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热带风暴 >

第8部分

热带风暴-第8部分

小说: 热带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起卷尺,于海鹰对士兵说:“正步走,脚底与地面的距离是25公分,你们都在20公分,必须提高5公分,明白吗?”

众士兵齐声回答:“明白!”

于海鹰欣慰地笑了,他走过去,冲张武喊:“张武,你过来一下。”

张武应声过来,两人沿着操场边的小道,边走边聊。

于海鹰:“对象来了?”

张武忐忑不安地应着:“啊。”

于海鹰问:“咋样,对金澜的印象还行吧?”

张武高兴地:“挺好的,她决定在这儿扎根了。”

于海鹰笑了:“这好嘛,安居才能乐业嘛。当然,只不过现在的条件艰苦一点,也别这么着急嘛。”

张武:“不艰苦,只要我们能在一块,再大的困难都不算困难。”

于海鹰被张武的话哽了一下,他转了个话题:“听说你对象长得挺漂亮,也不让大家见见?”

张武喜形于色:“农村妹子谈不上漂亮。要是和嫂子比起来那可是一个天一个地了,嫂子那才叫大家闺秀,国色天香呢。”

于海鹰:“张武,看不出来你的词儿还挺多的嘛?”

张武岔开话题:“参谋长,咱嫂子什么时候来啊?”

张武的话说到了于海鹰的痛处,他不高兴地看了一眼张武:“她什么时候来是她的事儿,你瞎操什么心?”

说完,面色阴沉地离去。

张武一头雾水,他搞不清楚于海鹰为什么突然关心李红梅,更搞不懂为什么一提乔红,于海鹰就急?

20

于海鹰宿舍,晚上。

于海鹰用红笔在写有阅兵倒计时的挂历上把6月8日的这一天上画了个圈,眼看就要阅兵了,可干扰阅兵的事儿却层出不穷,搞得他心力交瘁。

正当于海鹰闷闷不乐的时候,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他走过去把门打开,陆涛兴致勃勃地抱着一台录像机和一堆录像带进来。

于海鹰好奇地:“你抱的这是什么玩意儿?”

陆涛把东西搁在桌上,冲着他说:“好东西,日本原装进口J21录像机。”

陆涛边说边安装录像机。

于海鹰:“你这家伙就喜欢赶时髦!”

“这可不是赶时髦,我这是来支持我们参谋长的工作啊。”

陆涛把录像机安装好了,拿出几盘外国特种部队的录像带说:“这玩艺就是方便,你想看多少遍就看多少遍!”

说着,将一盘录像带塞进录相机,电视机里立即出现了外国特种兵训练的画面。

于海鹰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陆涛得意地问:“怎么样?”

于海鹰高兴得双手一击:“好!”

21

支队操场上,夜。

支队的榕树下正播放电影《少林寺》,张武端着两个饭盆从远处走来,刚要进食堂,被于海鹰叫住。

张武走了过来,于海鹰和张武边走边说。

于海鹰:“弟妹来这么久了,弟妹想家吗?”

张武奇怪地看着他,似乎预感到于海鹰有话要说,所以态度很坚决地答道:“不想。”

于海鹰:“我说张武,你们的事,打算什么时候才办呀?”

张武:“熬到副营吧,熬到副营才够随军条件呀。”

于海鹰觉得绕不过去了:“张武,有个事我先给你吹吹风。”

张武:“不会是要赶红梅走吧?”

于海鹰:“不是赶,是请。支队党委刚做出了一个决定,不够随军条件的家属要一律请离营区。你看,现在部队条件也不好,李红梅在这儿也受罪……”

张武连忙说:“红梅不能走!我的条件特殊!”

于海鹰:“谁的条件都特殊。”

张武急了:“我的确有困难。”

于海鹰:“你别担心,党委研究过了,车旅费支队补一部分。”

张武:“不是钱的问题。”

于海鹰:“那是啥问题?”

