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都市生活电子书 > 清宫熹妃传 >

第32部分

清宫熹妃传-第32部分

小说: 清宫熹妃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让奴才守着宫门,非是熟稔都打发了回去。”他顿一顿又嘻笑道:当然若能顺便讨点赏就好了。”

    “你这狗奴才。”胤祥笑骂了一句,从平金钱袋里摸出一锭银子扔给他,狗儿也胤禛示意下取了一锭银子给他,喜得小夏子笑开了花,忙不迭地谢恩,随后引了他们进去。

    胤禛与胤祥都是这里长大,即使出宫建府后也常有过来请安,自不用另行通报,径直走了进去。

    待进到正殿里,胤禛一拍袖子领着众人朝端坐正当中女子跪了下去,“儿臣给额娘请安,额娘万福。”

    德妃此时正坐正殿饮茶,见他们过来不禁为之一喜,放下茶盏道:都是自家人不用多礼,起来,你们两个怎么一起来了?”

    她比康熙小了七岁,如今已是四十五六人了,但因保养得宜养尊处优,望之依然如三十许人,且端庄高贵,仪态万方;谁能想到三十年前,德妃尚只是一个身份卑微、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官女子。

    “刚才外头碰到四哥,索性便一起来给娘娘贺寿了,娘娘该不会见怪吧?不少字”胤祥半真半假地道。

    德妃笑嗔道:你能记着我来给我贺寿,我高兴都来不及,哪还会见怪,坐下吧。”说话间早有机灵宫女端了茶奉与诸人,众人谢恩之后分别落坐,这椅子一左一右各四把,胤禛与胤祥分左右而坐,那拉氏等人自是坐于胤禛下手,随后是年氏、李氏,如此一来凌若便没了坐位,虽胤祥那里有空着,但又不能坐过去,德妃也不曾注意到她,凌若干脆垂手站李氏身侧。

    “娘娘对胤祥有养育之恩,娘娘寿辰胤祥岂有不到之理。”胤祥笑道。

    德妃感慨道:都过了这么多年了,难为你还记得,本宫还记得你来时才那样小,连路都不会走;当时本宫又刚刚生下十四,忙得团团转。其实真要说起来,照顾你应该是老四才对。”

    胤禛神色有一瞬间冰冷,旋即已是若无其事地道:不论怎样,能得到额娘垂怜收留都是十三弟福气,他现孝敬额娘是应该。”

    第四十三章 德妃

    第四十三章 德妃*

第四十四章 贺寿(1)() 
胤祥接过随从捧手里锦盒起身道:“娘娘知道几个阿哥里面,我是穷,所以没什么好东西,只寻到一对百子献寿玉杯晋献给娘娘,祝娘娘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siksh'”

    德妃接过锦盒打开一看,只见里面摆着一对通体翠绿玉杯,杯身细细雕刻了百子献寿图案,雕工细腻传神,这么小范围竟能清晰看到百子脸上各不相同表情,可见雕刻之人工夫之深。纵使德妃久居宫闱见惯奇珍异宝,依然为之惊叹。

    “传闻天下第一巧匠孙子晋善于雕人,能于米粒之上雕人细微,十三弟这对玉杯上人物如此繁多却又能栩栩如生,莫非出自他之手?”那拉氏好奇地问。

    “四嫂好眼力,虽不中亦不远矣。”说到这里胤祥又有些遗憾地道:“孙子晋早几年前就封刀归隐,再不为人雕刻,我央了他好几次他都不肯,终只答应由他徒弟为我雕刻这一对百子献寿玉杯。”

    德妃颇为喜欢那对玉杯,含笑道:“宫里也收有几件孙子晋作品,本宫曾见过,这对玉杯,论雕工足以与之比拟,只是还欠了一丝火候,看来那徒弟至少得了他七八成真传。十三有心了,玉杯很好,本宫很喜欢。”她将玉杯交给宫人收了起来。

    胤禛从狗儿一直捧手中长锦匣中取出一副卷轴,亲自递给德妃:“儿臣持斋十日,亲手写了这幅寿字,祝愿额娘福寿安康,长命千岁。”说这话时,胤禛眼中流露出深深濡慕之情

    “长命千岁?能长命百岁本宫就心满意足了。”德妃笑笑好奇地道:“什么寿字要写上十日这么久?”

