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热带风暴 >

第1部分

热带风暴-第1部分

小说: 热带风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戴宏 陈胜利
声明:本书由(。。cc)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楔子

一辆黑色奥迪轿车穿过富有热带风光的椰林公路,行至挂着“金澜市监狱”牌子的铁门前停下。车门打开,身着少将警服的于海鹰从车上下来,他把警服脱下来交给司机,大步流星地向犯人接见室走去。

于海鹰长得虎背熊腰,双眼炯炯有神,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昨天,他接到了调往西部反恐部队任职的命令,今天特意来向他的生死兄弟陆涛辞行。

陆涛和于海鹰从小一块在军营里长大,两家是世交。父辈都曾是解放新中国的战斗英雄。所不同的是,于海鹰的父亲是解放前夕从国民党率部起义的英雄,当时的牵线人正是陆涛的父亲。陆涛的父亲是杀了地主投奔的八路军,所以根正苗红。就因为这一点区别,文革时期,于海鹰的父亲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不久,于海鹰的父母双双离开人世。陆涛的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于海鹰,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

后来,边境爆发了摩擦战,陆家两个儿子,一起子承父业上了前线。于海鹰在某营一连当连长,陆涛在二连当连长,两人都是军里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有一天,于海鹰率部打穿插,深入到敌军腹部被“包了饺子”,要不是陆涛冒着生命危险及时赶到,把负伤的于海鹰从枪林弹雨中背下来,可能他已经光荣牺牲了。从那一刻起,于海鹰就在心里发了誓:“这一辈子绝不负陆涛!”

后来,两人在战地医院认识了高干子女乔红。乔红风华绝代,气质可爱,两人同时发动了一场爱情攻坚战,但乔红最后选择了于海鹰。

后来,两人都被选送到陆军学院深造。毕业时,于海鹰回到了乔红身边,在北方某军区机关当参谋,而陆涛却出人意料地要求调到了南方特区金澜市。1983年4月16日,陆涛所在部队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转隶为武警金澜总队第三支队。

后来,在陆涛的鼓动下,于海鹰也调到了金澜特区,也换装当了武警。本来于海鹰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和陆涛并肩战斗,大干一番事业。可是他们在金澜特区经历的二十年,正是中国巨变的二十年,在巨变的时代,他们的命运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巨变。二十年后,一个当上了将军,一个却成为了阶下囚,这是他们当时无法预测的……

于海鹰步伐稳健地走在通往接见室的走廊上,响亮的脚步声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如同他此刻空洞的内心。他走到一扇门前,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一个武警中校迎上来向一旁的狱警介绍:“这是我们首长。”

狱警客气地说:“首长,都安排好了,请进吧。”

于海鹰微微点头,说:“麻烦你们了。”

于海鹰犹豫片刻,伸手推开门走了进去。

监狱接见室干净明亮,透明的大玻璃在清晨的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玻璃隔离室内,孤苦伶仃地坐着一身囚服的陆涛。陆涛虽说成了阶下囚,可他依旧一脸自信。

于海鹰走到玻璃窗前坐下,发现两月不见,陆涛的两鬓已长出了白发。一股酸楚的情绪翻涌而出,泪水在于海鹰眼里闪动,面对生死与共的战友,他忽然不知从何说起。

陆涛永远那么大大咧咧,他开口打破了尴尬:“于将军今天百忙之中能来看我,肯定有好消息?”

于海鹰:“对咱们兄弟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陆涛眉头一锁,猜到了于海鹰此番来的用意:“怎么,调走了?”