张武欲言又止,转身就要走。

于海鹰抱歉地对他说:“张武,为了这次大阅兵,你就带个头,也算是帮我个忙。”

张武望着于海鹰,感到很为难。

于海鹰:“党委已经定了,这次阅兵重奖重罚,你好好干,争取立功,立了功就可能提前晋职,到时候再把李红梅接过来就名正言顺了。”

22

这天晚上,于海鹰在宿舍聚精会神地看外国特种兵的阅兵录像。

突然响起急促的敲门声,一名干部在门外焦急地喊:“参谋长,参谋长,出事了,出事了!”

于海鹰赶忙跑过去开门。

干部:“张武的对象突然失踪了!”

于海鹰一惊,随干部跑了出去。

已经很晚了,几个小组都没有找到李红梅。于海鹰和肖明亮站在支队院子里,心急如焚。一辆吉普车驶来停下,韩非从车上跳下来,他俩急步迎上去。

于海鹰:“怎么样?”

韩非:“街上、码头我们都找遍了。”

张武也跟着垂头丧气地走下车来。

于海鹰轻声地:“张武,怎么搞的?”

张武委屈地:“今天下午,我把清退的事告诉了她,她就一直不说话,晚饭也没有吃。我出去给她买水果,回来她就不见了,她的性格很烈,真不知会生出什么事。”

肖明亮安慰他说:“别着急,你好好想想,李红梅在金澜有没有什么亲戚朋友?”

张武摇摇头说:“没有。”

肖明亮:“那有什么熟人吗?”

张武:“除了我,她谁都不认识。”

肖明亮:“晚上出岛的飞机、轮船都没有,她肯定不会走远,继续找。”

大家刚要散开,韩非突然叫住大家,指着楼顶说:“你们看。”

众人抬头,楼顶平台的边沿上有一个人影。

23

张武慢慢地推开了通往楼顶的小门。

李红梅站在楼顶的边缘,望着远处的星空。

张武呼地冲了过去,将李红梅紧紧抱住。

这时,于海鹰、肖明亮、韩非等人也从小门走了出来。

李红梅挣扎着:“别管我,你别管我!”

张武急了:“你这是要干什么?”

李红梅趴在张武的肩膀上哭了起来:“我死也不离开你……”

望着眼前的情景,大家都惊呆了,于海鹰更是内疚万分。

24

李红梅突然走了。

送完李红梅,肖明亮觉得有些疑惑,他问坐在吉普车里的于海鹰。

肖明亮:“李红梅死都不愿意走,今天走得这么痛快,这其中肯定另有原因。”

于海鹰:“我问张武,他说李红梅走是为了他的前途,我想女人都希望自己的男人有出息。”

肖明亮:“海鹰,我这个老大哥也要说你几句,干工作不能性急,要一步一步来。特别是像清退家属这样有可能伤害官兵情感的事情,必须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要做细、做深、做透。只有思想通了,才能一通百通,一顺百顺。”

于海鹰:“没想到这么复杂。政委,要不是你,这件事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收场。”

25

张武带头把女朋友清退走后,许多干部纷纷效仿,部队终于恢复了正常秩序。于海鹰把阅兵的计划最后做了一次调整,想利用余下不多的时间冲刺。这天下午,他把计划刚做完,正准备给陆涛通个气,陆涛却打电话过来找他了,他直奔陆涛办公室而去。

陆涛坐在办公桌前看一份材料,于海鹰风风火火走了进来,问:“找我什么事儿?”

陆涛顺手将文件递给于海鹰,说:“你看看吧。”

于海鹰接过文件,坐在沙发上,一看文件,脸色变了。

陆涛:“随着外来人口的剧增,金澜的社会治安形势严峻。市领导要求我们抽调警力,对机场、码头、繁华街道等重点地区进行武装巡逻。”

于海鹰抬头看他一眼:“可是,眼下离阅兵的时间越来越紧啊。”

陆涛:“武装巡逻可是我们的职责,不能不去。”

陆涛的话是不容商量的,但于海鹰还是想表明自己的观点,他说:“如果把兵抽出去,训练无法进行,到时候阅兵的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你说这事儿怎么办?”

