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超级匪王 >

第174部分

超级匪王-第174部分

小说: 超级匪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执行鼹鼠计划有多少人?都在那里你知道么?"

    "大概有几百人,都是中野间谍学校的人。都分在了那里我不知道。以关东为主,涵盖了华东、华北、华中地区。"

    "他们怎么与你联系的?有啥办法来识别?"

    "我找不到他们,他们主动来联系我。"

    "你们相互间不认识,不怕被误杀么?"

    "我们左手指上都会戴一个式样特殊的戒指,一见到就会识别出来的。每一期的一个式样。每一期一百人左右。"

    北虎走上前去拿下了他左手指上面的戒指,戒指花样奇特,一条龙盘旋,龙头叼住的是一个只有日本濑户内海出产的一种斑斓色彩海珠。珠上面彩环缭绕,如烟如雾。

    不认识的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不识货。以为只是一种不纯洁的珍珠。中国人始终都认为,珍珠还是洁白无瑕的为上品。却不知道这是一种极其昂贵的珍珠。

    北虎也苦恼了,按照小野矢说得来看,有这种标记的也就只是百十来号子人。若是分布在这三个地区,无异于大海捞针,到哪里去找寻?

    看来还的去求助于人,自己这点力量还不是挠痒痒。不但是这种图案的,其他的奇怪图案的也得要查。从小野矢的潜伏来看,日军已经打入国府要害部门的人,都不会恢复原来的面貌,还在继续潜伏着。这样一来,范围就会缩小了。

    另外就是走方的人,便于活动,承上启下,是传递信息的好帮手,那就是联络员一类的角色,或者是主脑。

    北虎按照这个思路捋顺一下前后,心里有了主张,也就平心静气了。不再感到胸中烦闷了。

    小野矢恢复了清醒,感到了浑身的疲乏,仿佛得了一场大病。手脚无力。这可是他从来也没有过的感觉,大脑一片空白。不记得任何的事情了。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了。

    隐患消除了,北虎也就放心了,可以安然地离开了。与北龙和爷爷一商量。山寨也没什么需要他做的事情,还是赶回哈尔滨是主要的。

    北虎带着需要带走的人走了,当然也包括小野矢。不过是将小野矢丢在了火车上面就不管了。下车也没招呼他。

    回到了哈尔滨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在东京的爷爷去了信。信中详细地描述了武士刀的名称现状。问有没有利用的价值。若是有的话,能不能将他的军衔晋升一级。好方便他的经营和活动。

    福田太上长老,接到信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是北虎在讨价还价呢。但是这也确实是极有价值的一件大事。这还要回头说起了。

    这就要连着先前的那把军刀一起说起来了。当年的日俄战争,日本出动了几个师团的兵力出征。日本国内的武士家族,为了保护自己家族的地位,也派出了有名望的人加入了战争。

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助力() 
第三十七章意外的助力

    当时一共有三家的人,带着家族的镇族宝刀,来到了当时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的日俄战场,展开了一场在别的国家的土地上,争夺别国主权的一场惨烈的战争。

    日本经过艰苦的鏖战,以惨痛的代价,取代了沙皇俄国,拥有了经营中东铁路的经营权,和中国东北的原沙皇俄国占领的土地使用权。用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来形容这场战争,那也是小巫见大巫。最后以日本战胜为结局取得了占有权。

    而当时的三家日本着名的武士家族。只回去了一家,其余的两家战死在中国的东北。带去的镇族之宝,也不见了踪迹。

    后来的几家人也有去了东北的,但是都没有寻找到。无功而返。如今已经拿回去了一家的宝刀,另一家也抱着极大的希望。黑琦也因此结交了好运,晋升到了中将军衔。

    结果相隔了没多长的时间,又再一次地有了消息,若是再一次地披露出来。怎么不令日本的朝野感到极大的震动。一点也不亚于东京大地震。

    富田太上长老,也感到了北虎的用意。决意要为北虎谋点功绩,不能让这几家白白地拿到了宝刀,也要大出血。要利用他们在日本军部的高地位,提升北虎的军中地位。好能谋取更大的利益。

    富田太上长老首先拿着信,来到了天皇的面前,禀明了此事。日本天皇一听,那可是不同一般的高兴。日本天皇为了此事,已经愧疚了几十年,一直在用高官厚爵给与补偿。如今能找回来了,这种对天皇家族的压力也就消失了。

    面对富田大长老的要求,也没感觉到什么不妥的,毕竟是为天皇家族摆脱了压力。不过就是一个少将的虚职,一点点的军贴。那是微乎其微的。天皇要是通过了,其他的也就好办了。

    那两家的军部高官,碍于富田家族的威望,也确实受惠甚重,在富田大长老的沟通下,也达成了共识。再说了,他们也确实地感到了这个找到宝刀的年轻人,他的能力不同凡响。自己家族几十年的努力,不抵一个年轻人,几年努力的结果,说起来都感到羞愧。几十年前遗失了的东西依然地还能物归原主。就这份情报收集的能力,那就是不用说了。也值的得到这个位置。

    另一个家族的人,一听到这般重大的喜讯,专程地来到了东北,同机来的还有一位天皇委派的,陆军本部的特使。代表了日本的天皇,前来宣读晋升诏书。晋升富田长浩为,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少将军衔。

    北虎等的就是这个,有了它那就齐活儿了(方言;成功了)。

    可以大展拳脚了。在特务机关里面的少将,那也是快成了都督了。那个地方的特务机关敢不提供帮助?那可是寿星老吃砒霜了。

    仪式因为有天皇的特使,举办的极其的隆重,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1934年…1936年关东军参谋长:西尾寿造中将陆士14期1934年3月5日~1936年3月23日,关东军特务机关长黑琦中将都出席了迎宝刀,授衔的典礼。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给北虎的脸上增添不少的光彩。

