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热带风暴 >

第17部分

热带风暴-第17部分

小说: 热带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章

1

1988年8月1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正式授衔。不久,第三支队全体官兵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那天,晴空万里,支队机关全体干部和基层官兵代表集结在机关操场,迎来了这个他们盼望已久的神圣时刻。

列队的官兵庄严肃穆,肖明亮、于海鹰等支队领导站在第一排。

陆涛穿着崭新的警服、戴着白手套,挺立在主席台的话筒旁主持授衔仪式。

在《解放军进行曲》的伴奏下,四名士兵头戴钢盔,戴着白手套,擎着一面国旗,正步走向旗杆,在旗杆下立定,缓缓升起了国旗。当国旗升到顶的瞬间,军乐声戛然而止,陆涛洪亮地下达了口令:“立正!”

队伍整齐地靠脚立正。

陆涛庄严地说:“我宣布,第三支队授衔仪式现在开始。”

总队首长宣读了授街命令,肖明亮、于海鹰和陆涛被授予中校警衔,张武被授予中尉警衔……

2

值班室里,电视机里正在播放支队授衔的电视新闻,画面上众人面向国旗敬礼,国旗高高飘扬。

于海鹰已换上了警衔,端一杯茶,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节目。室外传来了新闻干事的声音:“报告!”

“进来。”于海鹰仍盯着电视看。

新闻干事抱着一叠刚洗好的照片和几个已经装好了照片的镜框走进来。

于海鹰回头看了一眼新闻干事,问:“什么事儿?”

新闻干事:“参谋长,照片洗出来了。”

“是吗?”于海鹰兴奋地转身坐到了桌前,拿起新闻干事放在桌上的照片,于海鹰边看边称赞:“不错,确实不错!”

新闻干事拿起一个镜框,说:“您再看看这个。”

于海鹰自豪地欣赏着镜框中自己戴中校警衔的标准照,高兴地说:“好,太好了!”

新闻干事:“参谋长,您先看着,我给别的首长送去了。”

于海鹰:“去吧。”

新闻干事欲走,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于海鹰说:“对了,陆支队长不在,您看他的照片……”

于海鹰:“搁我这儿吧,我给他送去。”

新闻干事把几张照片和一个镶有陆涛标准照的镜框放下,走了。

于海鹰放下手中的镜框,拿起与陆涛的合影,于海鹰心里特不是滋味儿。他的眼前忽然闪现出了他和陆涛的一幕幕画面——

边境反击战中,陆涛背着于海鹰穿行在炮火之中……

两人在金澜相见的情景……

陆涛愤怒的脸……

于海鹰忽然觉得特别对不住陆涛,毕竟陆涛救过自己的命,而且陆涛费老劲把自己调过来,就是想兄弟俩相互有个照应,可自己却总跟陆涛唱对台戏,于海鹰你是什么狗屁兄弟?

3

于海鹰驾车,副驾驶座上放着陆涛照片的镜框,新换的三菱越野车穿行在郊区的土路上。

市郊绿草茵茵的原野上矗立着测量勘察仪器,陆涛、邱永兴及几个工程技术人员正在指指点点说着什么。

于海鹰的越野车停在绿草起伏的斜坡上。

陆涛转身,看见于海鹰开门下车,抱着一个镜框走过来。

陆涛给邱永兴他们打了个招呼,双手抱在胸前等于海鹰走过来,说:“参谋长大驾光临,有何指教啊?”

于海鹰把镜框递给陆涛,说:“给你送照片来了。”

陆涛接过镜框,满意地看了看,又收住了笑容,问:“于海鹰,你把照片给我送到这儿,让我往哪儿挂呀?”

于海鹰笑着说:“挂天上,让全国人民都看见你。”

陆涛乐了,邱永兴一行收拾好东西跟陆涛打了个招呼,走了。

于海鹰和陆涛边走边聊。

于海鹰:“总见不着你,不会是在躲我吧?”

陆涛:“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你跑这么远就是来给我送照片?”