陆涛笑着说:“这事儿呀,参谋长好好给我参谋参谋,反正两头都不能误。哎,你手里拿的啥?有事吗?”

于海鹰:“刚才有,现在没了。”

“什么话呀?”

陆涛走过去一把夺过于海鹰手里的文件,打开念:“阅兵封闭式训练方案。”

陆涛念完,看了一眼于海鹰,说:“海鹰别急,这事儿我正在琢磨呢。对了,总队有个会,咱们回头再聊。”

陆涛顺手把文件扔在桌子,戴上帽子和于海鹰走出门去。

26

海边公路上,车头上写着“武警巡逻”的吉普车正在巡逻,警灯闪烁,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于海鹰回头问坐后座的张武:“李红梅有信了吗?”

张武:“我昨天打电话,说还没到家。”

于海鹰一惊:“都快半个月了,怎么还没到家?”

张武黯然:“我也不知道。”

于海鹰正琢磨着,突然发现,海边有一些老百姓在艰难地推船,忙对司机说:“停,停,那边怎么啦?”

几个老百姓正在用力想把船推回海里,看见于海鹰和张武跑过来,神情变得慌张。

于海鹰:“老乡,怎么了,要不要帮忙?”

老乡紧张地:“不用,不用。”

老乡话音未落,于海鹰向公路边的战士挥手,几名士兵下车,向于海鹰跑来。

于海鹰:“没事儿,不用客气。”

说话间,士兵已经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地将搁浅的船重新送回了海上。

船走后,于海鹰命令士兵们整理好着装,向巡逻车走去,正准备上车,远处的海边公路上传来一阵警笛声,一辆警车呼啸着停在巡逻车前面,几个海关人员从警车上跳下来。

海关人员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一名海关官员大声向地于海鹰喊道:“同志,刚才那条船呢?”

“走了!”于海鹰顺口应。

海关官员自言自语:“走了?”

“噢,我们顺手帮了个忙,把它推走了!”说着,于海鹰发动车就要离去。

海关官员突然跑到车前,拦住巡逻车:“等等。”

于海鹰觉得气氛有点不对,忙问:“怎么了?”

海关官员气急,一下子喊了起来:“还怎么了?那是一条走私船!”

于海鹰大吃一惊:“啊?”

海关官员气愤地说:“我们都盯它半个月了,你们却顺手把它推走了!”

27

肖明亮在支队门前焦急地张望。

巡逻车开来,于海鹰跳下来,心急火燎地走向肖明亮,问:“怎么了,政委?”

肖明亮:“咱们先到会议室,海关的同志在那儿等着呢。”

于海鹰一下急了:“情况都和他们说清楚了,难道还怀疑咱们走私不成?”

肖明亮:“你看你急的,人家是让咱们出具一个证明。”

于海鹰无奈地跟着肖明亮走了。

28

连续发生的几件事儿搞得于海鹰哭笑不得,他突然觉得特区的情况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别的不说,就一个本来很单纯的阅兵,都会生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儿搅和你,他真的有点儿蒙了。晚上,于海鹰第一次没去训练场,一个人躲在宿舍看国外特种部队训练的录像,这是他的爱好。

突然,门开了,陆涛一脸不高兴地走了进来,将门关上。

于海鹰忙问:“会开完了?”

陆涛没有搭理他,拿了杯子去倒水。

于海鹰将电视关上,看了一眼陆涛,说:“上级有什么精神?”

陆涛没好气地说:“上级的精神就是让我回来抓抓支队的走私工作。”

于海鹰一愣:“怎么,总队也知道了?”

陆涛激动地:“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看看你干的这点儿破事儿?弄得我会也开不安生。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