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朝天一棍 >

第37部分

朝天一棍-第37部分

小说: 朝天一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反笑红雨落纷纷
  这儿一带行人,便无欢容。
  但他们仍好奇。
  尤其当他们知道,他们咸认为神憎鬼厌、权倾天下的人物,就在这儿跟群奸众小对全国子民作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大搜刮,他们更想远走高飞棗但却不是人人都走得了,避得掉的,不平的不一定可以起而鸣,不服的不一定能反而抗,他们只能逆来顺受、卑屈求存。
  只不过,他们虽失去了期待,但仍有希望。
  人们虽然无奈,但仍有好奇心。
  尤其好奇的是:看这些挟邪坏法、祸国殃民的人,最终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今天他们一旦得悉西苑出了事,更有消息传来:丞相还给人胁持了!大家无不屏息以待,引颈相盼。
  棗当他们知悉以一弓三矢单人独力胁持住权相蔡京的人,竟是他们一向仰仪的王小石;而王小石孤身犯难,是力救前时打了皇帝和相爷的两名好汉而义不容辞,更令他们钦敬不已,喜在心头。
  棗他们也听说菜市口和破板门都有人劫囚,冲击蔡党、阉党的人,莫不是天下好汉,一起造反?如是,那就太好了。
  可惜,结果好像不是。
  东、南两面的劫囚者已退走,听说还死伤枕藉。
  蔡京好像也没死。
  棗王小石呢?
  他在哪里?
  棗为何不杀了蔡京,为国家社稷除一大害?
  但大多数的人并不怨怪,他们只希望王小石能无事就好,反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他们都极担心他的安危。
  他们有所不知的是:王小石已经潜出了西苑。
  棗那号称极奢穷侈、铜墙铁壁的别野别墅,却留不住这一个来自远方小地方的“小人物”:小石头。
  而今,王小石就在他们眼前。
  他们都认不出来。
  这样也好:世上有些大人物,你听他们平生事迹、功勋、所作、所为,大可仰仪、艳羡,思慕平生,但却不一定须见得才了平生夙愿。
  棗大部分了不起的人物,如以真实面目、原来本性相见、相交,不见得也如他名气或你所想像中那么不得了。
  何况,王小石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大人物”。
  他一向乐于做“小人物”:惟有小人物才可以自由、自在,不必拘束、了无牵挂,这该多好,这才好!
  棗当“大人物”太辛苦了。
  不过,人物不管大小,他仍有志、立志且坚志不移的当一名“人物”。
  做人不可不当“人物”。
  棗一个真正的人物才会有担当的勇色。
  没有肩负正义的铁肩,算不上是个“人物”。
  是以,在王小石心目中:大人物或小人物都不重要,他只求自己“是个人物”,而且,他交友不论名位、富贵,只希望对方最好也是个“人物”。
  此际,民众都没把王小石这个“人物”辨识出来,这使得他渐能追上章璇。
  章璇的背姿很好看。
  瘦小得很好看。
  她扮成男装,另有一种爽气,这使得王小石忽尔想起了一个人:郭东神!
  雷媚!
  这是一个王小石永远也不能理解,既猜不透也摸不清楚的女子。
  他不明白她为何要叛杀雷损。
  也不知道她因何要背叛苏梦枕。
  他甚至也不清楚到后来她到底为什么要倒过来杀了白愁飞?
  为啥?
  棗伊好像是一个天生叛逆、独嗜暗杀的女子!
  想到那样的女子,王小石不觉有点不寒而悚。
  但却又偏想起她。
  章璇走得很机伶,但走得不算太快。
  她好像有意在等他。
  等他追上来。
  他追上来的时候,她也没理会他,而且蜂拥而至来看“热闹”和“乱子”的民众仍多,他们仍不便交谈。
  俟章璇的身子转过了一方破旧的墙角后,走到一棵正飘落着绯红色花朵的树旁,这才停下来,半掩着脸,吃吃的笑着,一张笑靥在白脸飞红成两片红云。
  王小石看了一回,痴了一会,忙左右回顾。
  章璇不悦,问:“看什么?”
