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清宫熹妃传 >

第422部分

清宫熹妃传-第422部分

小说: 清宫熹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是不是你自己心里清楚,不用本公多说。”年羹尧这般不敬言词看得张廷玉等人直皱眉头。

    关于年羹尧不满自己爵位,口出狂言,说当封异姓王传言,他们都有所耳闻。之前是异姓王,如今又为三阿哥图谋太子之位,再这样下次,过几日岂非要逼着皇上退位,由三阿哥继承皇位?

    允祥上前打圆场道:“辅国公与鄂大人都是国之栋梁,忠心耿耿,不论做什么说什么都是为大清考虑,实无谓争执,免得伤了和气。”

    允祥是亲王,又刚被封了铁帽子王,就是年羹尧也要给他几分面子,轻哼一声不说话,至于鄂尔泰则梗着脖子,朝胤禛道:“皇上,恕微臣直言,册立太子一事关系重大,马虎不得,当慎之再慎;何况皇上继位不过三年,又正值春秋鼎盛,实无谓过早册立。”

    “老臣也如此认为。”随着张廷玉表态,文武百官纷纷叙明立场,大半不造成立太子,剩下那些,或是武将,或是与年家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胤禛微微点头道:“张相与鄂尔泰所言极是,册立太子一事急不得,待朕慎重考虑之后再说。”

    年羹尧一听这话顿时急了眼,他已经上过好几封折子,胤禛都不予理会,今日若再不定下来,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忙道:“皇上,奴才……”

    胤禛截住他话道:“辅国公一片为国之心,朕很清楚,只是朕四个儿子各有所长,一时实难以决断,需得好好考量才是,辅国公不必心急。”

    见胤禛已将话说到这个份上,年羹尧再不甘也只得答应,退朝之后,允祥被留了下来,殿中没其他人后,胤禛森然道:“年羹尧越来越不受控制了。”

    允祥深有同感,今时今日年羹尧,实令人担心,“皇上有没有问过岳忠祺关于西北大军那边情况?如果咱们这里动了年羹尧,那边会否有什么异动?”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这八个字允祥比任何人都清楚,若真要问罪年羹尧,就绝对不可以给他任何反击机会,否则后患无穷。

    胤禛双眸微眯,冷声道:“年羹尧这次带来两万骑兵,是精锐也是得他倚重一支队伍。这两万人,他多年经营拉拢下,不奉君令,不认虎符,只听年羹尧一人之命。但也仅限于这两万人,剩下近十万大军,还是听奉朝廷之命,只要没人蓄意挑拨,应不至于生出事端来。而且年羹尧西北时,对他们也并非一视同仁,底层那些军士颇有微词。允祥,朕问你,你可有办法控制住城外那两万人马。”

    “皇上放心。”允祥眸光一亮道:“两万骑兵,纵是再精锐,臣弟也可以控制住,让他们生不出任何事来。”

    “好!”胤禛用力一拍扶手,起身肃然道:“你立刻调集兵马,暗中控制住城外人马,朕立即下密旨,由岳忠祺接任抚远大将军一职,刻日启程前往西北,务必要控制住那边人马。”

    “臣弟遵旨。”允祥答应一声又道:“皇可是准备现就问罪于年羹尧?”

    胤禛阴阴一笑道:“不急,慢慢来,朕要让他一点一滴地感觉到什么是绝望。”

    从来没有人可以将他bi到这个地步,连允禩也不曾,年羹尧是第一个,自然不能轻易放过。

    这一日朝堂之事,毫无例外地传到了后宫,瓜尔佳氏来看凌若,彼时,凌若正伏绣架上仔细绣着一幅江山万里图,素锦长达三丈,绣线用得多达上百种,里面山峰峦叠、浩翰无边,只是一幅绣卷而已,却令人心生渺小之感。

    闲聊几句后,瓜尔佳氏将话题转到了册立太子一事上,弯唇道:“年羹尧迫不及待地想要让皇上立三阿哥为太子心思,已是路人皆知,偏他还那里说什么为国为民,真真是可笑。”