于海鹰:“对,去西部。”

陆涛眉头一展,说:“这是好消息呀,说明上面看中你呀。”

于海鹰:“可是,我不能常来看你了。不过你放心,我都安排好了,政委、张武、韩非他们都在,而且乔红也不过去……”

陆涛笑了:“于海鹰啊,你把我当幼儿园的小朋友了吧?安心走吧,不过现在我不太方便,不能去送你了,这大概就是咱俩的缘分,来我没法接你,走我还是送不了你,那就在此告别吧。”

说完,陆涛用食指和中指在玻璃上做了个象征胜利的V字,这是他们兄弟在战场上做得最多的动作。

于海鹰也学着陆涛的样子把手贴在了陆涛的手势上,虽然隔着冰冷的玻璃,他却能够感受到陆涛传递过来的美好祝福。他的视线模糊了,往事在他模糊的视线里渐渐清晰起来。

第一章

1

于海鹰记得那是1979年3月5日夜,在中国某边境。

月朗星稀,山高林密,一条小路在月光下泛着银光。黑暗中出现了十几个持枪的士兵,他们头戴钢盔帽,手臂上扎着白色毛巾沿山道向前飞奔而去,细碎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山谷回荡。

突然,四周的山上响起了枪声,子弹带着火光,扫射在士兵们周围,火星飞溅。

“卧倒。”

一连长于海鹰一声令下,士兵迅速卧倒。他果断指挥士兵还击,双方爆发激烈枪战。

“团部团部,我是于海鹰,我们遭到敌人的伏击,请求支援!请求支援!”

巨大的炸弹声在于海鹰身边炸响,火光冲天。

2

黎明时分,炮火排山倒海般在敌方阵地爆炸,火光映红了山谷间的小道。

二连长陆涛带领突击队沿小道跑来,火光映红了他的面孔。

借着炮火的掩护,陆涛几个前滚翻来到于海鹰身旁。

此刻,于海鹰的头部、胸部都渗着鲜血。

“于海鹰!海鹰!”

陆涛边喊边拉于海鹰的手。

于海鹰已经很虚弱,但仍疯狂地喊:“你放开我,陆涛,放开我!”

陆涛不顾他的吼叫,背起于海鹰就向山下跑。于海鹰挣扎着不愿撤退,但陆涛已经下达了命令:“撤。”

又一发炮弹在不远处爆炸,火光中,陆涛艰难地背着于海鹰爬起来,快速奔跑。

那一天,于海鹰永远无法忘记,那个血色黎明,陆涛救了他的命……

3

往事如烟般飘散了。

现在是1985年2月16日,于海鹰穿着跨栏背心躺在船舱的床上,聚精会神地看照片。这张黑白照是于海鹰和陆涛在陆军医院门前的留影,旁边还有乔红。

于海鹰将照片放在胸前,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他的胸部、胳膊上还依稀可见战争给他遗留下的伤疤。他双手枕在脑后,仰望着头顶旋转着的风扇。

一声长长的汽笛声打断他的思绪,今天是他到武警部队报到的日子。

于海鹰翻身跳下床,趴在船舱圆形的窗口向外眺望,大海的远处已经露出了模糊的海岸线。他想,陆涛这家伙肯定等得不耐烦了吧?

4

阳光灿烂,海风送爽。

金澜码头上,几个工人正站在角架上刷着宣传标语,有一幅写有“建设特区新家园”的标语牌,简陋但却显示出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痕迹。

码头上行人稀少,偶有几个身穿民族服装,头戴大斗笠的姑娘从广告牌前走过。

于海鹰在码头上四处张望着,没有看见陆涛的影子。

“奇怪,这家伙又想玩什么新花样?”

于海鹰提着旅行袋,身背人造革书包,满头是汗,但风纪扣依然紧扣。他走到一个小摊前,愣愣地看着一个当地人一刀将椰子砍开后狂饮。他没见过椰子,但听陆涛说过椰子特解渴清火。他放下行李,打算也买一个解解渴。这时,他身后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

“你是于海鹰同志吧?”