    好奇不止德妃,还有那拉氏等人,她们均未见过胤禛这幅寿礼,只有曾经去书房侍候过凌若知道一些。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中卷轴,只见朱红底色卷轴上写了一个金色大寿字,这一字集正、篆、隶、行四法为一体,四法交融,无解无击,匠心独具之余又酣畅自然,显得庄重浑穆,古朴圆润。|胤禛虽然于书法上颇有造诣,但要写就这样一个寿字也绝非易事。

    但这还不是难得,难得是嵌大寿字笔画中一百个小寿字,珠玑并列,异彩纷呈,有小篆、甲骨文、金文等,一一作别体,无一相同。甚至还有火文,如火焰燃烧;水文,如曲折回环;树文,如莽莽森林;凤书,似彩凤起舞等,无不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这哪是一幅寿字,分别是一幅百寿图,虽不曾有金银珠玉,但论心思与孝意,实比千金贵重百倍。

    德妃亦深深为之动容,这幅百寿图令她想起一事,看胤禛眼神不觉柔和了几分,“当年荣贵妃生辰,三阿哥胤祉曾以双手同书写过一个寿字给荣贵妃,本宫记得那时你也场是不是?”

    “是,当时额娘虽然没说,但儿臣能看得出额娘很喜欢那幅寿字,可惜论书法儿臣始终不及三哥,写不出那样字,所以只能别地方费点心思,希望额娘不要嫌弃。”

    她招手示意胤禛过去,待胤禛走到近前后她细细睇视自己第一个儿子,依稀记得生下胤禛时她是多么高兴,那是她儿子啊可惜她当时只是个贵人,根本没资格抚育孩子,再加上当时身为贵妃孝懿仁皇后病中丧子,康熙为抚她丧子之痛将胤禛抱至其宫中抚养,直至孝懿仁皇后过世,她晋为德妃后方才将胤禛接回来,那时胤禛已经九岁;且当时她忙于照顾尚襁褓中胤祯,对胤禛疏于照料,所以她与胤禛远不及与胤祯来得亲厚,母子间除了寻常问安之外少有体已话。总以为胤禛心里孝懿仁皇后才是他亲娘,不曾想竟也这样记着自己。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竟一直记心中,本宫自己都已经忘记了。”她起身,戴着玳瑁嵌珠宝花蝶护甲手轻轻抚过胤禛脸庞,她惊奇地发现胤禛身子竟然微微颤抖,眼底有深深眷恋之情……

    是啊,险些忘记了这也是她亲生儿子,与胤祯一样体内流淌着她血

    其实往仔细了看,胤禛与胤祯模样很像,一样朗眉星目,只是胤禛眼睑细长唇薄一些,这也使得他气质偏于冷峻阴鹫。

    “好,一转眼本宫儿子已经长这么大了,比本宫还高半个头。”德妃咽下喉间哽咽颔首道:“难为你这么有心了,这幅百寿图是本宫收到贵重寿礼。”

    年氏娇声道:“贝勒爷对额娘素来是极好,平常有什么好东西第一个想到都是额娘,从不忘教人送进宫里孝敬额娘。”她是侧福晋,因而可以称德妃一声额娘。

    德妃点一点头将百寿图交给一旁宫人道:“把它拿到内堂挂起来。”待宫人下去后她又对胤禛道:“往后得空,多来宫中陪陪额娘,还有老十三也是,本宫可是拿你当半个儿子看待。”

    “儿臣遵命。”胤禛掩下内心激动躬身答应,能得到这句话,总算自己心血没有白费。

    待胤禛坐下后,那拉氏轻咳一声起身道:“儿臣惭愧,没有贝勒爷和十三阿哥那般心思,知道额娘信佛所以手抄了《观音经》、《妙法莲华经》、《华严经》、《金刚经》、《药师经》各一部晋献给额娘,愿额娘日月昌明,后福无疆。”

    “好,都好。”德妃望着佛经上一个个工整娟秀字体连连点头,“像你这般年纪能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将这本部佛经抄完也不是一件易事,这份寿礼本宫同样喜欢得很。”她抬头笑一笑道:“如何,身子可有起色?”

