一的小国家的枪炮之下,像是一个被剥光的少女一样任人鱼肉。这样的教训岂能不说是耻辱?

    一想到现在这个时代那些侵略者的祖先不过还是一群靠着几百个人就能打下一个国家的蛮夷,还是拿着脆木制作成的长矛彼此捅来捅去闹着玩儿的乡下泥腿子,李宽就觉得自己似乎该做些什么,甚至将那一大片的富饶的土地换一个主人。

    这些都是李宽在事后想到的,当时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激动的身体直抖,甚至好几天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可是之后的事情然他觉得这样的步伐实在是太大了,因为那样只会让自己蛋疼,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在这个时代,没有利益就没有人会跟着你一起走下去,并不是说谁都会成为他的死忠分子,愿意一路相随,没有利益的话,那些人只会在背后给你捅刀子,为你‘两肋’插刀。而且自己就算说出来自己的打算,那些被这大唐的花花世界蒙蔽了眼睛的家伙们会相信么?他们只会见到自己在操练军队,在招兵买马,都会暗中提防着,甚至还会秉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想法,在暗中不断地放冷箭。

    所以李宽不得不将这个诱人的想法搁置,先要让自己在大唐境内立稳根基,在没有人敢在自己背后玩手段的时候才能彻底的实现自己的想法。

    正是因为想着这些,李宽不断的制定着自己的行动步骤,一步步的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推动,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地位,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在想着如何去将哪些白皮猪的土地据为己有,不仅仅是土地,还有他们的人。(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李承乾的嫉妒() 
马蹄疾驰,长安城外尘土飞扬,一骑独行千里奔袭。…,这是往来于长安和灾区之间的信使,这不是武侠小说,没有飞鸽传信,再说了在这个老鹰满天飞的环保时代,鸽子要是飞在天上,岂不是白白便宜了这些空中的猎食者?所以战马背负红翎成为了最快捷的传信方式,只是跑死了无数的战马,累垮了无数的信使。但是为了军国大事,这些牺牲却是在所难免。

    “报……”长长的尾音拖着,信使翻身下马,向着朱雀门前急速的奔来。

    城头的禁卫军老远就看见了那飞扬的红翎,于是嘎嘎的开门声响起,朱雀门打开了,这个满面风尘的信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将手中的那一封火漆封好的信函交给了这些守城的近卫军之后,就心满意足的晕了过去。

    接到急报的禁卫军不敢怠慢,于是飞速的向着立政殿的方向奔去,在那里李二正在和朝中重臣们商议着这一次的洪灾。

    距离两位皇子前去赈灾也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这段时间里,不断传来的消息都是那么的让人心情沉重,无数的急报都是诉说着灾情的严重,没有一丝让人欣慰的消息,或许稍让李二和朝中大臣们心中慰藉的就是太子李承乾这段时间的表现了,这位太子殿下没有辜负李二的厚望,到了灾区之后,将救灾工作安排得非常的稳健,甚至到了后来亲身上阵划着木筏救人。这对于一个养尊处优的皇室子弟,更是今后大唐皇朝的继承者来说,这样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让人称道不已。

    但是这也只是中规中矩。没有多少亮色,李二对于李承乾之前犯下的过错还是有些芥蒂在心。所以李承乾这样的表现不足以让他平息怒火,对于他的表现没有丝毫的夸赞。只是平常的嗯了一声表示知晓。

    “诸位爱卿,现在淮河一带的灾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淮河决堤三处,这是三个灾难之源,必须要及时的赌注,以前朕和你们都忽略了这水道的治理,使得百姓受难,这是吾等的过错,所以从今日起。朕为这些受灾的百信守孝三天!”李二坐在龙椅之上沉声宣布自己的决议,并且即刻就有内侍上前来为他披上早已备好的白衣,并且头上的山河观也被恭敬的摘下,一袭白纱被围上了他的额头。

    “陛下!”大臣们全都附跪在地,李二居然做出这样的举动这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位帝王实在是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佩服,帝王为了百姓戴孝,这是古往今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可谓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这位是何人?是这大唐万里江山的真正主人,这大唐无数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在这帝国之内,他是至高无上的王者。可是现在这位王者为自己的子民戴孝。守礼,这让他们这些做臣子的怎么办?除了跪下来没有别的办法了。