    凌若抬起头来,取过银剪子剪掉打了结之后多余绣线,漫然道:“皇上是绝不会册三阿哥为太子,年羹尧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道理我也晓得,我就是有些不能理解,号称一代儒将年羹尧竟然如此愚钝,皇上已经对他不满到这个地步了,还毫无察觉,难道非要等一无所有时才反应过来吗?”瓜尔佳氏一边说一边摇头。

    “姐姐错了,年羹尧不是蠢,而是他太过自信了,总以为皇上离了他不行。然事实是,这个世间不论离了谁都照样日升日落。”凌若将一根烟灰色绣线穿过细小针眼,再次穿过紧繃素锦,绣得是山峰一角。

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来() 
“年家落败已是必然之势,就不知年氏何时会倒台;这几日看她那张嘴脸,真是看得我想吐。”瓜尔佳氏靠着倚背,言语间透着一丝说不出畅。

    凌若赦然一笑道:“姐姐都看了二十来年了,怎得偏就现想吐了?”

    “你这丫头,倒会挑我刺儿。”瓜尔佳氏用手里团扇笑拍了凌若一下道:“以前是没办法,再难过也得忍,可是现眼见着忍到头了,这耐心就有些不够用了。再者,我一想到年氏宫外那样害你,心里就忍不住来气。”

    “了,我相信皇上耐心已经到头了。”说到胤禛,凌若眸光一黯,手里动作慢了几分。

    她这个细微变化,被瓜尔佳氏收入眼中,拍一拍她手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相信我,你定能守到皇上回头那一日。”

    凌若勉强一笑道:“温姐姐让我别再盼着皇上,你却使劲让我守着皇上回头,可是矛盾得很。”

    “你与温姐姐不同。”这样说了一句,瓜尔佳氏道:“涵烟那边还是没消息吗?”

    凌若沉声道:“嗯,准葛尔已经败退,可是涵烟却像消失了一样,一点讯息都没有,送嫁宫人也是一个没瞧到。我看温姐姐这阵子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也不知她熬不熬得下去。若非宫规森严,不许咱们踏出一步,我看温姐姐早就去寻涵烟了。”

    “唉,只盼涵烟吉人有天相。”这样说着,瓜尔佳氏心头却始终像压着一块大石一样,喘不过气来。也没了继续说话兴致,干脆另外捻过一根针线,坐凌若对面,与她一道绣起了万里江山图。

    两人一直绣到天色将晚,才堪堪将山峰一角给绣完,不过这与整幅绣图比起来,不过是冰山一角。

    瓜尔佳氏放下针线,揉着发酸眼睛道:“你怎么想到绣这幅东西,要想全部绣完,非得好几年不可。”

    凌若命宫人将绣架搬下去,“几年便几年罢,左右咱们有是时间。”顿了一下又道:“姐姐若没事话,就我宫中用晚膳吧。”

    “我正有此意。”瓜尔佳氏笑着答了一句,待弘历进来后,三人刚要坐下,忽见四喜走了进来,打了千儿道:“奴才给熹妃娘娘请安,给谨嫔娘娘请安,给四阿哥请安。”

    因为胤禛不怠见凌若缘故,四喜已经很久没承乾宫出现了,如今到来,难道是胤禛消了气,再次召见凌若?

    凌若这个念头还没转完,瓜尔佳氏已经掩唇笑道:“公公可是奉皇上之命来传熹妃娘娘?”

    四喜苦笑一声道:“娘娘猜错了,是奴才自己过来。”随即他将目光转向了凌若,恭敬地道:“娘娘,皇上今日见一直不曾有点心送去,问起奴才,奴才之前得了娘娘吩咐,所以只借口说是御膳房忘记做。只是奴才想向娘娘问个准信,往后,您这点心还送吗?”

    失望充斥凌若心间,勉强振了精神道:“皇上当真这么喜欢本宫做那些点心吗?”