于海鹰:“我是想跟你喝酒。”

陆涛一愣:“有事没事都喝酒呀?我又不是酒囊饭袋。”

“唉,上次你欠我一杯,今天我罚你一壶。”于海鹰一本正经地说道。

陆涛:“我什么时候欠你一杯了?”

于海鹰:“韩非走的那天。”

陆涛恍然大悟,说:“这事儿你还记得,你真是一根筋啊。”

说着于海鹰向车走去,陆涛抱着像框跟着走过去。

于海鹰把绿军毯铺在车头前,拿出几听军用罐头和一个军用水壶放在毯子上。

陆涛将像框放到车里,顺手拎起一听罐头,说:“我的天啊!你小子从哪儿搞的这玩艺儿?”

于海鹰边打开酒瓶边说:“怎么样,不比你的山珍海味差吧?”

陆涛:“啊!你这是想让我忆苦思甜啊。”

于海鹰打开一听午餐肉罐头,说:“我是不想让你忘了老鹰山。想想那时候天天吃,一闻到这玩意儿就犯恶心。哎,为了吃上一顿蔬菜,二连的那个大个子排长,还被敌人打死了,你还记得吗?”

陆涛:“怎么不记得,这家伙还经常偷我的烟抽呢。”

于海鹰边倒酒边说:“可惜他不在了,要不现在可能也是中校了吧?”

陆涛感叹地说:“是啊,应该是中校了。”

两人忽然陷入了不堪回首的往事之中。一会儿,于海鹰端起酒杯,轻声说:“这杯酒,咱们敬他们吧。”

两人将酒一起洒在了地上。

于海鹰又举起了酒壶倒酒,说:“兄弟,喝一口吧,喝一口你就不跟我记仇了。”

陆涛看了于海鹰一眼,接过酒壶狠狠地喝了一口,说:“好!还是这酒的味道正!”

于海鹰:“那是啊,肯定比和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鸟人在一起喝酒强吧。”

陆涛笑了:“于海鹰,你以为我愿意跟他们喝啊?酒是别人的,可胃是自己的。天天给自己喝毒药,我有病啊!”

于海鹰:“那你就别喝呀?”

陆涛站了起来,缓慢地说:“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是你得有颜料去画吧?于海鹰同志,现在光有精神是不够的,也是幼稚的!官兵吃不好、睡不香、装备又落后,他们怎么去打胜仗?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你不会不明白吧?”

于海鹰:“你的意思是说我还是落后?”

陆涛:“你以为自己很超前啊?”

于海鹰看了陆涛一眼,指着插着标杆的那片草地,问:“你又想在这儿搞什么超前的把戏啊?”

陆涛:“训练场!”

于海鹰眼前一亮,立马站起来看了看四周,大声说:“好!这地儿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训练场!”

陆涛:“建一流部队,没有一流的营房行吗?培养一流的士兵,没有一流的训练场可能吗?”

于海鹰来情绪了,连声说:“对对对,赶快搞!”

陆涛:“搞吗?我看这事儿不一定搞得成。”

于海鹰:“为什么?”

陆涛坐下,拿起酒壶喝了一口,卖起了关子。

4

陆涛卖关子,其实是吊于海鹰的胃口,他知道于海鹰做梦都想拥有一个现代化的训练场。于是,他把争取党委成员投赞成票的任务交给了于海鹰。

于海鹰干这件事儿积极性极高,他匆匆忙忙走到肖明亮办公室门前,着急地敲门。

肖明亮的门没有开,旁边的一扇门却打开了,通讯员从里面走出来。

于海鹰:“通讯员,政委呢?”

通讯员:“去特勤了。”

于海鹰:“干嘛去了?”

通讯员:“好像特勤出了几个精神病。”

于海鹰一惊,问:“什么?还出了几个?”