  王小石道:“怕人看见。”
  章璇道:“怕什么?他们没发现。”
  王小石道:“不是怕敌人、军队,怕老百姓。”
  章璇道:“老百姓也好怕?”
  王正色道:“怕,当然怕。老百姓是水,大江大河大海,皇帝赵佶、奸相蔡京他们只不过是船、是舟,再凶也只能一时乘风破浪,总有一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顿了顿,才又笑道:“我怕的倒跟这些无关……而是你笑得那么好看,那么美,旁人看了,以为蔡京、一爷麾下都有着这么出色的人物,可都去投靠他们去了,岂不害人?”
  章璇眯眯的笑开了。
  她撷掉了自己的帽子,一种二八年华迫人的清和俊,以及不怕阳光耀面的俏,尽现眼前。
  “没想到。”
  她说。
  “没想到什么?”
  王小石问。
  “没想到你堂堂大侠,还那么会逗我这小女子开心,嘿。”她似笑非笑,但只要一眯起眼两个蒸包子似的玉颊立即现出个浅浅的梨涡儿来:“我没救错你,看不出你还有点良心,懂得逗我喜欢。”
  王小石近年流亡多地,也跟市井布衣打成一片笑谚惯了,看这女子笑起来时双颊涨卜卜的,一片雪意,又像蒸熟透了的包子,便也调笑了一句:“小心救错了,有时,我的良心小得连自己也险些儿找不到。”
  章璇正是笑着、笑着,梨涡忽深、忽浅,这尔两颊雪意玉色一寒,笑容就不见了,梨涡也马上填平了、消失了,只听她峻然道:“你可别骗我,我为了你,可失去一个报父母家人血海深仇的大好机会!”
  王小石听得一怔,心一寒,一抬头,只见章璇本来满腮都孕育的笑意里,挂上了两行清泪,还正簌簌的加速坠落了下来。
  王小石心头更是一震:(这)女子怎么这么易哭!
  棗才笑,却已翻成了悲泣!
  他忙道:“你,你别着恼,我是说笑的,你今天仗义相救,我,我很棗”章璇冷哼了一声,脸上严霜只盛不消,截断道:“我不爱听假话。”
  “不是假的,”王小石边留意这儿一带的平民百姓,有没往这儿瞧,“你虽然救了我,但总得讲理哇!”
  他压低了语音抗声道。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却恰好把他们遮挡了。
  他本来是想多谢章璇相救之恩的,要不是为了章璇安危,他刚才在蔡京已下令释放唐宝牛、方恨少及劫囚群豪之后,就想放手一搏,看能不能格杀蔡京这个祸国殃民的奸雄再说:
  若能,则能为民除一大害;若不能,最多身死当堂。
  可是王小石不能。
  他不是个让朋友因他或为他而牺牲的人。
  他不能把章璇牺牲掉。
  所以他只好强忍下来。
  甚至不能快意的痛快的杀出这耗尽民脂民膏的蔡京府邸。
  他本来也想好好的谢一谢章璇,但她看这女子,忽尔笑,忽尔泣,动辄怨人,动辄不悦,他反而把谢意吞回肚子里去了,很想说些硬话。
  这一来,反惹得章璇跺足、蹙眉(但眼儿仍媚,就算是忿忿时也睁不大)、叉腰(叉腰的动作对女人而言就像是位大家闺秀却忽然成了八婆,但这女子这样一叉腰却叉出了一种舞蹈般的拧腰折柳的风姿)、叱道:“原来你感激我的,就是这句话!”她竟悲从中来,又珠泪盈眶:“你说我不讲理!?”