    “是,皇上有一次跟奴才说,这点心里有一种令人回味滋味,让他吃了一块还想吃第二块。”四喜瞅了一眼凌若脸色,有些同情地道:“若娘娘不方便,奴才让御膳房做去。”

    他话音刚落,凌若已道:“没什么不方便,本宫这就做去,晚些送去给公公。”

    四喜连忙道:“那就劳烦娘娘了,奴才还得去侍候皇上,先行告退了。”

    凌若微一颔首,对站一旁莫儿道:“你送送公公。”

    “是。”莫儿答应一声,送四喜离去,走到外头时候,莫儿小声道:“公公,这么些天,皇上可有问起过我家主子?”

    四喜自然晓得她问这话意思,无奈地摇头道:“没有呢,看来这一次皇上确实很生熹妃娘娘气,咱家跟了皇上这几年,还从来没见过皇上这样待熹妃娘娘呢!”

    莫儿闻言跺脚道:“皇上……皇上他可真小心眼,主子不过帮着惠妃娘娘一道求了几句罢了,他就记恨到现。”

    四喜一听这话,吓得不轻,赶紧去捂她嘴,“哎哟,我小姑奶奶,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讲,万一让人听到你这样议论皇上,不死也得脱层皮。”

    莫儿被他捂得喘不过气来,扒拉下四喜手,喘了口气道:“这不是只有你吗,要不然我哪敢说。”

    四喜不放心地四处瞅了一眼,“小心隔墙有耳。”顿一顿又道:“往日里熹妃娘娘得宠时候,你说什么她都能帮你兜着,眼下却是不行了,所以你要小心谨慎,省得反害了熹妃娘娘。”

    莫儿这一次倒是没与他顶嘴,拉了他手道:“我知道,喜公公,你……你能不能帮帮我家主子,主子虽然嘴里不说,但我晓得她心里得苦。”

    “唉,你道咱家不想吗,可咱家只是一个奴才,皇上事哪里轮得到咱家管。上次咱家不过无意提了熹妃娘娘一句,就惹得皇上发了好一通火。你是没瞧见,皇上当时那样子,就跟要吃人一样。”说到这个,四喜至今仍心有余悸。

    莫儿见左右都不是办法,不禁沮丧地道:“难道往后都只能这样了?”

    四喜拍一拍她肩膀安慰道:“俗话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熹妃娘娘人那么好,上天不会对她太过残忍。兴许有一日,皇上气消了,娘娘就又跟以前一样得宠了。”

    “希望这样吧。”莫儿对此不抱太大希望,毕竟事情都已经过去半年了,皇上那头一直没消气,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消气了。

    “好了,你赶紧回去吧,别送了。”今夜起了雾,夜色特别浓重,即使有四处燃着宫灯,也照不见多远。

    “嗯,那你路上小心。”莫儿极为自然地叮嘱了一句,浑不觉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亲近之意,又或者她早已习惯了这样,除了承乾宫里人之外,她便与四喜亲近了。

第七百五十四章 难测() 
望着莫儿很没入黑暗不见背影,四喜笑着摇摇头,连他自己都觉得很奇怪,怎么会与这个小丫头如此亲近,甚至生出那么一丝想与她结为菜户念头。也许,这就是所谓缘份吧。不过这种事想想就好,千万不要太过认真,否则只能招来灾祸。

    四喜转身往养心殿走去,他已经出来很久了,再不赶紧回去,万一皇上问起来,可是不好回答了,毕竟御膳房就那么点路,来回怎么着也用不了太多时间。

    四喜刚走了几步,就看到前方隐隐站了两个人影,原先只当是别处宫人,可随后发现那两道人影站着一动不动,且奇怪是,他居然瞧着那身形有些眼熟?无奈夜色太暗,只是这么一丈多距离,就完全看不清面容。

    “谁那里?”四喜提着手里宫灯走过去,离得只有半丈时,宫灯散发光芒终于照见了那两人面容。

    “啊!”刚一看清,四喜便忍不住惊呼一声,手里宫灯一下子掉地上,里面蜡烛倾倒,烧着了灯罩,冒出橘红色火苗。宫灯燃烧令这一处为之大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