通讯员点头称是。

5

黄昏,鞭炮声声,震耳欲聋,特勤中队对面又一家歌舞厅开张了。

肖明亮推开特勤中队的窗户,音乐声扑面而来,他探头向外望去,只见红男绿女站在歌舞厅门前招揽生意。

一名干部对他说:“这已经是第六家了。”

“窗户对着歌厅,岗楼对着酒楼,这可是个新情况啊。”肖明亮用力把窗户关上,回头对身后的张武说:“张武啊!窗户问题的确是个大问题啊,解决不好会出大事的。”

张武莫名其妙地望着肖明亮,他不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区仿佛一夜之间变得繁华了,酒绿灯红也悄然而至。

6

于海鹰的越野车风驰电掣般冲进了特勤中队,他猛地把车门关上,急匆匆向干部办公室跑去。刚上楼,就与肖明亮他们撞上了。于海鹰迫不及待地问:“怎么回事儿,怎么一下子出了这么多精神病啊?”

肖明亮一愣,说:“谁得精神病了?”

于海鹰:“哎,你的通讯员不是说你到特勤来解决精神病问题来了嘛?”

肖明亮明白过来了:“只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个别的战士们睡不好觉,得了神经官能症而已,怎么冒出精神病来了?”

于海鹰:“是这样,那是我有精神病了。”

大家笑了起来。

于海鹰奇怪地问:“哎,战士们为什么睡不好觉呀?”

肖明亮指着窗户,说:“因为窗户问题,你瞧,后面一排歌舞厅,闹得战士们没法睡。”

于海鹰回过头,说:“张武,一个窗户问题都解决不了,你当的什么狗屁特勤中队队长!你知道政委是干嘛的吗?政委是把关定向的,跑这儿来帮你解决窗户问题,哪有精力抓大事呀,啊?马上就给我解决了,回头我来检查。”

张武:“是!”

于海鹰转头对肖明亮说:“这点儿小事交给我,保准你满意。”

肖明亮反问道:“你找我有什么大事儿啊?”

于海鹰:“您先上车吧。”

7

车上,肖明亮问:“咱们上哪儿?”

于海鹰:“轮训队。”

肖明亮:“那里出大事了?”

于海鹰:“对,大好事儿!因为我们的训练场有了,就在轮训队。”

肖明亮:“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呀?”

于海鹰兴奋地对肖明亮说:“你看啊政委,咱们把轮训队的旧礼堂租给邱老板,他就把他的一大块儿地给我们,咱们搞一个一流的训练场,您说这不是大事吗?”

“租?”肖明亮有点疑问。

于海鹰:“不叫租,叫合作也行。”

肖明亮:“租也好,合作也好,这事儿我不同意!”

于海鹰被噎住了。

8

越野车停在支队旧礼堂前,于海鹰拉开车后门,政委从车上下来。

于海鹰指着破旧的礼堂:“咱们又不是天天开会,你看这破礼堂空着也是空着。”

肖明亮:“你知道他们租礼堂干嘛吗?”

陆涛:“邱老板就是想在这儿搞个文化城,丰富金澜人民的文化生活,到时候咱们看节目还可以免费呢,多好呀?”

肖明亮:“你不是挺反对搞这些的吗?最近怎么赶起时髦来了?老陆让你来的吧?”

于海鹰:“不是,不是,我只是想搞训练场。政委,你是知道的,咱们每年的新兵训练都是在别人的厂子里搞的。”

肖明亮:“我们的确需要一个训练场。但是,上面没有明文规定让干的事儿,咱们不能蛮干。”

于海鹰:“政委,咱们这么四平八稳等待下去,我担心会不会……”

肖明亮打断道:“你担心我们会掉队,是吧?按你的意思,过去的红军、八路军里面就没有一流部队?让部队搬到宾馆里面就变成一流部队了?”

于海鹰被问得哑口无言。

肖明亮笑着对他说:“海鹰啊,现在部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觉得应该把精力放在管好兵、带好部队上,引导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不会掉队。你想,如果一个士兵没有理想信念,他能去堵机枪炸碉堡吗?如果一个人没有点儿精神头能行吗?”

于海鹰没说服肖明亮,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