    也因为这个典礼,北虎成为了名人,也给他的生意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典礼过后,他的家门庭若市,认识不认识的纷纷前来拜访。主动要求做生意。

    就连军队管后勤的军官也是趋之若鹜。纷纷提供便利。总之那就是一路绿灯。他的电报机房那就是天天的通宵不断,

    他在中苏边境口岸的两边的贸易公司,只有他一家的货物可以通行,其他人家的一律禁行。变成了他一家的垄断生意。但是他主要的生意产品依然是山野菜,海参以及皮毛交易。根本就不涉及军需物品。不给别有用心的人一点儿口实。

    也正因为如此的谨慎,他的口碑一向的很好,不伸手干涉军队的事情。也不干涉特务机关的事务。但是他的网点儿已经遍布了吉林黑龙江的大区分山区。成为了抗联的眼线。

    这是谁也没想到的地方。而这些网点又是走街串巷的破烂收购点儿,专门地倒腾一些古董,破刀一类的东西。有那品相好的也是给价不低,买卖公平。

    由于山野菜的需要,他们的介入,使食盐变得流通了起来,食盐的禁令在不经意间消失了。这也令日军极为头痛。现在就是更加地无法干预。

    他在皮货店订购的冬装,也被他光明正大地运进了山里。沿途根本就没有人敢查他们的货。

    猴子来到了货栈后,感觉好极了,心情一好,干活也有了积极性、有了动力。

    "猴子,交给你一个任务。制作一批日本护照。给咱们的行动队使用。我会给你真正的日本护照原件儿。还有大量印制戒指照片,做到人手一张。只用来找人,不要惊扰了他们。"

    第二天的午夜,北虎一人亲自来到了,日本驻哈尔滨领事馆的院墙外面。细听无人,飘然跃上了三层阳台,闪进了屋内。一下子就看到了位于墙角的大保险柜。

    这个夹万(保险柜的旧称)的难度级别并不是很高,对于北虎来说还是比较容易对付的。熟门熟路地打开了保险柜,北虎就将柜里面的现金以及护照,钢印一锅端。里面的文件却一点儿也没动,扔了个满地都是。制造了一个窃贼,盗窃的现场。然后消除了一切的痕迹,就飘然而去。

    第二天,首先遭秧的就是小偷,挨个的过筛子,几乎是各个皮开肉绽,鬼哭狼嚎。一时间富了警察局的人。但是依然毫无线索。鸿鸣邈邈。不过警察局的人可是高兴坏了,希望这样的机会再多来几次。

    这边北虎的事情闹腾的正欢实,那边北龙也没闲着,也在大展拳脚。已经进入了秋季了,部队的陆地特训已近结束了。应当趁着还没下雪,部队再磨合一下子。来一次野外生存拉练。打击地点就选了五常。也趁机弄些粮食回来。

第三十八章 愤怒之绝杀() 
第三十八章愤怒之绝杀

    部队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百来人了,北龙将他们分成了五个大队,每个大队各一百人。一大队由他自己兼任大队长,这个大队全部都是狙击手。第二大队由张大彪兼任大队长,第三大队长是原警卫连的副连长魏正杰,第四大队长由窦天德兼任。第五大队长由骑兵一团的参谋长吴晓天兼任

    部队由原来的独立大队改编成为独立支队。支队长是北龙,副支队长是窦天德;参谋长是张大彪。电台台长是北龙的父亲带来的人,叫李立群。原先是北大的学生。情报部部长由北虎自己兼任。他也是副支队长。黑室的人就不在之内了。那是秘密的不能再秘密的机构了,绝对的不能为人所知。

    每个大队分为两个中队各五十人。每个中队三个小队。

    部队整装后,只带了一天的口粮,要来回的行军将近三百里。部队的人却没有半点的惊慌。他们可是确信自己的长官不会让他们饿着的。

    部队行进在秋季的山林里,那可是蘑菇丰收的季节,部队的战士利用学来的技巧,用拐木刀击打山鸡或野兔之类的小动物,由不熟练到了渐渐地掌握了技巧,弄得一些年轻的士兵兴致盎然,乐此不疲。每顿的蘑菇炖山野味,使得大家体力毅然地保持着强健。

    野生食物获取的技巧也越来越丰富了。一路上基本就没有动用带来的食物。就在部队行进的时候,隔着一座山头的另一边,突然传来了密集的排枪声。

    然后就是日军的反击枪声。

    "怎么回事?谁和谁打起来了?"

    "报告支队长,是抗联的在伏击日军的运输车队。日军一个小队的押运部队。货物有四大汽车。两车武器弹药,两车粮食药品。"

    侦查员已经回来了,做了详细的报告。

    "一大队立即抢占制高点,必须首先打掉电台,二三突击大队立即两翼包抄,四大队兜底打掉炮兵阵地。五大队警戒部队的后翼。动作要快。"

    可这时候的抗联部队,由伏击战已经打成了阻击战,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你得说日军的野战部队,也就是常备部队,他们的技战术素养的确不是白给的。

    就在抗联的第一枪打响了的时候,也正因为抗联的技战术不怎么样,日军在抗联的第一轮射击的枪口下倒下的很少。由于发生了这样突然的变化,使得日军部队几乎还是一个完整的小队的士兵,立即进入了有效的抵抗状态。各种火器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抵抗射击。

    日军在东北的部队分为常备部队,又叫野战部队,那是日军的精锐部队,属于一流部队。而在林场或矿山保护守卫的部队,那叫做守备部队,那是日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