于海鹰愣了一下,赶快回头,看见一名陌生的武警站在他跟前,笑容可掬。

“我是第三支队的肖明亮。”肖明亮自我介绍道。

“噢,是肖政委啊!”于海鹰说着放下行李,转身向肖明亮敬礼。

肖明亮还礼后紧握着于海鹰的手说:“抱歉,让你久等了。”

“我也刚到。”

于海鹰说着四处张望。

“今天有点儿情况,陆涛执行任务去了,派我来接你。”

说话间,肖明亮拎起了于海鹰的行李向停在一旁的北京吉普车走去。于海鹰紧跑两步去夺肖明亮手中的行李。

于海鹰边夺行李边说:“自己拿,自己拿。陆涛这家伙就爱摆谱儿,政委他也敢派!”

于海鹰说着将行李扔在车上,拉开车门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两眼盯着肖明亮头顶的帽徽不语。

肖明亮觉察出了于海鹰的疑虑,笑问:“是不是觉得我们武警的服装有点儿别扭?”

于海鹰笑了笑:“有点像空军,就是帽徽不一样。”

肖明亮说:“就这一点儿区别了。”

肖明亮说完上车,驾车驶向远方。

5

肖明亮开着吉普车行驶在红土飞扬的小路上,显得不冷不热。也难怪,随着金澜经济特区的建立,想往特区部队调的干部很多,但他们大多把特区想象成了繁华闹市。其实不然,刚组建的特区武警部队其实一穷二白,所以打退堂鼓的也不少。

于海鹰望着美丽的风光,满脸兴奋,毕竟这种热带风光他只在陆涛寄给他的相片上见过。

肖明亮瞥了一眼于海鹰:“感觉怎么样?”

“好!”

于海鹰响亮地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政委,这是我的调令。”

肖明亮又看了于海鹰一眼,没有接他的调令:“你先拿着吧,等熟悉完情况再说。”

于海鹰不解地:“怎么,不欢迎?”

肖明亮:“不是不欢迎,我们是有点儿怕。”

于海鹰不解地看着肖明亮。

肖明亮平静地:“你想想,师里面的军事尖子,二等功臣,指挥学院的高材生,还是军区乔副司令的乘龙快婿……”

于海鹰抢过话头:“政委,乘龙快婿这可不算是什么光荣履历吧?”

肖明亮笑了:“陆参谋长可是天天夸赞你啊,大家是盼星星、盼月亮,都盼着你来呢。可就是怕咱这庙小,怕装不下你这尊大佛啊。”

于海鹰哈哈大笑:“甭听陆涛这家伙瞎忽悠。”

肖明亮话锋一转:“怎么样,这次下来,你们家领导同意了吧?”

于海鹰笑了:“我们家领导说了不算,只要肖政委同意就行了。”

肖明亮听完也笑了。

吉普车驶在海天一色的风景之中。

6

吉普车驶进支队临时营区,在一排竹棚前停下。

几名士兵光着膀子正在用铁丝加固门窗,看着一身解放军军装的于海鹰和肖明亮跳下车来,并不觉得惊奇,大概是这种情形他们见多了吧。

于海鹰打量着简陋的营区,远处有几名士兵正在生火做饭,青烟缕缕,满眼荒凉。

“就这儿?”于海鹰问。

肖明亮点了点头:“现在感觉怎么样?”

于海鹰笑了:“比陆涛吹的差,比我想象的好。”

肖明亮:“哦?刚组建就这条件,可以说一穷二白啊。”

于海鹰“一穷二白好!毛主席不是说了吗?一张白纸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于海鹰说着把调令交给了肖明亮,以表示他的决心。

肖明亮告诫道:“海鹰,我要把调令交给总队,你再想要回来可就麻烦了。”

于海鹰疑惑地看着肖明亮:“政委,您这话到底什么意思?调令还能要回来?我怎么越听越糊涂呀?”

肖明亮:“实话告诉你,很多人刚来的时候都跟你一样,一见大海就激动,呆上两天就后悔,有的是交了调令又想要回去。还有的甚至连调令都没交,在这儿转了一圈就扭头向后转了!”

于海鹰双眉一锁:“陆涛不会没告诉您吧,于海鹰从来不给自己留退路。”

肖明亮笑了笑,把调令收起来:“那好,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