  她又想哭了。
  忽然一阵风过。
  她身后的花树,哗啦啦的落了一片花雨,翻笑成红雪,纷纷落在坡上、瓦上、垣上、地上、坡上。
  王小石和她的衣上、发上、肩上。
  仿佛心上也落了一些。
  落花如雨花落满地。
  两人本正要起冲突,却为这一阵风和花,心中都有了雪的冷静和月的明净。
  好一会,王小石才说:“我不是那个意思。”
  章璇一笑说:“那又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讲理了吗?你也没说错,只是,怎么说话老是慌慌张张的,老往人里望?”
  她带点轻蔑(仿佛对自己还多于对对方)的说:“也许,我是个不值你专心一致的女子。”
  九、未明是他苦笑却未停
  这一句,可说重了,王小石忙不迭的说:“我不是不专心”章璇轻笑一声,“你又何必安慰我?我跟你素昧平生,你本来就不必对我说话专心。”
  王小石可急了:“我是怕这些老百姓。”
  章璇倒有点奇:“怕他们?有高手混在里边么?”
  王小石道:“这倒不是。我只怕百姓好奇,万一看到我们脱了军队,而且你原是女子,必定过来看看,一旦围观,那就不好了。”
  章璇眯着媚丝细眼在长长的睫毛底下一转活儿,就说:“我知道了。你名头大,管过事。不少小老百姓都跟你朝过相,你是生怕他们认出你,居然和我这样一个小女子在一起……”
  王小石这回可真要跌足长叹道:“你好聪明但心眼可太那个了……前面都说中了,但后头却偏了。”
  章璇抿着嘴笑。
  她喜欢看男人急。
  棗尤其王小石这样干净、明朗的男子,一急就很好看。
  (本来一点都不忧郁的他,一急躁就忧郁了起来了。)“你倒说说看。”她好整以暇的说。
  “老百姓一好奇,就会惊动一爷和叶神油,他们一旦发现,就会在这儿开打,我个人生死早豁出去了,但老百姓可有爹娘有妻儿的,一个也不该让他们为我给误伤了。我就担心这个。”
  王小石这番话说得很急,也很直。
  因为那真的是他肺腑之言。
  他天性喜欢热闹,但却是平民的那种喜乐熙攘,而不是奢华淫靡的那种追声逐色。他还喜欢去买莱、逛市场、找新鲜好玩的乐子,边吃着粒梨子边趿着破鞋走,这对他而言,端的是无比的舒服、自在。
  他还喜欢跟人讨价还价,跟他老姊王紫萍一样,减价他最在行。他曾试过磨地烂一样的跟一个开高价的奸贾减价减了两个时辰,他瘫着不走,到头来他还是成功了:把三十缗的东西他用一个半缗就买了下来了。而他也心知那奸商还是赚了棗该赚的他总会让对方赚的。
  后来他可名震京师了,见过他的人认出是他,他去酒馆不必付帐,他买烤肉不必给钱,水果、名酒、山珍、海昧、绸缎、宝刀全送到他踉前,他可全都拒收。
  不要。
  要不得。
  棗要了就没意思了。
  他也是个好奇的人,以前他只要见两三个人聚着,谈话的声音高了一些,或都往下(上)望时,他也跑过来,上望就仰脖子,俯视就低头。人要是抓贼,他一定眼尖心热,穷贼他就夺回失物把他赶走算了,恶盗则要一把揪住,往衙里送。人要是出了事,他一定第一个肩上背负,往跌打、药局里冲,要不然,把人摊开来,他自己来医。
  而且,做这些事儿,他都不留名。
  棗有什么好留的?纵留得丹心照汗青,也不是一样万事云烟忽过!还真不如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有时,他看小孩儿在脏兮兮的水洼旁弹石子,用柴刀、菜刀、破盆、烘皿反映着日光比亮芒,也如此过了一日。
  只觉好玩。
  有时,在乡间忽听一只鸟在枝头啁啾,一头牛在田间呻吟,也十分充实的过了一个懒洋洋的下午。
  有时他看几个人围在一起骂架,你骂他一句,他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