    那拉氏忙回话道:“多谢额娘关心,已经好多了,除了偶尔会咳几声以外没什么大碍,只是这病根怕是除不掉了。”

    “唉,难为你了。”当中来龙去脉德妃是知道,当年生弘晖时就落了病根,如今弘晖又死,对她打击不可谓不大,今日还能站这里实属不易,如今这病根有一半是心病,除非弘晖复生,否则是无论如何也好不了了。

    博山炉中焚着百合香,飘渺轻烟带出阵阵幽香,飘散正殿中,香气含蓄而不张扬,一如德妃其人。

    玳瑁嵌珠宝花蝶护甲轻轻敲青瓷缠枝瓷盏上,发出叮一声轻响,德妃抬眼柔声道:“外面大夫不一定好,还是让太医给你看看吧。近宫里来了一位太医,虽年纪不大医术倒是极好,本宫头痛毛病,经他针灸之后好了不少;改明儿本宫回了皇上让他去你府里给你瞧瞧。”

    “多谢额娘。”那拉氏谢过恩后扶了椅子坐下,站了这么久她气息微微有些喘,翡翠一旁轻轻拍着她后背顺气。

    德妃看眼里惜心里,无声地叹一叹气将目光转向娇俏明艳年氏,对这位胤禛娶没多久侧福晋并不陌生,当下微微一笑道:“素言,那你呢,又有什么好东西要送给本宫?”

    年氏嫣然一笑,娇声道:“贝勒爷他们送礼个个都别出心裁,与他们相比儿臣这份礼就俗了许多,额娘见了肯定要说儿臣是个俗人,儿臣都不敢拿出来了。”

    作者题外话:让大家久等了,从今天开始要上班了,白天没法上网,所以只能放下班后,先一章,晚上大约十一点左右再一章。虽然我不敢保证一直不断,但我会量让大家有章节看。谢谢大家支持。

    另外谢谢其中一位书友替我指出上一章笔误,将十四阿哥胤祯误写了大阿哥胤禔。往后有错误地方还请大家替我指出,书评我是一直关注,谢谢。

第四十四章 贺寿(2)() 
德妃被她说一笑,指着年氏对胤禛等人道:瞧瞧那张猴嘴,本宫还一句话没说呢,她就先来这么一大堆话,这是逼着本宫不能嫌她礼俗啊。|得了得了,你送什么本宫都喜欢,这总行了吧。”

    “好了,素言,别卖关子了,你寿礼可是整整装了两辆马车,连我都不知道是什么,些拿出来吧。”胤禛难得心情好。

    “妾身遵命。”年氏笑吟吟地屈一屈膝命人抬上寿礼,只见两个太监抬着一架红木屏风进到殿中,正当德妃以为这就是年氏所送寿礼想要说话时,又有两个太监抬了与之相似屏风来,如此周而复始,整整抬了六架后方才停下。

    待太监将屏风按序放好退下后,年氏方笑吟吟行了万福礼道:额娘大寿,儿臣没什么好东西,唯有这一套红木雕花镶缂丝绢绘屏风勉强能拿得出手,望额娘不要嫌弃。”

    这些个屏风每一个高近一丈,宽四尺有余,以红木雕就,四周大量镶嵌湘妃竹、酸枝檀木等珍贵材料;且每一个屏风正中镶缂丝花卉两幅,共计十二幅,每一幅缂丝四周都绣着连绵不断寿字。所谓一寸缂丝一寸金,只这十二幅缂丝花卉就不下万金之数,再加上珍贵湘妃竹、酸枝檀木、红木等,价值无可估量。亏得长春gng正殿够大,否则还真不见得能放下这些个屏风。

    长春gng也有许多屏风,正殿窗案上就放了一件不及一尺高紫檀刻螭龙插屏,但没一件能如眼前这套一般令人惊叹,不止是材料珍贵,因雕工细腻;纵是有能工巧匠也需要很长时间方能完工。

    德妃掩下心中惊叹对年氏道:你有这份心本宫就很高兴了,至于这礼,太过贵重了,你还是拿回去吧。”

    年氏故作难过地对胤禛道:贝勒爷您瞧,额娘果然嫌弃妾身送礼太俗了,不像您和十三爷还有姐姐那般有诚心有孝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