    于是在这大唐最高的权力大堂里,黑压压的跪下了一大片的国公侯爷。没有人敢直视那个站在九重台阶上的那个身披素衣头系白纱的男人,哪怕是那些在沙场上手中杀人无算的悍将。此时也感觉一种凝重的气势将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一身武力和煞气给镇压于无形。

    “报……”就在此时,一名警卫军手执朱红火漆上粘红色翎羽的信件冲了进来。

    “启奏陛下。淮河灾区有新的情况上报!”禁卫军这个时候冲进来可谓是及时雨,不知道在这一瞬间他收到了多少的勋贵的感激。

    “哦!呈上来!”李二淡然的说道,然后他又坐回了宝座上。面色阴冷的环视左右,这段时间他实在是心力憔悴,长子的不肖让他痛心,但是更让他揪心的是这一次的洪灾,不知道多少百姓将会流离失所成为难民,不知道多少的家庭将会在这一场灾难中被摧毁,多少人家破人亡。这些人就是他的国之根本,就是他们这些贵族,这些勋贵优裕的生活的根基。这由不得他不操心,不烦神。可是长安和灾区之间远隔千里,而他作为一国之君是绝对不能轻易的就去这些危险的地方的。所以李二也是有心无力,只是希望派遣出去两位皇子能够有所作为。

    拆开手中的书信,李二细细观看起来,看着看着他的脸色变了,变得很奇怪,有些许的愉悦,却有些许的恼怒。甚至额头上有着隐隐的青筋暴涨。

    但是此时大臣们全都附跪在地呢,倒是没有人欣赏到他的这一番变脸表演。李二也不愧是成就了一国之君的人,这短短的半响时间就将心中的那些怒气给压抑到了心底的最深处:“诸位爱卿,总算有还消息传来了!淮河的三个决堤的地方最大的哪一个已经被堵住了!哈哈……天佑大唐!”李二哈哈大笑起来,声音震慑着整个大殿,笑得是那么的张狂豪放,似乎在向着上苍显示着他的存在。

    “天佑大唐,陛下圣明!”群臣开始山呼,开始拍起了李二的马屁。

    “这不是朕圣明,这是我大唐的士兵们用生命换来的奇迹,这是上苍庇佑我大唐的结果!在淮河边上突然升起了一座龙首雕像,将那段决堤的河段给堵住了!”李二隐瞒了一些东西,但是却还是说出了真是的事实,那么大一座石雕可是瞒不住人的。

    “龙首堵住了洪水!这是圣君治世的征兆,陛下,盛世降临指日可待!”令狐棻这位执掌大唐礼部的从三品官员,身披紫袍上前恭贺。

    “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陛下圣明,大唐千秋万世!”大臣们拍马屁的功力随着时间越来越见长,这不说得之前还在煽情的为百姓披麻戴孝的李二此时都咧着嘴呵呵笑。

    “传朕旨意,赏楚王李宽黄金百斤,绫罗千匹,玉如意一对,白玉瓶一双!”李二说着封赏的事情,这个时候底下的官员们才知道这件事情定然是楚王李宽做出来的了,这位神秘的皇子这些年一直都是远离朝堂的,所以除了几个和皇室关系密切的皇亲国戚,还有李宽的那一帮子手下小弟的家长之外。其余的勋贵只有在有数的几次朝会之上才见过他数面。但是却没有人小觑于他,因为他的战绩可不是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不过十五岁的年纪,已经参与了北击突厥,西伐吐谷浑的两次重大战事。尤其是后者,谁都明白吐谷浑这一次可以说是亡族灭种的瘟疫就是这位小小的少年王爷做出来的,可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不由得所有人在心中都汗毛直竖,要是这位王爷发疯的在他们家族的封地上也来这么一下,那么不管是一个大世家或是新兴的勋贵家族都设计承受不起。

    所以大家对这位楚王殿下更是敬而远之了,这也使得很多人对李宽都不是很了解,这一次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